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陸邊緣_第1頁
第九章 大陸邊緣_第2頁
第九章 大陸邊緣_第3頁
第九章 大陸邊緣_第4頁
第九章 大陸邊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概述一、概述二、大陸架二、大陸架三、大陸坡三、大陸坡四、大陸四、大陸隆隆 ( (裾裾) ) 概念:概念:大陸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間存在著一大陸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間存在著一 個廣闊的過渡帶,它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個廣闊的過渡帶,它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斜坡帶,稱為大陸邊緣。在地質上,它是斜坡帶,稱為大陸邊緣。在地質上,它是大陸型地殼和大洋型地殼之間的過渡帶,大陸型地殼和大洋型地殼之間的過渡帶,屬過渡型地殼。屬過渡型地殼。 組成:組成:在大陸邊緣內部,根據深度和坡度,在大陸邊緣內部,根據深度和坡度,通常可分成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三個通??煞殖纱箨懠?、大陸坡和大陸隆三個部分。部分。大陸架大陸架 是近岸淺水

2、海域,自海岸向外,緩緩傾斜,是近岸淺水海域,自海岸向外,緩緩傾斜,平均坡度僅平均坡度僅1/1000,1/1000,陸架外緣的平均水深約陸架外緣的平均水深約130130米米,深者可達,深者可達550550米。米。 陸架寬度變化較大,像南美洲西海岸外,陸架寬度變化較大,像南美洲西海岸外,日本,菲律賓東岸等岸外,幾乎沒有大陸架。日本,菲律賓東岸等岸外,幾乎沒有大陸架。而我國黃海、東海和北冰洋等海域,陸架寬而我國黃海、東海和北冰洋等海域,陸架寬達數百達數百kmkm至至1000km1000km以上。以上。世界陸架平均寬世界陸架平均寬75km75km從陸架邊緣向外,便進入從陸架邊緣向外,便進入大陸坡大陸坡

3、,大陸坡坡度,大陸坡坡度可陡達可陡達1/401/61/401/6,陸坡上,地形崎嶇,有深切,陸坡上,地形崎嶇,有深切水下峽谷。陸坡寬度較小,僅水下峽谷。陸坡寬度較小,僅2030km2030km,最寬,最寬可達數百可達數百kmkm。陸坡腳下,展布著寬廣,平緩的陸坡腳下,展布著寬廣,平緩的大陸隆大陸隆,形如,形如扇狀,向深洋底展開,他的平均坡度不過扇狀,向深洋底展開,他的平均坡度不過1/3001/300,通常以通常以2500300025003000米水深開始,平緩過渡到大米水深開始,平緩過渡到大洋盆地,寬度可達數百乃至上千洋盆地,寬度可達數百乃至上千kmkm。 大量地球物理資料證實,大陸邊緣地殼是

4、大陸地殼和大洋地大量地球物理資料證實,大陸邊緣地殼是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間的過渡型地殼,通常由厚約殼之間的過渡型地殼,通常由厚約3030公里的大陸殼逐漸減薄到公里的大陸殼逐漸減薄到5858公里的大洋殼,這種減薄主要是硅鋁層減薄。公里的大洋殼,這種減薄主要是硅鋁層減薄。我國東海岸外,從西到東大陸邊緣的地殼也是逐漸減薄。我國東海岸外,從西到東大陸邊緣的地殼也是逐漸減薄。如下圖,可以看出,地殼的減薄主要是硅鋁層的減薄和硅鎂層如下圖,可以看出,地殼的減薄主要是硅鋁層的減薄和硅鎂層的上隆。的上隆。大陸架和大陸坡都屬于大陸型地殼,大陸架和大陸坡都屬于大陸型地殼,大大陸架的地殼較大陸地殼稍薄,大多數在陸架的

5、地殼較大陸地殼稍薄,大多數在30km30km左右。大陸坡的地殼減薄到左右。大陸坡的地殼減薄到1220 1220 kmkm,有人稱之為次大陸地殼。,有人稱之為次大陸地殼。大陸隆為大洋型地殼。大陸隆為大洋型地殼。大陸地殼和大洋型地殼的分界處大致在大陸坡坡腳,陸架和大陸地殼和大洋型地殼的分界處大致在大陸坡坡腳,陸架和陸坡實際上是大陸地殼的自然延伸部分陸坡實際上是大陸地殼的自然延伸部分大陸隆實際上是巨厚沉積物(千米以上)覆蓋在大洋地殼上大陸隆實際上是巨厚沉積物(千米以上)覆蓋在大洋地殼上的堆積體。的堆積體。 據板塊構造機理分為三類:據板塊構造機理分為三類: 發散型大陸邊緣發散型大陸邊緣(Diverge

6、nt, or passive margin) 聚斂型大陸邊緣聚斂型大陸邊緣(Convergent, or active margin) 轉換斷層型大陸邊緣轉換斷層型大陸邊緣(Transform fault margin)發散型大陸邊緣:發散型大陸邊緣:又稱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是大西洋、印度洋周邊普遍存在的類型。由寬闊的是大西洋、印度洋周邊普遍存在的類型。由寬闊的大陸架、平緩的大陸坡(大陸架、平緩的大陸坡(1313度)和分布廣泛的大度)和分布廣泛的大陸隆三個單元組成。它是海底擴張過程中形成的。陸隆三個單元組成。它是海底擴張過程中形成的。沉積作用可歸納為:沉積作用可歸納為:1.

7、1.陸源碎屑沉積陸源碎屑沉積2.2.碳酸鹽沉積碳酸鹽沉積3.3.同生斷層發育的三角洲同生斷層發育的三角洲4.4.蒸發巖沉積蒸發巖沉積陸源碎屑陸源碎屑沉積沉積碳酸鹽沉積碳酸鹽沉積斷層發育的斷層發育的三角洲相三角洲相蒸發巖沉積蒸發巖沉積聚斂型大陸邊緣:聚斂型大陸邊緣:又稱為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他由大陸架、又稱為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他由大陸架、陡峭的大陸坡(陡峭的大陸坡(10301030度)和深海溝三個度)和深海溝三個單元構成。單元構成。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可以分出島弧亞型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可以分出島弧亞型和安第斯亞型兩種。安第斯亞型兩種。島弧亞型大陸邊緣:島弧亞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邊緣,大

8、西洋的安德烈斯島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邊緣,大西洋的安德烈斯島弧和加勒比海也屬此類。該類型的大陸邊緣由大陸弧和加勒比海也屬此類。該類型的大陸邊緣由大陸架、大陸坡和包括邊緣海盆在內的架、大陸坡和包括邊緣海盆在內的“島弧島弧海溝海溝”系組成。這里存在寬廣的大陸架系組成。這里存在寬廣的大陸架這類大陸邊緣有三個沉積區:這類大陸邊緣有三個沉積區:島弧周圍(包括海溝)、大陸架、邊緣盆地島弧周圍(包括海溝)、大陸架、邊緣盆地安第斯亞型大陸邊緣:安第斯亞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并向北延伸到北美西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并向北延伸到北美西南沿岸。沿岸。南美西海岸瀕臨南美西海岸瀕臨“秘魯秘魯智利智利”

9、海溝,海溝深達海溝,海溝深達5000600050006000米,陸架及海岸平原極其不發育,代米,陸架及海岸平原極其不發育,代替他們的是陡峭的基巖岸線和海拔替他們的是陡峭的基巖岸線和海拔5000600050006000米以米以上的安第斯山鏈,有強烈的地震和上的安第斯山鏈,有強烈的地震和“鈣堿性鈣堿性”火山火山活動。海溝內,靠岸側的坡地上是巨厚的濁流沉積。活動。海溝內,靠岸側的坡地上是巨厚的濁流沉積。3.3.轉換斷層型大陸邊緣:轉換斷層型大陸邊緣:如北美太平洋側加利福尼亞灣的大陸邊緣,由如北美太平洋側加利福尼亞灣的大陸邊緣,由圣圣安德烈斯平移斷層和阿拉斯加灣東南的費安德烈斯平移斷層和阿拉斯加灣東南

10、的費爾韋瑟平移斷層參與塑造。爾韋瑟平移斷層參與塑造。加利福尼亞半島以裂離半島形成出現,兼具發加利福尼亞半島以裂離半島形成出現,兼具發散與平移性質;散與平移性質;阿拉斯加灣外有阿留申島弧與海溝存在,兼具阿拉斯加灣外有阿留申島弧與海溝存在,兼具聚斂與平移性質。聚斂與平移性質。埃默里(埃默里(19801980)根據板塊運動和大陸邊緣沉積物的供應情況)根據板塊運動和大陸邊緣沉積物的供應情況對大陸邊緣的發展過程進行了劃分,他將大陸邊緣分成幼年、對大陸邊緣的發展過程進行了劃分,他將大陸邊緣分成幼年、青年、壯年、老年等期。青年、壯年、老年等期。幼年期:幼年期:大陸架和大陸坡上大部分結晶基底裸露,僅有零星大陸

11、架和大陸坡上大部分結晶基底裸露,僅有零星的沉積覆蓋,陸隆不發育。的沉積覆蓋,陸隆不發育。青年期:青年期:陸架上有厚層的沉積物充填在盆地和槽地中,陸坡陸架上有厚層的沉積物充填在盆地和槽地中,陸坡上仍為結晶基底裸露,僅零星的沉積物覆蓋其上,陸隆沒有上仍為結晶基底裸露,僅零星的沉積物覆蓋其上,陸隆沒有或者不發育?;蛘卟话l育。壯年期:壯年期:陸架有很厚的沉積層覆蓋,呈現為水下臺地,陸架陸架有很厚的沉積層覆蓋,呈現為水下臺地,陸架外邊緣堤發育,并產生后期斷陷,陸坡多數為堆積型并不斷外邊緣堤發育,并產生后期斷陷,陸坡多數為堆積型并不斷向前推移,也受到侵蝕并產生后期斷陷,陸隆發育。向前推移,也受到侵蝕并產生

12、后期斷陷,陸隆發育。老年期:老年期:陸架上沉積巖層受到褶皺,并遭受斷層分割破壞,陸架上沉積巖層受到褶皺,并遭受斷層分割破壞,使沉積區逐漸變成侵蝕區。使沉積區逐漸變成侵蝕區。1 1、定義、定義2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3 3、沉積作用、沉積作用4 4、地質構造與分類、地質構造與分類5 5、成因、成因大陸架大陸架是大陸周圍較平坦的淺水海域,是大陸周圍較平坦的淺水海域,從岸邊低潮線開始向外海直至海底坡從岸邊低潮線開始向外海直至海底坡度顯著增加的邊緣,這個邊緣稱為陸度顯著增加的邊緣,這個邊緣稱為陸架外緣,陸架外緣以內的淺海區,架外緣,陸架外緣以內的淺海區, 便是大陸架。便是大陸架。 大陸架這一術語,最

13、早由大陸架這一術語,最早由H.R.H.R.米爾(米爾(MillMill,18871887)提出和使用。提出和使用。 1919193919191939期間,約翰遜期間,約翰遜(D.W.Johnson)(D.W.Johnson)認為:認為:大陸架是波浪的侵蝕作用造成的,論證了波浪在陸大陸架是波浪的侵蝕作用造成的,論證了波浪在陸架表面所進行的侵蝕作用,并注意到這一作用在海架表面所進行的侵蝕作用,并注意到這一作用在海底的最大深度,他把底的最大深度,他把600600英尺(英尺(200200米)的水深作為米)的水深作為一般波浪侵蝕海底的下限。于是水深一般波浪侵蝕海底的下限。于是水深200200米便成了米便

14、成了以后人們所引用的陸架外緣的水深。以后人們所引用的陸架外緣的水深。 迪茲和孟拉德迪茲和孟拉德(Ditz and Menard,1951)(Ditz and Menard,1951)指出,大指出,大陸架是陸地沉溺于海底的地形,并不是波浪侵蝕作陸架是陸地沉溺于海底的地形,并不是波浪侵蝕作用造成的,他們改用破浪基面來描述陸架外緣的深用造成的,他們改用破浪基面來描述陸架外緣的深度。目前許多研究表明,波浪在陸架上的作用是很度。目前許多研究表明,波浪在陸架上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約翰遜所舉的實例大多數是暴風浪或者臺有限的,約翰遜所舉的實例大多數是暴風浪或者臺風風浪作用海底時,海底遭受侵蝕的現象。風風浪作用海

15、底時,海底遭受侵蝕的現象。 隨著海底資源開發事業的發展,大陸架資源的隨著海底資源開發事業的發展,大陸架資源的主權歸屬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首先要求劃清主權歸屬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首先要求劃清大陸架和大陸坡的界限。大陸架和大陸坡的界限。 19581958年,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海洋法會議上,對年,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海洋法會議上,對大陸架外緣界線的確定提出了一些建議,當年,國大陸架外緣界線的確定提出了一些建議,當年,國際海底名詞術語委員會提出了大陸架的際海底名詞術語委員會提出了大陸架的定義是定義是: 大陸架是沿岸大陸被海水淹沒的淺海地帶,海底大陸架是沿岸大陸被海水淹沒的淺海地帶,海底地形開闊、

16、平坦,一直延展到海底坡度劇烈增加的地形開闊、平坦,一直延展到海底坡度劇烈增加的轉折處,這一轉折處被稱為陸架邊緣,陸架邊緣以轉折處,這一轉折處被稱為陸架邊緣,陸架邊緣以淺的水域稱為大陸架。淺的水域稱為大陸架。謝珀得(謝珀得(19841984)根據大量的實際資料詳)根據大量的實際資料詳細研究了世界淺海地形圖,否定了以水細研究了世界淺海地形圖,否定了以水深深200200米為陸架外緣深度的概念。實際資米為陸架外緣深度的概念。實際資料表明:陸架外緣的深度,即陸架外緣料表明:陸架外緣的深度,即陸架外緣的地形由緩變陡轉折處的深度,世界各的地形由緩變陡轉折處的深度,世界各地的差異很大,終于地的差異很大,終于2

17、00200米水深的陸架外米水深的陸架外緣是罕見的。有的海區變化很大,如北緣是罕見的。有的海區變化很大,如北美東部陸架外緣深度在美東部陸架外緣深度在3727537275米之間米之間不等。不等。 對于陸架外緣的標志,奈須紀幸,加賀美對于陸架外緣的標志,奈須紀幸,加賀美英雄(英雄(19701970)等也主張以)等也主張以海底坡度向深處劇烈海底坡度向深處劇烈增加的坡折增加的坡折為限,其上淺水區域為陸架,他們為限,其上淺水區域為陸架,他們認為劃分陸架外緣界線的標志是坡度的變化,認為劃分陸架外緣界線的標志是坡度的變化,而不是水深。也有人試圖不采用而不是水深。也有人試圖不采用地形和水深地形和水深為為標準來對

18、陸架下定義,而采用標準來對陸架下定義,而采用海底地質特征或海底地質特征或底棲生物分布狀況底棲生物分布狀況為依據,這些看法都存在一為依據,這些看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定的片面性。 總的看來,大陸架外緣界限,不應該是某總的看來,大陸架外緣界限,不應該是某一特定的深度,而是以一特定的深度,而是以坡折處的深度坡折處的深度為妥,這為妥,這已經為大多數人接受。已經為大多數人接受。關于大陸架的一般特征,謝珀德(關于大陸架的一般特征,謝珀德(19731973)總結以下幾點:)總結以下幾點:1 1、平均寬度平均寬度7575米米2 2、大陸架邊緣(坡度變化最大處)的水深平均為大陸架邊緣(坡度變化最大處)的水深平均

19、為130130米米3 3、最平坦部分的平均水深為最平坦部分的平均水深為6060米米4 4、橫過陸架的剖面上,有橫過陸架的剖面上,有60%60%為起伏為起伏2020米的丘陵。米的丘陵。5 5、橫過陸架的剖面上,有橫過陸架的剖面上,有35%35%為深度達為深度達2020米凹地。很多是盆地,米凹地。很多是盆地,另一些則是縱向谷地。另一些則是縱向谷地。6 6、平均坡度平均坡度0 0度度7 7分,內側較陡,外側為內側的分,內側較陡,外側為內側的1/21/2。哈韋斯。哈韋斯(harvesharves,19641964)發現從岸到)發現從岸到6060米深處坡度為米深處坡度為0 0度度12.412.4分。分。

20、 潘若夫(潘若夫(19851985)首先描述了陸架與相鄰大陸的關系。他認為,)首先描述了陸架與相鄰大陸的關系。他認為,陸架地形往往是相鄰陸地地形在淺海的延伸,他稱這種延伸陸架地形往往是相鄰陸地地形在淺海的延伸,他稱這種延伸地形為地形為繼承性地形繼承性地形。陸架與相鄰大陸的大地構造性質關系密。陸架與相鄰大陸的大地構造性質關系密切,根據這種關系,他把切,根據這種關系,他把陸架分成陸架分成:1 1、位于前寒武紀地臺邊緣的陸架,通常寬度不大,如非洲及澳、位于前寒武紀地臺邊緣的陸架,通常寬度不大,如非洲及澳大利亞陸緣的陸架。大利亞陸緣的陸架。2 2、位于古生代地臺上的陸架較寬,如歐洲西部和西北部,北美、

21、位于古生代地臺上的陸架較寬,如歐洲西部和西北部,北美大西洋沿岸等地大西洋沿岸等地 3 3、中生代和阿爾卑斯褶皺帶邊緣的陸架最窄,如印度尼西亞和、中生代和阿爾卑斯褶皺帶邊緣的陸架最窄,如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菲律賓 等地。等地。4 4、大陸平原鄰接的陸架,是新生代的下沉區,這類陸架具有最、大陸平原鄰接的陸架,是新生代的下沉區,這類陸架具有最大的寬度,如北冰洋和黃海大陸架等地。大的寬度,如北冰洋和黃海大陸架等地。陸架上普遍存在的幾種特征地形陸架上普遍存在的幾種特征地形1、海底階地、海底階地2、海底谷地、海底谷地3、陸架邊緣堤、陸架邊緣堤4、陸架上的微地形、陸架上的微地形 大陸架往往由幾級深度不同的海底

22、平坦面組成,從濱岸到外海,隨著陸架表面的緩傾斜,平坦面逐級下降到大陸坡直至深海 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海進、海退過程中,當海平面停頓時期形成的。 東、黃海主要海底平坦面是第四紀冰期河流三角洲堆積而成 高緯度海區的海底平坦面是冰蝕和冰積作用造成 谷深80100m 寬km25km長江海底水長江海底水系沉溺谷:系沉溺谷:從長江口延從長江口延伸不遠即向伸不遠即向南拐,之后南拐,之后折向東南,折向東南,于釣魚島和于釣魚島和赤尾嶼之間赤尾嶼之間入沖繩海槽,入沖繩海槽,全長全長270km。挪威陸架陸架有一挪威陸架陸架有一條水深條水深200-300m海槽,稱為斯喀基海槽,稱為斯喀基拉海槽,為水下冰拉海槽,為水下冰槽

23、谷。槽谷。 大陸架的外緣大陸架的外緣往往有一個高往往有一個高起的前緣,然起的前緣,然后過渡到大陸后過渡到大陸坡,這一高起坡,這一高起部分稱為部分稱為陸架陸架邊緣壩邊緣壩/堤堤。陸架邊緣堤按成因分類:陸架邊緣堤按成因分類:基巖脊嶺堤基巖脊嶺堤褶皺堤褶皺堤斷層堤斷層堤礁體堤礁體堤火山堤火山堤底辟鹽丘堤底辟鹽丘堤陸架上的微地形陸架上的微地形大陸架上有多種類型的微型地形大陸架上有多種類型的微型地形臺灣海峽南部有一片水下淺灘,水深臺灣海峽南部有一片水下淺灘,水深30-40m,淺灘上分布著數以百計的水下砂丘。這些砂體淺灘上分布著數以百計的水下砂丘。這些砂體原形成于潮間帶和潮上帶,后來海面上升,受原形成于潮

24、間帶和潮上帶,后來海面上升,受到潮流和海流的改造。到潮流和海流的改造。此外,在海峽出口處,由于潮汐作用往往形成此外,在海峽出口處,由于潮汐作用往往形成扇形堆積體,其上發育有散射狀的潮成谷地。扇形堆積體,其上發育有散射狀的潮成谷地。殘留沉積變余沉積現代沉積沉積物的屬性與目前所處的環境不適應,形成沉積物的屬性與目前所處的環境不適應,形成于目前陸架海區完全不同的沉積環境之中,于目前陸架海區完全不同的沉積環境之中,如如外陸架海區出現砂質沉積,淺海底出現淡水環外陸架海區出現砂質沉積,淺海底出現淡水環境的沉積物等。境的沉積物等。對于殘留沉積,漁民早就覺察到,泥沙底質淺對于殘留沉積,漁民早就覺察到,泥沙底質

25、淺海中有冰川漂礫刮破漁網的現象。海中有冰川漂礫刮破漁網的現象。又如英國海外發現一片沉沒于淺海的森林,北又如英國海外發現一片沉沒于淺海的森林,北海海 多格灘上有泥炭沉積多格灘上有泥炭沉積這些沉積物沉積時,大部分處于陸上環境,這些沉積物沉積時,大部分處于陸上環境,以后沉溺于淺海,但被新的沉積物所掩埋或以后沉溺于淺海,但被新的沉積物所掩埋或改造,依然保持它的原面貌,殘留于現代淺改造,依然保持它的原面貌,殘留于現代淺海底表面。海底表面。由礫石、砂和介殼等組成的殘留沉積物,在電子顯微鏡由礫石、砂和介殼等組成的殘留沉積物,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殘留沙粒表面往往被氧化鐵污染以及因溶解而下觀察,殘留沙粒表面往往

26、被氧化鐵污染以及因溶解而出現凹坑;出現凹坑;在中緯度的一些大陸架區,出現冰磧碎屑的殘留沉積;在中緯度的一些大陸架區,出現冰磧碎屑的殘留沉積;美國東北部,法國、以色列、波多黎各和澳大利亞等地美國東北部,法國、以色列、波多黎各和澳大利亞等地濱外淺海水區,出現風成沙丘的殘留沉積;濱外淺海水區,出現風成沙丘的殘留沉積;美國東南濱外深水區,出現淺水的鈣質鮞狀碳酸鹽的殘美國東南濱外深水區,出現淺水的鈣質鮞狀碳酸鹽的殘留沉積;留沉積;西歐濱外、墨西哥灣、日本和馬六甲海峽出現鹽沼泥炭西歐濱外、墨西哥灣、日本和馬六甲海峽出現鹽沼泥炭 、淡水泥炭等殘留沉積。淡水泥炭等殘留沉積。尼日利亞濱外還出現淹沒了的土壤。尼日

27、利亞濱外還出現淹沒了的土壤。殘留沉積中往往含有許多指示原來沉積環境的殘留沉積中往往含有許多指示原來沉積環境的生物化石。生物化石。如:我國東海外大陸架上,日本調查船在長江口外,如:我國東海外大陸架上,日本調查船在長江口外,水深水深100100米的外陸架上,打撈到生長在潮間帶的紅螺、米的外陸架上,打撈到生長在潮間帶的紅螺、文蛤、長牡蠣、瑪阿貝和雜色蛤蝌等,年齡為文蛤、長牡蠣、瑪阿貝和雜色蛤蝌等,年齡為15000120001500012000年;在虎皮礁附近還采到北方原始年;在虎皮礁附近還采到北方原始牛的下顎骨;男女列島附近,采到猛犸象的牙齒,牛的下顎骨;男女列島附近,采到猛犸象的牙齒,從這些殘留沉

28、積中的化石表明,我國東海在更新世從這些殘留沉積中的化石表明,我國東海在更新世時為濱海平原、沼澤地等,當時氣候寒冷。時為濱海平原、沼澤地等,當時氣候寒冷。 沉積物的屬性與目前所處的沉積環境相一致,沉積物的屬性與目前所處的沉積環境相一致,處于一個統一的動態平衡系統之中,這類沉處于一個統一的動態平衡系統之中,這類沉積物稱為現代沉積或現代原生沉積。如目前積物稱為現代沉積或現代原生沉積。如目前大河口的三角洲相沉積,熱帶淺海的碳酸鹽大河口的三角洲相沉積,熱帶淺海的碳酸鹽沉積,海底火山周圍的火山碎屑沉積。沉積,海底火山周圍的火山碎屑沉積。 主要分布在內陸架,沉積物主要為陸源碎屑。主要分布在內陸架,沉積物主要

29、為陸源碎屑。埃默里(埃默里(19521952)將現代沉積分為:)將現代沉積分為:1.1.碎屑沉積(風、水、冰川帶來的)碎屑沉積(風、水、冰川帶來的)2.2.生物沉積(貝殼等生物骨骼生物沉積(貝殼等生物骨骼 )3 3. .火山沉積(火山附近的火山碎屑)火山沉積(火山附近的火山碎屑)4 4. .自生礦物沉積(磷灰石和海綠石自生礦物沉積(磷灰石和海綠石 等)等)星野通平(星野通平(19731973)根據沉積環境不同,將現代沉積分)根據沉積環境不同,將現代沉積分以下四類以下四類:1 1、開闊陸架區:一般在水深開闊陸架區:一般在水深20-30m20-30m以內淺水區為沙質沉積;以內淺水區為沙質沉積;這個

30、深度以下出現泥質沉積,這個深度以下出現泥質沉積,54m54m水深以下全為泥質沉積。水深以下全為泥質沉積。54m54m又稱泥線深度又稱泥線深度2 2、河口區:河口區現代沉積一般組成三角洲,屬于快速堆積河口區:河口區現代沉積一般組成三角洲,屬于快速堆積區,比降大的河流出口區出現礫石分布。海水、河水相混促區,比降大的河流出口區出現礫石分布。海水、河水相混促進泥質的凝聚作用和沉積下來。進泥質的凝聚作用和沉積下來。3 3、海灣區:沉積物有礫石、砂和泥等,礫石分布在濱岸帶和海灣區:沉積物有礫石、砂和泥等,礫石分布在濱岸帶和部分河口區,砂質沉積廣泛。部分河口區,砂質沉積廣泛。4 4、海峽區:由于海峽水動力強

31、,現代沉積只有砂和礫,在海海峽區:由于海峽水動力強,現代沉積只有砂和礫,在海峽兩端,形成扇狀堆積,砂堆積在礫石的外側。峽兩端,形成扇狀堆積,砂堆積在礫石的外側。 主要分布在低緯海區的陸架和大洋區的淺水碳酸鹽臺地上 大陸架上經過現代海洋動力作用的加工和改造的殘留沉積稱為變余沉積,其性質介于現代沉積和殘留沉積之間。 大陸架的地殼是相鄰陸地地殼的延伸,地殼大陸架的地殼是相鄰陸地地殼的延伸,地殼性質與相鄰陸地一致。由于地殼運動而形成性質與相鄰陸地一致。由于地殼運動而形成的褶皺、斷裂等構造形式也與相鄰陸地一致。的褶皺、斷裂等構造形式也與相鄰陸地一致。 根據基底與蓋層的關系根據基底與蓋層的關系 按相鄰陸地

32、大地構造的性質按相鄰陸地大地構造的性質 大陸架上的局部構造與陸上構造的關系大陸架上的局部構造與陸上構造的關系1 1、陸架內側由基巖構成,外側由三角洲堆積物組成。、陸架內側由基巖構成,外側由三角洲堆積物組成。2 2、陸架外緣出露基巖,內側盆地中有物質充填。、陸架外緣出露基巖,內側盆地中有物質充填。3 3、基底上僅有極薄的沉積物,陸架主要由基巖構成。、基底上僅有極薄的沉積物,陸架主要由基巖構成。4 4、堆積物按次序堆積于基巖上,甚至在陸架外緣也堆、堆積物按次序堆積于基巖上,甚至在陸架外緣也堆積了很厚的沉積物。積了很厚的沉積物。5 5、有漫長沉積歷史的陸架,上部為、有漫長沉積歷史的陸架,上部為未固結

33、未固結沉積物,中沉積物,中間為間為固結固結沉積物,下伏沉積物,下伏基巖基巖。按相鄰陸地大地構造的性質,把陸架分為按相鄰陸地大地構造的性質,把陸架分為6 6種:種:1 1、前古生代地臺形成的陸架:前古生代地臺邊緣由于斷裂和撓前古生代地臺形成的陸架:前古生代地臺邊緣由于斷裂和撓折下沉而成陸架。折下沉而成陸架。2 2、古生代地臺的陸架:陸架的形成同樣與斷裂和撓折有關。古生代地臺的陸架:陸架的形成同樣與斷裂和撓折有關。3 3、中生代地臺的陸架:陸架基底被中生代地臺沉積所覆蓋,表中生代地臺的陸架:陸架基底被中生代地臺沉積所覆蓋,表面地形與鄰接陸上單調的海進平原連成一片。面地形與鄰接陸上單調的海進平原連成

34、一片。4 4、中、新生代大陸邊緣坳陷的陸架:由大陸臺地邊緣坳陷形成。中、新生代大陸邊緣坳陷的陸架:由大陸臺地邊緣坳陷形成。5 5、中、新生代褶皺構造的陸架:中、新生代褶皺邊緣強烈下沉中、新生代褶皺構造的陸架:中、新生代褶皺邊緣強烈下沉而形成的陸架。而形成的陸架。6 6、現代地槽區陸架:現代褶皺帶下沉部分,具有火山和珊瑚等現代地槽區陸架:現代褶皺帶下沉部分,具有火山和珊瑚等特殊地形。特殊地形。 從陸上直接延伸到陸架上的構造從陸上直接延伸到陸架上的構造 與陸上構造線平行的構造與陸上構造線平行的構造1.1.大陸撓折說:大陸撓折說:布卡爾布卡爾(Bourcart,1952Bourcart,1952)認

35、為大陸到大陸邊)認為大陸到大陸邊緣,是一個撓折帶,這一帶的海進和海退取決緣,是一個撓折帶,這一帶的海進和海退取決于撓折的發展,在海進和海退的作用的塑造下,于撓折的發展,在海進和海退的作用的塑造下,形成了陸架,目前發現一些陸架表面的沉積層形成了陸架,目前發現一些陸架表面的沉積層略有傾斜,其傾角與陸架表面坡度是一致的,略有傾斜,其傾角與陸架表面坡度是一致的,這是陸架發生過撓折的有力證據。這是陸架發生過撓折的有力證據。2.2.大陸延伸說:大陸延伸說:潘若夫潘若夫 (19591959)首先注意到陸架基底構造與鄰)首先注意到陸架基底構造與鄰接大陸的一致性,基底構造又影響到陸架表面地接大陸的一致性,基底構

36、造又影響到陸架表面地形和沉積作用以及后期構造運動的一系列性質,形和沉積作用以及后期構造運動的一系列性質,因而陸架與毗鄰大陸的地形和沉積物性質有一定因而陸架與毗鄰大陸的地形和沉積物性質有一定的連續性,他把這些性質稱之為繼承性,說明陸的連續性,他把這些性質稱之為繼承性,說明陸架是大陸的延伸。架是大陸的延伸。3.3.浪蝕階地說:浪蝕階地說:迪茨迪茨(Deitz,1963Deitz,1963)對大陸架的成因與波浪作用)對大陸架的成因與波浪作用的下限關系,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他認為,不的下限關系,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他認為,不存在由波浪作用形成的大陸架,因為波浪作用存在由波浪作用形成的大陸架,因為波浪作用的

37、下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隨著海平面的下降,的下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隨著海平面的下降,出現波浪作用下限移動,使得波浪作用遍及整出現波浪作用下限移動,使得波浪作用遍及整個大陸架。這一概念與前面敘及的把個大陸架。這一概念與前面敘及的把200200米水米水深作為波浪作用的下限有很大的差別,不可混深作為波浪作用的下限有很大的差別,不可混為一談。為一談。4. 4. 中新世構造形成說:中新世構造形成說:星野通平星野通平 (19701970)認為中新世末期以后,上新世初是整個)認為中新世末期以后,上新世初是整個地球膨脹隆起時期。大陸側發生強烈的隆起,通過斷裂作地球膨脹隆起時期。大陸側發生強烈的隆起,通過斷裂作用

38、,使得從濱岸線到水深用,使得從濱岸線到水深20002000米以上的海域,出現了一系米以上的海域,出現了一系列階梯狀的平坦面,如,南非、巴西、印度、西澳大利亞列階梯狀的平坦面,如,南非、巴西、印度、西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地。一般比大陸架略深的稱為和日本等地。一般比大陸架略深的稱為“邊緣臺地邊緣臺地”,水,水深超過深超過10001000米的稱為米的稱為“深海平坦面深海平坦面”。這樣,從大陸到洋。這樣,從大陸到洋底,便有底,便有“堆積準平原堆積準平原大陸架大陸架邊緣臺地邊緣臺地深海平坦面深海平坦面”等,陸架不過是這一系列平坦面中之一,僅受到晚更新世等,陸架不過是這一系列平坦面中之一,僅受到晚更新世冰期低

39、海平面的修飾而已,它和其他階地面一樣,是斷階冰期低海平面的修飾而已,它和其他階地面一樣,是斷階帶的產物,又是其中的一級。帶的產物,又是其中的一級。1 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2 2、分類和成因、分類和成因3 3、海底峽谷、海底峽谷4 4、深海平坦面、深海平坦面 大陸坡是一個分開大大陸坡是一個分開大陸和大洋的全球性的陸和大洋的全球性的巨大斜坡巨大斜坡 在地形上,它是大陸在地形上,它是大陸基面和大洋盆地底面基面和大洋盆地底面之間巨大而復雜的斜之間巨大而復雜的斜面。面。 在地殼性質上,大陸在地殼性質上,大陸坡的地殼是大陸地殼坡的地殼是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間的過和大洋地殼之間的過渡地殼,可進一步劃渡地殼

40、,可進一步劃分成分成次大陸型地殼次大陸型地殼和和次大洋型地殼次大洋型地殼。 地形特征 地質構造特征 沉積作用特征 1. 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 大陸坡的上限即大陸架外緣,那里有一個明大陸坡的上限即大陸架外緣,那里有一個明顯的坡折,該處平均水深為顯的坡折,該處平均水深為130米左右。而大陸坡米左右。而大陸坡的下限水深變化較大。太平洋大陸坡下限為海溝邊的下限水深變化較大。太平洋大陸坡下限為海溝邊緣,大西洋和印度洋止于陸隆的頂部,平均水深緣,大西洋和印度洋止于陸隆的頂部,平均水深2400m,其中歐洲,其中歐洲2800m,非洲,非洲2200m,美洲,美洲2500m,加勒比海區,加勒比海區3500m。2、

41、坡度、坡度 大陸坡是大陸邊緣范圍內地形坡度最陡的單元。孟納德大陸坡是大陸邊緣范圍內地形坡度最陡的單元。孟納德(1964)認為大陸坡相對高度約)認為大陸坡相對高度約110公里,坡度公里,坡度110度,度,這是一個非常概括的數據,希曾(這是一個非常概括的數據,希曾(1959)認為大陸坡具有)認為大陸坡具有36度的斜坡,各地不一。謝珀德(度的斜坡,各地不一。謝珀德(1963)計算世界大陸坡)計算世界大陸坡的平均坡度為的平均坡度為4度度17分。分。 各大洋有所差異,太平洋區的大陸斜坡平均坡度大于世各大洋有所差異,太平洋區的大陸斜坡平均坡度大于世界平均值,為界平均值,為5度度20分;而大西洋為分;而大西

42、洋為3度度5分,印度洋區為分,印度洋區為 2度度55分坡度小于世界平均值。陸坡上部和陸坡下部的變化也分坡度小于世界平均值。陸坡上部和陸坡下部的變化也有所不同,太平洋區表現為上部緩、下部陡,大西洋和印度有所不同,太平洋區表現為上部緩、下部陡,大西洋和印度洋則相反。洋則相反。 世界上,大陸斜坡最陡的海域有:斯里蘭卡岸外大陸斜世界上,大陸斜坡最陡的海域有:斯里蘭卡岸外大陸斜坡坡度達坡坡度達3545度(珊瑚礁)、古巴南部大西洋岸外達度(珊瑚礁)、古巴南部大西洋岸外達35度度(珊瑚礁)、(珊瑚礁)、 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岸外達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岸外達27度(侵蝕作用)、度(侵蝕作用)、澳大利亞西南岸外為澳大利

43、亞西南岸外為21度(斷層作用)。度(斷層作用)。 3、寬度、寬度 在大陸邊緣的三單元中,大陸坡的寬度最窄。在大陸邊緣的三單元中,大陸坡的寬度最窄。希曾(希曾(1959)基于對大西洋寬緩陸坡的認識,他認)基于對大西洋寬緩陸坡的認識,他認為大陸斜坡的寬度是為大陸斜坡的寬度是20100公里左右,謝珀德公里左右,謝珀德(1963)著重歸納了太平洋區的資料,認為大陸坡)著重歸納了太平洋區的資料,認為大陸坡平均寬度只有平均寬度只有2040公里,赫德伯格(公里,赫德伯格(1970)認)認為大陸坡寬度一般僅為大陸坡寬度一般僅1520公里。公里。 通常大西洋型大陸邊緣的陸坡寬度較大,大通常大西洋型大陸邊緣的陸坡

44、寬度較大,大洋型大陸邊緣的陸坡寬度較大,太平洋型大陸邊緣洋型大陸邊緣的陸坡寬度較大,太平洋型大陸邊緣的陸坡較窄。的陸坡較窄。4、表面特征、表面特征 多數大陸斜坡表面崎嶇不平。下圖為我國東海大陸坡地多數大陸斜坡表面崎嶇不平。下圖為我國東海大陸坡地形剖面圖,其上有復雜的次一級地形,如海盆,海嶺,海底形剖面圖,其上有復雜的次一級地形,如海盆,海嶺,海底峽谷和深海平坦面等。峽谷和深海平坦面等。 造成這種復雜地形的主要因素是造成這種復雜地形的主要因素是斷層發育斷層發育,海底塌方海底塌方和和滑坡滑坡等重力剝蝕、以及等重力剝蝕、以及濁流濁流和其他和其他海流海流的侵蝕作用。此外,的侵蝕作用。此外,底辟鹽丘底辟

45、鹽丘擠入、擠入、火山活動火山活動和和珊瑚礁生長珊瑚礁生長等也使斜坡地形變得等也使斜坡地形變得復雜。這些復雜地形的產生與大陸坡的地質構造性質是分不復雜。這些復雜地形的產生與大陸坡的地質構造性質是分不開的。開的。大陸坡的內部結構大陸坡的內部結構 海底峽谷是陸坡上一種奇特的侵蝕地形,他形如海底峽谷是陸坡上一種奇特的侵蝕地形,他形如深邃的凹槽切蝕于大陸坡上,谷軸垂直于陸坡邊緣。深邃的凹槽切蝕于大陸坡上,谷軸垂直于陸坡邊緣。大西洋型大西洋型: : 陸坡下部平緩,峽谷一般終止于陸坡下部平緩,峽谷一般終止于20002000米。米。太平洋型:陸坡下部陡峻,峽谷直通海溝。太平洋型:陸坡下部陡峻,峽谷直通海溝。

46、海底峽谷作為一種通道,把陸源物質從大陸架輸海底峽谷作為一種通道,把陸源物質從大陸架輸送到深海區及海溝中。送到深海區及海溝中。 海底峽谷在陸坡上分布廣泛,但不均,而且集中海底峽谷在陸坡上分布廣泛,但不均,而且集中在一些陸坡寬度較窄,下部比較陡峻的區段。在一些陸坡寬度較窄,下部比較陡峻的區段。1 1). .海底峽谷的地形特征:海底峽谷的地形特征:橫剖面常為橫剖面常為V V字型,少數為字型,少數為U U字型,但他在較大深度上仍為字型,但他在較大深度上仍為V V字型。字型。海底峽谷下切深度達數百米乃至千米,谷璧最陡大海底峽谷下切深度達數百米乃至千米,谷璧最陡大4040度以度以上。一般凹岸陡,凸岸緩,與

47、陸上河谷有相似之處(如上。一般凹岸陡,凸岸緩,與陸上河谷有相似之處(如圖)。圖)。許多海底峽谷有谷中谷特征(圖許多海底峽谷有谷中谷特征(圖a a),谷側有臺階狀),谷側有臺階狀地形,多數情況下,這種臺階發育于一側,另一側則地形,多數情況下,這種臺階發育于一側,另一側則不發育。一般說來,中下部平緩,沿谷軸能見到坡折不發育。一般說來,中下部平緩,沿谷軸能見到坡折(圖(圖b b)。這些坡折點與深海平坦面在同一深度上。)。這些坡折點與深海平坦面在同一深度上。但兩者關系不明確。但兩者關系不明確。海底峽谷的下端出口往往有類似河口三角洲的海底峽谷的下端出口往往有類似河口三角洲的深海扇。海底峽谷的源頭有的與河

48、口相接,如深海扇。海底峽谷的源頭有的與河口相接,如剛果河(如圖)。在海底峽谷的末端,縱剖面剛果河(如圖)。在海底峽谷的末端,縱剖面上會出現反傾斜現象。上會出現反傾斜現象。海底峽谷平面多數呈蛇海底峽谷平面多數呈蛇形彎曲,也有部分呈直形彎曲,也有部分呈直線狀,有的峽谷以單一線狀,有的峽谷以單一峽谷形式存在,如剛果峽谷形式存在,如剛果河口外峽谷,有的峽谷河口外峽谷,有的峽谷分叉呈樹枝狀,如美國分叉呈樹枝狀,如美國東海岸(如圖)東海岸(如圖)1.1.沉積物主要為泥質,夾有少量的粗碎屑物質沉積物主要為泥質,夾有少量的粗碎屑物質2.2.峽谷出口處往往是濁流沉積分布區峽谷出口處往往是濁流沉積分布區3.3.沉

49、積物中普遍含淺水有孔蟲及海綠石沉積物中普遍含淺水有孔蟲及海綠石4.4.峽谷中發現更新世末冰期和冰后期沉積物峽谷中發現更新世末冰期和冰后期沉積物3 3). .海底峽谷成因海底峽谷成因 海底峽谷成因假說有很多,例如:赫斯假海底峽谷成因假說有很多,例如:赫斯假說、涌泉假說、海嘯假說、布卡爾假說、布徹說、涌泉假說、海嘯假說、布卡爾假說、布徹假說。但是為大多數所接受的是假說。但是為大多數所接受的是濁流說濁流說。 最早把濁流與海底峽谷聯系起來的是德利最早把濁流與海底峽谷聯系起來的是德利(19361936),他認為海底峽谷為濁流作用形成。),他認為海底峽谷為濁流作用形成。奎年(奎年(19501950、196

50、51965、19671967)先后進行多次試驗,)先后進行多次試驗,證明渾濁水流即使只有很小的有效密度,也會證明渾濁水流即使只有很小的有效密度,也會順槽底流動。順槽底流動。 反對濁流說者認為,濁流不可能有足夠的反對濁流說者認為,濁流不可能有足夠的能力來侵蝕陸坡,大部分陸坡由固結程度很弱能力來侵蝕陸坡,大部分陸坡由固結程度很弱的泥沙層組成,濁流只是能在其上可發揮作用。的泥沙層組成,濁流只是能在其上可發揮作用。像加利福尼亞的圣路加斯峽谷,谷璧由花崗巖像加利福尼亞的圣路加斯峽谷,谷璧由花崗巖組成,則難以用濁流解釋,須先假設有斷層存組成,則難以用濁流解釋,須先假設有斷層存在,再由濁流來加工塑造。在,再

51、由濁流來加工塑造。 后來,謝珀德認為,除濁流外,還有后來,謝珀德認為,除濁流外,還有其他其他類型的海流類型的海流起重要作用,往往與濁流一起作用起重要作用,往往與濁流一起作用的有下沉流,它是沿岸形成的冷水流橫越陸架的有下沉流,它是沿岸形成的冷水流橫越陸架向下流去。向下流去。 是大陸斜坡上表面坡度接近水平的面。該面一般是大陸斜坡上表面坡度接近水平的面。該面一般不超過不超過0 0度度3030分,寬數百米至數公里,長數公里至數分,寬數百米至數公里,長數公里至數十公里。十公里。是陸坡發育過程的產物。是陸坡發育過程的產物。深海平坦面的成因深海平坦面的成因目前對其成因尚無定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目前對其成

52、因尚無定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1.斷裂構造說:斷裂構造說:希曾(希曾(19591959)認為其為階梯狀斷層形)認為其為階梯狀斷層形成,陸坡上平行岸線的斷層,使得某一地段成為階梯成,陸坡上平行岸線的斷層,使得某一地段成為階梯狀的平坦面。狀的平坦面。2.2.撓曲說:撓曲說:日本列島外緣海底有二級深海平坦面,部日本列島外緣海底有二級深海平坦面,部分日本科學家(分日本科學家(19301930)認為,它是撓曲作用形成的,)認為,它是撓曲作用形成的,大西洋東側岸外的上新世晚期深海平坦面,他認為是大西洋東側岸外的上新世晚期深海平坦面,他認為是大陸下撓作用形成的。大陸下撓作用形成的。3.3.濁流說:濁流

53、說:吉布森(吉布森(19531953)等通過對阿留申中島弧外)等通過對阿留申中島弧外陸坡上階地的研究認為,深海平坦面是濁流沉積形成陸坡上階地的研究認為,深海平坦面是濁流沉積形成的。日本左藤(的。日本左藤(19681968)也發表了同樣的意見。)也發表了同樣的意見。 大陸坡的地質構造是相鄰陸地的構造通過大大陸坡的地質構造是相鄰陸地的構造通過大陸架在陸坡上的延伸,僅地殼厚度比陸架略薄,陸架在陸坡上的延伸,僅地殼厚度比陸架略薄,并從這里過渡為大洋地殼。并從這里過渡為大洋地殼。 大陸坡在地質上的最大特點是:活動性比大大陸坡在地質上的最大特點是:活動性比大陸架強,斷層十分發育,火山、地震活動比陸架陸架強

54、,斷層十分發育,火山、地震活動比陸架上多。上多。 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又有區別。前者較穩定,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又有區別。前者較穩定,后者較活躍。后者較活躍。 大陸坡根據斷裂性質進行分類大陸坡根據斷裂性質進行分類(昂節夫,(昂節夫,19561956根據斷裂根據斷裂發育程度和特點分)發育程度和特點分)1.1.階梯狀斷裂型:規則的階梯狀斷層階梯狀斷裂型:規則的階梯狀斷層2.2.斷塊型:復雜的斷層組合斷塊型:復雜的斷層組合3.3.撓曲型:地層沒有撓折,僅產生撓曲撓曲型:地層沒有撓折,僅產生撓曲4.4.堆積型:巨厚沉積層淹沒了基底的斷裂構造。堆積型:巨厚沉積層淹沒了基底的斷裂構造。1.1.成分上:成分上:

55、大陸坡的沉積中,泥質沉積占大陸坡的沉積中,泥質沉積占60% 60% ,砂質沉積砂質沉積25%25%,礫石、巖塊占,礫石、巖塊占10% 10% ,碳酸鹽,碳酸鹽5%5%。2.2.機理:機理:大陸坡的碎屑沉積主體由濁流作用形成,大陸坡的碎屑沉積主體由濁流作用形成,沉積層保留有濁流沉積的結構、構造,還有部分沉積層保留有濁流沉積的結構、構造,還有部分的塌方和滑坡等重力堆積,以及介殼和碳酸鹽軟的塌方和滑坡等重力堆積,以及介殼和碳酸鹽軟泥的夾層。泥的夾層。陸坡沉積分類陸坡沉積分類根據沉積機理,陸坡沉積可以分為三大類:根據沉積機理,陸坡沉積可以分為三大類:濁流和遠濁流沉積體:濁流和遠濁流沉積體:呈扇形或小規

56、模舌狀,分布于呈扇形或小規模舌狀,分布于海底峽谷和槽谷等出口處,規模大小不一,具有典型海底峽谷和槽谷等出口處,規模大小不一,具有典型的濁積巖層序。的濁積巖層序。等深流沉積體:等深流沉積體:沉積體呈脊狀堆積,平行陸坡邊緣,沉積體呈脊狀堆積,平行陸坡邊緣,多集中在陸坡坡麓,是遠濁流沉積經等深流改造下再多集中在陸坡坡麓,是遠濁流沉積經等深流改造下再沉積,分選較濁流沉積好,以泥質沉積物為主,具單沉積,分選較濁流沉積好,以泥質沉積物為主,具單向斜層理。向斜層理。坍塌和滑移等不穩定沉積體:坍塌和滑移等不穩定沉積體:多發育于海底峽谷溝壁多發育于海底峽谷溝壁兩側或天然堤上,成分各地不同。兩側或天然堤上,成分各地不同。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