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 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語文真題解析( 考試時間: 150 分鐘滿分: 150 分 )請注意 : 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一、積累與運用 ( 共 30 分)1. 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寫出相應的漢字。(4 分)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著“潤澤以溫”的無私f èng 獻品格,“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shàng," 白玉無瑕”的清正li án jié美德。【答案】 1、奉尚廉潔【解析】 本題考查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能力。奉: 部首大部部外筆畫5 畫總筆畫8 畫。 1、恭敬地用手捧著:奉觴
2、(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討好。“承”讀輕聲)。2、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3、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奉告。奉還(huán )。奉陪。奉勸。奉迎(敬辭,迎接;奉承)。奉贈。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供養,伺候:奉養。供奉。侍奉。6、姓。 7、古同“俸”,薪金。尚:部首小部部外筆畫5 畫總筆畫8 畫。 1、還( hái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尊崇,注重:尚武。尚賢( a.崇尚賢人; b.墨子 篇名,內容闡述墨子的一種政治主張)。3、社會上共同遵從的風俗、習慣等:風尚。時尚。4
3、、矜夸,自負:自尚其功。5、古,久遠:“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非獨為一世之所造也”。6、庶幾,差不多:尚饗(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之意)。7、姓。廉: 部首廣部部外筆畫10 畫總筆畫13 畫。 1、堂屋的側邊: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氣節)。 2、不貪污:廉潔。廉正。廉明。3、便( pián )宜,價錢低:物美價廉。4、察考,訪查:“且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5、姓。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6 畫總筆畫9 畫。 1、干凈:清潔。整潔。純潔。潔具。潔癖。2、廉明,不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潔。潔身自好(hào )。【考點定位】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
4、為識記A 。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 。2. 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 的一項是 (2 分 )A. 顏氏家訓在中國廣為人知,享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美譽。B. 再見了 ! 朝夕相處的同學們 ; 感謝您 ! 辛勤付出的老師們。C. 以“泰微課”為主題的創新案例,從 1600 多項申請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 全國僅有 20 個 ) 。D. 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 ?【答案】 2、 B【解析】 此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B 項感嘆號的使用有錯誤,應改為:再見了,朝夕相處的同學們!感謝您
5、,辛勤付出的老師們!(感嘆句如果有成分倒置,句末感嘆號也應放在句末。)(一)嘆號作用:1、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2、語氣很重、很強烈的祈使句也用嘆號。 3、語氣強烈的獨詞句、非主謂句和帶有強烈感情的感嘆詞,都可用嘆號。4、在稱呼語、應答詞和象聲詞后面,標語口號的末尾,如果帶有強烈感情,也都用感嘆號。5、感嘆句如果有成分倒置,句末感嘆號也應放在句末。(二)感嘆號使用的注意事項:1. 感嘆號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2. 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 .3. 語氣很重 ,很強烈的祈使句也用嘆號 .4.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后也用嘆號 .5. 語氣強烈的獨詞句、非主謂句和帶有強烈感情的感嘆詞,都可用嘆號 .
6、6. 在稱呼語、應答詞和象聲詞后面,以及標語口號的末尾,如果帶有強烈感情,也都用感嘆號 .(三)嘆號使用常見差錯1. 濫用嘆號。 陳述句末尾一般用句號,不用嘆號。 不能認為只要帶有感情,就用嘆號。如:* 看到這里,他憤怒得渾身熱血直往上涌!(嘆號應改作句號)* 他在講話中首先表示向教衛系統全體黨員, 特別是向我們的老前輩、 老黨員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同志的敬禮!(嘆號應改作句號)2. 把句末點號嘆號用在句子中間,割斷了句子。如:* 那優美的琴聲啊!令我如癡如醉。(嘆號應改作逗號)【考點定位】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3. 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錯誤 的一項是 (2 分 )A. 泰州舉
7、辦老街旅游文化節,各地游客紛至沓來。B. 洪宗禮先生說,沒有實踐,教材編寫便缺了源頭活水。C. 詐騙分子推陳出新 ,利用最新的市場漏洞,想出了新的詐騙手法。D. 朗讀者見字如面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牌 。【答案】 3、 C【解析】 試題分析:判斷成語使用是否恰當,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可使用排除法,先總觀各項,把明顯有錯的先排除,縮小判斷的范圍,減輕判斷的難度。A“紛至沓來”形容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符合語境;B“源頭活水”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在我國民間另有關于“源頭活水”的神話,句中
8、使用正確;D“沁人心牌”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香味讓人感到適宜,用于文化類節目,合適。C 項,推陳出新: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用于詐騙分子,明顯屬于褒貶不當。答案為C。“正確使用詞語(熟語)”是語文中高考中的一種常見題型。而熟語的考查,實際上主要考查成語,且強調的是在具體語境中考查成語的使用,即本著“詞不離句”的原則,強調語境在成語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慮成語的基本義,也要結合上下文考慮它的感情色彩、詞義輕重、適用范圍、語法結構、邏輯關系等。成語誤用類型主要分為五種:望文生義、用錯對象、色彩不當、語法錯誤、不合邏輯。【考點定
9、位】正確使用詞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4. 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8 分,每題 1 分,第題 4 分 )為者常成,。,不知其可。阡陌交通,。讀唐人詩歌,可見作者心胸氣魄。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 ,可見王勃曠達的胸懷,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時空的阻隔;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從“,”可見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答案】 4、行者常至人而無信數風流人物雞犬相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解析】 默寫詩文句子,易寫錯字,一是由于記憶不清,二是好望文生義,所以平時背誦時要熟讀熟記,要理解詩句中每個字的含義,本題中易錯字有:常、數、涯、突兀、廬,
10、要根據語境仔細判斷,注意書寫,不要筆誤。【答題技巧】一、準確審題首先,靜下心來讀題,讀完題,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氣躁,未讀完就做,只讀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橫線后一半就寫都實為大忌,應嚴謹細心。例:岳陽樓記 中的 _;_ 表現了古仁人在不同處境中憂國憂民的思想境界。大多數考生一眼看到“憂國憂民” 四個字便想到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試想,如果考生能靜下心來把題目讀完,尤其注意到 “不同處境” 四個字, 就不會寫錯: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二、抓關鍵詞即抓住題干中重要的提示詞語,這些關鍵詞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例如:杜甫春望一詩中,以花鳥擬人
11、,表達感時傷別的句子是_。“以花鳥擬人”就是關鍵詞。三、注意篩選聯想,調動積累感悟運用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不要因為書寫有誤丟分。要注意那些同音異義詞, 這些詞往往是命題人設題的熱點, 應知其音, 明其義 ;要注意同義異形詞,這類詞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誤導性。另外,如果題干中要求“只做兩小題”,就要首先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沒有生僻難寫字、易錯字的兩題作答,否則閱卷時只按答出的前兩題計分,所以答題時一定要看清填寫要求。【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5.
12、名著閱讀, (6 分)(1) 閱讀西游記片段,完成填空。(3 分 )那猴道 : “你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 三藏聞言,滿心歡喜,道: “你雖有此善心,又蒙A 教誨,愿入沙門,只是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 :“不用斧鑿 ”“此善心” 具體指,A是(人物 ) ,三藏救得那猴出來的方法是。【答案】 5、( 1)指那猴“我愿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觀音菩薩上山去把如來的金字壓帖揭起(意思對即可)【解析】 此題考查西游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的閱讀情況,原文為“那猴道:“你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么?”三藏道:“我正是,你問怎么?”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
13、,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勸我再莫行兇,歸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處。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愿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三藏聞言,滿心歡喜道:“你雖有此善心,又蒙菩薩教誨,愿入沙門,只是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來也。” - 果然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有塊四方大石,石上貼著一封皮,卻是“唵嘛呢叭 <口迷 >吽”六個金字。三藏近前跪下,朝石頭,看著金字,拜了幾拜,望西禱祝道:“弟子陳玄奘, - 繳此封皮去也。”嚇得個三藏與伯
14、欽一行人,望空禮拜。徑下高山,又至石匣邊,對那猴道:“揭了壓帖矣,你出來么。”那猴歡喜,-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對三藏拜了四拜,”文學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本題抓住文字信息根據閱讀積累判斷作品,了解作品有關知識和內容作答即可。【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名著內容。能力層級為識記A 。(2) 下列關于文學名著內容的表述,錯誤 的兩項 是 (3 分,多選不得分, 選對一項得1 分, 選對兩項得3 分 )A. 湯姆、喬和哈克三個小“海盜”在杰克遜島的清晨生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充
15、滿了情趣。B. 水滸傳中,高俅被梁山好漢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會給他壓驚,請他促成招安。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請招安。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撫。C.看著面對困難依然干勁沖天的筑路隊員們,朱赫來感慨: “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D.飛島國國王迫使地上人民歸順的極端手段是讓飛島直接落到他們頭上,將人和房屋一起毀滅。E. 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長媽媽,是作者兒時的保姆。祖母叫她阿長,是因她身材高大。【答案】(2)B、 E【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 水滸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中的重要人物及故事情節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點,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識
16、記其相關的故事情節。B 項“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請招安”錯誤,高俅回京后,并未奏請招安;E 項“祖母叫她阿長,是因她身材高大。”錯誤,“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真阿長身材生得很高大,叫習慣了,所以才叫長媽媽阿長。文學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本題抓住文字信息根據閱讀積累判斷作品,了解作品有關知識和內容作答即可。【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名著內容。能力層級為識記A 。6. 專題與語文實踐
17、活動。 (8 分)學校開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系列活動,你參與其中。(1) 【集思廣益】就如何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學校向大家征集建議。有位同學的建議是:學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教育,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謹慎選擇、正確認識網絡。他的建議有語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2 分)【答案】 6、( 1)“合理使用、謹慎選擇、正確認識”改為“正確認識、謹慎選擇、合理使用”。【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常見的語病類型的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
18、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建議中“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謹慎選擇、正確認識網絡”犯了語序不當的毛病,應改為“正確認識、謹慎選擇、合理使用”。【語序不當】1、定語位置不當。如:( 1)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定語與中心語位置顛倒,應該為: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廣大的農村青年表現出無比的社會主義熱情。(定語 “無比” 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應該將 “無比的” 放至“熱情” 之前。)2、狀語位置不當。如:( 3)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應該發揮廣大知識分子充分的作用。(狀語“充分”錯放在定語的位置,應該將之放在“發揮”之前。)3、虛詞位置不當:一、
19、副詞“不”的位置不對。例如:( 4)我們如果把自己國內的事情不努力搞好, 那么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發言權了。 (“不”句字否定副詞應該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現在不趕快檢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鋤不好。(“不”應移至“趁”字前)二、關聯詞語位置不當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后邊;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前邊。如果顛倒,就屬位置不當。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學習,而且還幫助其他同學。(“他”應移至“不但”前)三、介詞位置不當( 7)蘇聯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動物的條件反射試驗.把動物用繩子縛在試驗的架子上 .( “把字短語應緊挨動詞中心語“縛.)【考點定位】辨
20、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2) 【心系他人】課上,同桌李華精神不振。課后問他原來是昨晚上網時間過長。你這樣勸說他:(3【答案】( 2)示例:李華:晚上上網不能時間太長啊,要注意休息,因為第二天還要上課啊!今天你這樣沒精打采,上課不是受影響了嗎?【解析】 此題考查口語交際的能力,口語交際的核心目標是對學生文明精神的培養,涉及文明得體、專注傾聽他人的意見,表達意見要自信、要負責等文明精神。口語交際的關鍵是交際,即人與人之間感情、觀念、心靈的溝通交流。口語交際的內容載體是通過語言活動實現的,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熬夜上網影響睡眠和學習的情況很普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
21、要大膽地進行勸說。勸說時,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我們的學習生活才會更美好。分 )口語交際類試題的解答,關鍵是說話要符合“簡明、連貫、得體”的要求。具體說來要做到:言之有“禮”。說話要注意人物身份、說話對象和交談場合,要做到文明得體。言之有“物”。我們說話時要緊扣話題,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說不合實際的空話、套話,要做到清楚、明白。言之有“序”。說話要注意有條理,注意前后句內在的聯系,力求意明句暢。(3) 【經典引領】為消除部分同學的網癮,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經典”活動。一位網癮少年受益匪淺,他準備擬一副對聯,上聯已擬好: 沉迷網絡誤學業。請你對出下聯。(3 分 )【答案】(
22、3)示例:閱讀經典長知識【解析】 此題考查對聯的擬寫。該題的引子還是很仁慈的,【為消除部分同學的網癮,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經典”活動】,也比較人道,給了足夠的暗示和提醒。所以很自然讓你用“閱讀經典”來對“沉迷網絡”,用“長知識”來對“誤學業”。做對聯題,要明確試題的相關要求,要掌握大量的文學常識,要能夠熟練地運用詞匯,還要靈活地利用已知條件。了解對聯的一般規則:(1) 要字數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2) 要平仄相合。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3) 要詞性相對。講究“虛對虛,實對實”,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4) 要內容相
23、關。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中考中對聯題命題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常見的有四種命題形式:對聯鏈接;對聯配對;對聯撰寫;對聯賞析。對聯題是好題,既能傳承傳統文化,又能體現語文素養。其實,最能體現語文功底,反映語文素養的題,除了對聯,還有古文、古詩和作文。只是,倘若一份試卷全部由上述題型組成,那語文老師負擔可就重了,難度可就大了。無論是平時教學,還是批改試卷。【考點定位】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二、閱讀理解 ( 共 60 分)( 一 ) 閱讀蘇軾的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一詞,完成第7 題。 (6 分)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蕈已知秋,更聽寒
24、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注】簟 (dian):竹席。蛩此時,兄弟二人天各一方。7.(1) 上闋通過和【答案】 7、( 1)夜涼寒蛩(qiong):蟋蟀。江亭 : 江邊的亭子。君兩個細節點明“秋”之時令。(2: 指其弟子由。分 )【解析】 此題考查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詩文的一個很靚麗的精彩之處就是細節,“夜涼”是秋季給人帶來的普遍感受, “寒蛩” 即蟋蟀是秋季的特有物種, 這兩個細節已點明 “秋”之時令。平時學習要注意識記注釋中的內容。閱讀全詩,了解內容,根據詩句的意思判斷字詞含義即可。詩詞的注釋有很多暗示了答案,如本題中“寒蛩”,已告訴考生這
25、是“蟋蟀”,秋季特有的生命。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雨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想找回夢境,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 賞析劃線句。 (4 分 )【答案】( 2)這首詞的下片,寫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夢中歷歷來時路”,在上半夜人睡時, 夢見走這條遙遠而漫長的路,要歷經河北、 河南、江蘇,然后進入江西。 一路風塵,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猶在江亭醉歌舞”,到達虔州,還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飲享受。這兩句,通過寫夢,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凄涼、愁苦和對好友的深切思念
26、。【解析】 此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作品語言的能力。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在上半夜人睡時,“夢中歷歷來時路”。走這條遙遠而漫長的路,要歷經河北、河南、江蘇,然后進人江西。一路風塵,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到達虔州,還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飲享受。宴會雖小,可雄風不減當年。“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別來”不尋常,人人必有“心與緒”。三句不離行,仍是和友人話兄弟情、未竟業。最后一語,與上片最后一語照應,如出一轍,實為作者出世思想的進一步升華。時至暮年,作者仍壯心不已,誠為可貴。鑒賞古代詩歌作品的語言既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個主要的鑒賞方法。說它是一個重要內容,是因為中
27、考就這方面本身會設置題目;說它是一個重要方法,是因為通過鑒賞語言能夠幫助我們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詩歌形象和意境!中考要求的鑒賞作品的語言,與一般的文學鑒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中考要求的語言鑒賞主要著眼于一個“懂”字,即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達作用,并能體會語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評述。【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作品簡介】 木蘭花令· 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全詞點化運用前人詞句,巧妙傳達了思弟之離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涼知秋,如寒蛩促機;樸中見真
28、,實中見情。【白話譯文】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雨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想找回夢境,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還記得夢中來時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我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酒杯面前一定有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之后的心緒。( 二 )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 , 完成 8 11 題。 (14 分 )京師花木最古者,首給孤寺。呂氏藤花,次則余家之青桐,皆數百年物也。 呂氏宅后售與高太守兆煌,又轉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猶在,其架用梁棟之材,始能支拄。其陰覆廳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書室一院。花時如紫云垂地,香氣襲衣。
29、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觴詠殆無虛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舊主,殊深鄰笛之悲。( 節選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減)【注】 給孤寺 : 寺名。 慕堂 : 呂元龍, 乾隆時舉人, 曾與作者同窗。 觴詠殆無虛夕:飲酒賦詩,幾乎沒有空過一個晚上。馀: 同“余”。鄰笛之悲: 是哀念亡友的典故。8.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 (6 分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4 分)皆 數百年物也()藤今猶 在()始 能支拄()其蔓旁引 ()【答案】 8、( 1)皆:都是。猶:還。始:才。引:延伸。【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
30、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盡量做到解釋準確、恰當。注意“始”“引”是古今異義詞:才,延伸。皆數百年物也- 它們都已經生存數百年了。藤今猶在- 如今,那株藤花還在。始能支拄- (用棟梁之材)才能搭起那(藤蘿)。其蔓旁引- 它的枝節向旁邊延伸。文言實詞題。要對考核的實詞進行字形和字義的分析。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聯系上下文,推導出詞義,然后將選項中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倘若發現語言通順合理,這說明解釋的正確無異議。一般來說,從沒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
31、的,這是題目設置的干擾項。文言虛詞題。同學們在備考時也一定進行了大量的虛詞練習,在做這道題目的時候,首先應該確定這個詞在其他遇到過的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將這個意思套到試題中的句子進行驗證,倘若也說的通,那就應該是正確的。【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2) 下列各句與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 的一項是(2分)例句 : 其架用梁棟之材,始能支拄A. 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B.其真無馬邪(馬說 )C. 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幼時記趣)D.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答案】( 2)B【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學習積累,了解“其”的幾種用法,分析各項句子的意思,比
32、較判斷“其”字用法的不同,判斷答案。B 句與例句中的“其”用法不相同,“表反詰,難道”;例句和ACD 項中的“其”都是代詞,那,它的。【“其”的用法】代詞: 1.人稱代詞1)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后也指代第三人稱。1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自己的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2)其中的例:忘其所以。2.指示代詞那,那些。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副詞 1.表示揣測, 可譯為 “大概 “”或許” ;例子:王之好樂甚, 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 莊暴見孟子 2.表反詰,可譯為“難道”;例子: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3.表示祈使語氣,表請求或命令,可譯為
33、“還是”“可要”例子:子 勉之!攻之不克, 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左傳肴之戰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4.表示命令語氣,翻譯為“一定”例子: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歐陽修伶官傳序其他用法1.用作詞綴,如:極其、尤其、如其2.姓氏。【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9. 用” / ”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 朗讀停頓。 (2 分 )次則余家之青桐【答案】 9、次 / 則 / 余家之青桐【解析】 此題考查古詩文朗讀節奏的劃分,可以先翻譯句子,再分析幾層意思,結合停頓的技巧規律,標出即可。次則余家之青桐-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其次”須停頓,“則”是停頓標志性詞語,所以可停頓為:次/
34、 則 / 余家之青桐。古詩文朗讀節奏的劃分,涉及到文字、詞義、語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識,它綜合考查了學生的文言語感,是中考文言文閱讀常見的一種題型,重現率極高。近幾年,這種題型一直是中考語文試卷的一個亮點,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古詩文朗讀節奏劃分,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例 1 故人具雞黍解析:按“二一二”的節奏形式可以劃分為:故人具雞黍。也可按“二三”的節奏形式劃分為:故人具雞黍。例 2 誰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節奏形式可以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節奏形式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二、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須讀斷例 1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解
35、析:“于是”是兩個單者詞,不得連讀,這句話的節奏應該劃分為: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誤讀為: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例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解析:“妻子” 是兩個單音詞,朗讀時它們之間應有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要誤讀為: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三、句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例 1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解析:“若夫”是句首語氣詞,朗讀時其后要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例 2 蓋大蘇泛赤壁云解析:“蓋”是句首語氣詞,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蓋大蘇泛赤壁云。四、根據古代文化常識,正確劃分節奏例 1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讀時其后要停頓,“王
36、毅”是姓名,“叔遠”是字,姓名和字之間朗讀時也要停頓,因此,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識,就很難正確劃分這句話的節奏。例 2侍中侍郎郭攸之解析: “侍中”、 “侍郎”都是官職名,朗讀時其后要停頓,即:侍中侍郎郭攸之。五、“也”用在句中作語氣詞,其后應停頓例:余聞之也久解析:這句話應這樣劃分節奏:余聞之也久。如果誤將“也”看作是謂語前面的副詞狀語,就容易誤讀為:余聞之也久。六、根據語法結構劃分節奏例 1 先帝不以臣卑鄙解析:“先帝”是主語,“以”是謂語,“臣卑鄙”是賓語,“不”作“以”的狀話,故這句話的節奏可以這樣劃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語法結
37、構,很容易誤讀為:先帝不以臣卑鄙。例 2此庸夫之怒也解析: “此”是這句話的主語,“庸夫之怒”作謂語,因此,這句話的節奏可以劃分為:此席夫之怒也。不能誤讀為:此庸夫之怒也。七、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旬皆兩字一頓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這是四字駢句,應該兩句一頓,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八、根據文意確定停頓例 1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解析:“不病”,沒有生病的人。“以為功”,即,以之為功,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根據文意,這句話的節奏可以劃分為: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而不能誤讀為: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例 2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解析:前一個“樂”,用作動詞,以 為樂;后一個“樂”,是名
38、詞,樂趣、快樂。“樂其樂”就是以其樂為樂。據此,這句話可以這樣劃分節奏: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不能劃分為: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例 3 其一犬坐于前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犬”,修飾動詞“坐”,即“像狗一樣”。因此,這句話的節奏可以這樣劃分:其一犬坐于前。不能劃分為:其一犬坐于前。10. 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1) 花時如紫云垂地,香氣襲衣。 (2 分 )譯文 :【答案】 10、( 1)藤花盛開時,猶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氣沖到了衣服上。(2)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岳陽樓記(2分 )譯文 :【答案】 ( 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閃耀起金光,湖水平靜時, 明月映入水中, 好
39、似沉下一塊玉璧。【解析】 試題分析: 疏通全文, 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譯要要做到三點,原意不能改變,關鍵字詞要譯準確,句子要通順。本題要解釋清楚關鍵詞語有:“花”(名作動,開花)、“襲”(沖到)、“沉璧”(比喻,好似沉下一塊玉璧。),還要注意在句首要補出主語“藤花”。翻譯后要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11. 閱微草堂筆記流露出作者對理想生存狀態的追求,從選文可以看出紀昀追求怎樣的生存狀態 ? (2 分)【答案】 11、喜愛花木優美的居住環境;喜愛朋友相聚。【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
40、力,“一切景語皆情語”,結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夏月庭院皆碧色”“花時如紫云垂地,香氣襲衣”等幾句的描繪,流露出作者對花木優美的居住環境的喜愛之情,“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觴詠殆無虛夕”“迄今四十余年,再到曾游,已非舊主,殊深鄰笛之悲”等處可以看出紀昀喜愛朋友相聚。【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原文對譯】 京師花木最古者,首給孤寺呂氏藤花,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屬給孤寺呂家的藤花, 次則余家之青桐,皆數百年物也。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們都已經生存數百年了。 桐身橫徑尺五寸,聳峙高秀,夏月庭院皆碧色。這棵梧桐,直徑有一尺五寸,它清秀挺拔,枝葉茂盛,高聳于庭院之中
41、,每到夏季,院內一片綠色。惜蟲蛀一孔,雨漬其內,可惜的是,樹干被蟲子蛀了一個洞,雨水長年積于內,久而中朽至根,竟以枯槁。久而久之,樹干腐爛連及樹根,終于枯死。呂氏宅后售與高太守兆煌,又轉售程主事振甲。呂家那所宅院,后來賣給了太守高兆煌,高太守又轉賣給主事程振甲。藤今猶在,其架用梁棟之材,始能支拄。 如今,那株藤花還在,支撐藤籮的架子是用棟梁之材搭成,十分結實。其陰覆廳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書室一院。藤籮枝葉形成的樹蔭覆蓋著廳前的院子,它的枝節向旁邊伸出,又覆蓋了偏西書房的院子。花時如紫云垂地,香氣襲衣。藤花盛開時,猶如紫云垂地,香氣襲人。慕堂孝廉在日 ( 慕堂名云龍,庚午舉人,朱石君之妹婿
42、也。 慕堂舉人在世的時候, ( 慕堂名云龍,庚午舉人,朱石君的妹婿。 與余同受業于董文恪公 ) ,與我一起就學于董文恪公。 )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觴詠殆無虛夕。有時宴請客人,有時朋友借這個地方宴請客人,飲酒賦詩,簡直沒有空過一個晚上。迄今四十余年,再到曾游,已非舊主,殊深鄰笛之悲。光陰荏苒,轉眼四十余年過去,舊地重游,已非舊主,我不禁像魏晉時的向秀懷念老朋友嵇康一樣,傷感不已。倪穟疇年丈嘗為題一聯曰倪穟疇老先生曾為藤花題了副對聯:“一庭芳草圍新綠,十畝藤花落古香。” :“一庭芳草圍新綠,十畝藤花落古香。” 書法精妙,如渴驥怒猊,今亦不知所在矣。 書法之精妙,筆勢就像渴極的馬奔向泉水和發怒的
43、獅子越過山石的樣子,氣勢襲人。如今,不知這副對聯落于何處了。( 三 ) 閱讀泰州道情一文,完成1214 題。 (8 分)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開始用漁鼓和簡板作為伴奏樂器,所以也叫“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曲藝形式。明代,道情開始在泰州地區流行。至清代,用當地方言說唱,并吸收了本地民歌的許多曲調,成為泰州地方曲種之一,流傳更為廣泛。清道光時期,泰州一帶有三位楊姓道情藝人,名噪一時,有“三陽( 楊) 開泰”之譽。后來逐步以泰州為中心,在江淮地區和沿江農村傳布,稱為“泰州道情”。新中國成立后,泰州成立了道情協會,有會員300 余人。泰州道情唱詞雅俗共
44、賞,文人唱此顯示高雅,勞動者唱此消愁解悶。曲調易學易記,愛唱者甚多,隨著聽眾增多,出現了大批以此賣藝糊口的職業藝人。表演形式古老簡樸,演唱時,漁鼓抓于左手彎內,右手擊打鼓面,左手擊打簡板,打擊一陣后便開始演唱,有時夾有道白,有時全是唱歌,無論走街或登臺,馬上便會引來男女老少駐足細聽。( 節選自泰州曲藝藝術) ,有刪改 )12. 結合選文內容完成填空。 (3 分 )“泰州道情”是泰州地方曲種之, 源于唐代的道曲,吸收了調,用 來說唱,以 為伴奏樂器。【答案】 12、本地民歌 當地方言 漁鼓、簡板的許多曲【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意理解能力。抓住題中提示答點“曲調”“說唱”“伴奏樂器”,閱讀
45、文章,理解內容,找到相關的詞句填答即可。【考點定位】 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13.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 的一項是 (2 分 )A. 第段中加點的“同源異流”,形象地說清了全國各地的道情之間的聯系。B. 第段中加點的“之一”和“余”,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C.第段劃線句,列舉三位楊姓道情藝人名噪一時的例子,說明當時道情在泰州廣泛流傳。D. 第段按時間順序說明,第段主要按空間順序說明。【答案】 13、D【解析】 試題分析:仔細閱讀全文,疏通文意,讀懂內容,再分析各項表述的要點,梳理有關語句,比較判斷正誤。 D 錯,“第段主要按空間順序說明”錯誤,應是“第段都是按時間順序說
46、明”。【考點定位】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 分析說明順序和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14. 結合第段內容,說說泰州道情廣為流傳的原因。(3 分 )【答案】 14、泰州道情唱詞雅俗共賞、曲調易學易記、表演形式古老簡樸。【解析】試題分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文段的內容分析。分別對照原文 “泰州道情唱詞雅俗共賞”“曲調易學易記”“表演形式古老簡樸”梳理出答案即可。【考點定位】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四) 閱讀下面的議論文 , 完成 15 17 題。 (10 分 )世事紛繁,倘若一個人始終能保持“自如”的狀態,實屬難能可貴。“任爾
47、東西南北風”“亂云飛渡仍從容”“一蓑煙雨任平生”都是對“自如”之境的生動寫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說記載了兩則故事 : 一個叫羅賢的京官,有才華,有名望,卻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但他毫不介懷,還“歌嘯自如”;一個叫汪汝蕃的人,遇上饑荒年月,把家里的幾百石米拿出來賑濟別人,自己和家人則粗茶淡飯,“粗糲自如”。這些正是“自如”的高境。如今, 生活的鼓點越敲越快, 各種誘感撲面而來, 人們時常感到被大流裹挾著往前走。調查顯示,在受訪者中,感覺“浮躁,踏實不下來”的人超過四成。現實中,有人汲汲于功名,一切圍著私利打轉,常常心神不寧,何談“歌嘯自如”?有人戚戚于貧賤,總跟別人攀比,一旦比不過就心態失衡,何談“粗
48、糲自如”?“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所謂“常度”,其實就是應當恪守的準則或信條。匆匆趕路時,不妨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想想當初為什么出發。只有守住心中的“常度”,才能在內心深處積攢力量,抵抗“不自如” 的焦慮狀態。 航天員鄧清明, 一次次入選 “神九” “神十”“神十一”飛行任務乘組梯隊,一次次與飛天夢失之交臂,當了 20 年“備份”也不后悔。守護不變的初心,越是時間久,考驗多,越能彰顯“自如”的價值。“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隨人看桃花”。守住“自如”的心境,就能收獲人生的曼妙風景。( 選自人民日報,有測改,作者: 魏寅 )15. 為本文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2 分 )【答案】 15、示例:守護“
49、自如”的心境【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論點的掌握。議論文中,論點是作者發表的主要觀點。論點通常可以作標題,在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聯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領或總結)的表達主要觀點的“議論句”,即是論點,或者根據作者的分析所說的道理來概括其觀點。仔細分析本文,文章第 段的結尾“守住“自如”的心境,就能收獲人生的曼妙風景。”即中心論點,提煉出“守住“自如”的心境”即可作標題。此題是變向考查中心論點,出得甚好!【考點定位】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6. 第段列舉今世說中的兩則故事,順序不能調換。請說明理由。(4 分)【答案】 16、今世說中的兩則故事,一個是京官得不到提拔重用還“歌嘯自如”;一個是把家里的幾百石米拿出來賑濟別人的富人,自己則“粗糲自如”。這一官一民與第段議論中的兩種現象一一對應:前者對應“有人汲汲于功名,一切圍著私利打轉,常常心神不寧,何談歌嘯自如”;后者對應“有人戚戚于貧賤,總跟別人攀比,一旦比不過就心態失衡,何談粗糲自如”。所以兩則故事順序不能顛倒。【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此類型的題目,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從議論文的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