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與平衡(1)_第1頁
本體感覺與平衡(1)_第2頁
本體感覺與平衡(1)_第3頁
本體感覺與平衡(1)_第4頁
本體感覺與平衡(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體感覺與平衡功能訓練本體感覺與平衡功能訓練 廣東省中醫院康復科 陳紅霞 為什么?為什么?o扭傷后的關節為什么很容易再次扭傷?扭傷后的關節為什么很容易再次扭傷?o偏癱或截癱患者在臥位或坐位肌力至偏癱或截癱患者在臥位或坐位肌力至少有少有3-4級,但為什么不能站立或不級,但為什么不能站立或不能行走?能行走?o中風偏癱患者經過康復訓練在已有獨中風偏癱患者經過康復訓練在已有獨立行走的能力,為什么極易跌倒?甚立行走的能力,為什么極易跌倒?甚至在洗臉時或突然回一下頭時就會跌至在洗臉時或突然回一下頭時就會跌倒?倒?o本體感覺本體感覺什么是本體感覺?什么是本體感覺?o本體覺又稱深感覺,是指來自肌、腱、關節等

2、本體覺又稱深感覺,是指來自肌、腱、關節等的位置覺、運動覺和震動覺,的位置覺、運動覺和震動覺, (例如,人在(例如,人在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部的位置、動作等)。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部的位置、動作等)。o此外,在本體感覺傳導通路中,還傳導皮膚的此外,在本體感覺傳導通路中,還傳導皮膚的精細觸覺(如兩點辨別覺等)。精細觸覺(如兩點辨別覺等)。本體感覺的分類本體感覺的分類o軀干和四肢的本體覺傳導路可分為意識性和非意識性兩種。軀干和四肢的本體覺傳導路可分為意識性和非意識性兩種。o意識性本體感覺意識性本體感覺n此傳導通路此傳導通路 能將本體覺傳至能將本體覺傳至大腦皮質大腦皮質而引起而引起意識性感覺意識性感覺 (

3、感感知機體在空間的位置和運動的方向)。知機體在空間的位置和運動的方向)。n此傳導路還傳導精細觸覺(包括辨別皮膚兩點辨別覺和辨別物此傳導路還傳導精細觸覺(包括辨別皮膚兩點辨別覺和辨別物體形狀、大小、軟硬和紋理粗細等的實體覺)。它由三級神經體形狀、大小、軟硬和紋理粗細等的實體覺)。它由三級神經元組成。元組成。o非意識性本體覺非意識性本體覺n此傳導通路是把軀干、四肢的本體覺沖動傳至此傳導通路是把軀干、四肢的本體覺沖動傳至小腦小腦,不產生意,不產生意識性感覺,而是反射性調節軀干和四肢的肌張力和協調運動,識性感覺,而是反射性調節軀干和四肢的肌張力和協調運動,以維身體的姿勢和平衡。由兩級神經元組成。以維身

4、體的姿勢和平衡。由兩級神經元組成。 本體感覺與平衡功能本體感覺與平衡功能o人體平衡感覺輸入包括人體平衡感覺輸入包括3個方面:個方面:n前庭前庭維持平衡,聽覺、視覺刺激定位維持平衡,聽覺、視覺刺激定位 n視覺視覺站立位姿勢控制站立位姿勢控制 n本體感覺系統本體感覺系統感覺身體各部位的相對位置感覺身體各部位的相對位置和運動和運動 o本體感覺是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因素。本體感覺是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因素。與平衡相關的神經傳導通路與平衡相關的神經傳導通路o人體的正常運動,是在大腦皮質運動區,皮大腦皮質運動區,皮質的基底核,前庭迷路系統,深部感覺(本質的基底核,前庭迷路系統,深部感覺(本體感覺)、視覺體感覺

5、)、視覺等共同參與下完成運動的平衡和協調,稱為共濟運動。o本體感覺傳導通路本體感覺傳導通路o前庭系統傳導通路前庭系統傳導通路o視覺傳導通路視覺傳導通路 1、本體感覺的傳導通路?、本體感覺的傳導通路?o主要述及軀干和四肢的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因頭面部主要述及軀干和四肢的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因頭面部者尚不明了)。者尚不明了)。o意識性本體感覺通路意識性本體感覺通路三級神經元三級神經元n第第1:脊神經節細胞:脊神經節細胞(脊髓)(脊髓)n第第2:薄束核、楔束核內薄束核、楔束核內(延髓)(延髓)n第第3:腹后外側核:腹后外側核(丘腦)(丘腦)o非意識性本體感覺通路非意識性本體感覺通路二級神經元二級神經元n

6、第第1:脊神經節細胞:脊神經節細胞n第第2:o胸核、腰骶節段胸核、腰骶節段VVII層層下肢和軀干下肢和軀干o頸膨大第頸膨大第VI、VII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上肢和頸部上肢和頸部 感受器感受器軀干四肢肌腱、關節軀干四肢肌腱、關節 、皮膚感受器、皮膚感受器周圍突周圍突脊脊N N第一級第一級N N元元脊脊N N節節中樞突中樞突后根內側部后根內側部薄束、楔束薄束、楔束第二級第二級N N元元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交叉丘系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級第三級N N元元丘腦腹后外側核丘腦腹后外側核投射纖維投射纖維丘腦上輻射丘腦上輻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旁小葉后部部分中

7、央前回部分中央前回大腦皮質大腦皮質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對對側側( (內囊后肢內囊后肢) )S5S5C8C8T4T4L3L3延髓延髓腦橋腦橋中腦中腦S5S5C8C8T4T4L3L3延髓延髓腦橋腦橋中腦中腦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o第第1級神經元級神經元脊神經節內脊神經節內n周圍突分布于肌、腱、關節等處的感受周圍突分布于肌、腱、關節等處的感受器器n中樞突經脊神經后根進入脊髓,分別終中樞突經脊神經后根進入脊髓,分別終止后角的胸核及腰骶節段止后角的胸核及腰骶節段VVII層層o第第2級神經元級神經元后角的胸核及腰骶節段后角的胸核及腰骶節段VVII層層n脊髓小腦后束向上經小腦下腳進入小

8、腦脊髓小腦后束向上經小腦下腳進入小腦n脊髓小腦前束。升至腦橋向上經小腦上脊髓小腦前束。升至腦橋向上經小腦上腳進入小腦。腳進入小腦。n前束以上第前束以上第2級神經元傳導軀干(除頸級神經元傳導軀干(除頸部外)和下肢的本體感覺。部外)和下肢的本體感覺。o第第2級神經元級神經元頸膨大部第頸膨大部第VI、VII層和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延髓的楔束副核n發出的第發出的第2級纖維也經小腦下腳進入歸級纖維也經小腦下腳進入歸小腦皮質傳導上肢和頸部的本體感覺。小腦皮質傳導上肢和頸部的本體感覺。 2、前庭平衡覺的傳導通路、前庭平衡覺的傳導通路o第第1級神經元(內耳的前庭神經節)級神經元(內耳的前庭神經節)n周圍突內耳半

9、規管的壺腹嵴及前庭內的橢圓囊斑和球囊斑 n中樞突位聽神經(前庭+耳蝸)經延髓和腦橋交界處入腦,止于前庭神經核群 o第第2級神經元(延橋交界的前庭神經核)級神經元(延橋交界的前庭神經核)發出四組纖維發出四組纖維n發出纖維(內側縱束)o上升的纖維止于動眼、滑車和展神經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如眼球震顫);o下降的纖維至副神經脊髓核和上段頸髓前角細胞,完成轉眼、轉頭的協調運動。n發出纖維組成前庭脊髓束,完成軀干、四肢的姿勢反射(伸肌興奮、屈肌抑制)。 n發出纖維與部分由前庭神經直接來的纖維,共同經小腦下腳(繩狀體)進入小腦,參與平衡調節。 n發出纖維與腦干網狀結構、迷走神經背核及疑核相聯系 o第第3級

10、神經元(背側丘腦的腹后核)級神經元(背側丘腦的腹后核)投射到顳上回前方的大腦皮質?。 3 3、視覺傳導通路、視覺傳導通路感受器感受器視錐、桿細胞視錐、桿細胞周圍突周圍突第一級第一級N N元元視網膜雙極細胞視網膜雙極細胞中樞突中樞突第二級第二級N N元元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交叉交叉視交叉視交叉第三級第三級N N元元兩側外側膝狀體兩側外側膝狀體投射纖維投射纖維兩側視輻射兩側視輻射( (內囊后肢內囊后肢) )兩側距狀溝兩側皮質兩側距狀溝兩側皮質大腦皮質大腦皮質視視N N兩側視束兩側視束視網膜雙極細胞周圍突視網膜雙極細胞周圍突視網膜雙極細胞中樞突視網膜雙極細胞中樞突睫睫狀狀N N節節外外側

11、側膝膝狀狀體體o我們驚嘆舞蹈演員在舞臺上飛快地旋轉,而身體卻不會傾倒;我們佩服體操運動員一連翻幾個筋斗,卻能穩穩落地。如果我們不注意被石頭絆著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立刻糾正身體的姿勢,不讓自己輕易摔倒。我們中的一些人坐船或乘車時會惡心、嘔吐,感到天旋地轉,而另一些人卻什么事情也沒有。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呢?原來,我們體內有一套維持身體平衡的器官在默默地為我們工作著。為了使身體在運動中保持平衡,腦通過一些所謂“本體覺”的感受器及時覺查身體各部位所處的位置,并通過神經自覺地調整相應部位使之不至于傾倒。在調節平衡過程中, 有很多器官協調配合,如肌肉、關節、韌帶、眼睛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藏在內耳的前庭器官

12、(vestibular organs),具體包括內耳半規管以及前庭內的橢圓囊和球囊。當機體進行旋轉、直線變速運動時,或頭的位置與重力方向關系發生變化時,前庭器官的感覺細胞受到刺激,引起相應的神經沖動。大腦再根據傳來的信息,作出適宜的反應,來保持身體的平衡。當前庭器官的功能遭到破壞或者過于敏感時,人們常常會出現眩暈、惡心、嘔吐、皮膚蒼白等癥狀。平衡的定義平衡的定義o目前對平衡(目前對平衡(balance,equilibrium)尚無一個)尚無一個統一的定義。統一的定義。n力學范疇內的平衡是指當作用于物體的合力為零時物體力學范疇內的平衡是指當作用于物體的合力為零時物體所處的一種狀態(即牛頓第一定律

13、)。所處的一種狀態(即牛頓第一定律)。n醫學范疇內的平衡指人體所處的一種姿勢(醫學范疇內的平衡指人體所處的一種姿勢(Posture)或穩定狀態,以及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能自動地或穩定狀態,以及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能自動地調整并維持姿勢的一種能力。調整并維持姿勢的一種能力。 o平衡是指人體處在一種姿勢或不論處于何種位置時,平衡是指人體處在一種姿勢或不論處于何種位置時,當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控制其身體重心在身體支當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控制其身體重心在身體支撐面上以保持身體直立姿勢不至于跌倒的一種能力。撐面上以保持身體直立姿勢不至于跌倒的一種能力。平衡功能分類平衡功能分類 Title in

14、here靜態靜態平衡平衡Title in here動態動態平衡平衡Title in here自動態自動態平衡平衡Title in here他動態他動態平衡平衡無外力作用下無外力作用下維持某種固定維持某種固定姿勢的能力姿勢的能力無外力作用下無外力作用下進行各種自主進行各種自主運動重新獲得運動重新獲得穩定狀態的能力穩定狀態的能力受到外力干擾受到外力干擾時恢復穩定時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狀態的能力運動或受到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外力作用時自動調整并自動調整并維持姿勢的能力維持姿勢的能力等長收縮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張收縮平衡的維持機制平衡的維持機制 1.踝調節機制踝調節機制 2.髖調節機制髖調節機制 3.跨步

15、調節機制跨步調節機制 1.視覺系統視覺系統 2.本體感覺本體感覺 3.前庭系統前庭系統感覺輸入感覺輸入中樞整合中樞整合運動控制運動控制平衡的維持機制平衡的維持機制 1.視覺系統視覺系統 2.本體感覺本體感覺 3.前庭系統前庭系統感覺輸入感覺輸入平衡的維持機制平衡的維持機制中樞整合中樞整合 視覺視覺 軀體感覺軀體感覺 前庭覺前庭覺 運動方案運動方案脊髓、前庭核、脊髓、前庭核、 內側縱束、腦內側縱束、腦干干 網狀結構、網狀結構、小腦、小腦、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平衡的維持機制平衡的維持機制 1.踝調節機制踝調節機制 2.髖調節機制髖調節機制 3.跨步調節機制跨步調節機制運動控制運動控制維持人體平衡的主要

16、因素維持人體平衡的主要因素o正常的肌張力正常的肌張力:o能支撐身體并能抗重力運動但又不會阻礙運動;o適當的感覺輸入:適當的感覺輸入:o包括視覺、本體感覺及前庭的信息輸入;o大腦的整合作用大腦的整合作用:o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形成產生運動的方案;o交互神經支配或抑制:交互神經支配或抑制:o使人體能保持身體某些部位的穩定,同時有選擇地運動身體的其他部位;o骨骼肌系統:骨骼肌系統:o能產生適宜的運動,完成大腦所制定的運動方案前庭、視覺及本體感覺在平衡中的作用前庭、視覺及本體感覺在平衡中的作用o內耳的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感受器官,其次為視覺和本體感受器。只內耳的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感

17、受器官,其次為視覺和本體感受器。只要其中任何一種感受器向中樞傳入的沖動與其它兩種感受器的傳入沖動不協要其中任何一種感受器向中樞傳入的沖動與其它兩種感受器的傳入沖動不協調一致,便會產生眩暈。所以,眩暈多是由前庭疾病引起調一致,便會產生眩暈。所以,眩暈多是由前庭疾病引起 o前庭系統幾乎隨時隨刻都在執行任務。換言之,前庭系統與其它系統的運作前庭系統幾乎隨時隨刻都在執行任務。換言之,前庭系統與其它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例如,兒童能專心地學習,就是前庭、本體覺與視覺三者共同作息息相關,例如,兒童能專心地學習,就是前庭、本體覺與視覺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即所謂用的結果,即所謂“感覺統合感覺統合”。 o人在凝視

18、時,需頭頸穩定不動;追視移動的目標時,需頭頸穩定地移動,如人在凝視時,需頭頸穩定不動;追視移動的目標時,需頭頸穩定地移動,如此捕捉的影像才會清晰。前庭系統將地心引力的強弱信息,提供給視覺系統,此捕捉的影像才會清晰。前庭系統將地心引力的強弱信息,提供給視覺系統,形成遠近、高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此即形成遠近、高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此即“空間視知覺空間視知覺”。這是前庭。這是前庭系統與視覺系統的感覺統合。系統與視覺系統的感覺統合。o o前庭系統與本體運動覺系統相互配合提高肌肉張力,帶動肌腱、韌帶、骨胳前庭系統與本體運動覺系統相互配合提高肌肉張力,帶動肌腱、韌帶、骨胳與關節做出平衡動作,并

19、維持姿勢。前庭平衡覺與本體運動覺的信息整合,與關節做出平衡動作,并維持姿勢。前庭平衡覺與本體運動覺的信息整合,掌握四肢在三度空間的位置,形成有意義的身體知覺。掌握四肢在三度空間的位置,形成有意義的身體知覺。 常被忽視的本體感覺障礙常被忽視的本體感覺障礙o本體感覺在疾病早期不象肌力、肌張力和關節活動度之類的運本體感覺在疾病早期不象肌力、肌張力和關節活動度之類的運動障礙容易被發現及有成熟的訓練技術動障礙容易被發現及有成熟的訓練技術o在疾病過程中,其他平衡器官如前庭迷路系統、視覺等因其癥在疾病過程中,其他平衡器官如前庭迷路系統、視覺等因其癥狀明顯而被重視。本體感覺障礙則常被忽略。狀明顯而被重視。本體

20、感覺障礙則常被忽略。o本體感覺障礙既使在疾病的恢復期也是非專業人員很難發現的。本體感覺障礙既使在疾病的恢復期也是非專業人員很難發現的。o當關節發生損傷、手術、制動等原因以及本體感覺通路中的神當關節發生損傷、手術、制動等原因以及本體感覺通路中的神經受損均可導致本體感覺的功能障礙。經受損均可導致本體感覺的功能障礙。o本體感覺障礙廣泛存在于與它相關的周圍、中樞受損的病證中。本體感覺障礙廣泛存在于與它相關的周圍、中樞受損的病證中。本體感覺障礙對人體運動功能的影響本體感覺障礙對人體運動功能的影響o關節不穩關節不穩o關節運動的控制能力下降關節運動的控制能力下降o運動中身體姿勢的調整和平衡能力下降運動中身體

21、姿勢的調整和平衡能力下降o人體的整個運動功能下降。人體的整個運動功能下降。n因本體感覺包括了神經系統對本體感覺的傳入和傳出和整合調控功因本體感覺包括了神經系統對本體感覺的傳入和傳出和整合調控功能能 ,所以,即使只是一條腿受傷造成活動減少,本體感覺的下降也,所以,即使只是一條腿受傷造成活動減少,本體感覺的下降也是全身性的!就是說沒受傷的肢體本體感覺也下降了。是全身性的!就是說沒受傷的肢體本體感覺也下降了。o所以,在恢復肌力和關節活動度的同時,強調恢復本體感覺和神所以,在恢復肌力和關節活動度的同時,強調恢復本體感覺和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是恢復運動功能經肌肉的控制能力,是恢復運動功能 的重要內容。的

22、重要內容。本體感覺的評定本體感覺的評定o關節覺關節覺n位置覺位置覺n運動覺運動覺o震動覺震動覺o復合感覺(兩點辨別覺、圖形覺、實體覺、定位覺、復合感覺(兩點辨別覺、圖形覺、實體覺、定位覺、重量識別覺、質量識別覺)重量識別覺、質量識別覺)平衡功能的評定平衡功能的評定o觀察法觀察法n閉目站立試驗法(Romberg)n活動狀態下能否保持平衡,如坐位或站立時移動身體(坐位平衡及站立平衡)n在不同條件下行走、腳跟碰腳尖行走、走直線、走圓圈、繞過障礙物行走、側方走、倒退走o量表法量表法nBerg平衡量表n起立 一行走計時測試o平衡測試系統平衡測試系統n靜態平衡儀 n動態平衡儀 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Be

23、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l14個項目,每個項目得分個項目,每個項目得分04分,總分分,總分56分分l測試一般可在測試一般可在20分鐘分鐘內完成內完成l測試所需設備測試所需設備:秒表秒表,直尺直尺,椅子椅子,臺階臺階/小凳子小凳子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平衡功能較好,可獨立行走平衡功能較好,可獨立行走有一定平衡能力,可輔助步行有一定平衡能力,可輔助步行平衡功能差,需坐輪椅平衡功能差,需坐輪椅4156分分2140分分020分分總分少于總分少于40分,預示有跌倒的危險性分,預示有跌倒的危險性“站起站起走走”計時測試計時測試o得分為得分為3分,則表示有跌倒的危險性分,則表示有跌倒的危險性平衡測試系統平衡測

24、試系統l受力平臺和顯示器保持受力平臺和顯示器保持穩定,測定人體在睜、穩定,測定人體在睜、閉眼、外界視動光刺激閉眼、外界視動光刺激時的重心平衡狀態時的重心平衡狀態o主要參數:重心位置、主要參數:重心位置、重心移動路徑總長度、重心移動路徑總長度、重心位移平均速度、重重心位移平均速度、重心擺動的功率譜等心擺動的功率譜等o動動態態平平衡衡運運動動控控制制評評定定與與訓訓練練體體系系Pro-kin Line穩定線(穩定線(PK254)優點)優點o優點之一:有一個十等級的靈敏度調節鈕,靈敏度最高的一級優點之一:有一個十等級的靈敏度調節鈕,靈敏度最高的一級可以評定和訓練運動員的本體感覺,靈敏度最低的第十級可

25、評可以評定和訓練運動員的本體感覺,靈敏度最低的第十級可評定和訓練神經損傷嚴重的患者的本體感覺和運動控制能力。定和訓練神經損傷嚴重的患者的本體感覺和運動控制能力。o優點之二:是有一個直觀的顯示軟件,對醫生和患者的視覺反優點之二:是有一個直觀的顯示軟件,對醫生和患者的視覺反饋同步且客觀!饋同步且客觀!o優點之三:是有一個開放的評定與訓練的軟件,醫生可以選擇優點之三:是有一個開放的評定與訓練的軟件,醫生可以選擇計算中已有的評定與訓練計劃,也可自己評定訓練計劃。計算中已有的評定與訓練計劃,也可自己評定訓練計劃。腦卒中患者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腦卒中患者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o腦卒中后患者的運動或感覺通路發生障

26、礙,導致肌張力和肌力異常及腦卒中后患者的運動或感覺通路發生障礙,導致肌張力和肌力異常及運動控制障礙,最終產生平衡功能障礙運動控制障礙,最終產生平衡功能障礙.o大腦頂葉、內囊后肢、丘腦或大腦中動脈皮質支主干,均可引起病變對大腦頂葉、內囊后肢、丘腦或大腦中動脈皮質支主干,均可引起病變對側肢體本體重度深感覺障礙,導致感覺性共濟失調,使患者對運動的速側肢體本體重度深感覺障礙,導致感覺性共濟失調,使患者對運動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時感知和調整,造成平衡障礙、姿勢異常、動作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時感知和調整,造成平衡障礙、姿勢異常、動作不協調,從而影響各種動作的準確完成,步行時患者常不得不注視自己不協調,

27、從而影響各種動作的準確完成,步行時患者常不得不注視自己的患腳,以視覺代償來調整平衡和姿勢的患腳,以視覺代償來調整平衡和姿勢.o國外報道國外報道: 腦卒中本體感覺障礙發生率為腦卒中本體感覺障礙發生率為47.7。其中。其中69經正規訓練經正規訓練可于可于816周后基本恢復正常。周后基本恢復正常。o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受損對腦卒中后的綜合運動功能恢復有很大的阻礙,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受損對腦卒中后的綜合運動功能恢復有很大的阻礙,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癱瘓肢體的肌張力一個月以上不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癱瘓肢體的肌張力一個月以上不恢復者多有本體感障礙,提示應及時檢查發現,并積極進行本

28、體感覺訓恢復者多有本體感障礙,提示應及時檢查發現,并積極進行本體感覺訓練,以促進練,以促進ADL能力恢復,提高腦卒中后生存質量。能力恢復,提高腦卒中后生存質量。腦卒中平衡功能障礙的機制腦卒中平衡功能障礙的機制o中樞神經受損中樞神經受損n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導致其病灶對側肢體出現肌張力異常和肌力下,導致其病灶對側肢體出現肌張力異常和肌力下降、運動模式異常降、運動模式異常 ,不能根據動作的目的及環境的要求組織不同肌肉進行協調性,不能根據動作的目的及環境的要求組織不同肌肉進行協調性的收縮來達到運動調節的目的,導致異常的姿勢控制,出現平衡問題。的收縮來達到運動調

29、節的目的,導致異常的姿勢控制,出現平衡問題。o軀干肌力肌張力改變軀干肌力肌張力改變n有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軀干偏癱側肌力下降,尤其軀體前屈肌力下降明顯。軀干肌有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軀干偏癱側肌力下降,尤其軀體前屈肌力下降明顯。軀干肌 肉的活動順序發生改變肉的活動順序發生改變 ,這可導致脊柱側彎,這可導致脊柱側彎 、旋轉和攣縮等、旋轉和攣縮等 ,使重心偏離支撐面。,使重心偏離支撐面。增加跌倒的危險性。髖外展肌群的肌力也是影響患者平衡的重要因素。增加跌倒的危險性。髖外展肌群的肌力也是影響患者平衡的重要因素。o本體感覺障礙(周圍及中樞)本體感覺障礙(周圍及中樞)o認知障礙認知障礙 n包括各種類型的感覺統

30、合問題,即知覺障礙包括各種類型的感覺統合問題,即知覺障礙 ,如,如 :身體意識障礙:身體意識障礙 、左右失認、左右失認 、單側忽略單側忽略 、空間失認、空間失認 、失用癥等、失用癥等 ,還有注意力缺乏,還有注意力缺乏 、思維運作障礙等均可影響、思維運作障礙等均可影響平衡功能。平衡功能。o心理:尤其是已有跌倒史患者心理:尤其是已有跌倒史患者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訓練的重要性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訓練的重要性o神經損傷后要恢復完成功能性動作的能力,幾乎完神經損傷后要恢復完成功能性動作的能力,幾乎完全是學習在支撐面上平衡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全是學習在支撐面上平衡身體各部分的能力。o在整個動作的訓練過程中平衡身

31、體的練習能夠優化在整個動作的訓練過程中平衡身體的練習能夠優化個體的成績和使其重獲技巧。個體的成績和使其重獲技巧。o減少康復訓練中的損傷、改善運動功能、降低患者減少康復訓練中的損傷、改善運動功能、降低患者跌倒的風險。跌倒的風險。o應進行優先的、強化的、多種的平衡訓練。應進行優先的、強化的、多種的平衡訓練。腦卒中患者本體感覺功能障礙的康復訓練腦卒中患者本體感覺功能障礙的康復訓練o肌力的訓練肌力的訓練n以訓練本體感受器的適應性(負重訓練、早期坐、站)以訓練本體感受器的適應性(負重訓練、早期坐、站)o本體感覺專門訓練本體感覺專門訓練n運動療法運動療法n平衡功能訓練平衡功能訓練n反復刺激,增加感覺輸入,

32、促進運動的輸出()。反復刺激,增加感覺輸入,促進運動的輸出()。n反復觸摸并分辨不同形狀、質地的物體,以改善皮質感覺功能反復觸摸并分辨不同形狀、質地的物體,以改善皮質感覺功能nFrenkel法:法:o為傳統的小腦功能障礙訓練方法,通過對肢體與軀干共濟失調的反復訓練能收到較為傳統的小腦功能障礙訓練方法,通過對肢體與軀干共濟失調的反復訓練能收到較好效果好效果n生物反饋(借助儀器設備)生物反饋(借助儀器設備)n神經肌肉促通技術(神經肌肉促通技術(PNF)o通過牽張肌腱,擠壓關節囊恢復本體感覺。通過牽張肌腱,擠壓關節囊恢復本體感覺。o傷病之后使用支具和彈力繃帶的包扎傷病之后使用支具和彈力繃帶的包扎o在

33、康復的過程中在康復的過程中,加強協調性和敏捷性的訓練加強協調性和敏捷性的訓練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訓練方法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訓練方法o運動療法運動療法n坐位平衡訓練坐位平衡訓練n站立位平衡訓練站立位平衡訓練o視覺反饋訓練(平衡功能測定及訓練系統)視覺反饋訓練(平衡功能測定及訓練系統)o器械輔助訓練器械輔助訓練n平衡板平衡板n其他:騎馬機、其他:騎馬機、o軟組織牽伸軟組織牽伸o肌力訓練肌力訓練運動療法運動療法坐位平衡訓練坐位平衡訓練o頭和軀干的運動頭和軀干的運動n要求:坐在一個固定的平面上,手放在膝上,足膝分開要求:坐在一個固定的平面上,手放在膝上,足膝分開15CM,足放于地上。,足放于地上。n轉動

34、頭和軀干,越過肩向后看,回到中立位,并向另一轉動頭和軀干,越過肩向后看,回到中立位,并向另一側重復。側重復。n向上看天花板和回到起立位。向上看天花板和回到起立位。o夠物動作夠物動作n坐位,用患手向前(屈髖)、向側方(雙側)、向后觸坐位,用患手向前(屈髖)、向側方(雙側)、向后觸碰物體,再回到中立位,非常虛弱的患者可以將手臂入碰物體,再回到中立位,非常虛弱的患者可以將手臂入在一個高桌子上向前觸碰。在一個高桌子上向前觸碰。運動療法運動療法站立平衡的訓練站立平衡的訓練o要求:在急性期就有機會在這種體位下早期主動動作練習。(可借助支具進要求:在急性期就有機會在這種體位下早期主動動作練習。(可借助支具進行)行)o頭和身體的運動頭和身體的運動n雙足分開幾雙足分開幾CM站立,抬頭向上看天花板再回到直立位站立,抬頭向上看天花板再回到直立位o夠物夠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