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道路勘測設計 學號: 班級: 姓名:摘要:道路勘測設計該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一與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道路路線勘測、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夠對道路的平面、縱斷面、橫斷面進行綜合設計.道路勘測設計的內容,是根據設計任務書提出的公路路線,或按照城市規劃所擬定的城市道路路線,進行查勘與測量,取得必要的勘測設計資料,以便按照規定編制設計文件。設計要體現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切合實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美觀并符合交通工程的要求。公路還應綜合考慮山、水、田、林、路等統籌安排、布置協調。設計標準應根據工程的不同性質,不同要求,區別對待。關鍵詞:平面設計 縱斷面設

2、計 路面設計Abstract: the road reconnaissance design 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master a and consolidate learning theory knowledg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survey, design route, can be on the plane, profile and cross section of road design. Road reconnaissance desi

3、gn content, based on the design plan descriptions of the highway route,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for the urban road route, survey and measurement, obtains the necessary reconnaissance design data, in order to prepare the design docu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De

4、sign should reflect the relevant national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practical, advanced technology, reasonable economy, safety, applicable, beautiful an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Highway should also consider mountain, water, land, forest, overall arrangement, such as road l

5、ayout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pavement design1平面設計1.1平面線形設計選線時注意以下要點:平面線形應直捷、連續、順適,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1)正確處理與農業的關系。a、盡量做到不占或少占高產田。布線要從路線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對支農運輸的效果、地形條件、工程數量、交通運輸費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較,既不能片面為了追求過高的線性指標而占用大量高產田,也不能片面強調不占哪塊田,使路線彎曲,線性指標過低而造成行車條件惡化。 b.水力建設相配 合。盡可能少和灌溉渠道相交,把路線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側或渠

6、道尾部。路渠方向基本一致時,沿渠堤布線,堤路結合,橋閘結合,以減少占田和便利灌溉。路線必須跨河時,應當盡量減少過多壓縮河水過水斷面,避免不必要的沖刷。 (2)合理考慮路線與城鎮的關系 a路線盡量避免穿越城鎮、較密集的居民點及一些重要單位,例如學校,工廠等,但又要考慮到便利支農運輸,便利群眾,便利與工礦的聯系,路線不宜離開過遠,做到“靠村不進村,利民不擾民”在兩者發生嚴重沖突時,應綜合各種因素合理考慮解決。 b路線應盡量避開重要的電力、電訊設施和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時,可進行少量的拆遷。(3)處理好路線與橋位關系(4)注意土壤水文條件1.2 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原則(1)在路線的平面設

7、計中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則有:平面設計地形應直捷、連續、順適,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的選用與合理組合取決于地形、地物等具體條件,片面強調路線要以直線為主或以曲線為主,或人為規定三者的比例都是錯誤的。行駛力學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視覺和心理上的要求對高速路應盡量滿足;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以及計算行車速度60Km/h的公路,應注重立體線形設計,盡量做到線形連續、指標均衡、視覺良好、景觀協調、安全舒適,計算行車速度越高,平面線形設計所考慮的因素越應周全。(2) 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貫; 為使一條公路上的車輛盡量以均勻的速度行駛,應注意各線形要素保持連續性而不出現技術指

8、標的突變。在長直線盡頭不能接以小半徑曲線,高低標準之間要有過渡。本設計中未曾出現長直線以及高低標準的過渡。 (2)避免連續急彎的線形;連續急彎的線形給駕駛著造成不便,給乘客的舒適也帶來不良影響。在設計中可在曲線間插入足夠的直線或回旋線,如果在兩個平曲線之間不能滿足長的直線的要求,最小也要滿足最短直線距離限制,S型曲線為2V,同向曲線之間最短距離為6V。 (4)平曲線應有足夠的長度;平曲線太短,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間過短會使駕駛操縱來不疊 ?調整。緩和曲線的長度不能小于該級公路對其最小長度的規定;中間圓曲線的長度也最好有大于3s的行程,當條件受限制時,可將緩和曲線在曲率相等處直接連接,此時圓曲線長

9、度為0。路線轉角過小,即使設置了較大的半徑也容易把曲線長看成比實際的要短,造成急轉彎的錯覺。這種傾向轉角越小越顯著,以致造成駕駛者枉作減速轉彎的操作。一般認為,7應屬小轉角彎道。1.3線形的設計步驟平面線形的設計主要是確定交點位置、曲線半徑、緩和曲線的長度等。確定過程中:應保證平面線形連續順適,保持各平面線形指標的協調、均衡,而且要與地形相適應和滿足行駛力上的要求。()1交點主要確定路線的具體走向位置,因此其位置的確定非常重要。必要時應做相應的比較方案進行比選,保蠠 ?方案可行、經濟、合理、美觀、工程量小。()2緩和曲線長度的確定當平曲線半徑小于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時,應設緩和曲線。緩和曲線采用

10、回旋曲線。緩和曲線的長度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確定:a.駕駛操作從容,旅客感覺舒適b.超高漸變率適中由于在緩和曲線上設置有超高漸變段,如果緩和曲線太短會因路面急劇的由雙坡變為單坡而形成一種扭曲的面,對行車和路容均不利。按規范規定的適中的超高漸變率,導出緩和段最小長度。c.行駛時間不過短車在緩和曲線上的行駛時間不應少于3秒,即緩和曲線不應短于50m。2縱斷面設計2.1路線縱斷面設計縱斷面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根據道路等級及沿線自然條件和構造物控制標高等,確定路線合適的標高,各坡段的縱坡度和坡長,并設計豎曲線。基本要求是縱坡均勻平順、起伏和緩、坡長和豎曲線長度適當、平面與縱面組合設計協調、以及填挖經濟、平衡

11、,如果道路的設計縱坡太小,還要考慮路面的排水問題。這些要求雖在選定線階段有所考慮,但要在縱面設計中具體加以實現。2.2縱面線形設計的一般原則(1)縱面線形應與地形相適應,設計成視覺連續 ?平順而圓滑的線形,避免在短距離內出現頻繁起伏。(2)應避免能看見近處和遠處而看不見中間凹處之線形。(3)較長的連續上坡路段,宜將最陡的縱坡放在底部,接近坡頂的縱坡宜適當放緩。(4)相鄰縱坡之代數差小時,應盡量采用大的豎曲線半徑。(5)交叉前后的縱坡應平緩。2.3 縱斷面設計步驟:邊坡點的確定主要依據公路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比如:最大縱坡、最大及最小坡長的限制、填挖工程量、經濟點、施工要求以及路基穩定需要等來確

12、定。最終確定邊坡點高程、樁號、坡長、坡度以及豎曲線半徑、長度等。3平縱組合設計3.1原則:在視覺上應能自然地誘導視線,并保持視覺的連續性。注意保持平、縱線形的技術指標大小應均衡。選擇組合等到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車安全。注意與道路周圍環境的配合。3.2一般要求:平曲線與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注意明、暗彎與凹、凸豎曲線之間的配合:一般暗彎與凸形豎曲線及明彎與凹形豎曲線的組合是合理的。避免平、豎曲線的不利組合。4 路基、路面4.1設計原則(1)路基:穩定性好,強度高,防水性能好,整體性能好,經濟耐用。(2)路面:平整度高,整體性好,抗滑能力強,高溫穩定性好,水穩性好,(

13、3)排水及其它a排水設施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綜合治理、注意經濟。b路面排水采用在路供排水及中央分割帶排水的方式。c盡量阻止水進入路面結構。d就地取材,以防為主,既要穩固適用,又必須講究經濟效益。e各種路基排水溝渠,應注意與農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時可適當地增設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徑。4.2 填方路基礫類土、砂類土應優先選作填料,細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基地土密實、堠 ?面橫坡緩于1:5,路堤可直接填筑,地表樹根草皮和腐土應清除,若坡度陡于1:0.5,則應做成臺階狀,臺階寬不得小于m,階底有2%-4%內向傾斜坡度。對于跨溝的高路堤應避開滑坡、沖溝等不良地質段,對地表水采取攔截、排除措施,防止濕陷和沖溝,

14、減少地基土下沉。4.3挖方路基挖方邊坡應根據邊坡高度、土的狀況、地下水的狀況等因素確定,由于咸陽地區土質為粘性土和粉性土。同時挖方坡沒有設碎落臺。為減少地面水沖刷挖方邊坡,應在挖方邊坡坡頂外設置截水溝或擋水堰。4.4路基設計與防護 一般要求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必須采取防治地面水和地下水侵入路面、路基的措施,以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設計時,宜使路基處于干燥和中濕狀態。潮濕、過濕狀態的路基應進行綜合處理,使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土基回彈模量值大于30Mpa。5路面設計路面直接承受行駛車輛的作用,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都根據車輛行駛的需要,選用優質材料建成。路基作為路面結構的基礎應具有

15、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以回彈模量作為評價路基強度與穩定性的力學指標。堅固的路基,不僅是路面強度與穩定性的重要保證,而且能為延長路面使用壽命創造有利條件,所以路基路面的綜合設計至為重要。為確保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使路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不致產生不允許的變形,在路基的整體結構中還必須包括各顠 ?附屬設施,其中有路基排水、路基防護與加固以及與路基工程直接相關的設施,如棄土堆、取土坑、護坡道、碎落臺、堆料坪及錯車道等。5.1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路基排水是關系到路基穩定性的關鍵,路基排水設計的任務就是把路基工作區內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許可的范圍內。路基排水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 各種路基排水溝渠的設置和

16、聯結應盡量不占農田并與水利建設相配合, 必要時可適當的加大涵管孔徑或增設涵管以利于農田排灌。(2)設計前必須進行調查研究,以使排水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做到正確合。(3) 排水設計要因地制宜,經濟適用。排水溝取應選擇地形、地質較好的地段通過, 以節約加固工程投資, 對于排水困難和地 質不良地段應進行特殊設計。(4) 排水溝取得出入口應盡可能引接至天然(原有)邊溝, 以減少橋涵工程, 不應直接使水流入農田, 損害農業生產。(5)排水溝造物的設計, 應貫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 要能迅速有效的排除路基“有害水”, 以免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 保證公路運輸暢通。52交通工程設施對沿線的交通工程設施進

17、行了簡單的設計,主要有護欄、標志牌、路面標線等。53綠化設計根據公路沿線地區特征、自然環境的具體情況,環保的要求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確定綠化地點、范圍和樹種。在公路兩側的有效范圍內進行綠化、美化,使高速公路沿線形成樹木、花、草多層次、多格調的優美景觀。同時又達到減少水土流失,防噪音,綠化空氣,導司機視線和誘導判斷公路線形方向,促進行車安全等綜合效果。6、思考6.1公路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了人口、資源、環境、社會協調起來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理論。在近階段乃至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高速公路建設會在中國蓬勃發展,但由于建設指導思想的問題,暴露了資源短缺、森林破壞、耕地減少、

18、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問題。中國幾十年的公路史,已出現了較多的環境地質災害問題。這些都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忽視環境效益的結果。具體表現為:(1)挖方這種人為活動破壞了原來的自然平衡,一方面引起巖土體移動,變形和破壞,增加了地質脆弱帶邊坡的不穩定性,其反饋的結果是滑坡、塌方的威脅; (2)路堤填方改變了周圍巖土的狀態,同樣可導致滑坡; 爆破施工會改變巖土體應力狀態,產生新的不穩定面; 隧道開挖,尤其是地質條件復雜的長大隧道可能造成的地表塌陷、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影響當地工農業生產; 高速公路土石方量大,工程廢棄的土石往往就近堆棄在山溝、斜坡上,人為造成了泥石流、滑坡地地質病害; 由于植被和表土損失,自然植被 恢復困難。如對這些邊坡不作及時處理,在裸露邊坡為降水匯流的形成提供特定邊界條件和動力來源的同時,也使邊坡土壤中含水量降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