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熱點強化練_第1頁
命題熱點強化練_第2頁
命題熱點強化練_第3頁
命題熱點強化練_第4頁
命題熱點強化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命題熱點強化練1煙氣(主要污染物SO2、NOx)經O3預處理后用CaSO3水懸浮液吸收,可減少煙氣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煙氣中SO2、NOx的主要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O(g)O3(g)=NO2(g)O2(g) H200.9 kJ·mol1NO(g)O2(g)=NO2(g)H58.2 kJ·mol1SO2(g)O3(g)=SO3(g)O2(g) H241.6 kJ·mol1(1)反應3NO(g)O3(g)=3NO2(g)的H_kJ·mol1。(2)室溫下,固定進入反應器的NO、SO2的物質的量,改變加入O3的物質的量,反應一段時間后體系

2、中n(NO)、n(NO2)和n(SO2)隨反應前n(O3)n(NO)的變化見下圖。當n(O3)n(NO)1時,反應后NO2的物質的量減少,其原因是_。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應幾乎不受影響,其可能原因是_。(3)當用CaSO3水懸浮液吸收經O3預處理的煙氣時,清液(pH約為8)中SO將NO2轉化為NO,其離子方程式為_。解析:(1)應用蓋斯定律進行解答。(2)O3的氧化性很強,O3能將NO2氧化為更高價的氮氧化物。O3能氧化SO2,而增加n(O3)時O3氧化SO2的反應幾乎不受影響,其原因是SO2與O3的反應速率慢。(3)NO2轉化為NO是NO2發生了還原反應,則SO發生氧化反應;p

3、H8的溶液呈堿性。在此基礎上,應用書寫氧化還原反應型離子方程式的規則,可寫出SO與N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1)317.3(2)O3將NO2氧化為更高價氮氧化物(或生成了N2O5)SO2與O3的反應速率慢(3)SO2NO22OH=SO2NOH2O2磷石膏是濕法生產磷酸排出的工業廢渣,主要成分是CaSO4·2H2O。(1)CaSO4·2H2O脫水反應相關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CaSO4·2H2O(s)=CaSO4·H2O(s)H2O(g)H183.2 kJ·mol1CaSO4·2H2O(s)=CaSO4(s)2H2O(l)H226

4、kJ·mol1H2O(g)=H2O(l)H344 kJ·mol1則反應CaSO4·H2O(s)=CaSO4(s)H2O(g)的H4_kJ·mol1。 (2)用不同的還原劑可以將CaSO4還原,所得SO2可用于工業生產硫酸。以CO作還原劑,改變反應溫度可得到不同的產物。不同溫度下反應后所得固體成分的物質的量如圖1所示。在低于800 時主要還原產物為_;高于800 時CaS減少的原因是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以高硫煤為還原劑焙燒2.5 h,不同條件對硫酸鈣轉化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CaCl2的作用是_;當溫度高于1 200 時,無論有無CaCl2存在,CaSO

5、4的轉化率趨于相同,其原因是_。 以C作還原劑,向密閉容器中加入相同質量的幾組不同C/S值(C與CaSO4的物質的量比)的混合物在1 100 加熱,結果如圖3所示。當C/S值為0.5時,反應產物為CaO、SO2、CO2;當C/S值大于0.7時,反應所得氣體中SO2的體積分數不升反降,其可能原因是_。(3)利用反應CaSO4(s)(NH4)2CO3(aq)CaCO3(s)(NH4)2SO4(aq)可以將磷石膏轉化為硫酸銨。若反應達到平衡后溶液中c(SO)2.0 mol·L1,此時溶液中c(CO)_。已知:Ksp(CaCO3)2.8×109,Ksp(CaSO4)3.2×

6、;107 解析:(1)將給定的三個熱化學方程式分別標為,根據蓋斯定律,由2×可得目標熱化學方程式,故H4H2H12H3(2683.244×2)kJ·mol130.8 kJ·mol1。(2)由圖示可知,在低于800 時,還原的主要產物為CaS,在高于800 時,得到的主要產物為CaO,則此時是CaS與CaSO4反應生成CaO。由圖示可看出,在高于1 200 時,加入CaCl2與不加入CaCl2時CaSO4的轉化率相同,但較低溫度下加入CaCl2時轉化率高,故CaCl2的作用為催化劑。當C/S值大于0.7時,原料中的還原劑C的含量增加,則高溫下過量的C與CO

7、2發生反應CO2C2CO,從而使得氣體總體積增大。(3)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故當c(SO)2.0 mol·L1時,c(CO)0.017 5 mol·L1。答案:(1)30.8(2)CaSCaS3CaSO44CaO4SO2作催化劑兩種情況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催化劑CaCl2不改變平衡狀態CO2高溫下與過量C反應生成CO,使氣體總體積增大(或部分轉化為其他含S物質)(3)1.75×102 mol·L13“溫室效應”是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CO2是目前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CO2的綜合利用是解決溫室及能源問題的有效途徑。(

8、1)研究表明CO2和H2在催化劑存在下可發生反應生成CH3OH。已知部分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CH3OH(g)O2(g)=CO2(g)2H2O(l)H1a kJ·mol1H2(g)O2(g)=H2O(l)H2b kJ·mol1H2O(g)=H2O(l)H3c kJ·mol1則CO2(g)3H2(g)=CH3OH(g)H2O(g)H_kJ·mol1。 (2)CO2催化加氫也能合成低碳烯烴:2CO2(g)6H2(g)C2H4(g)4H2O(g)。不同溫度下平衡時的四種氣態物質的物質的量如圖1所示,曲線b表示的物質為_(填化學式)。 (3)CO2和H2在催化

9、劑Cu/ZnO作用下可發生兩個平行反應,分別生成CH3OH和CO。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反應B:CO2(g)H2(g)CO(g)H2O(g)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為13時,溫度對CO2平衡轉化率及甲醇和CO產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溫度升高CO的產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由圖2可知獲取CH3OH最適宜的溫度是_。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CO2轉化為CH3OH的平衡轉化率的有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劑B增大體系壓強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D投料比不變和容器體積不變,增加反應物的濃度解析:(1)將已知的前三個熱化學方程式編號為,根據蓋斯定律,將

10、3×可得第4個熱化學方程式,故H(3bac)kJ·mol1。(2)由圖可知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曲線a代表CO2,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可知,b表示H2O,c表示C2H4。(3)使用催化劑不影響平衡,A錯誤;增大壓強反應A平衡正向移動,反應B平衡不移動,CO2轉化為CH3OH的轉化率增大,B正確;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CO2轉化率減小,C錯誤;投料比和容器體積不變時,增加反應物的濃度等效于增大壓強,D正確。答案:(1)3bac(2)H2O(3)反應B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O產率升高250 BD4鈷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劑、電

11、池、顏料與染料等領域有廣泛應用。(1)CoO是一種油漆添加劑,可通過反應、制備。2Co(s)O2(g)=2CoO(s)H1a kJ·mol1CoCO3(s)=CoO(s)CO2(g)H2b kJ·mol1則反應2Co(s)O2(g)2CO2(g)=2CoCO3(s)的H_。 (2)某含鈷催化劑可同時催化去除柴油車尾氣中的碳煙(C)和NOx。不同溫度下,將模擬尾氣(成分如下表所示)以相同的流速通過該催化劑,測得所有產物(CO2、N2、N2O)與NO的相關數據如圖所示。模擬尾氣氣體(10 mol)碳煙(a mol)NOO2He物質的量分數0.25%5%94.75%380 時,測

12、得排出的氣體中含0.45 mol O2和0.052 5 mol CO2,則Y的化學式為_。實驗過程中采用NO模擬NOx而不采用NO2的原因是_。解析:(1)將給定的兩個熱化學方程式按照×2可得目標熱化學方程式,故H(a2b)kJ·mol1。(2)根據尾氣中NO、O2的物質的量以及排出氣體中O2、CO2的物質的量可知,反應掉的NO在反應中提供的n(O)(0.45×20.052 5×210×5%×2)mol0.005 mol,由圖示可知,生成X的n(NO)(10×0.25%×16%)mol0.004 mol,生成Y的n

13、(NO)(10×0.25%×8%)mol0.002 mol,若X為N2,Y為N2O,則提供的n(O)0.004 mol0.002 mol×0.005 mol,若X為N2O,Y為N2,則提供的n(O)0.004 mol×0.002 mol0.004 mol,故Y為N2O。答案:(1)(a2b)kJ·mol1(2)N2O真實尾氣中的NOx以NO為主(或NO2氣體中存在N2O4,不便于定量測定)5甲烷在日常生活及有機合成中用途廣泛,某研究小組研究甲烷在高溫下氣相裂解反應的原理及其應用。(1)已知:CH4(g)2O2(g)=CO2(g)2H2O(l)H

14、1890.3 kJ·mol1C2H2(g)O2(g)=2CO2(g)H2O(l)H21 299.6 kJ·mol12H2(g)O2(g)=2H2O(l)H3571.6 kJ·mol1則甲烷氣相裂解反應:2CH4(g)=C2H2(g)3H2(g)的H_。(2)該研究小組在研究過程中得出當甲烷分解時,幾種氣體平衡時分壓(Pa)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T1時,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3 mol CH4只發生反應2CH4(g)C2H4(g)2H2(g),達到平衡時,測得c(C2H4)c(CH4)。該反應達到平衡時,CH4的轉化率為_。對上述平衡狀態,若改變溫度至T

15、2 ,經10 s后再次達到平衡,c(CH4)2c(C2H4),則10 s內C2H4的平均反應速率v(C2H4)_,上述變化過程中T1_(填“”或“”)T2,判斷理由是_。(3)若容器中發生反應2CH4(g)C2H2(g)3H2(g),列式計算該反應在圖中A點溫度時的平衡常數K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若只改變一個反應條件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變大,則該條件是_(填字母)。A可能減小了C2H2的濃度B一定是升高了溫度C可能增大了反應體系的壓強D可能使用了催化劑解析:(1)將三個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根據蓋斯定律,由×2×可得熱化學方程式2CH4(g)C2H2(g)

16、3H2(g)H376.4 kJ·mol1。(2)設達到平衡時,甲烷轉化了x mol·L1,根據“三段式”法進行計算:2CH4(g)C2H4(g)2H2(g)起始(mol·L1) 0.15 0 0轉化(mol·L1) x 0.5x x平衡(mol·L1) 0.15x 0.5x x則有0.15x0.5x,解得x0.1,故CH4的轉化率為×100%66.7%。由圖像判斷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因重新達到平衡后甲烷的濃度增大,故反應逆向移動,則T1T2為降溫過程,即T1T2。結合的計算結果,設重新達到平衡時,甲烷的濃度變化了y mol·

17、L1,根據“三段式”法進行計算: 2CH4(g)C2H4(g)2H2(g)起始(mol·L1) 0.05 0.05 0.1轉化(mol·L1) y 0.5y y平衡(mol·L1) 0.05y 0.050.5y 0.1y則有0.05y2×(0.050.5y),解得y0.025。則v(C2H4)0.00 125 mol·L1·s1。(3)由題圖中數據可知,平衡時各物質分壓如下:2CH4(g)C2H2(g)3H2(g) 1×103 1×101 1×104平衡常數K1×105。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由

18、題給圖像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則升高溫度可使化學平衡常數增大。答案:(1)376.4 kJ·mol1(2)66.7%0.001 25 mol·L1·s1從題給圖像判斷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對比T1和T2兩種平衡狀態,由T1到T2,CH4濃度增大,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T1T2(3)1×105B6碳、氮及其化合物是同學們經常能接觸到的重要物質,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1)H2NCOONH4是工業合成尿素的中間產物,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甲所示。用CO2和氨氣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2)合理利用CO2、CH4,抑制溫室效應成為科學研究的新熱點。一種以二氧化鈦

19、表面覆蓋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直接轉化成乙酸(H0)。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分別如圖乙所示。250300 時,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250 和400 時乙酸的生成速率幾乎相等,實際生產中應選擇的溫度為_。(3)T 時,將等物質的量的NO和CO充入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NO2CO2CO2N2。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反應過程中N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丙所示。平衡時若保持溫度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8 mol,平衡將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圖中a、b分別表示在一定溫度下,使用相同質量、不同表面積的催化劑時,達到平衡過程中n(NO)的變化曲線,其中表示催化劑表面積較大的曲線是_(填“a”或“b”)。15 min時,若改變外界反應條件,導致n(NO)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任答一條即可)。解析:(1)反應物能量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