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_第1頁
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_第2頁
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_第3頁
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_第4頁
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發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目 次前言ii1 適用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評價指標體系25 評價方法106 數據采集與計算方法11i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指導和推動鋼鐵行業(燒結、球團工序)企業依法實施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環境,制定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本指標體系依據綜合評價指數總得分值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分為三級,級代表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級代表國內清潔生產先進

2、水平,級代表國內清潔生產一般水平。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本指標體系將適時修訂。本指標體系起草單位:北京京誠嘉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潔生產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本指標體系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指標體系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ii1 適用范圍本指標體系規定了鋼鐵行業(燒結、球團工序)企業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本指標體系將清潔生產指標分為六類,即生產工藝及裝備指標、資源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產品特征指標、清潔生產管理指標。本指標體系適用于鋼鐵行業(燒結

3、、球團工序)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的判斷、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環保領跑者等管理制度。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21256 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 13456 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50632 鋼鐵企業節能設計規范GB/T 24001 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31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18916.2-2012 取水定額 第2部分:鋼鐵聯合

4、企業 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試行稿)(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3年 第33號公告)鋼鐵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3號公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修訂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3年 第21號令)3 術語和定義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試行稿)所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標體系。3.1厚料層技術是一種燒結工藝,指通過提高鋪在燒結臺車上的混合料層的厚度,實現改善燒結礦質量、提高燒結礦強度、降低固體燃料消耗的操作工藝。3.2低溫燒結工藝是一種燒結方法,指以較低的溫度(128

5、0)燒結,以較低的燃料消耗、產生一種強度高、還原性好的針狀鐵酸鈣為主要粘結相的燒結方法。3.3燒結(球團)余熱回收指將燒結(球團)生產工序中產生的廢氣熱量加以回收和再利用。3.4 固體燃料消耗指燒結過程中生產每噸合格燒結礦消耗的焦粉、煤粉以及其他含碳固體燃料等,以kgce/t表示。3.5 焙燒燃料消耗指球團生產過程中生產每噸合格球團礦消耗的煤粉等固體燃料和氣體燃料,以MJ/t表示。3.6水重復利用率指工序重復利用水量與總用水量的百分比。3.7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指單位燒結礦(或球團礦)產品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3.8轉鼓指數轉鼓指數是反映燒結機械強度的物理性能指標,按國家標準方法進行試驗,

6、單次測定值指試樣在專用的轉鼓內進行測試后,所得粒度大于規定標準的試樣重量占試樣總重量的百分比,轉鼓指數越大,機械強度越高。3.9限定性指標指對清潔生產有重大影響或者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必須嚴格執行、在對鋼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水平評定時必須首先滿足的先決指標。本指標體系將限定性指標確定為:工序能耗、生產取水量、SO2排放量、產業政策符合性和達標排放等指標。4 評價指標體系鋼鐵行業(燒結、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內容見表1和表2。14表1 鋼鐵行業(燒結)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項權重值序號指標項分權重值級基準值(1.0)級基準值(0.8)級基準值(0.6)生產工藝

7、及裝備0.351裝備配置0.26300 m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60%200 m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60%180 m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60%2厚料層技術0.11800mm700mm600mm3低溫燒結工藝0.09采用該技術-4余熱回收利用裝備(回收量以蒸汽計)0.11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10kgce/t礦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8kgce/t礦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4kgce/t礦5降低漏風率技術0.09采用該技術6煙氣綜合凈化技術0.09采用燒結機頭脫硫、脫硝、脫二惡英及重金屬的煙氣綜合凈化技術采用燒結機頭脫硫、脫硝煙氣綜合凈化技術采用燒結機頭

8、脫硫煙氣凈化技術7原料場污染控制技術0.11原料場實現全封閉、大型機械化技術原料場實現防塵網、大型機械化技術8各系統除塵設施0.14機頭、機尾、整粒、篩分等主要工序配備有齊全的除塵裝置除塵設備同步運行率均達100%資源與能源消耗0.201工序能耗,kgce/t*0.454550582電力消耗,kwh/t(回收電量不抵扣)0.1540573固體燃料消耗,kgce/t(所有固體含碳燃料,如焦粉、煤粉、含碳除塵灰等)0.304143554生產取水量,m3/t*0.100.20.30.6產品特征0.051燒結礦含鐵率,%0.40 5856542燒結內循環返礦率,%0.20 1720273轉鼓指數,%0

9、.20 8378744產品合格率,%0.20 10099.595.0污染物排放控制0.201顆粒物排放量,kg/t0.25 0.160.200.32SO2排放量,kg/t*0.30 0.40.60.83NOx(以NO2計)排放量,kg/t0.25 0.50.81.04原料選取0.20 控制易產生二惡英物質的原料,包括采用低氯無煙煤、選用含銅量低的鐵礦石原料、不再噴CaCl2溶液-資源綜合利用0.101脫硫副產物利用率,%0.409070-2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0.309590803粉塵綜合利用率,%0.3010099.599清潔生產管理0.101產業政策符合性*0.15 未采用國家明令禁止和

10、淘汰的生產工藝、裝備,未生產國家明令禁止的產品 2達標排放*0.15 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要求3總量控制*0.15 企業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及能源消耗總量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要求4突發環境事件預防*0.15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5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體系0.05 建有環境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能有效運行;全部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并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有效建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80%,達到環境持續改進

11、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有效建立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60%,部分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6危險廢物安全處置0.05 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80%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70%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50%7清潔生產機制建設與清潔生產審核0.15 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

12、率9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7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5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8節能減碳機制建設與節能減碳活動0.15 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9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達到國家要求建

13、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8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達到國家要求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7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基本達到國家要求說明:1、表中對生產裝備配置率的設置,是在滿足生產裝備大型化,高效化、自動化、信息化條件下對企業生產裝置配置提出的要求;2、表中帶“*”的指標為限定性指標,具體指標為產業政策符合性、

14、達標排放指標;3、表中指標均包含燒結工序所有環節(含環保設施、余熱回收)以燒結機配備脫硫設施為基準,生產取水量含余熱回收用水。表2 鋼鐵行業(球團)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項權重值序號指標項分權重值級基準值(1.0)級基準值(0.8)級基準值(0.6)生產工藝及裝備0.351裝備配置0.29 建有鏈箅機-回轉窯或帶式焙燒裝置,單套設備球團生產規模300萬t建有鏈箅機-回轉窯或帶式焙燒裝置,單套設備球團生產規模200萬t-2煙氣綜合凈化技術0.26 采用該技術,煙氣脫硫脫硝采用該技術,煙氣脫硫3余熱回收利用裝備0.23 采用該技術-4各系統除塵設施0.23 焙燒、配料、

15、轉運、成品除塵及精礦干燥等主要工序配備有齊全的除塵裝置除塵設備同步運行率均達100%資源與能源消耗0.201工序能耗,kgce/t*0.45 2430362電力消耗,kwh/t0.15 25363焙燒燃料消耗,MJ/t0.30 80010004生產取水量,m3/t*0.10 0.20.30.5產品特征0.051產品合格率,%0.40 10099.595.52球團礦品位,%0.40 6462613轉鼓指數,%0.20 959391污染物排放控制0.201顆粒物排放量,kg/t0.30 0.10.130.182SO2排放量,kg/t*0.40 0.300.400.603NOx(以NO2計)排放量,

16、kg/t0.30 0.300.500.80資源綜合利用0.101脫硫副產物利用率,%0.40 9070-2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0.30 9590803粉塵綜合利用率,%0.30 10000.550清潔生產管理0.101產業政策符合性*0.15 未采用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產工藝、裝備,未生產國家明令禁止的產品 2達標排放*0.15 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要求3總量控制*0.15 企業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及能源消耗總量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要求4突發環境事件預防*0.15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5建立健

17、全環境管理體系0.05 建有環境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能有效運行;全部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并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有效建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80%,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有效建立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成年度環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60%,部分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6危險廢物安全處置0.05 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80%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

18、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70%建有相關管理制度,臺賬記錄,轉移聯單齊全。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率50%7清潔生產機制建設與清潔生產審核0.15 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9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7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50%;有開展清

19、潔生產工作記錄8節能減碳機制建設與節能減碳活動0.15 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9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達到國家要求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8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達到國家要求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

20、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管控目標完成率70%;年度節能減碳任務基本達到國家要求說明:1、表中對生產裝備配置率的設置,是在滿足生產裝備大型化,高效化、自動化、信息化條件下對企業生產裝置配置提出的要求;2、表中帶“*”的指標為限定性指標,具體指標為產業政策符合性、達標排放指標;3、表中指標均包含球團工序所有環節(含環保設施)。5評價方法5 評價方法5.1 計算方法本指標體系采用限定性指標評價和指標分級加權評價相結合的方法。5.2 計算公式5.2.1二級單項指標得分計算公式二級單項指標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5-1)其中, (5-2)式中,Dij 表示為第i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的得分;

21、為第i 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 個二級指標的權重。 為二級指標對于級別的隸屬函數。 表示第i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 表示為第i 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基準值,其中k=1時, 為級水平;k=2時, 為級水平;k=3時, 為級水平;如公式(5.2)所示,若指標 隸屬 函數,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 表示為第i 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 個二級指標基準值的系數值,其中k=1時, 取1.0;k=2時, 取0.8;k=3時, 取0.6。5.2.2綜合評價指數計算通過加權平均、逐層收斂可得到評價對象在不同級別 的得分 ,如公式 所示。 (5-3) 式中,為第個一級指標的權重,為第個一級指標下的第個二

22、級指標的權重,其中, ,為一級指標的個數;為第個一級指標下二級指標的個數。另外,等同于(一級水平綜合評價指數得分),等同于(二級水平綜合評價指數得分),等同于(三級水平綜合評價指數得分)。5.2.3 二級指標權重值調整當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某類一級指標項下二級指標項數少于表1中相同一級指標項下二級指標項數時,需對該類一級指標項下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進行調整,調整后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計算公式為: (5-4)公式中,為調整后的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 ,為第i 個一級指標的權重;為原二級指標分權重值; 為實際參與考核的屬于該一級指標項下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i為一級指標項數;j為二級指標項數,j =1n。5

23、.3綜合評價指數計算步驟第一步根據新建企業或新建項目、現有企業相關指標分別計算二級單項指標得分值(Dij);第二步計算綜合評價指數值();第三步 確定企業達到限定性指標的級別是哪一級;第4步根據企業達到限定性指標的級別和綜合評價指數值()結合表3 確定企業達到的清潔生產水平級別。5.4 鋼鐵企業清潔生產水平評定對新建項目或在建項目、現有鋼鐵企業燒結(球團)工序清潔生產水平的評價,是以其清潔生產綜合評價指數為依據,對達到一定綜合評價指數的企業,分別評定為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和國內清潔生產一般水平。根據我國目前鋼鐵企業實際情況,不同等級清潔生產水平綜合評價指數判定值規定見表3

24、。表3 鋼鐵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判定表清潔生產水平清潔生產綜合評價指數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全部達到級限定性指標要求,同時90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全部達到級限定性指標要求,同時80國內清潔生產一般水平全部達到級限定性指標要求,同時706 數據采集與計算方法6.1 采樣本標準各項指標的采樣和監測按照國家標準監測方法執行。6.2 相關指標計算方法6.2.1 生產裝備配置率 (6-1) 式中:Z生產裝備配置率,%;ZY在用的某種規格設備(座/臺)數;ZT在用的各種規格設備(座/臺)總數。6.2.2利用系數 (6-2) 式中: 燒結機利用系數,t/(m2臺時);T合格成品燒結礦年生產量,t;A燒結機實際抽風

25、焙燒面積,即有效面積,m2; H實際作業時間,臺時。6.2.3余熱回收量 (6-3) 式中:Ey余熱回收量,kgce/t礦;Ez生產過程中年回收蒸汽量(含高溫和低溫蒸汽),kgce;T合格成品燒結礦(球團礦)年生產量,t。6.2.4工序能耗 (6-4) 式中:ESD工序能耗,kgce/t;ES工序年消耗的各種能源折標準煤量總和,kgce;ESR工序年回收的二次能源折標準煤量,kgce;T合格成品燒結礦(球團礦)年生產量,t;其中:電力折標系數采用0.1229 kgce/kWh。6.2.5電力消耗 (6-5) 式中:EL電力消耗,KWh/t;ELS工序年消耗的總電量,KWh;T合格成品燒結礦(球團礦)年生產量,t。6.2.6固體燃料消耗 (6-6) 式中:G固體燃料消耗,kgce/t;GS燒結礦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固體燃料總量,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