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 13課 東漢的興亡教學設計近年來秦漢史雖研究成果豐富,但對于東漢史的研究比較弱。在史學界的絕大部分著作中都認為東漢是漢朝的再建和中興,其與西漢的聯系不僅是因為統治者的血統,更體現在制度的延續。自公元25 年劉秀立國至公元220 年曹丕代漢,東漢歷14 帝共 195 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繼秦朝、西漢后的又一大一統王朝,其統治雖大體承襲西漢,但也采取了一些不同于前代的做法。這種改變體現了東漢統治者在吸取前代王朝的經驗教訓,也反映了封建政權在重建過程中,專制主義的統治在不斷的強化。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出身的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 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建立東漢,
2、經過多年的南征北伐,逐漸消滅了各地的割據勢力,使天下結束紛爭混戰重歸一統。東漢的建立標志著封建統治秩序的恢復,由于其政權依托豪強地主創建,立國后便采取一系列舉措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維護豪強地主的權益。東漢朝代最突出的一大政治特點是外戚與宦官的交替專權,這也是眾多學者研究的熱門話題。自秦朝以來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形成了皇帝一人獨斷和家天下的統治,東漢前八十年,經歷光武帝、章帝與和帝共同治理,政權較為穩定、皇權逐步得到加強。自和帝后東漢政府開始腐敗,由于東漢中后期皇帝幾乎都是幼年即位,為外戚和宦官的上臺提供了可能。隨著外戚和豪強勢力的不斷膨脹,皇帝對其徹底失去控制,最終導致統治集團公開分裂和農民
3、起義的爆發。(二)課標要求和教科書解讀1 、課標要求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2011 版) 的內容要求,現階段初中生就本節課要了解東漢的建立,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2、教科書解讀單元解讀本課東漢的興亡選自于部編2016 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本單元共有7 個學習點,本課位于第5 個學習點,屬秦漢時期的最后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它不僅是西漢政治、經濟的延續,更是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與發展,由此可見在單元主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元前 221 年秦滅六國,秦始皇建立起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其鞏
4、固統一的某些制度措施,為后世帝王所取法。但由于秦在統一后長期濫用民力,加之嚴刑峻法,終因農民起義而迅速瓦解。新建立的起來的漢朝,承襲秦制并有所發展,經高祖和文景二帝的休養生息與穩固發展,在西漢中期武帝時期進入鼎盛時期,大一統的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由于武帝外勤征伐,耗盡漢初70 年積累,社會危機日甚一日,造成西漢中衰。昭宣二帝即位后與民休息、勵精圖治,使漢室出現短暫中興。西漢自漢元帝開始走向衰落,土地兼并日益嚴重、皇權旁落、外戚勢力興起,最終導致王莽篡漢而自立。王莽的“托古改制”政令繁雜、措施瑣碎、朝令夕改,致使民不聊生,餓殍塞道,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加之天災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了赤
5、眉、綠林等大規模反抗軍,新朝滅亡。課本內容解讀全課的題目是東漢的興亡,共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子目:光武中興。“光武中興”的含義:一是使衰落的漢朝重新振興、得以延續;二是社會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三是天下出現興盛局面。王莽新朝覆滅后,繼起的東漢王朝是秦漢時期最后的一個封建統一的王朝,它不僅是西漢政治、經濟的延續,更是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與發展。自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不僅沒有得到解決,相反在王莽改制過程中進一步激化。劉秀立國后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響,采用儒家 “仁政”和道家“柔弱勝剛強”的方略治國,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加強皇權、發展經濟、穩定民心,最終是東漢社會出現繁榮跡象,開創“光武中興”。第
6、二子目: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外戚和宦官能交替專權其一,與自秦始皇以來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息息相關,皇權至高無上使皇帝成為國家的唯一掌權者,皇權強則國興,皇權弱則大權旁落,誰控制皇帝誰便能掌控權利。其二,就東漢建立而言,劉秀依靠了地方豪強的力量登上帝位,雖實行了一系列退功臣進文吏的舉措,但卻對豪族優容、退讓,外戚和宦官作為豪強地主中最腐朽的集團,借助經濟力量的不斷膨脹把持地方或中央的政權。其三,東漢中后期皇帝大多年幼,為外戚專權提供機會;而皇帝成年后不甘傀儡之地,往往借助宦官之力奪回權利,宦官又借機日漸坐大。第三子目:黃巾起義。由于東漢中后期,皇帝年幼、皇權旁落于外戚宦官之手,統治階級內部政
7、治黑暗,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民不聊生百姓困苦,終在公元184 年爆發黃巾大起義,東漢王朝的統一名存實亡,地方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三)學情和教學過程設計*學情分析:就學科而言,歷史作為進入初中后的一門新課程,以其豐富的故事內容對七年級學生充滿吸引力。絕大部分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歷史有所了解并興趣濃厚,好奇心強,求知欲旺。就本課而言,絕大部分學生對東漢的知識并不熟悉,卻對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的三國時代很有了解,也很有興趣。從西漢大一統到三國分裂這個過程中,東漢王朝起到了很重要的連接作用,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歷史背景資料,通過圖片、視頻創設情境,制造濃厚的歷史氛圍,使學生產生親臨其境之感;通過角色
8、扮演參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教學過程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東漢興亡的基本脈絡,知道“光武中興”、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和黃巾起義。過程與方法:通過史料分析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對歷史現象、歷史問題初步的分析、歸納和反思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光武中興”和東漢衰敗現象的了解,認識到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基本規律。聯系現實生活,學會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識。二、教學重難點及教法、學法教學重點: “光武中興”、外戚宦官專權教學難點:東漢盛衰的原因教學方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創設情境法學法指導:角色扮演、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詳案另附)教學環節教師活
9、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境導入引出課題Q:提到漢朝,你首先想到的皇帝是誰?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位低調奢華而又有內涵的漢朝皇帝。PPT播放視頻安靜的美男子:劉秀這位看似知名度還不及三國時期的劉備的東漢帝王,是歷史上唯一一位集“中興之主”與“開國皇帝”于一身的帝王,我們今天就一起走進劉秀,走進東漢,領略東漢的興衰。觀看視頻用視頻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PPT展示本課知識框架自學課本完成 導學案的相關 內容使學生對本課知 識有一個基本的 了解第一篇光武興為東漢一、復興漢室重歸一統教師配合學生的表演播放PPT,和學生一起參與現場互動,一起簡單了解東漢的建立過程,知道東漢是漢朝統治的延續。
10、二、治國安民光武中興1、光武中興與民安 PPT 展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東漢建立初期的社會局面,思考應對策略。 PPT展示光武帝治國舉措的文獻材料思考:劉秀的治國舉措體現出了他怎樣的治國理念?(以民為本) PPT展示東漢人口統計表、東漢寧城圖和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 東漢集市畫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用人物訪談的形式介 紹東漢的建立學生閱讀材料和課本,分析 和思考問題學生欣賞圖 片,感受劉秀治國舉措給東漢帶來的變化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了解東漢建立的過程,并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通過圖史互證,培養學生讀圖、讀史料的能力,初步學習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得出歷史結論的歷史思維方法。(過渡:歷史上把這
11、樣一段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稱之為“光武中興”。如若你有機會去到劉秀的家鄉湖北棗陽市,你會發現這位帝王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劉秀不僅是東漢的開國之君,更重要的是他讓漢朝重新崛起,煥發生機。但在榮光的背后,中興之下一些隱患問題日益暴露出來。)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2、中興之下的隱患 PPT展示圖片及陰麗華和郭圣通的介紹學生閱讀材料通過圖片和材料Q:劉秀是靠什么人支持才當上皇帝的?思考回答加深對地方豪強 的認識,為后面 PPT 展示陶院落和豪強宅院的畫像磚拓版圖片及討論做鋪墊。史料文字Q:從以上材料中你能看出豪強地主的實力怎么樣?( 過渡:豪強地主的勢力得到發展,成為了東
12、漢發展的一大政治隱患。與此同時豪族勢力的迅猛發展,他們不斷兼并土地,其嚴重后果是造成了農民大量破產,成為流民。流民便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王莽末年赤眉綠林起義便是最好的寫照。所以流民問題成為了東漢發展的一大社會隱患。)三、戚宦亂政朝綱不振老師提供的資料包,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根據老師所給問題:的材料,結合培養學生合作探東漢中后期,權力的天平會怎么傾斜?為什課本知識,以究的能力,讓他么?小組為單位進們學會有理有據這種傾斜的局面會給東漢政權的發展帶來行合作探究的表達自己的看什么影響?法和觀點。教師巡視課堂,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學生根據討論第二篇四 、 民變四起黃巾起義表達自己的觀人心亂PPT展示材
13、料東漢后期流民資料和地方民謠。點(過渡: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之下,社會狀況越來漢漸終越動蕩,地主階級爭權奪利,最后遭殃的還是老百姓。再加上東漢后期災荒連年,雪上加霜,老百姓被逼到了死亡的邊緣。 “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從來不可輕。 ”農民階級誓死與東漢統治者血戰到底的決心終于在公元 184 年,釀成了“八州并發,煙炎絳天”的黃巾大起義。)學生觀看視頻,了解黃巾起義的過程利用視頻讓學生 對歷史事件有一 個更加直觀的感 受PPT播放視頻黃巾大起義引導學生對本課只是進行一個基本的歸納總結回顧本節課所以史為鑒,與現 實相結合,讓學小結修訂自己的思維導圖,上臺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
14、學,完成啟思 和精煉生學有所想、學 有所悟、學有所悟。老師PPT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與學生分享。感。授課詳案【導入新課】Q: 提到漢朝,你首先想到的皇帝是誰?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位低調奢華而又有內涵的漢朝皇帝。PPT播放視頻安靜的美男子:劉秀這位看似知名度還不及三國時期的劉備的東漢帝王,是歷史上唯一一位集“中興之主”與“開國皇帝”于一身的帝王,我們今天就一起走進劉秀,走進東漢,領略東漢的興衰。板書課題:東漢的興亡【自主學習】同學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中引探部分的相關內容,簡要了解了東漢興亡的大致內容。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本課的學習當中。【 講授新課 】第一篇 光武興 為東漢一、復興漢室重歸一統
15、學生活動:角色扮演,人物訪談一個沒落“皇 N 代”的奮斗逆襲史【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課堂,以人物訪談和現場互動的形式簡單了解東漢的建立過程和劉秀的奮斗歷程,知道東漢是漢朝統治的延續。過渡: 光武帝劉秀究竟遇到了怎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我們一起來幫幫他。二、治國安民光武中興1、光武中興與民安PPT展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東漢初期遇到的問題。Q:東漢初年的社會是一番怎樣的局面?光武帝劉秀又是怎么解決的?生:分析材料,得出結論東漢初年經濟凋敝、社會動蕩閱讀課本,找出劉秀治國之策PPT展示史料與劉秀治國之策相對應,引導學生分析Q :劉秀的治國舉措體現出了他怎樣的治國理念?生:以民為本過渡:生于民間、長
16、于民間、參加過農民大起義的劉秀深知民間疾苦,他以民為本、休養生息,經過他的治理東漢社會正在發生變化。PPT展示東漢人口統計表、東漢寧城圖、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東漢集市畫像磚,學生感受光武帝治國帶來的社會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圖史互證,培養學生讀圖、讀史料的能力,讓學生理解劉秀心懷百姓,百姓民心所向是光武中興出現的重要原因。過渡:歷史上把這樣一段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稱之為“光武中興”。如若你有機會去到劉秀的家鄉湖北棗陽市,你會發現這位帝王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劉秀不僅是東漢的開國之君,更重要的是他讓漢朝重新崛起,煥發生機。但在榮光的背后,中興之下的東漢王朝,其統治內部一些隱
17、患問題日益暴露出來。2、中興之下的隱患:PPT展示圖片及陰麗華和郭圣通的介紹Q:劉秀是靠什么人支持才當上皇帝的?(地方豪強)PPT展示陶院落和豪強宅院的畫像磚拓版圖片及史料文字Q:從以上材料中你能看出豪強地主的實力怎么樣?過渡: 劉秀利用聯姻得到了豪強地主的支持,雖在稱帝后采取了一系列強化皇權的舉措,并削弱身兼功臣的外戚豪強地主集團。但優厚的經濟待遇和對豪族的優容,使豪強地主的勢力得到發展,成為了東漢發展的一大政治隱患。與此同時豪族勢力的迅猛發展,他們不斷兼并土地,其嚴重后果是造成了農民大量破產,成為流民。流民便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王莽末年赤眉綠林起義便是最好的寫照。所以流民問題成為了東漢發展
18、的一大社會隱患。當然,東漢前期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舉措與民休息,緩和社會矛盾,而且皇權實力強大,外戚和豪強集團的實力難以與皇權分庭抗禮,權力的天平自然是向皇帝一方傾斜。Q:如若皇權衰落,那時的權力天平又會如何傾斜?【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的分析和層層的引導,讓學生理解東漢王朝統治中的隱患,為后期探討東漢衰亡做鋪墊。第二篇 人心亂 漢漸終三、戚宦亂政朝綱不振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權力的天平1、學生結合導學案中老師提供的資料包,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問題:東漢中后期,權力的天平會怎么傾斜?為什么?這種傾斜的局面會給東漢政權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2、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皇帝年幼時外戚掌權,皇帝長大了宦官當道,皇帝一死,幼帝即位,太后接著臨朝。東漢的朝政陷入了一個循環往復的怪圈,外戚與宦官這兩大集團互相爭奪,輪流把持著朝政,使得東漢的政治越來越腐敗。四 、 民變四起黃巾起義PPT展示材料東漢后期流民資料和地方民謠。過渡: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之下,社會狀況越來越動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