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教案_第1頁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教案_第2頁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教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中寧一小 馬 玉一:教學內容: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二:教學目標:1、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能夠區分樂曲的段落,記憶樂曲中第一圓舞曲的旋律主題。2、感受這首充滿活力、抒情優美的樂曲。3、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豐富情感體驗。三:教學過程:1、導入。播放音樂片段,畫面是春天來臨的景色,背景音樂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問:什么季節?表現了什么?背景音樂有誰聽過?2、新授內容。 (1)再聽樂曲。樂曲簡介。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314號。創作于1866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樂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圓舞曲及一個較長大的尾聲(部分再現

2、前面主要的音樂主題)連續演奏而成。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2)分段欣賞:歌曲是幾拍子的?a.聽賞第一圓舞曲。第一圓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點?1=D 第一小圓舞曲描寫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們翩翩起舞時的情景。主題A抒情明朗的旋律、輕松活潑的節奏,以及和主旋律相響應的頓音,充滿了歡快的情緒,使人感到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多瑙河;主題B輕松、明快,仿佛是對春天的多瑙河的贊美。b.聽賞第二圓舞曲。速度、旋律有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舞曲起個名字。1=D 第二小圓舞曲首先在D大調上出現,第一部分旋律跳躍、起伏,層層推進,情緒爽朗、活潑,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感覺;突然樂曲轉為降B大調

3、,顯得優美委婉,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巧妙而富于變化的第二圓舞曲描寫了南阿爾卑斯山下的小姑娘們,穿著鵝絨舞裙在歡快地跳舞,富于變化的色彩顯得格外動人。c.聽賞第三圓舞曲。這段旋律的音區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1=G 第三小圓舞曲屬歌唱性旋律,主題A有優美典雅、端莊穩重的特點;主題B具有流動性特點,加強了舞蹈性,呈現出狂歡的舞蹈場面。這段音樂采用了切分節奏,給人以親切新穎的感覺。d.聽賞第四圓舞曲。這段旋律的節奏與第三圓舞曲相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1=F 第四小圓舞曲的主題A優美動人,富于歌唱性;主題B強調舞蹈節奏,情緒熱烈奔放

4、,與主題A形成了對比。在開始時節奏比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連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e.聽賞第五圓舞曲。(方法同上。)1=A 第五小圓舞曲是第四圓舞曲音樂情緒的繼續和發展,只是轉到A大調上。主題A旋律起伏回蕩,柔美而又溫情;主題B則是一段熾熱而歡騰的音樂,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聯想到在多瑙河上無憂無慮地蕩舟時的情景。3、 介紹曲作者。 (1)約翰施特勞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維也納.1849年 9月25日在維也納逝世,享年四十五歲。他一生寫過一百五十多首圓舞曲,幾十首波爾卡和進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績,是他和作曲家約瑟夫蘭納一起,共同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2)施特勞斯家族是十九世紀奧地利維也納有名的音樂世家。但我們現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勞斯父子,是指老約翰施特勞斯(18041849)和他的三個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約瑟夫施特勞斯(18271870)和愛得華施特勞斯(18351916)。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為父子倆人都叫約翰。為了區別他們,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這么兩個字。 4、對比欣賞管弦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