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0古詩三首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0古詩三首教案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0古詩三首教案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0古詩三首教案_第4頁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0古詩三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 古詩三首楓橋夜泊教學目標:1、 感受詩人的“愁”,感受古詩的魅力。2、 理解詩人是怎么表達“愁”的。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愁。教學難點:與“月亮”做對比,感受用“鐘聲”來寫愁的獨特魅力。一、引入詩歌1、出示當代詩人陳小奇歌曲濤聲依舊,抽生讀。2、說“無眠”的意思,找“無眠”的近義詞。3、提問:是誰在敲打著我的無眠呢?這是從哪里傳來的鐘聲呢?(大屏幕出示)十年舊約江南夢師過渡:其實,早在兩百多年前,清朝詩人王士禎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抽生讀3、 提問:從詩中看,這是哪里的鐘聲呢?為了獨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詩人盼啊望啊、夢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大屏幕

2、出示)師過渡: 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詩人陸游就寫到過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齊讀詩句)4、提問:師:從詩中看,七年前陸游曾經(jīng)到過哪兒?他到過寒山寺,聽到過什么呢?七年之后,詩人陸游又到了哪兒?又聽到了什么?5、 大家看,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變的是南來北往的客人,不變的卻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楓橋寺,詩人還會怎樣寫呢?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詩人還會怎樣寫呢?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師:十年不變是鐘聲,百年不變是鐘聲,千年不變的還是鐘聲。(大屏幕出示)齊讀。師:問題來了!問題來了!你的問題是什么?預設:為什么都在寫鐘聲?二、檢查朗

3、讀,指導朗讀1、其實,所有的問題都跟一個人息息相關,所有的問題都跟一首詩緊緊相連。這個人叫張繼,這首詩叫楓橋夜泊。板書楓橋夜泊。2、自由讀3、抽生讀(讀準確)4、師生讀(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三、走進詩歌,感悟詩歌師過渡: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愁眠)1、 帶著這種情感齊讀詩歌2、 把“愁眠”這個詞語圈出來。(板書“愁眠”)“愁眠”是什么意思?3、提問: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你會有憂愁的感覺嗎?讀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你會有寂寞的感覺嗎?讀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

4、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你會有寂靜的感覺嗎?為什么讀楓橋夜泊,你感到的卻是憂愁、是孤獨、是寂靜、是凄涼呢?5、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這個晚上張繼看到了什么?咱們一樣一樣地說,讀讀第一句詩,看到了什么?師板書月落過渡:因為“愁眠”,張繼看著月亮漸漸地升起,又看著月亮漸漸地落下。當月亮完全落下的時候,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一片幽暗和朦朧中,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師板書江楓過渡:落葉飄零,江楓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畫面啊!那么,詩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板書漁火6、過渡: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張繼又聽到了什么?板書烏啼過渡:當烏啼聲飄過,茫茫秋夜反而變得更加沉寂。還聽到了什么?師板書鐘

5、聲是的, 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板書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 到客船)7、過渡:看到了,聽到了,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張繼還感到了什么?師板書霜滿天8、師(指著板書)大家看,月落是景,烏啼是景;江楓是景,漁火是景;霜天是景,鐘聲是景。這景那景,都圍繞著 (指抽眠)生齊讀愁眠;都伴隨著(指抽眠)生齊讀愁眠;都一層又一層地籠罩著(指抽眠)生齊讀愁眠。9、用詩人自己的話來說,江楓漁火生齊讀對愁眠。師板書對10、孩子們,你們注意過這個看起來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對”字嗎?為什么要用這個“對”?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想一想,你選第幾個?過渡: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啊!月落是愁,烏啼是愁;江楓是愁, 漁火

6、是愁。一個看起來極其普通、極其簡單的 “對” 字,“對出”的是詩人心中的無限(指愁眠)11、于是,情動于中而辭發(fā)于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教師范讀全詩)過渡: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氣布滿了整個天地;江楓凋零,漁火點點,鐘聲劃破了凄清的夜空。在這個孤獨而寂寞的晚上,詩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他在心里輕輕地念道學生再次齊讀全詩12、月亮已經(jīng)落下去了,詩人還看得見嗎?(擦去“月落”)天地之間一片幽暗,烏鴉凄厲的叫聲也已經(jīng)消失了。(擦去“烏啼”)那滿天的霜氣看得見嗎?(擦去“霜滿天”)在一片幽暗和朦朧之中,那瑟瑟的江楓看得清嗎?師:(擦去 “江楓”)點點漁火忽明忽暗,若有如無。(擦去“漁火”)還有那

7、姑蘇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見嗎?(擦去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似乎已經(jīng)沒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對了。(擦去“對”)(形成如下板書)愁眠鐘聲13-過渡:突然,聽一一(鐘聲和音樂緩緩響起)PPTM聲效一聲!一聲!又是一聲!(在“鐘聲”下面畫上三條波浪線)聲聲敲打著愁眠,聲聲陪伴著愁眠,聲聲撫慰著愁眠。(在 “愁眠”下面畫上三條波浪線)14、這鐘聲,仿佛在說,張繼啊張繼(學生用此句式說話)讓我們一起像張繼那樣,用心去感受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悠悠傳來的鐘聲,好像在對孤獨的張繼這樣說四、 拓展升華過渡: 孩子們, 其實 “愁眠” 是人人會有的一種心情。這種心情,

8、會伴隨人的一生,也伴隨著人類的全部歷史。所以,古今中外,寫愁眠的詩歌成千上萬、數(shù)不勝數(shù)。在中國的古典詩歌中,寫愁眠,尤其是寫思鄉(xiāng)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在師的引導下讀詩句1、大家一定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種景物連在了一起,這個景物就是明月。正所謂,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愁、懷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輪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沒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詩人張繼又把這份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愁、懷人之情寄托給了誰呢?(大屏幕出示)楓橋夜泊2、勸解張繼這份愁眠的是撫慰張繼這份心情的是溫暖張繼這顆心靈的,還是3、孩子們,在張繼之前,沒有人這樣寫過鐘聲;在張

9、繼之后,盡管有很多人寫過鐘聲,但是, 沒有一個人寫得像張繼這樣扣人心弦,感人肺腑。這,正是楓橋夜泊這首詩能夠流傳千古的秘密所在。讓我們再次滿懷深情地走進這首千古絕唱,楓橋夜泊生:(齊讀楓橋夜泊)4、于是,從張繼之后,從楓橋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 , 在中國詩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種寄托愁緒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鐘聲!這鐘聲穿越時空、穿越歷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詩人筆下悠悠回蕩。(大屏幕出示)【宋】 陸游 宿楓橋師: 聽, 四百多年過去了,這夜半鐘聲在陸游的筆下悠悠回蕩(大屏幕出示)【明】高啟泊楓橋師:聽,八百多年過去了,這鐘聲在高啟的筆下悠悠回蕩(大屏幕出示)【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師:聽,一千

10、多年過去了,這空靈的鐘聲在王士禎的筆下悠悠回蕩(大屏幕出示)陳小奇濤聲依舊生:(齊讀詩句)5、今天,你讀了楓橋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種感觸、一種感受、甚至一種感動。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機會去蘇州,你一定會去看一座橋,哪座橋?來到楓橋,你一定會想到一個人,誰?想到張繼,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充滿深情地背誦一首詩,那就是(齊答)楓橋夜泊。來,我們一起邊走邊吟(集體背誦楓橋夜泊)6、從此,你對張繼不再陌生,盡管你和張繼相隔千年;從此,你對楓橋夜泊、你對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再陌生,盡管你和楓橋相隔百里、千里、甚至萬里。長相思教學目標1、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2、學會“榆 畔 帳 聒”四個生字。3、有感情

11、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4、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5、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學重點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21 課的前兩首古詩,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張籍那濃濃思鄉(xiāng)情。那么誰愿意給大家背誦一下古詩?請學生配樂誦讀。2、當“洛陽城里見秋風”的時候,張籍的內心涌動著“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鄉(xiāng)之情。那么,在風雪交加的夜晚,納蘭性德又將流露出一份怎樣的思鄉(xiāng)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二、檢查預習1、昨天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預習

12、課文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預習的?(查閱相關資料、反復誦讀、試著理解古詩詞的意思)2、在預習時,你發(fā)現(xiàn)長相思與前兩首古詩有什么不同了嗎?點擊課件,出示詞教師介紹詞:詞是詩的別體,詞因為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教師補充:長相思是詞牌名,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通常用來寫思念之情。也是這首詞的題目。3、檢查朗讀下面誰來給大家讀一下這首詞。大家看,更在這兒應該讀幾聲?你怎么知道第一聲的?解釋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再指名讀,教師評價:字正腔圓古代,詞是可以配樂唱和的,有它自己的節(jié)奏,老師給大家標出來了,誰來試試。一起試著這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的讀讀這首詞。三

13、、學習這首詞(一) 默讀1、同學們已經(jīng)把這首詞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但這還不夠,還要讀得有情有味才可以,這就需要我們讀懂詞意,體會詞人的情感。 同學們, 想想可以運用什么辦法讀懂這首詞?和我們讀懂古詩的方法一樣。2、 請大家運用剛才提到的方法自學這首詞,想想這首詞的大體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標記出來,可以請教同學,也可以請教老師。3、同位之間可以交流一下學習收獲。(二)學習上闕1、大家看,這是詞的上闕,誰來讀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誰能幫他解決?誰能簡單說說它的意思。2、康熙21 年,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一等侍衛(wèi)隨皇上從北京出發(fā),出山海關去長白山祭祀,他們初春時節(jié)出發(fā),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寒冬時節(jié),這

14、期間他們豈止翻過一座山,跨過一道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你從這一程又一程讀出這是怎樣的征途?板書:征途我們可以用那些詞語可以形容這種漫長艱辛的征途?(長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嶺、跋山涉水)3、告別了家鄉(xiāng),告別了親人。納蘭性的他們風餐露宿, 走了一程又一程學生讀,學生評價,你認為他讀得怎樣?他的讀,讓你感受到了什么?4、夜深千帳燈,讀到這兒,老師產(chǎn)生了疑問,你有什么要問的嗎?是呀,將士們白天車馬勞頓,疲憊不堪,為什么夜深還不休息?(三)學習下闋1、自己讀讀下闋想一想,為什么會夜深千帳燈2、誰來說說下闋的意思。3、 和上闋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樣,這兒的風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風雪交加。4、同學們,

15、閉上眼睛,讓我們走進營帳、走進納蘭性德,邊聽邊想 ,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看到的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5、同學們,出現(xiàn)我們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詞人。板書:身在,心系故園他行走在千山萬水之間,然而他那顆心,卻在故園,在家人身上。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園會有什么樣的情景呢?學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夢回故園,感受這份溫馨、寧靜、祥和,可是,現(xiàn)在,卻被吵得鄉(xiāng)心破碎,鄉(xiāng)夢難圓。7、此時,你就是納蘭性德,你來讀,8、對詞人來說,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齊讀)長相思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生:(齊讀)長相思四、拓展1、 同學們, 這首如夢令也是納蘭性德在這次征途中寫下的佳作。自己讀讀。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2、指名讀讀,3、仔細讀讀這首詞的注解,想一想這首詞和長相思,有什么相同之處呢?注解:將士們懷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