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_第1頁
芙蓉樓送辛漸_第2頁
芙蓉樓送辛漸_第3頁
芙蓉樓送辛漸_第4頁
芙蓉樓送辛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芙蓉樓送辛漸六(6)班李怡婷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注釋: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2.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3.連江:滿江。4.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5.平明:天亮的時候。6.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7.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8.孤:獨自,孤單一人。9.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10.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的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純潔的心。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送走你,孤對

2、楚山離愁無限。看誰最厲害: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一片冰心在玉壺。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洛陽親友如相問,誰知道芙蓉樓在哪里?洪江市黔(qian二聲)城芙蓉樓,位于湘西古鎮黔城西北隅,屬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江南古典園林式建筑。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王昌齡左遷龍標(今洪江市黔城)而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題賦、宴賓送客之地。乾隆四十年(1776),知縣葉夢麟于東城外建芙蓉亭,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曾鈺(yu四聲)擇西城外香爐巖畔創修。道光十九年(1839)。這就是芙蓉樓作者簡介:王昌齡 ,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

3、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交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評析: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游戲時間:七個組中抽簽選出一名同學代表各組來背誦,再從這七個人中選出一個背的最好的同學為他們組領獎,另外,這個同學可以額外獲得一個神秘大獎哦!游戲規則:大家從此詩里讀懂了什么?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王昌齡貶為江寧(今南京市)丞后寫的送別詩。它含蓄地反映了詩人遭受打擊的憤懣(men四聲)和孤寂心情。詩寫得十分含蓄深沉,寫送別而不言別,著重表現詩人的高潔,借以表達被貶的幽怨。下面每四個人一組討論讀后的感受吧! 當兩位很多年沒見面的朋友見面時,心中會充滿了激動和喜悅,會有許多話要對朋友說,芙蓉樓送辛漸讀后感。可世上沒有不散的酒席,人終究會離別、各奔東西的。古代許多文人墨客便以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是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詩句,它表現了滿江的寒雨在夜間悄悄的降臨,早晨送別親友心中感覺十分孤獨,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