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語文試題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赧(nn)然 漩(xuàn)渦 眼瞼(jin) 張口結(jié)舌B測度(duó) 游說(shuì) 痙(jìng)攣 揠(yà)苗助長C祈(q)求 處(ch)理 慪(òu)氣 應(yìng)運而生D憎(zng)惡 坍圮(p) 弄(nòng)堂 怏(yàng)怏不樂【答案】B【解析】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英國文學史綱緒言部分將英國文學分
2、為四個時期:草創期、意大利文化影響期、法蘭西文化影響期和近代新時期。全書接下來就是這么依次寫來,每章都以某一時期的社會背景開始,然后介紹主要作家的生平和作品。B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對群眾的民意渲泄總是會保持應有的警惕,因為它具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也是極不穩定的。它既是偏執的,又是高尚的;既是專橫的,又是理想的。C浮生六記是一部流傳200多年的國文珍品,一部影響深遠的清代文學扛鼎之作,也是林語堂、俞平伯、曹聚仁等大師名家推崇倍至的文學精品。D大草原上獅子總是少數,而角馬、斑馬、鹿卻是成群的。原來成群結對、人數眾多的總是弱者,三五出擊的才是真正的獵手,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在這種自然規律面前,試圖做什么改
3、變真的是徒勞。【答案】A【解析】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A上海市政府今天再次對黃浦江上游水域漂浮死豬事件處置工作作出針對性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水質監察,加強對取水口原水和水廠出廠水水質的檢測,確保飲用水安全。B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和麻煩,就停滯不前,埋怨周遭的一切。殊不知,生活其實很簡單,簡單到我們反而無法理解。一位智者說過,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可能,而要不要繼續追求夢想,完全取決于個人。C“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后崛起的最成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它具有濃郁嶺南文化特色。始作俑者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 D微軟前段時間宣布旗下游戲部
4、門因為XBOX而在短短三個月內虧損177億美元。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對目前XBOX造成的虧損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最終能夠達到目標,微軟就會持續的推動XBOX。【答案】B【解析】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黃教授認為鄒家健以自薦方式參選區人大代表的舉動是符合現行體制框架前提下參與選舉,本身是合乎法律規定的,這體現出選民具有了相當的參政議政的自覺意識。B近來,國內多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成了常態。對此,腫瘤專家表示,霧霾已經成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誘因。C一年一度的春節人才交流大會日前舉行,這是蛇年春節后杭州首場人才招聘會,648家用人單位提供了約13萬多個崗位,最終近4000人達成了
5、擇業意向。D借助電影上映,富陽將加強對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實景地的宣傳,讓更多人的目光從影片延伸至拍攝地,為此,計劃把黃公望隱居地、新沙島等景點串聯起來,推出“看電影、走實景”主題路線。【答案】D【解析】5概括下面這段話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作為本則消息的結束語填在空格里。(3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認為分子的氣味是由分子的結構所決定。然而,以香水為例,在香水分子被制造出來之前,人們往往不能判斷其氣味,而必須在成千上萬個結構相同的分子中來選擇正確的氣味,而這正表明分子結構決定分子氣味的理論存在漏洞。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項最新的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即用更重的
6、氫同位素重氫來替換了麝香分子中的氫原子,在其分子結構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分子的振動模式。實驗的結果讓人吃驚:麝香發出了和原來不一樣的氣味,這也意味著人們的嗅覺能夠感應到納米級的分子振動。這個實驗證明: 【答案】分子氣味受其振動模式影響(2分),由其結構決定說法不準確(1分)【解析】試題分析:答題時,要先速讀文段,整體感知內容,然后根據上下句來做出答案。從麝香的實驗的文段中,可以找到關鍵語句進行分析,如分子結構不變,改變分子的振動模式,實驗結果是氣味改變,所以,可以得出分子氣味受振動模式影響;從而證明文段的開頭的觀點“分子的氣味是由分子的結構所決定”是不準確的。考點: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能力層
7、級為表達運用E6仿照畫線的句子在下面的橫線處續寫兩個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 (4分)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中的堅冰;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散積聚在人們心頭的陰云; , ; , 【答案】示例:諒解是一場綿綿的春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諒解是一陣柔和的清風能想滅堆積在人們心中的怒火。【解析】試題分析:此類仿寫題目,可以采用把關鍵的近似詞語進行替換,把形容詞和名詞替換為類似的詞語。如和煦的,可以替換為綿綿的;消融替換為洗滌;堅冰替換為塵埃;替換后,要注意句子的文意要貫通。考點: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7下圖是一則公益平面廣告,根據要求答題。(5分)【
8、小題1】請簡要賞析這則公益廣告的創意。(3分) 【小題2】請根據本則廣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現實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2分) 【答案】二、現代文閱讀(29分,選擇題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9分)大部分的研究者認為,不管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在古代還是現在,音樂與文學始終如兩支根莖相連的雙生花,相輔相成,不可分割。西方文學對音樂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候的歌曲,受詩歌散文影響的作品最初出現在羽管鍵琴和擊弦古鋼琴曲目上,有些曲目是以圣經和希臘神話為主題的。而有著強大影響力的歌劇在古代就顯示出音樂和詩歌的密切關系。歌劇的淵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悲劇,16世紀末,意大利弗洛
9、倫薩的藝術家認為,復調音樂的多聲部織體嚴重阻礙了詩歌的情感表達,提出復興古希臘的悲劇的藝術主張。于是出現了一批取材于希臘神話的歌劇,這類歌劇旋律呈現出單聲部主調性的風格,具有朗誦性的特征。這是音樂史上重要的一步,當然這邁出的重要一步同文學密不可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西方音樂的發展更加異彩紛呈,偶然音樂、概率音樂、具體音樂、簡約音樂等,各種難以歸為某一流派的音樂大量涌現。現代派音樂作品中有一首著名的4分33秒,作曲家約翰·凱奇讓演奏者走上臺,翻譜,靜坐,下臺一共經歷的4分33秒,由“無聲的音樂”引導觀眾注意周圍一切響動而形成“有聲的音樂”,而每人心中的音樂也不同,更呈現出一種唯心的、
10、偶然的不確定狀態,這些音樂可以說與西方現代文學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二戰后,西方的物質文明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則是精神文明的危機,這時期的西方文學作品也帶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義的成分。因此,音樂和文學的聯系在現代社會這樣一個相同的背景下,更呈現出一種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識形態。法國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的詩集邪惡之花是象征主義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勞迪奧·德彪西從邪惡之花中所寫的“飄在夜晚中的聲音與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西方如此,在東方,音樂與文學則更是不可分割。公元前5世紀,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歷史局面,涌現了一大批思想家。這時期思想活躍,最為著名的則是儒、墨、道
11、三家,而這時期的各種音樂思想也層出不窮,最為著名的就是“倡樂”和“非樂”。“倡樂”的代表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樂”的音樂美學思想;而“非樂”的代表是墨、道兩家,這些思想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音樂與文學都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文人感懷的主要方式,古琴這種樂器在這時已經受到了格外的推崇,出現了一大批的文人音樂家,最為有名的為曹植、嵇康、阮籍三人。“緣情度曲”是音樂對詩情的最好的解讀方式,兩宋時的周邦彥、姜夔可謂之代表。這時的音樂對于他們已不僅僅是用于娛樂,而與詩歌一樣成為他們抒發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小題1】下列關于“西方文學與西方音樂”的表述符
12、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西方文學對音樂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候的歌曲,那些曲目都以圣經和希臘神話為主題。B歌劇的淵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悲劇,這類歌劇旋律呈現出單聲部主調性的風格,具有朗誦性的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的物質文明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則是精神文明的危機,這時期的西方文學作品帶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義的成分。與此同時,西方音樂的發展也異彩紛呈,某些現代派音樂作品更呈現出一種唯心的、偶然的不確定狀態。D法國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的詩集邪惡之花是象征主義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勞迪奧·德彪西從邪惡之花中所寫的“飄在夜晚中的聲音與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由此可見,這些
13、音樂與西方文學根本就是同根而生的。【小題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公元前5世紀,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歷史局面,涌現了一大批思想家,而這時期的各種音樂思想也層出不窮。B“倡樂”的代表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樂”的音樂美學思想;而“非樂”的代表是墨、道兩家,這些思想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C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出現了一大批的文人音樂家,最為有名的為曹植、嵇康、阮籍三人,“緣情度曲”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文人感懷的主要方式。D兩宋時期的音樂對于文人已不僅僅是用于娛樂,而與詩歌一樣成為他們抒發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小題3】根據文章內容,指出研究者認為“音樂與文學始終如
14、兩支根莖相連的雙生花”的理由。 下句進行比較、理解,可以用假設代入法。C不符合原文,原文“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音樂與文學都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文人感懷的主要方式緣情度曲”是音樂對詩情的最好的解讀方式。”所以選C。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3】試題分析:此題要在對文章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帶著思考題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進行概括分析。如第二段,側重于“根莖相連”;文章第三段,側重于“同根而生”;文本第四段,從外在形式上說,它門是外形相似的“雙生花”。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20分)村莊如風賴賽飛從一個偏僻
15、寂寞的村莊長大并出走后,一直對別人的村莊充滿了關切。無法形容看見生長在自己村莊的野草以同樣的長短、同樣的疏密綠在他鄉的河堤上,河堤一側的楊柳以同樣優美的曲線垂向水面,長長的枝條蘸著水,劃出同樣的粼粼波紋時的感覺。每次初見的剎那,起一陣輕微的恍惚,像是在夢中。關于村莊的起源,離不開自然的恩賜。天地之大,容人安身立命的去處很多。一條河的鮮活,一座山的厚實,一方地的平坦,都可以成為村莊形成的理由。人則隨遇而安。因此敘述一個個村莊的歷史,好比傳唱童謠: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山上有座廟在巡回往復的敘述中,村莊自然而然地繁衍開來。原生態的村莊是包容的,草木向榮,六畜興旺
16、,人樂在其中。是自由的,缺少限制性、警示性的標志。對一輩子生活在村莊的鄉人而言,世上沒有不可以走的路,即使橫著扁擔走都行。同時,狗也有權在上面遛彎,興之所至賴在路中央伸伸懶腰。雨后,雞將爪子提上按下,悄悄地印出一枚枚的竹葉。鴨群經過,扁掌紛至沓來,發出極具煽動性的啪噠聲。甚至卑微的蛤蟆、毛蟲時不時現身其上,大膽地跳躍、爬行。村莊還是簡單的,有些到了坦誠通透的地步。沒有太陽照不到、風吹不著的死角。如果愿意,凡是生命都擁有一片天空。那里,雖然大地被草木嚴密覆蓋著,人始終感覺不到巨大的陰影。而村頭和房前屋后大樹篩下的斑駁影子是那樣的惹人喜愛,成為清爽的福地。面對村莊,覺得心里有底。一條路從村這頭通到
17、村那頭,站在稍遠處,就能觀察到整個村莊的輪廓。這意味著目光足以將它籠罩,并能從中捕捉到某些特征。如果村莊緣水而建,常會牽牽連連悠長如帶。如果坐落在山坡上,會像棋師留下的殘局,散漫中玄機重重。聚在平地上,則是荷葉上的一大滴水珠,風輕易吹不動它。我對城市化并不反對,一些時候充滿了感激。城市就像日長夜大的魔樹,枝繁葉茂,根須發達。它們以人類為土壤,人中的精英,年輕膽大氣壯的被汲走了。留下老邁或幼小的,步履蹣跚之輩,時間與生命的流逝隨之變得緩慢。村莊因此安詳,甚至懶洋洋機械化盛行,土地不再過度榨取人的力氣,田野更加綠意蔥蘢,人類活動的痕跡不明顯了,地頭不總是撒滿了勞作的人。有陣子,呆在久違的村子里,白
18、天竄到靠近后門山的住戶。那一帶在山坡上,拾級而上是一處房子,拾級而下是另一處房子,爬高摸低,落差挺大。屋后是連綿的果樹,再過去就是叢生的雜木林,看不透的綠色枝葉,重重疊疊,碧油油的。許多人家已人去樓空,一個人站在略顯神秘的庭院內,看見門窗緊閉,臺階上泛出了隱隱的青苔色,縫隙間長滿了閑草。燦爛的陽光照耀著門前的美人蕉,翠綠的長葉闊大光滑,從中抽伸出一串串猩紅花朵,濃艷的色澤,鮮艷如血,始終被約束而無法泛濫,因郁悶而充滿著勃動。肥壯的根芽擊穿花砌,長長短短,在殘瓦斷磚間四處萌發。另一種也是鄉村常見的雞冠花,舊年的種子隨風播撒,沿著墻根向外輻射,無人刈割,長得遍地都是。設想秋天開出花來,頂著紫冠,好
19、似站著一院子的公雞。連闖幾戶民宅,都是如此景象。暮春的和煦中,長久呆立在沒有看門狗的院落,聽著風吹樹葉沙沙響,夾雜著三兩聲鳥兒的幽鳴。忽覺獨對盛開的鮮花,好像聆聽陌生的靈魂向你傾訴衷腸。那些風花雪月的流言往事,暗暗敘說村姑和后生風華正茂的時光。與所有農村人一樣,她們曾因土地被禁錮,任由如花的青春兀自大紅大紫,熱烈而寂寞。時過境遷,土地的束縛力日漸式微,許多年青人似蒲公英的種子,飄離了這塊貧瘠狹小的故土,憑借自身的微薄之力,乘風飄向不可知的未來。造化弄人,感受著他們命運的無常,心中無限凄涼。一段時間,對著辦公室墻上的地圖盡發呆。地圖從本縣直到世界很齊全,叫人身處斗室,也不得不胸懷全球。仔細看,線
20、條在我眼前向四周輻射,串連起一個個的點與圈城市,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尋找的村莊在地圖上不會有標注,它們隱身在點線構成的空白處。其實隨便一處,都聚集著許多的村莊,就像魔法袋里取之不竭的寶藏,喚起你綿綿的遐想。我希望有那么一天,雙腳能與念想一樣輕盈自由,永不疲憊,我會沿著地圖上的網絡,仔細搜尋心目中的寶藏,那些平日隱藏起來的村莊。當我不停地從一個村莊走向另一個村莊,我的心也漸漸融入到了那些不再是空白的村莊中。【小題1】指出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題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的含義。(4分) (1)每次初見的剎那,起一陣輕微的恍惚,像是在夢中。 (2)我對城市化并不反對,一些時候充滿了感
21、激。 【小題3】閱讀全文,概括作者是從那幾個角度來寫村莊的?(3分) 【小題4】賞析文章畫線的句子。(5分) 【小題5】文章的題目是“村莊如風”,請結合閱讀談談你對于文中“村莊”和“風”之間的聯系的理解。(5分) 【答案】【小題3】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可以從內容上進行分析歸類概括。如文章第二段,“關于村莊的起源,離不開自然的恩賜”可以概括為村莊的起源;第三段開頭“原生態的村莊是包容的,草木向榮,六畜興旺,人樂在其中”一直到第五段可概括為村莊的生活;文章6開頭“我并不反對城市化”可概括為村莊的興廢;7、8兩段可概括為村中人生活的去向。考點:分析作品結構,
22、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4】三、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19分)游桃花記明·陳繼儒 南城獨當陽,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陽氣及水色,太是秾華。居民以細榆軟柳編籬緝墻,花間菜畦,綰結相錯如繡。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陳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賓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東,有桃花蓊然。推戶闖入,見一老翁,具雞黍餉客。余輩沖筵前索酒,請移酒花下。老翁愕視,恭謹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從花板灑杯,老饕一番。復攀桃枝,坐花叢中,以藏鉤輸贏為上下,五六人從紅雨中作活轆轤,又如孤猿狂鳥,探葉窺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為生辰,余于
23、酒后作歌贈之,謂翁明日請坐卮脯為壽。十四日,余與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關路,途得伯靈、子猶,拉同往。又遇袁長史披鶴氅入城中,長史得我輩看花消息,遂相與返至桃花溪。至則田先生方握鋤理草根,見余輩,便更衣冠出肅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賓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從城上窺見,色為動,復踉蹌下城,又以酒及鮮筍、蛤蜊佐之。是時,不速而會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歸駢為十九。榼十一,酒七八壺觴。酒屈興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恥,忽城頭以長綆縋酒一樽送城下,客則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輩大喜,賞為韻士。時人各為隊,隊各為戲。長史、伯靈角智局上。紛紛諸子,飽毒空拳,主人發短耳長,龍鐘言笑。時酒瀝
24、尚馀,乃從花籬外要路客,不問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澆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發角:人人得大歡喜吉祥而去。日暮鳥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顧視紗巾縹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征君以避秦數語輸寫心事借桃源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齒無一人為花作津梁傳之好事者。自余問津后,花下數日間,便爾成蹊。第賞花護花者,舍吾黨后,能復幾人?幾人摧折如怒風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闌珊狼藉?則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謂功罪半之矣。 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 藏鉤:古代的一種博戲,也作“藏彄”。晉代周處風土記:“臘日飲祭之后,叟嫗兒童分為藏彄之戲,分二曹較勝負。”鉤,為博具。【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
25、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便更衣冠出肅客 迎接B酒屈興信 舒展,伸張C余亦言旋 回家D第賞花護花者 次第【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余以花朝后一日 以八千歲為春 B色為動 請以趙王城為秦王壽C客則文卿、直卿兄弟是也 則與斗卮酒 D乃從花籬外要路客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闖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見到他已準備了飯菜,便入內大吃一頓,老人雖愕然,仍熱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頤、嬉戲玩鬧,極為盡興,最后作歌送給老人,權當壽禮。B十四日,作者與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歡聚,席間,
26、一眾好友暢飲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縱橫。酒酣耳熱之際,還開起了路人的玩笑,度過了異常愉快的一天。C本文記敘作者城郊賞桃花之“樂”,寄寓愛花、賞花、護花不易之意。結尾把花與人、花與社會聯系起來,筆墨雖然依舊輕靈,但心情已經沉重。D陳繼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達任心自適的感情,這篇游桃花記更是貫徹了他“文以自娛”的主張。【小題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昔 陶 征 君 以 避 秦 數 語 輸 寫 心 事 借 桃 源 為 寓 言 非 有 真 桃 源 也 今 桃 花 近 在 城 齒 無 一 人 為 花 作 津 梁 傳 之 好 事 者。【小題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1
27、)居民以細榆軟柳編籬緝墻,花間菜畦,綰結相錯如繡。(4分) (2)則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謂功罪半之矣(3分) 【答案】【小題1】D【小題2】D【小題3】B【小題4】昔陶征君以避秦數語/輸寫心事/借桃源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齒/無一人為花作津梁/傳之好事者【小題5】(1)居民用細細的榆枝和柔軟的柳枝編制籬笆,桃花間隔雜種在菜地里,盤繞糾結如同繡品(2)那么我對于桃花這一樁事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功過各半了【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此題可以將各個解釋放入各自的中具體語境(上下文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者應是正確的。D項解釋錯誤,“第賞花護花者”的下句“舍吾黨后,能復幾人?
28、”大意是來賞花護花的人,除去我們這群人外,還能有幾人?可知,第,應為只是。所以選D。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2】試題分析: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A介詞,介紹動作施行的時間“在”/介詞,介紹動作施行時涉及的對象,“把”B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因為”。/介詞,表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替,給”C副詞,判斷句中表強調、確認,“是”。/連詞,表順承關系,“于是”D副詞,順承關系,“于是”所以選D。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3】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把選項放回原文,根據具體語境進行分析,做出取舍。B
29、項表述不準確,不是十八人,后面又出現了文卿、直卿兄弟。所以選B。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4】帽出來迎接客人。客人正分散著蹲坐在石頭上,安甫、賓之、箕仲父子都提著酒榼來陪酒了。董、徐、何三位先生在城上見到,臉色為之(歡喜得)改變了,又踉踉蹌蹌地下城來,用酒和鮮筍、蛤蜊來陪酒了。這時,未受邀約而突然來會的客人總共有十八人,(加上)田先生的兒子歸駢一共是十九人。榼十一個,酒七八壺。酒盡而興濃,桃花醉去了而客人愈加清醒,裝酒的瓶、罍互相以無酒為恥。忽然城頭有人用長繩子懸掛一樽酒墜下城來,這送酒的客人原來是文卿、直卿兄弟。我們大為歡喜,欣賞他們是風雅之士。當時每個人
30、各自歸作一隊,每隊都各自游戲。長史、伯靈在棋局上斗智。諸多棋子,飽受空拳荼毒,主人頭發短耳垂長,有神仙之姿,老邁卻言笑晏晏。這是尚有余酒,就從花籬外邀請過路客人,不管生熟美丑,把一杯酒灌進口中,把一枝桃花插入鬢角:每個人都得到了大歡喜吉祥才離開。天色已晚,歸鳥回巢,我也返回了,大家都在月色下相互攙扶著回家(因為喝醉了),回頭看紗巾衣袖上面,都是星星點點的酒痕和桃花瓣。昔日陶淵明用桃花源記書寫一段心事,借桃花園作寓言,并非真有桃花園。現在桃花近在城郊卻沒有一個人為花做媒,傳播消息給好事者。自從我來到此處游玩后,幾日之內,桃花樹下就踏出了一條路徑(來的人很多)。只是前來賞花護花的人,除去我們這群人
31、外,還能有幾人?又有幾人用暴風驟雨的手段摧折桃花,致使地下一片紅色的花瓣衰敗零落?那么我對于桃花這一事情,可以說是功過參半了吧。(二)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后面題。(6分)寒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注:寒食,節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小題1】兩首詩都寫了寒食節斷火的生活場景,態度卻有高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說明,孟詩 ,張詩 。(2分)【小題2】簡要賞析兩首詩的表現手法。(4分) 【答案】【小題1】孟詩自嘲,“貧居往往無煙
32、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張詩乞憐(題目“獻太守”),自慚,“慚愧四鄰教斷火”“堪笑”“堪憐”(孟,有氣節;張,獻媚【小題2】孟詩以樂景襯哀情,(用典); 張詩以哀景襯哀情【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此題要重點分析詩人的態度,要在整體感知詩歌大意的基礎上,從詩歌題目和注釋中獲得詩歌寫作背景,然后,從詩歌中找出能表現詩人態度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兩首詩歌都是寫寒食節的,孟詩表現的是詩人遠在他鄉過寒食節,因為貧窮,所以往往不生煙火,并只是單獨為了紀念介子推,所以,有自嘲的意思。張詩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獻給太守,故意自慚、乞憐。孟詩表現出了做人的氣節,張詩表現出了獻媚之意。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33、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小題2】試題分析:答題時,要理解表現手法的運用特點,大都以修辭手法,描寫等為主。在分析時,要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判斷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如孟詩第一個句子運用了景物描寫“二月江南花滿枝”以江南的春意來反襯自己的哀愁;張詩運用了“三徑苔荒一釣船”,以凄涼的景物描寫來襯托自己的哀愁。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6分)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子曰
34、:“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813)【小題1】體現了孔子的什么精神?(1分) 【小題2】“荷蕢”者認為孔子固執,不懂得變通,你是否認同他的看法?結合上述章句,談談你的理解。(5分) 【答案】【小題1】知其不可而為之【小題2】選擇一:認同荷蕢者的看法。在踐行自己的思想學說受到挫折時,內心確實要寬闊,不能偏狹,要聽得進別人的勸告,也要敢于接受現實。別人不了解,不支持自己的學說,或正說明推行“道”的時機還不到,自可保持高潔。可學著及時調節自己,如荷簣者那樣通達權變,要么改變思想主張,要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等。孔子的思想確有為“道”的原則所累的成分,在適應
35、社會,靈活應對現實禮崩樂壞的局面上,缺乏一些權變的空間。(考生答案在結合材料的前提下,分析有條理,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能自圓其說皆可)選擇二:不認同。孔子不是不會通達權變,“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就說明主張中庸之道的孔子是非常看重通達權變的。孔子堅守的“道”,則是他變通的基本原則,在“守死善道”前提下權變。孔子擔心的并不是自身是否為人所知,也未因此否定自己的“道”,只是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做得不夠。因此對荷蕢者,知其不可說服,也就通達權變以待。(考生答案在結合材料的前提下,分析有條理,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能自圓其說皆可)【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
36、基礎上,從中找出關鍵詞句進行概括。“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表明了孔子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或者說成知其不可而為之。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2】試題分析:答題時,要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結合著具體的孔子和荷蕢的言論、思想來闡述自己的理由。如要選擇認同。就要從文中找到表明孔子思想缺乏變通的語句進行分析。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表明孔子踐行自己的學說受到挫折時,聽不進別人勸告就表明孔子不善于變通。如要選擇不認同,就要從文中關于孔子的言行中,找出關鍵的語句作為理由。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就表明了孔子善于變通。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四)古詩文默寫。(6分)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小題1】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 ,欲罷不能。(論語)【小題2】商,傷也; 。夷,戮也; 。(歐陽修秋聲賦)【小題3】世人皆濁, ?眾人皆醉, ?(漁父)【小題4】 ,四弦一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