2015春九年級語文下冊 1 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_第1頁
2015春九年級語文下冊 1 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_第2頁
2015春九年級語文下冊 1 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_第3頁
2015春九年級語文下冊 1 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_第4頁
2015春九年級語文下冊 1 詩兩首學案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詩兩首精彩開篇詞 漫步田間地頭,徜徉溪流河湖,也許就是那么一個偶然的瞬間,你突然發現我們身邊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美麗。那綠浪起伏的田園,那濤聲陣陣的叢林,還有孩童們純潔天真的歡聲笑語,無不輕輕的撥動著我們內心深處那也許埋藏了很久的親近土地、感受故鄉的情懷。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華夏祖國母親,魂之所系。讓我們用真情所鑄的詩篇,唱響心中對祖國母親的深情贊歌。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背誦兩首詩歌,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 2.理解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 3.體會詩歌中優美的意境,感受涌動著的激情。 4.體味詩歌抒發的戀土深情和思鄉愁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我愛這土地

2、一、新課導入 土地是一堆古典的信念,一縷浪漫的感情,一串象征的諾言,一股寫實的意志。這萬物生靈的根基上,曾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烙下了多深蕩氣回腸的眷戀情懷。有誰不熱愛生我養我的肥沃土地?有誰不依戀教我護我的祖國母親?讓我們和詩人艾青一起深情吟唱我愛這土地,一同感受詩人心中洶涌奔流的愛國激情。(板書課題)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

3、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作者鏈接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郁。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3.背景鏈接 本詩寫于1938年11月,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

4、,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成為時代的“吹號者”,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齊誦詩歌,說說這首詩歌緊扣“土地”,作了哪些形象性的描述?【交流點撥】點出土地情結。起始兩句,詩人對土地的酷愛,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傾訴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棄人的思維語言而借用鳥的簡單樸素的語言傾瀉他的感情。“嘶啞”的歌聲正能抒發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真誠和執著,于是土地情結的激越歌聲由此響起。傾吐土地情結。“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5、“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無比溫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對象,詩人沒有沉溺于對“溫柔”恬靜的“黎明”的欣賞中,為了自己的愛永遠留給土地,他作出了莊嚴鄭重的選擇。升華土地情結。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情結,已使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深沉”一詞也許表達不到與實際感情相適應的強度,于是其后緊跟的沉重的省略號,似乎涌動著潛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為沉重地叩擊著讀者的心房,激起讀者持續的共鳴。(二)文本探究朗讀詩歌,思考下面的問題: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鳥兒歌唱了哪些事物?它們各象征什么?【交流點撥】土地、河流、風、黎明。

6、土地:象征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2.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交流點撥】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3.詩人為何將自己虛擬成一只鳥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交流點撥】詩人虛擬“我是一只鳥”,“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4.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交流點撥】主旨句是“為什么

7、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這兩句也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緒的濃縮,抒發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三)語言賞析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應該”前面為什么加一“也”字?“嘶啞”一詞換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為什么?【交流點撥】“也”一詞表明詩人以天下為己任,主動請戰于民族解放運動中。“嘶

8、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幾多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所以不能換。2.詩句“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交流點撥】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后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著的愛,實際上寄寓了詩人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四、板書設計詩意遞進第一節 鳥兒生死眷戀土地我愛這土地第二節 “我”對土地深沉

9、的愛戀五、拓展延伸拓展閱讀中國的土地劉湛秋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鵑花姹紫嫣紅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黃皮膚、黑頭發是那樣的美麗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比較這首詩與我愛這土地在內容和感情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交流】內容上:相同點都是寫中國的土地 不同點:我愛這土地主要是寫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社會現狀;而中國的土地主要是寫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感情上:相同點都是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我愛這土地中除了表達愛國之

10、情外,還表達了對侵略者的痛恨、對革命者的贊揚等情感;而中國的土地中更側重于對祖國和人民的贊美。第二課時 鄉愁一、新課導入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陣歌樓的雨點,每陣西風里斷雁的叫聲,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情結,“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的思鄉情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鄉情愫,“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思鄉情感,讓漫漫人生多了一個歷久彌新的主題。詩人們把思鄉之愁訴諸筆端,使我們品味到思鄉的凄婉哀傷,感受到思親的綿延久長。今天我們一起來賞讀臺灣當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去體味一個海外游子對祖國的赤子衷腸。二、自學指導(一)預習

11、與交流1. 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鄉 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2.根據你的積累,完成下面的思鄉思親名句。(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2)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4)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3.作者鏈接余光中,臺灣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和詩歌評論家,湖南衡陽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現居

12、臺灣。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次年隨國民黨軍隊赴臺。1953年10月參加創世紀詩刊,致力于現代主義詩歌創作。主要作品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等,詩論集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鑒賞等。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一)整體感知朗誦全詩,探究問題: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升華的?【交流點撥】“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四個對象,分別是人生“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 小時候,詩人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后,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托鄉愁的媒介。到后來,一方矮

13、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國之思。(二)文本探究1.詩人借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具體的形象來表達鄉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交流點撥】運用獨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難以捕捉的離愁別緒為具體可感的東西,看似平常,卻蘊涵飽滿的詩情。2.“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具體的形象分別寄托了作者什么時間,什么樣的感情?【交流點撥】郵票少年母子深情;船票青年夫妻恩愛;墳墓中年生死別離;海峽老年思鄉之愁。3.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交流點撥】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

14、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升華為國愁和民愁了。(三)語言品析1.“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再加上“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等數量詞,是不是說余光中的鄉愁比較淡?【交流點撥】“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把鄉愁濃縮于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這是正語反說。郵票雖小,牽系綿長母子情;船票雖窄,負載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墳墓載不下巨大的悲痛,淺淺的海峽阻礙了無盡的鄉思。2.找出這首詩中相同位置的字、詞、句,進行歸類、品析,用“_美,美在_ ”這一句式把品析的結果說出來

15、。【交流點撥】生甲:“枚、張、方、灣”這些量詞美,美在它們富于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生乙:“小小”“窄窄”“矮矮”“淺淺”這些疊詞美,美在它們增加了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生丙:“鄉愁是”這一句式美,美在它營造出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生丁:對應的詩句字數相同,呈現出一種結構相似的小節美,美在整齊,美在對應,美在情感的層進。四、板書設計郵票少年母子深情鄉 船票青年夫妻恩愛 升愁 墳墓中年生死別離 華海峽老年思鄉之愁五、拓展延伸1.這首詩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意象來表現鄉愁,將抽象的情緒物化了。在許多古典詩歌中,也運用了這種寫法,你能說出一兩個嗎?【交流點撥】李清照在武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