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九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四單元《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_第1頁
音樂九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四單元《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_第2頁
音樂九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四單元《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_第3頁
音樂九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四單元《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_第4頁
音樂九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四單元《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鼓浪嶼之波、西沙,可愛的家鄉教學目標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掌握弱起節奏。 2. 通過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感受大海的光彩和寓意于大海深情。 教學重、難點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 2. 歌曲鼓浪嶼之波中的弱起節奏。 教材分析1.鼓浪嶼之波鼓浪嶼之波,D大調,4/4拍,二段體結構。曲調優美抒情,表達了兩岸人民隔海相望,渴望早日回歸故鄉的思鄉情緒。 第一段:18小節(不包括前奏),共有兩個樂句。其中第二句是第一句的變化重復,并為第二段樂曲高潮部進行鋪墊。 第二段:817小節,與第一段不論是在力度和音區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使旋律上升到“e”,隨后樂句中運用的兩個“我渴望”非常緊湊,充分

2、表現了兩岸人民渴望早日相聚的迫切心情。 2.西沙,可愛的家鄉這首歌曲曲調活潑優美,熱情地贊頌了西沙的美麗景色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歌曲為C大調,節奏較為自由而且稍有變化。歌曲分為兩大部分。前7小節為引子,曲調具有呼喚性。第一部分:724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都是弱拍起。 第二部分:2447小節,是樂曲的高潮部分,樂句連接緊湊,節奏由快到慢,尤其是4043小節長達4小節的拖腔,更是將歌曲推向最高潮,更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一、一、導入欣賞以大海風光為主題的視頻(有波瀾壯闊的驚濤駭浪、有委婉細膩的潺潺溪流等)畫面。 教師:同學們,剛才

3、你們看到了什么?大海美嗎?美在哪里? 生:討論分析。 師:大海是美的,我們歌唱和贊美大海,大海是深邃的,寄托著我們無限的情思,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寄托著海峽兩岸深情的歌曲鼓浪嶼之波。二、教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描寫大海主題的歌曲,下面你們能否說出歌曲描寫的是我國什么地方嗎? 生:臺灣島、鼓浪嶼、基隆港等。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那里美麗的臺灣風光吧!師:優美的畫面好像把我們帶到了富饒美麗的臺灣島,使我們流連忘返。下面我們就用美妙的歌聲來表達對它的贊美與熱愛吧! 師:先提示歌曲中的節奏難點弱起節奏(后八分音符起唱)(出示4/4拍圖示)。并要求學生

4、劃拍。八分休止符可以讓學生用吸氣或拍腿表示,同是強調第一拍重音。 生:第一遍隨鋼琴輕聲視唱曲譜。(鼓浪嶼之波歌曲學習)(教師提示:1、弱起節奏。2、視唱曲譜時的正確發聲狀態:上身挺拔,放松:嘴巴充分打開,吸氣積極,總之視唱也要盡量要求學生做到“字正腔圓”。) 師:同學們第一遍視唱得比較準確,弱起節奏完成得也很好,只是在樂句的連音處理上需要更好一些。之后教師分別在歌曲的第一、第二樂句唱出加連線與不代連線的兩種不同唱法,讓學生聽后比較說一說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師:仔細聽,哪一個你認為是加有連線的唱法,哪一種是沒有的? 生:第一種沒有連線,第二種是有連線的。 師:同學聽得很仔細。很準確。再想想,兩

5、種不同形式的演唱,聽起來在音樂發展上有哪些不一樣? 生:(沒有連線)比較方整,生硬,較缺乏樂句間的連貫性。(有連線)較柔和,樂句間的線條比較鮮明,比較連貫,鮮明地描繪出了水中波紋流動的感覺。 師:說得很好,很有體會。連線的運用在這首歌曲作品中不能被忽視,下面我們分別把第一、第二樂句視唱一遍,同時再次體會一下連線在樂句中的作用。 生:同時劃拍,視唱歌曲第一、第二樂句旋律,注意連線的正確唱法。 師:同學們剛才旋律視唱得比較準確。下面我們能不能在視唱較準確的基礎上,小心地把歌詞填進去,同時提示學生注意的幾個要點:a.填詞時要注意連線的處理,不要影響到樂句的連貫性與起伏性;b.樂句間的呼吸要積極、深入

6、;c.注意歌曲中的弱起節奏;d.高音區避免聲帶用力,而是體會全身在完全松弛的狀態下,借用腰腹的力量,同時打開口、咽腔。 生:第二遍隨琴輕聲填出歌詞,同時盡量注意體會教師提示的四個演唱要點。 師:同學們歌詞填得比較準確,也比較完整。現在你們思考一個問題:剛才你們完整地唱了一遍這首歌曲,結合音樂中樂句與歌詞的發展,能不能說說這首歌曲大致可以分成幾部分? 生:討論并回答。 師:肯定后加以總結。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此曲在結構上分為二段體: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六小節至第十三小節)。第二樂段(第十三小節至第二十二小節)。與前一樂句形成對比,從而達到全曲旋律的最高點。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一高潮樂句唱的

7、是什么地方嗎? 生:日光巖。 師:同學們想一想歌曲中為什么會提到日光巖? 生:風景名勝,制高點,日光巖中部的水操臺遺址,是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操練水軍、揮師東渡之地。師:1981年,詞曲作者共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嶼”共登日光巖,極目遠眺,遙想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趕走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思及今日,臺灣與大陸尚處于隔離狀態,不禁思緒萬千,于是共同寫下了鼓浪嶼之波這首歌。(鼓浪嶼之波動畫)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個站在日光巖上思念親人的人,這個時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更加思念家鄉的那種情感已經隨著海水漂向了遠方美麗的臺灣島。下面我們能不能把這種情緒帶到歌曲中,用自然、

8、深情的聲音去演唱呢?再次提示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特別注意樂句間的換氣要深沉,整首歌曲的力度變化應為:pmpfp。 生:隨琴在教師的帶領下充滿感情地、深情地第三遍演唱鼓浪嶼之波全曲。 師:同學們演唱得情緒很飽滿,很投入,通過你們的歌聲,仿佛把我帶到了美麗的臺灣島,也感受到了那里的骨肉同胞思念祖國親人的無限眷戀之情。 三、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大海的贊美以及對祖國寶島臺灣的深深思念。下面我們就超越遙遠的時空,來看一看祖國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吧!生: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動畫。 師:聽完這首優美的歌曲,體會與鼓浪嶼之波在音樂風格及情緒上有哪些不同?

9、生:(分組討論后回答)兩首歌曲在音樂風格上都很優美抒情,但鼓浪嶼之波在演唱形式上更加內在、深情,表達了骨肉同胞思念親人的心情,而西沙,可愛的家鄉在優美的同時,更增加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師:回答得很好。歌曲西沙,可愛的家鄉是電影南海風云的片頭曲。蘇圻雄詞、呂遠作曲。歌詞以優美的筆調和親切的語句,寫出了西沙群島富饒的資源和美麗的風光,并以此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音樂以南海漁歌為基調,并吸取戲曲音樂甩腔的手法,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曲調活潑優美,熱情地贊頌了西沙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歌曲為C大調,節奏較為自由,并賦予變化,歌曲分為兩大部分。前7小節的引子曲調充滿了呼喚性,好像作者對家鄉美麗景色的贊嘆之情,緊跟著在724小節的第一部分比較自由,像是海上漁歌,生動地描繪了西沙寶島“綠樹銀灘,風光如畫”的美麗景象。2447小節為第二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