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_第1頁
宜賓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_第2頁
宜賓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_第3頁
宜賓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_第4頁
宜賓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江大橋掛籃計算書1、 工程概況*長江大橋是一座雙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PC斜拉橋,大橋主橋全長828m,橋跨布置為184m+460m+184m,邊跨設置兩個輔助墩。斜拉索全橋共152對,為平面鋼絞線斜拉索,索距在主梁上為6.0m邊跨密索區為3.0m。主梁采用別離式箱形斷面,主梁中心處高3.30m,頂板厚25cm,設2%的雙向橫坡,梁頂全寬25.0m,梁底全寬25.6m,兩別離式內緣距8.0m,一般主梁每6.0m為一節段且每隔6.0m設置一道馬蹄形橫隔板,在邊跨密索區每隔3.0m設置一道馬蹄形橫隔板。全橋主梁共分為157個澆注段,按主跨中線分,南北岸各78個澆注段,跨中設置1個合龍段。其中塔柱

2、主跨側38個澆注段037,塔柱邊跨側38個澆注段038,其中包括1個邊跨合龍段;根據設計要求主跨側137號梁段、邊跨側121梁段采用后支點掛籃懸臂澆筑施工,其余梁段均采用支架現澆,中跨合龍段采用吊架澆注。要求采用掛籃懸臂澆注施工的梁段兩岸各58個梁段,梁段長度均為6.0m。其中最大梁段重量為402.5t2#和5#輔助墩頂19梁段,其次為塔柱側1和1梁段,重量為370t,第三為邊跨20和21梁段,其重量為351t,其余梁段為標準節段,澆注重量為285.7t。掛籃懸澆梁段各段技術參數表梁段編號梁段長m砼數量m3澆注重量t備注1、 16.0m147.98370主跨2376.0m114.28285.7

3、標準節段邊跨2186.0m114.28285.7邊跨196.0m16097402.5最大重量邊跨20、216.0m140.37351標準梁段斷面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本橋箱梁主梁采用三角斜拉式組合掛籃懸澆的方式施工。此掛籃結合*長江大橋的特點進展設計。2、計算依據【1】 "*長江大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文件"【2】 "鋼構造設計標準" (GB 50017-2003)【3】 "公路橋涵通用設計標準" JTG D60-2004【4】 "公路橋涵鋼構造及木構造設計標準" (JTJ025-86)【5】 "公路橋涵施工技

4、術標準"JTJ041-20003、計算根本資料3.1荷載系數: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標準"JTJ041-2000,荷載系數取值如下:、考慮箱梁砼澆注時脹膜等因素的超載系數取1.05;、澆注砼時的動力系數取1.2;、掛籃空載行走時沖擊系數取1.3;、澆筑砼和掛籃行走系數時抗傾覆穩定系數取1.5。3.2、作用于掛籃的荷載:、箱梁砼荷載:澆注箱梁時最大澆注重量為邊跨19號塊件,其重量為4025KN;、施工機具及人群荷載1.5 KPa;、掛籃自重:1420 KN;、風荷載:設計根本風速U1023.6m/s100年重現期的10min平均年最大風速。 (設計圖紙資料提供)。3

5、.3、荷載組合:荷載組合:砼重量+動力附加荷載+掛籃自重+人群和施工機具重;荷載組合:砼重量 + 掛籃自重 + 風載;荷載組合:砼重量 + 掛籃自重 + 人群和施工機具重;荷載組合:掛籃自重+ 沖擊附加荷載 + 風載;荷載組合I用于掛籃主承重系統強度和穩定性計算;荷載組合用于剛度計算,荷載組合用于掛籃行走驗算。4、荷載分析計算:4.1、掛籃自重計算:掛籃構造示意圖如下:掛籃施工總體布置圖一掛籃施工總體布置圖二掛籃施工總體布置圖三掛籃自重為G=1420KN4.2、箱梁砼荷載分布計算由于邊跨19節段為封閉箱,隔板較厚,斷面變化大,砼方量為最多,達160.97m3,計算掛籃各主要構件內力以此工況為準

6、。計算時為了能更準確地將砼荷載分布在掛籃上,根據將箱梁沿順橋方向剖分成4段,第一段沿箱梁縱向長度為15cm,第二段沿箱梁縱向長度為80cm,第三段沿箱梁縱向長度為15cm,第四段為標準段長度 490cm,標準斷面與第一段I-I剖面一樣。然后取每段的前后兩個面(厚度為任意小,本次計算為計算方便,取這個面厚為1cm)形成砼荷載,作用在底模上,計算出每個面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形成每段砼對縱向工字鋼的線荷載,從而計算掛籃各部位的受力情況。19節段立體如下:19箱梁立面圖分塊圖I-I 剖面砼荷載分布見以下圖其值計算如下:考慮箱梁砼澆注時脹膜、動力等因素,超載系數f1=1.05;澆注砼時的動力系數f

7、2=1.2;砼容重為r=26KN/m3。取I-I斷面計算,為便于計算假設I-I斷面厚度為1cm,可任意假定,計算作用在底模縱向工字鋼上的力此力即為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線荷載,通過這個線荷載即可計算出掛籃其它部件的受力。取1cm I I剖面計算I I剖面上的砼線荷載。其線荷載為砼容重r=26KN乘以砼澆注時脹膜、砼超載系數f1=1.05及澆注砼時的動力系數f2=1.2乘以砼對應的斷面高度。以下計算以箱梁高度為1.1m處計算,其它位置與之一樣,不再計算,僅在圖中示出。q1 = r·f1·f2·H1×1cm= 26 KN/m3×1.05×1

8、.2×1.1m×0.01m=0.36 KN/m=3.6e-03 KN/cm其它位置為箱梁變化處的高度乘以荷載系數及砼容重乘以1cm厚度所得。第一段從I-I剖面至II-II剖面長度為15cm。II-II剖面砼荷載分布如下:-剖面砼荷載分布如下:-剖面砼荷載分布同I-I剖面。4.3、施工人群及機具荷載分析按每平方米1.5KN/m2計算。5、計算作用在縱向工字鋼的線荷載如下:5.1 I-I剖面砼荷載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計算:由于對稱性,計算時只考慮了一半采用SAP2000計算模型如下:反力為:由上圖可知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為:N1=0.19KN N2=0.65KN N3=

9、0.38KN N4=0.37KN N5=0.36KN N6=0.62KN N7 =0.63KN N8=0.27×2=0.54KN5.2 -剖面砼荷載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計算:由于對稱性,計算時只考慮了一半采用SAP2000計算模型如下:反力為:由上圖可知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為:N1=0.19KN N2=0.76KN N3=0.59KN N4=0.55KN N5=0.52KN N6=0.79KN N7=0.93KN N8=0.39×2=0.78KN5.3 -剖面砼荷載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計算:由于對稱性,計算時只考慮了一半采用SAP2000計算模型如下:反力為:由

10、上圖可知作用在縱向工字鋼上的反力為:N1=0.18KN N2=0.86KN N3=1.41KN N4=1.42KN N5=1.51KN N6=0.87KN N7=2.95KN N8=1.08×2=2.16KN5.4 作用在縱梁工字鋼線荷統計終上計算可知:箱梁砼荷載作用在17根縱向工字鋼上的荷載分布。由于箱梁塊件長度為600cm,按箱形斷面不同分為4段,第一段I-I剖面至II-II剖面長度為15cm,第二段II-II剖面至-剖面,長度為80cm,第三段為-剖面至標準斷面,長度與第一段一樣為15cm,第四段為標準斷面,長度為490cm。故作用縱向工字鋼的線荷載為:N1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

11、砼線荷載為:N2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3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4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5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6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7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N8號底縱梁工字鋼分擔的砼線荷載為:以后按N8號工字鋼對稱,不再列出。5.5施工機具及人群荷載作用下底縱梁工字鋼的荷載分析作用在底板砼上的施工荷載到1.5KPa即P=1.5KN/m2,同理取一個微小厚度為1cm,分析作用在底縱梁工字鋼的施工荷載q施 = P×1cm =1.5KN/m2×0.01m =1.5×10-4KN/cm在施工荷載作用下

12、采用SAP2000可分別計算出作用在I40B工字鋼上的作用力。計算受力圖示如下由于對稱性,計算時只考慮了一半:在施工荷載作用下工字鋼上的反力圖示為由上圖可知作用在底縱梁工字鋼上的反力為:N1=0.01KN N2=0.03KN N3=0.03KN N4=0.03KN N5=0.03KN N6=0.01KN N7=0.04KN N8=0.02×2=0.04KN由于以上計算的為1cm厚的斷面,故施工荷載作用在底縱向工字鋼上的線荷載為t1=1×10-2KN/cm ;t2=3×10-2KN/cm;t3、t4、t5與t2一樣t6=0.01KN/cm;t7=0.04KN/cm;

13、t8=0.04KN/cm;5.6、掛籃自重程序自動參加,節點板及模板荷載按掛籃自重的1.49倍系數由程序計入。5.7、風荷載根據JTG D60-2004,結合*地區地形有:地面粗糙度類別:D(屬地面起伏較大的丘陵地)根本風速: V1023.6m/s設計圖紙提供掛籃高度:*長江大橋掛籃位于空中,距地面高度為高度為50m。故計算風壓為:m/s掛籃上模板所受風力將掛籃模板上所受風力平均分布在掛籃側面各節點上。上式中:Fwk為橫橋向風荷載計算值KN W0為根本風壓KN/m2Wd為設計基準風壓KN/m2Awh為橫橋向迎風面積m2V10橋梁所在地區的設計根本風速m/sVd高度為Z處設計的根本風速m/s空氣

14、密度KN/m3K0設計風速重現期換算系數,屬于施工架設期,取值0.75K3地形、地理條件系數,由于施工地處長江上,且施工掛籃屬于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重要構造,按"公路橋涵通用設計標準"的規定,地形地理條件系數K3取值為1.2。K5風載阻力系數。取值為1.7g 重力加速度 9.8m/sK1 掛籃及模板的風載阻力系數,1K2 考慮地面粗糙類別和梯度風的風速高度變化修正系數。取值1.09.6、掛籃計算模型計算模型見以下圖采用SAP2000建模如下:7、計算分析與校絯結果7.1底縱梁工字鋼計算在澆筑最不利塊件邊跨19工況時,掛籃承受了最大的砼荷載,此工況為掛籃懸澆時最不利工況。根據以

15、上計算的各種荷載,在最不利工況及施工機具、人群荷載作用下,采用SPA2000可計算出底縱梁工字鋼的內力。砼荷載分布如下:1在最不利工況下對底縱梁工字鋼進展受力驗算掛籃底縱梁工字鋼布置圖如下:根據每根工字鋼受力大小,及撓度大小擬定底縱梁工字鋼型號如下:N1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1根I36B,N2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2根I36B,N3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1根I40B,N4號工字鋼采用1根I40B,N5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2根I36B,N6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3根I36B,N7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2根I40B,N8號底縱梁工字鋼采用2I40B,以后按N8號縱梁工字鋼對稱。采用SAP2000計算底縱梁工字鋼,按&q

16、uot;鋼構造設計標準"GB 50017-2003進展內力校核,在荷載組合I情況下,即砼重量+動力附加荷載+掛籃自重+人群和施工機具重;對底縱梁工字鋼進展校核,在SAP2000計算校核中荷載組合為DIST I 具體組合如下:DIST I : 1.35DEAD(掛籃自重)+1.0GK1HZ(19砼荷載×1.2×1.05)+1.0SGHZ(施工機具及人群荷載)采用SAP2000計算出應力比方下:其應力比見以下圖。應力比值含義為以鋼材的抗拉、搞彎、抗壓強度為1,比方Q235鋼的抗拉、抗彎、抗壓強度為215MPa。考慮一定的平安儲藏系數0.95,計算出壓彎構件的強度值與2

17、15N/mm2的比值,該比值比較直觀的反映出構件的應力狀況。如應力比超過了0.95那么說明應力超標,構件計算通不過。按上圖可知:第N6號底縱梁工字鋼受力最不利,其應力達0.873,即其組合應力達187.69MPa.滿足標準要求。 2、剛度驗算按照荷載組合即 砼重量 + 掛籃自重 + 人群和施工機具重對掛籃底縱梁進展剛度驗算。在本計算中為組合B1,采用SAP2000計算得出有:N1號工字鋼撓度為:f=6.25mmN2號工字鋼撓度為:f=1.18cm采用同樣方法得出其它縱向工字鋼的撓度,列出如下:N3號工字鋼撓度為:f=1.38cmN4號工字鋼撓度為:f=1.39cmN5號工字鋼撓度為:f=1.3

18、2cmN6號工字鋼撓度為:f=1.18cmN7號工字鋼撓度為:f=1.33cmN8號工字鋼撓度為:f=1.37cm底縱梁工字鋼間距為710cm,而底縱梁最大撓度fmax=1.38cm,故有剛度滿足要求。經以上計算,底縱梁強度、剛度均能滿足要求。7.2前下橫梁計算1在最不利工況下對前下橫梁進展受力驗算掛籃前下橫梁采用240c槽鋼組焊成鋼箱,材質為Q345B,采用SAP2000在荷載組合I:砼重量(含超重1.05G) + 動力附加荷載(1.2G) +1 掛籃自重 + 人群和施工機具重; (在SAP2000計算中,荷載組I為B2),計算結果如下:彎矩圖為:最大彎矩Mmax = 33289.02 KN

19、·cm軸力圖為:最大軸力為Nmax = 255.08 KN剪力圖為:最大剪力Vmax = 525.45 KN2、對前下橫梁進展強度及剛度驗算240C組合鋼箱力學性能型號截面面積Acm2慣性矩Icm4抗彎截面模量Wcm3剪切面積Scm3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pa抗剪應力fvMpa240C166.13637200186072.068310180、對受彎構件整體穩定性計算根據"鋼構造設計標準"有關受彎構件整體穩定性計算的規定,能防止梁受壓翼緣側向位移時可不計算梁的整體穩定性。掛籃前下橫梁與底縱梁之間通可靠焊接,故完全可以防止前下橫梁受壓翼緣側向位移,故不對前下橫梁進展整

20、體穩定性計算。、抗彎強度驗算按彎矩作用在兩個主平面內的壓彎構件,其強度計算公式為:前下橫梁采用Q345B材質,其抗彎強度滿足要求。、抗剪強度驗算抗剪強度滿足要求、剛度驗算在荷載組合砼重量 + 掛籃自重 + 人群和施工機具重作用下,前下橫梁跨中兩支點距離為720cm,此時后下橫梁跨中最大撓度fmax=1.05cm(相對于梁端)。剛度滿足要求。經以上計算,后橫梁強度、剛度均能滿足要求。對前下橫梁其它部位采用SAP2000在荷載組I下計算出其應力比方下(含上橫梁),其結果均能慢足要求。針對下橫梁,跨中不利位置其應力比詳細計算如下:7.3 對前吊帶及吊桿驗算由于考慮到掛籃在澆筑砼時有一定的下撓,故在前

21、橫梁下設置了可轉動的吊帶,同時為了調整立模標高及下降掛籃的需要,前吊帶上部設置了直徑為8cm的吊桿,采用特制連接器連接。7.3.1前吊帶受力分析:根據以上計算可知,在澆筑邊跨19梁段時前下橫梁承受了最大荷載,故此時前吊帶也處于最不利狀態,在荷載組合I下,故以此工況吊帶的受力。采用SAP2000計算可知:前內下吊帶軸力圖前內下吊帶受力為P1 = 1100 KN前外下吊帶軸力圖前外下吊帶受力為P1 = 849.38 KN7.3.2前下吊帶及吊桿強度驗算、前內下吊帶強度驗算前下吊帶大樣圖如下:前內下吊帶采用4cm厚錳板加工而成,其中標準斷面面積為A1=16×4=64cm2;銷孔直徑為8.2

22、cm,另在銷孔處增設補強板,板厚為2cm。在銷孔處斷面面積為A2 = 24-8.2×8 =126.4cm2。由于A2>A1,故標準斷面為不利斷面,以此斷面進展強度復核。由于前內下吊帶受力最大,以前內下吊帶復核強度計算如下前下吊帶抗拉強度滿足要求。前下吊桿計算前下吊桿與前下吊帶通過連接器相連接,吊桿直徑采用8cm,材質為40Cr.計算時考慮到絲口處斷面削弱,吊桿直徑按7cm計算吊桿強度。故前吊桿采用8cm 40Cr完全能滿足要求。、吊帶鋼銷計算吊帶鋼銷采用直徑為8CM的40Cr鋼銷,由上計算可知下前內下吊帶受力最大,其受力為P= 1100 KN 。根據連接情況可知為雙剪,故作用在

23、剪切面上的剪力為Q=P/2=1100/2=550 KN 。故鋼銷抗剪滿足要求。前下橫梁與吊帶連接板焊縫計算根據吊耳處的受力情況,連接鋼材均采用Q345B,采用E43型焊條,手工焊,二級質量標準。連接吊點大樣圖見下。A、連接銷板計算連接銷板采用3cm厚鋼板,共兩塊,銷板長度為30cm,寬度為30.8mm每塊均采用雙面剖口焊縫,焊縫高度為12mm。采用三面圍焊。一塊銷板受力大小Q=P/2=1100/2=550 KN 。t=1.2cm采用直角焊縫驗算其強度(按三級質量標準取值銷板焊接強度滿足要求。B、連接銷板拉伸強度計算一塊一塊銷板受力大小Q=P/2=1100/2=550 KN 。銷板由于銷孔斷面削

24、弱,故按削弱后斷面計算銷板采用3cm厚錳板加工而成,其中標準斷面面積為A1= 30×3 = 90cm2;銷孔直徑為8.2cm,在銷孔處斷面面積為A2 = 30-8.2×3 =65.4cm2。由于A2 A1,故銷孔處斷面為不利斷面,以此斷面進展強度復核。由于前內下吊帶受力最大,以前內下吊帶復核強度計算如下故銷板處抗拉強度滿足要求。C、連接板計算連接板采用2cm厚Q345B板,板厚2cm,與前下橫梁三面圍焊,焊條采用E43型焊條,手工焊,二級質量標準。一塊連接板受力大小Q=P/2=1100/2=550 KN 。焊縫長度為:t=12mm采用直角焊縫驗算其強度(按三級質量標準取值經

25、計算連接板焊接強度滿足要求。7.4、后下橫梁計算后下橫梁與前下橫梁一樣,均采用240C槽鋼組合鋼箱,由于后下橫梁所承受的砼荷載沒有前下橫梁大,故本計算不再復核在砼荷載作用下后下橫梁的強度及剛度。但由于掛籃行走時,后吊桿需全部拆出,采用掛鉤受力,后下橫梁跨徑增大為26.8m,故需驗算掛籃在行走時后下橫梁及掛鉤的強度及剛度。后下橫梁加勁桁架采用220a型鋼焊成,行走時計算圖示如下:采用SAP2000計算如下:彎矩圖為:由于構造對稱性,彎矩圖僅示出一半。后下橫梁在掛籃行走時承受的最大彎矩為:Mmax = 18006.41 KN·CM 位于后下橫梁跨端部2284cm處。 軸力圖為:后下橫梁在

26、掛籃行走時承受的最大軸力為:Nmax = 300.71 KN采用SAP2000 自動校核功能,得出各桿件的應力比方下:由上圖可知,下橫梁在行走時各桿件均能滿足要求。剛度計算掛籃行走時,掛籃變形圖如下:后下橫梁撓度圖如下跨中最大撓度fmax = 3.32cm后下橫梁在行走時剛度滿足要求。7.5、后下平臺錨桿計算7.5.1后下平臺錨桿受力分析:在澆筑邊跨19梁段時后下吊桿同樣承受了最大的荷載,后下吊桿軸力圖為:由于對稱性,本圖示出一半。由上圖可知:后外下吊桿受力為P1= 553.69 KN后內下吊桿受力為P2= 713.59 KN7.5.2后下平臺錨桿強度驗算后下錨桿直徑采用6cm,材質為40Cr

27、.計算時考慮到絲口處斷面削弱,吊桿直徑按5cm計算吊桿強度。取受力最大的后內吊桿作為計算依據。故后下吊桿采用6cm 40Cr完全能滿足要求。7.6、前上橫梁計算前上橫梁采用2I56B工字鋼,主要目的是加強掛梁主縱梁的橫向剛度。其強度、剛度均很小,本計算不再列出。7.7 掛籃主縱梁計算7.7.1 掛籃主縱梁及斜拉帶、立柱的幾何特牲1計算的掛籃主縱梁采用50×100cm高焊接鋼箱,截面特性為:截面高度H=1000mm;截面寬度B=500mm;翼緣厚度tf=20mm;腹板厚度tw=14mm;截面面積A=468.8 cm2;慣性矩Ix=686705.1cm4;慣性矩Iy=200434cm4;

28、截面模量Wx=13734.1cm3;截面模量Wx= 8017cm3;回轉半徑ix=38.27cm;回轉半徑iy=20.67cm2立柱的幾何特性:立柱采用240b的槽鋼組合而成,其截面特性為:截面面積A=182.13cm2;慣性矩Ix= 39400cm4;慣性矩Iy=25463.5cm4;截面模量Wx=1970cm3;截面模量Wx=1524.3cm3;回轉半徑ix=14.7cm;回轉半徑iy=11.8cm3斜拉帶幾何特牲:斜拉帶采用20cm寬,4cm厚的錳板,在開孔處加寬,由于斜拉帶只承受軸力,故只計算斜拉帶的截面積。A斜 =20×4 = 80 cm27.7.2內力計算及校核1內力計算

29、采用SAP2000計算可得:計算時考慮了掛籃自重反力圖如下:外側主縱梁反力圖外側主縱梁:支點處反力為R1 = 1637.7 KN (含掛籃自重、砼荷載、施工機具人群荷載)后錨處反力為:N1 = 683.63 KN 內側主縱梁反力圖內側主縱梁:支點處反力為R2 = 2246.24 KN (含掛籃自重、砼荷載、施工機具人群荷載)后錨處反力為:N1 = 939.64 KN 掛籃內側主縱梁受力最大,故校核主縱梁時以內側主縱梁為準。內力圖如下:內側掛籃主縱梁軸力圖掛籃主縱梁彎矩圖主縱梁最大內力為:Mmax=125462.7KN·cmNmax= 1153.1KNQmax= 451.10 KN斜拉

30、帶受拉力最大為:N斜=1528.19KN立柱受力為:P立=1940.63 KN后錨反力為:N反=939.64 KN作用在箱梁前端砼上的力為:N前 =2246.24 KN2主縱梁強度復核抗壓彎強度滿足要求采用SAP2000中鋼構造校核按"鋼構造設計標準"(GB 50017-2003)校核主縱梁如下:由于上圖可知,其抗壓彎及抗剪強度均能滿足要求。7.7.3主縱梁立柱驗算根據以上計算可知掛籃立柱承受的最大壓力為P=1940.63 KN,立柱高度為L=615.5cm , 一端固定,一端鉸接,立柱采用240C槽鋼組合而成。其抗壓強度為f=215MPa,截面無削弱。立柱采用240b的槽

31、鋼組合而成,其截面特性為:截面面積A=182.13 cm2;慣性矩Ix= 39400cm4;慣性矩Iy=25463.5cm4;截面模量Wx= 1970cm3;截面模量Wx= 1524.3cm3;回轉半徑ix=14.7cm;回轉半徑iy=11.8cm組合載面回轉半徑計算采用SAP2000中自動截面設計器計算。采用SAP2000中鋼構造校核按"鋼構造設計標準"(GB 50017-2003)校核立柱如下:由上圖可知立柱穩定滿足要求。已考慮了壓桿穩定的情況7.7.4斜拉帶強度復核斜拉帶承受的拉力為N斜=1528.19 KN,其中斜拉帶標準斷面面積為A1=20×4=80cm

32、2;在銷孔處斜拉帶加寬,且在兩面焊有加強鋼板,加強鋼板厚度為1.2cm,故在銷孔處斷面面積為A2 = 24-10.2×4+2×2 =110.4cm2。故標準斷面為不利斷面,以此斷面進展強度復核。斜拉帶斷面積為:A1=64cm2,材質為16Mn板。斜拉帶抗拉強度滿足要求。斜拉帶大樣圖7.7.5 鋼銷計算連接斜拉帶鋼銷采用直徑為10CM的40Cr號鋼鋼銷,根據連接情況可知為雙剪,故作用在剪切面上的剪力為Q=N/2=1528.19/2=764 KN 。故鋼銷抗剪滿足要求。7.7.6、 掛籃主縱梁撓度計算:掛籃主縱梁剛度計算仍以內側主縱梁作為計算依據。在荷載組合砼重量 + 掛籃自重

33、 + 人群和施工機具重注:砼重量不含砼超重系數和澆注時的動力系數。 主縱梁撓度最大為fmax= 3.9 cm < f容=1700/400 =4.25cm故在荷載組合作用在掛籃主縱梁撓度符合要求。由以上計算可知掛籃主縱梁滿足。7.7.8、澆筑砼時掛籃后錨平安性驗算根據計算,掛籃內側后錨抗拔力為最大,其值為Nmax = 939.64 KN。 每根主梁上選一組分配梁,每組分配梁上采用2根50mm 40Cr鋼錠做后錨。故每桿后錨桿承受荷載為P=469.82 KN40Cr鋼允許軸向應力為800MPa,故每根40Cr鋼后錨桿允許承載力為考慮絲口處斷面削弱,直徑按4cm計算Q允=800×0.

34、95×3.14×42÷4÷10= 954.56 KN在澆砼時內側掛籃后錨平安系數為:K=954.56/469.82=2.03>故掛籃在澆砼時后錨是平安。7.8、掛籃行走軌道計算掛籃行走軌道為鋼板焊接而成的長軌,其主要作用為掛籃行走時的支承,在掛籃后支點處設錨固小車可在工字鋼軌道上翼緣底面滾動前進,通過設在箱梁上的預埋螺栓而錨固,從而取消了掛籃尾部的配重,將掛籃前移的傾覆力矩通過設在箱梁上預埋螺栓來平衡。7.8.1、工字形軌道幾何特性軌道兩塊2cm厚鋼板和一塊2cm鋼板組焊而成,高度為30cm,寬度為20cm。A1鋼板的面積:SA1=20×

35、2×2 =80 cm2A2鋼板的面積:SA2=26×2 =52cm2組合截面的面積為:S總 = SA1+ SA2 =80 + 52= 132 cm2采用SAP2000計算截面數如下:(與手算相符)7.8.2、荷載分析由荷載組合可知:掛籃行走時需考慮的荷載組合為:掛籃自重+ 沖擊附加荷 + 風載;計算時考慮行走時沖擊附加荷載系數為1.3。1、受力計算采用SAP2000可計算出用用在軌道工字鋼上的荷載:由上圖可知:Pmax=126.23KN ,此力即為作用在軌道上的荷載。取小車行程為6m計算依據。每3m一道采用預埋螺栓進展錨固,當行走小車位于兩錨固間中心時,此時對軌道工字鋼最不利。計算圖示如下:采用SAP2000計算結果如下:反力圖彎矩圖變形圖計算可知,工字形軌道最大彎矩為:Mmax = 7738.67KN·cm,作用在分配梁上的反力為:Nmax = 86.16 KN最大撓度為fmax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