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北師大版語文九下《范進中舉》學案_第1頁
2018-2019年北師大版語文九下《范進中舉》學案_第2頁
2018-2019年北師大版語文九下《范進中舉》學案_第3頁
2018-2019年北師大版語文九下《范進中舉》學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范進中舉學案初三年級語文組【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封建社會庸俗腐敗的人情世態,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學習通過對話、細節、對比等刻畫人物的寫法。過程與方法閱讀討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重點】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學習方法】比較鑒賞法討論法自學法點評發【相關鏈接】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它是這部小說中得精彩片段之一,作者敘述了一個窮秀才在中舉前后的變化,揭露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始于隋煬帝設進士科試策取士,到了唐

2、朝唐太宗非常重視科舉制度, 從此解成為歷代皇帝籠絡士人,加強統治,豢養封建王朝忠實奴才的工具。及至明清科舉制度更加嚴密,考試題目僅限于四書五經文章必須用“八股文”。使知識分子變成思想僵化的“祿蠹”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對于科舉制度的腐朽,讀書人的卑鄙、無知、揭露非常深刻, 諷刺淋漓盡致。 因此學習這篇文章,必須對明清的科舉制度有個基本的了解。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基本上相同,以考取生員、舉人、進士三項為主要考試,謂之為正途。、童試:這是考取生員的考試,因應考的人一律叫“童生”或“儒童”所以叫“童試”像是未成年的童子,其實不然,從十幾歲的少年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有,如儒林外史中得周進, 雖然六十多歲了,

3、 但是還沒有中過秀才,所以還是童生,因此受到秀才梅玖的諷刺挖苦,童試要經過三次考試:縣試、府試、院試。在封建社會里,考上秀才才算是進學了,地位不同了,可以免差役,見了縣官不下跪,若違犯法令由教官責懲,情節嚴重者須申報學政革去生員后才能治罪,地方官不得擅責,但是秀才還是擺脫不了窮困的地位,府學生員經過考試成績優良者可以不“增廣生員” (簡稱增生)“廩膳生員”(簡稱廩生)除了補上廩生可以有津貼(官府每月發米)外,一般生員是沒有收入的。所以秀才能有個館地教書就算很好的出路了, 儒林外史中的倪文卿是個三十多年的老秀才,窮困潦倒,只靠修補樂器為生,養不起家,先后賣了四個女兒,所以范進雖然中了秀才,但是胡

4、屠戶仍然看不起他。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鄉試:這是考取舉人的考試, “鄉試”一詞源于周禮中的“鄉里舉士”之意,并非在鄉里舉行考試,每三年一科,有“三年大比”之制,因此鄉試也稱為“大比之年”。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 ,有時國家如有萬壽、登基大典加科,叫做“恩科”。鄉試在秋天舉行,考試地點在省城制貢院,貢院以荊棘編鋪于圍墻之上。【鄉試解元】、會試、殿試:這是考取進士的考試,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而皇帝賞給舉人者,也可以準予參加考試。 【會試會員】 【殿試狀元】明清兩代任命官吏,非常重視科舉取士,凡科舉中的五貢、舉人、進士皆謂之正途出身。官職有變化,但是有考試而得來的出身不可不變

5、,明清大學士、部院大臣多系進士出身,非進士出身則不為士大夫所重視。因此不是進士出身的宰相公卿是罕見的。這是明清知識分子鉆研八股終身為舉業奮斗的原因。【學習課時安排】課時【走進作者】吳敬梓( 17011754 ),字敏軒,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體諷刺小說,共五十五回,刻畫了100 多個人物, 但并無一中心人物作主干, 是連綴很多故事而成的長篇小說,可是全書卻有一個中心思想,這就是通過對科舉制度的弊端和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的額腐朽墮落的描繪,深刻地揭露和強烈地抨擊了封建社會風俗的敗壞和政治的黑暗。儒林外史 大概成書于公元1750 年前,即吳敬梓50 歲以前, 當時正直雍正、 乾隆

6、年間,清朝統治者在鎮壓武裝起義,大興文字獄的同時,用考八股、 開科舉來籠絡士人,用提倡理學的統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以科舉制度偉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 卑鄙無恥的市儈。吳敬梓看透了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 所以他反對八股文, 反對科舉制度, 不愿參加科舉,憎惡士子們醉心科舉,熱衷功名利祿的風習。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丑惡地事物進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顯示出他的民主主義思想。走進文本課題導入:“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被古人稱為人間四大喜事。前三件幾乎人人有之,唯獨第四

7、件,乃幸中之幸。試想:插花游街,衣錦還鄉,這是何等的榮耀!于是就有了一代一代士子的“十年寒窗” ,于是有了“金榜題名” ,有人“一舉成名天下揚” ,這不,報錄的人來了,范進中舉了,金榜題名了,可范進呢?我們一起看一下當時的情況吧!讀一讀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A: 標加文章的段序B:標出行文中難度、難記、難理解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自學檢測1、本文作者是(朝代)家。2、根據拼音寫出漢子星 xi () w ()自w n()了頭發zun()緊避 hu()tin()著Sngz()帶qi()ji ()元3、解釋下列詞語A: 現世寶:B:體統:C:文曲星:D:商酌:E:局:F:兀自:G:桑

8、梓 :H: 相與:理一理1、課文圍繞“中舉”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小說可分成哪兩個部分?A:B:2、說說中舉前,中舉后各寫了哪些事件,用四字短語概括。3、這篇小說,你覺得哪個人物最可笑又可厭?簡要的談談你的看法。4、如果你認為胡屠戶可笑,請迅速瀏覽課文,找出寫胡屠戶的段落,完成表格。胡屠戶范進中舉前范進中舉后行 為來 時拿一副大腸、一瓶酒走 時橫披著衣服,腆著肚子稱范母老太太“賢婿”“ 我小老一雙眼睛” ,“ 卻是認得人的”“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語 言稱范進“才學又高” “品貌友好” “體面地相貌”“是你長親” “我不得不教導你”品一品1、根據你對課文的了解, 小說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描寫胡

9、屠戶?表現出胡屠戶怎樣的性格?2、鄉鄰的變化說明了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表現了什么樣的社會風氣?3、張鄉紳是個怎樣的人?他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4、張鄉紳對待范進發態度變化反映了什么?教師小結:從小說中三類人的變化,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對無錢無勢的人。表現出了科舉制度下地世態炎涼,這正是范進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那么,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先自行分析【布置作業】1、自行分析范進的形象。2、體會小說用了哪些手法?板書設計一個中心事件: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兩類人物變化:范進:苦苦掙扎胡屠戶:惡語訓罵鄉鄰:不予理會張鄉紳:不識范進- - - -喜極而瘋阿諛恭維送酒送肉送銀送房第二學時檢

10、查第一學時的文常回顧舊知,課題導入品一品1、范進唯唯連聲,叫渾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在茅草棚下坐著。2、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3、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4、當下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只雞來的。5、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6、屠戶被眾人局部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走進范進中舉前1、學生默讀第1、2 兩段, 思考: 兩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現范進的社會地位與經濟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他仍偷偷參加鄉試,這說明了

11、什么?。中舉后1、范進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怎樣?2、根據中舉前后的變化,試填寫下表:內容時比生活環境社會地位處世態度間較比較甘受屈辱中舉前唯唯連聲中舉后精彩段落展示1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有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 ”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 ! 我中了 !”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 掙起來, 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大眼望小眼,一起道: “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

12、命苦的事! 中了一個甚么舉人, 就得了這個拙病! 這一瘋了, 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 “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 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們而今且派兩個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1、用“”將文段分為兩個層次,并說明理由。2、用精煉詞語概括出范進發瘋的過程。3、表現范進瘋態的動作有哪些?4、品析“噫!好了!我中了!”的表達效果。5、對文中加點的語句評點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信疑參半,如在夢中,又看又念方才確信)B“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喜不自禁,得意忘形,不由自主,失態

13、變態)C“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昏厥初醒,驚魂未定,奪門而出,喜傳捷報)D“一腳揣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瘋走狂奔,不辨東西,狼狽不堪,丑態畢出)6、描寫范進喜極而瘋的過程,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找出相應的語句。A: 烘托范進昏厥是嚇人情景的是:B 烘托范進瘋走狂奔的是:7、下面對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與表達效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通過對范進動作、語言、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嘲諷了那種如癡如狂追求功名的讀書人。B 通過對眾人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反映了社會上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心態。C 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表達了改革不完善的科舉制度的愿望。D 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揭露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心靈的摧殘乃至對社會的毒害。8、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9、文段寫范進喜極發瘋的目的是什么?。10、請聯系全文談一談段中寫“這里眾人家里拿來些雞蛋酒米”的目的。11、結合本文,思考范進中舉而“發瘋”,其原因是什么?精彩段落展示2學生閱讀課本甲“范進進學回家, 被胡屠戶知道,又罵了一頓”。乙“范進看了眾人,說道:我怎么在這里? , 鄰居各自散了”。完成如下題目:1、胡屠戶前后的態度可以用一個什么成語來概括?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2、請自選角度對下面這句話做點評胡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