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股權結構演變_第1頁
聯想股權結構演變_第2頁
聯想股權結構演變_第3頁
聯想股權結構演變_第4頁
聯想股權結構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聯想產產 權權 結結 構構 演演 變變1、1984年11月設立聯想控股系于 1984 年 11 月設立時的名稱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注冊資本為130萬元。1990 年5月23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的注冊資本由 130 萬元變更為 100 萬元。1991 年 4 月 25 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更名為“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2、1998年8月增資、更名1998年7月23日,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將注冊資本由100萬元變更為10,000萬元。 截至 1998年4月25日止,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

2、司的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為 10,000 萬元,新增注冊資本金來源為盈余公積轉增。同月,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更名為聯想集團控股公司,中國科學院持有聯想集團控股公司 100%的權益。3、2001年3月改制、更名2000 年1月10日,聯想集團控股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3月20日,聯想集團控股公司以截至 1999 年 12 月 31 日凈資產中的有形資產認繳改制后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 660,860,399.40 元,無形資產計入資本公積。2001年6月19日改制后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660,860,399.40元,其中中國科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3、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之獨立財務顧問報告2-3-71學院出資 429,559,259.61元,持有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65%的股權,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出資 231,301,139.79 元,持有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35%的股權。2001年6月22日,經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更名為“聯想控股有限公司”4、2002年4月國有股股權劃轉2002年4月12日,中國科學院出資成立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代表中國科學院統一負責對院屬全資、控股、參股企業有關經營性國有資產依法行使出資人權利。2002 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將對聯想控股的出資及相應權益對應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至

4、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本次國有股股權劃轉完成后,聯想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有 65%,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持有35%。5、2009年10月股權轉讓2009年10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在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的方式將其所持聯想控股 29%的股權轉讓給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2010年12月股東變更2010年12月30日,由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吸收合并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該等事項于2011年2月11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7、2011年12月股權轉讓2011年12月20日,中國泛

5、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將其所持聯想控股 9.6%的股權轉讓給柳傳志、朱立南、陳紹鵬、唐旭東、寧旻等五位自然人,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通過協議方式分別向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黃少康轉讓其所持聯想控股的9.5%和1.5%股權。股權結構的演變1993年,聯想從所辦公司變為院管公司。同年,聯想股權進行劃分,確定按照中科院占20,計算所占45,聯想自身占其余的35的股權比例分紅,從1995年實施。原因:當時劃分的是分紅權而非股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政策的限制,國有資產的股權屬于國資局,不屬于中科院。中科院無權決定如何劃分。既使是對分紅權的劃分,當時在中科院系統也算是特例處理

6、。1998年,聯想更名為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成為香港聯想的最大股東。同時,按照1993年確定的比例,中科院和聯想正式確定中科院擁有聯想65的股權,聯想自身占有其余35的股權。1999年,聯想又在集團內部推行員工持股計劃。這個員工持股計劃是分掉聯想集團所擁有的那35的股份。按照1994年就已經確定的方案,第一部分是創業員工,總共有15人,將獲得其中的35,這些人主要是1984年、1985年創業時的骨干;第二部分是核心員工,約160人,他們主要是1988年6月1日以前的老員工,將獲得其中的20;第三部分是未來的骨干員工,包括現在的聯想員工,獲得其余的45。按照聯想的架構,聯想股份的真正利益,來自于聯想控股的香港聯想上市公司即聯想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柳傳志曾經在許多場合倡導國有民營,現在聯想順利實現了員工持股計劃,等于是通過法律將國有民營確定化了。在柳傳志看來,聯想最大的成功,就是國有民營,所有者不干預經營者。柳傳志希望,那些依靠自己滾動發展起來的國有企業,員工持股能夠突破35的比例,甚至于國家可以持有優先股,從而一方面國家可以優先獲得分紅,另一方面又不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不擁有否決權,就像中科院一樣,從來沒有對聯想行使過否決權。改革開放直到現在,政府和國有企業的產權關系仍難以進行市場化的調整。1997年以后聯想進行的京港整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