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_第1頁
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_第2頁
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_第3頁
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_第4頁
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馬關條約及其影響導入:視頻創設情景。我決不答應!決不答應!拿到馬關條約的文本光緒皇帝淚如雨下、痛心不已。1840年以來晚清政府和資本主義各國已經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煙臺條約、中法新約,但沒有哪個條約能像馬關條約這樣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動。馬關條約的簽訂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馬關條約的影響。一:要分析馬關條約的影響首先應了解條約內容,馬關條約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承認朝鮮“獨立”、賠款、割地、開放通商口岸、設廠權。承認朝鮮“獨立”實質是承認朝鮮為日本所有,1919年朝鮮最終完全成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戰結束后才擺脫日本殖民統治。清政府承認日本控制朝鮮,便

2、利了日本以朝鮮為跳板,向中國東北擴張勢力。接下來看賠款:2.3億兩白銀。清政府能拿得出這筆錢嗎?你怎么知道的?因為當時清的全年財政收入是8000萬兩白銀,即0.8億兩,2.3億兩白銀相當于清朝三年的財政收入。拿不出錢怎么辦?大借外債。問題:從以上表格中得到什么信息? 從1895年7月到1898年3月這短短的兩年零八個月里,借款總額達3億兩,扣除回扣,清政府實得26000萬兩,幾乎全部交給了日本。表面上看解決了日本的賠款問題,但與此同時,清政府陷入了更深的外債旋渦中。清政府為此要支付的借款本息超過6億兩白銀這等于清政府近8年的全部財政收入!(日本賠款相當于三年財政收入,而為了支付賠款大借外債等于

3、清政府近8年的全部財政收入,這樣做無疑是挖肉補瘡)。而且為借外債又被迫承擔了列強提出的苛刻的政治和經濟條件:借款本息必須在36年或45年內還清,不得提前,以海關、稅收等權益作為抵押。巨額賠款不僅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大借外債又便利了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以政治權利做抵押的大借外債使得清政府從經濟到政治對帝國主義的依附性更強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中國的全部賠款大體相當于日本三、四年的國民收入。這意味著中國對日本的戰爭賠款數額之大,以至于即使日本人全都不工作,他們也能夠在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過上三、四年。那么日本拿到這筆巨

4、額賠款后如何支配呢?(同學們知道嗎?你從哪里知道的?)(這筆錢)是按照軍事費用84.7%,皇室費用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來分配的。金子道雄:日本的戰爭賠償責任,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4期根據以上材料,我們知道日本從對華戰爭掠奪的不義之財用來進一步發展它的軍國主義力量,準備以后的戰爭,更加擴大侵略。清政府所做的是挖肉補瘡,越陷越深;日本則以中國的貧弱化,以中國人民的民脂民膏培植自己的國力和軍力。當年簽訂馬關條約的馬關春帆樓前的那塊石碑,刻寫著“今之國威之隆,實濫觴于甲午之役”,實在是恰如其分。總結巨額賠款的影響?(學生回答)二:接下來我們看割地方面的具體內容:割占遼東半島和臺灣及

5、其附屬島嶼。日本對臺灣的野心由來已久,日本認為臺灣是它的海上生命線。(回顧舊知識)(1874年5月日本 發兵侵略臺灣。當時的日本軍力不是很強,在臺灣人民的奮勇抵抗下,日軍損傷慘重。鑒于武力征服難以得逞,日本遂改用外交手段,以在臺駐兵和向清政府進行訛詐勒索,攫取白銀50萬兩撤兵。)而甲午戰爭的勝利讓日本在侵占臺灣問題上增加了籌碼,他定是不會放過臺灣。像馬關條約這樣割占整個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整個行省是前所未有的。臺灣自古以來與大陸血脈相連,割占臺灣無疑是斷手摒足,令同胞痛斷肝腸,臺灣詩人丘逢甲寫春愁正是這種心情的寫照:“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問題:根據所

6、學知識推測這首詩作于何時? 作者為什么春愁難譴,看山落淚?臺灣被割,奇恥大辱,四百萬同胞同聲痛哭,真實而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深情。這首詩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臺灣被割占之后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長達半個世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淪喪了50年之久的臺灣省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臺灣人民為反對割讓臺灣,為反對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統治,不屈不撓地英勇斗爭了半個世紀,他們可歌可泣的斗爭在中華民族解放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 的一頁。第二次國共內戰后期蔣介石敗逃臺灣,從此臺灣與大陸天隔一方,(播放視頻)今年正好是臺胞回大陸探親20周年,20年來兩岸人民在經濟

7、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希望這一灣淺淺的海峽阻隔不了兩岸人民盼望祖國和平統一的強烈愿望。我們希望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下早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請大家看一則遼東半島的材料:(1895年)5月5日,日本發表聲明,表示完全接受三國勸告,放棄對遼東半島的永久占領。中國近代史教程郭豫明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0頁、關于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有一副漫畫,對照以上材料提問:圖中剪刀代表什么?1、 三國為什么要插手此事?(說明各國對中國都有野心,虎視眈眈,伺機下手)2、 日本放棄遼東說明了什么?(在爭奪中國遼東的過程中暫時處于下風,無奈放棄,但他心不甘,找機會要報這一箭之仇,埋下了日俄戰爭的隱患)3、

8、為什么法德在歐洲剛結怨的兩個國家在這化敵為友了(在侵略中國的問題上是一致的),4、 怎么理解這種化敵為友現象?(國際關系以利益為原則,或者反目成仇都是以各國利益為準則的,這讓我想到 一句話:沒有永久的朋友,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各國既有斗爭又有勾結,遠東形勢緊張)第三馬關條約增開蘇州、杭州、沙市、重慶四處為通商口岸,從1840年以來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增加到二十幾處,比較馬關條約和兩次兩次鴉片戰爭時期開放的口岸在空間上有何新特點?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新航線的開辟,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到中國內地。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馬關條約還有那些內容? 第四:馬關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

9、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內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這項規定,不僅給日本人以設廠權,而且給他們在中國制造的商品和進口洋貨有同樣的特權和優惠。甲午中日戰爭后,由于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他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后在中國開設工廠。馬關條約設廠權反映了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資本輸出的要求,開辦工廠是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除此之外資本輸出還有哪些形式?清政府大借外債,筑路權等形式。這表明外

10、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在甲午戰爭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資本輸出為主階段。允許外國在華設廠后,各國設廠爭先恐后,我們來關注一下甲午戰爭后外資辦廠的情況:1、1897-1914年,外資廠的紗錠由16萬枚增至46萬多枚,外資紗廠所占比重增至46%,華商紗廠退至54%。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歷史教育專業中 國 近 現 代 史 教案中國近現代史課程組 2005年8月修訂2、(機器造船業中的)英商耶松船廠(1865年,耶松船廠創辦于虹口外虹橋江岸),在1900年資本達到銀557萬兩,幾乎壟斷了中國東南沿海的船舶修造業。中國近代史教程郭豫明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由以上兩則材料請指出外資企業的特點?這些廠

11、礦企業的特點是:資金充足,規模大,在中國近代廠礦企業中,居于壟斷地位。而且外資技術新,管理先進。這是它的優勢,在加上它的特權( “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而且工廠開在中國就地取材可以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就地生產和銷售,所以價格比進口洋貨更低,所以也更易深入中國普通民眾的家庭。3、(洋貨的日趨普及)人置家備,棄舊翻新,耗我貲財,何可悉數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五戶政。外國企業的興辦會給本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帶來什么影響呢?(學生回答)外資企業的興辦,憑借它的特權和優勢,大肆掠奪廉價原料、使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搶占中國的市場

12、,這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有一則關于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的情況材料:1895年到1900年間,全國新設立的私人企業,創辦時資金在萬元以上的共有127家,資本總額約為為2027萬銀元,相當于甲午戰爭前50年資本總額的一倍。上海洋布店1884年有62家,到1900年以增至130多家。中國近代史教程郭豫明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從這則材料中同學們獲得了什么歷史信息?從以上兩則材料中我們看到的確是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簽訂之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初步發展。而之前我們分析巨額賠款和設廠權的影響時都得出這兩者都大大危害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兩種觀點看似矛盾的,到底馬關條約對中國民族經濟有什么影

13、響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思考為什么馬關條約簽訂之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能獲得初步發展呢?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矛盾或許就解開了。老師給同學們講講清末狀元張謇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狀元出身的宰相為數不少,可狀元出身的實業家則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實業救國”的先驅張謇。1894年春天,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頭名狀元,然而這年6月,中日甲午戰爭就爆發了。第二年2月,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而告終,中國不得不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南通,張謇對腐敗的滿清王朝十分失望。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國“不貧不弱”,不受外國人的欺侮,當務之急,一是要實行政治改革,以議會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發展實

14、業,以求民富國強。所以,他拒絕回北京重新擔任官職,決心在家鄉開辦工廠。最終辦了大生紗廠。到1922年張謇70歲生日時,大生集團四個紡織廠,資本達900萬兩白銀,有紗錠15.5萬枚,占全國民族資本紗錠總數的7。同時,他先后開辦了20個鹽墾公司,成為東南實業界的巨人!甲午戰后,許多象張謇一樣的有識之士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主張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抵制洋商洋廠,作為挽救危亡的一種手段。并要求清政府給予民間更多的設廠、興辦實業的自由。 清政府會不會答應他們的要求呢?甲午戰爭后,為了償付巨額賠款和借外債的利息,清政府千方百計擴大稅源。但只靠增加農業稅顯然不夠,只有擴大工商業稅,這就不得不放松對民間設

15、廠的限制。何況馬關條約已規定外國人都可在中國自由設廠投資,沒理由限制本國人民辦工業,這就使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熱潮。1896年2月光緒帝采納御史王鵬運的建議,為了“官商一氣,力顧利權”,行護商之政”。同年清政府下令各省勸告華商多設織布、織綢等局,廣為制造。愛國人士想發展,清政府也允許發展,當時的情況下能發展嗎?有了熱情有了政策的允許,如果要發展還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比如資金、市場、勞動力。如果當時的中國依然是一個封閉的自然經濟的國家,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購買力低下,顯然這些條件不成熟。隨著資本主義的入侵,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破產的農民和小手工業者變成了勞動力,他們的購買力就是市場,民族資本主義

16、經濟在外國侵略較早的沿海地區產生了。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入侵,自然經濟逐漸進一步解體,勞動力,商品市場進一步擴大,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初步發展。(板書)馬關條約確認了外國在華的設廠權,列強紛紛加緊資本輸出,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擴大,這在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條件。正如列寧所說,“資本輸出在那些輸入資本的國家中對資本主義的發展發生影響,大大加速這種發展。到底該如何認識設廠權的影響呢?(學生回答)外資企業的興辦,憑借它的特權和優勢,大肆掠奪廉價原料、使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搶占中國的市場,這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但客觀上馬關條約的簽訂,帝

17、國主義資本輸出客觀上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資本輸出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是破壞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設性的。 經濟發展了在政治上必然有所反映。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也有所壯大,他們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中國推行變法,這就是維新變法運動,標志著民族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梁啟超說,甲午喪師,舉國震動,年少氣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維新變法。結合以上分析思考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馬關條約是是南京條約以來對中國危害最大的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危機空前加強;另一方面則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也有所壯大,登上了歷史舞臺。以上我們逐條分析理解了馬關條約的影響,綜合以上分析我們總結一下馬關條約的影響:(1)從中國方面看,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華大規模輸出資本,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