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縣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新人教版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八縣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新人教版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八縣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新人教版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八縣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新人教版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八縣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福建省福州八縣(市)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政治試題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文化包括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和非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下列屬于意識形態部分的有( ) 世界觀 人生觀 語言 文字 技術A、 B、 C、 D、2、對于文化來說,生命力來自實踐,創造力源自生活。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火熱的現實生活飽含著豐富的文化創造源泉。這說明( )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社會實踐為文化創新提供豐富的資源 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文化要有活力要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A、 B、 C、 D、3、來自

2、美國好萊塢的動畫巨作功夫熊貓橫掃全球,在中國票房高達數千萬美元,相關的衍生產值更是難以估算。這說明( )A、文化是第一生產力,極大推動生產力的發展B、文化促進經濟的發展,給經濟以重大影響C、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D、文化產業應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環節4、“中國有功夫和熊貓,卻沒有功夫熊貓”電視劇西游記孫悟空的經典形象扮演者六小齡童說。這啟示我們( )A、要博采眾長,積極吸收外來的優點 B、要繼承傳統,取傳統文化之精華C、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D、在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上要積極創新5、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切實解決廣大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

3、問題。截止2011年底,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45億元,地方投入達30多億元,共建成農家書屋30多萬家。材料表明( )A、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B、社會文化離不開物質載體C、文化是一中社會精神力量 D、文化與經濟相交融6、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鎮政府文化站里有一個農家書屋,藏書近2萬冊,報紙、雜志10多種,還有閱覽室、網吧等多種配套文化設施。一位農民說:“現在閑暇時間多了,更愿意到這里看看書,增加點文化知識,比打麻將強多了。”這句話說明( )A、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B、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主動接受的過程C、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D、文化環境有利于人的成長7、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

4、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應該( )尊重差異 取其精華 推陳出新 革故鼎新 去其糟粕A、 B、 C、 D、8、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這表明( )弘揚傳統文化有利于中華文化的繼承 弘揚傳統文化要不斷推陳出新 傳統文化只有適應社會的變遷,才能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只有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維系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A、 B、 C、 D、9、溫家寶總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五年累

5、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全面實現城鄉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惠及1.6億學生。我國之所以重視發展教育,是因為( )教育具有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教育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A、 B、 C、 D、10、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活動,也是云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活動。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對潑水節認識正確的是( )A、是展現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B、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C、對當代人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發展道路有深遠影響D、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集中表達

6、11、3月22日,俄羅斯“中國旅游年”在莫斯科拉開帷幕,據悉,中俄旅游文化年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既激發了兩國民眾的旅游熱情,也促進了兩國民間交流。這啟示我們( )要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要尊重文化差異、和睦相處 民族文化間存在著差異 世界文化漸趨融合A、 B、 C、 D、12、下列對中俄文化年認識正確的有( )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可以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可以促進中俄文化一體化 可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A、 B、 C、 D、13、中華文化是一個恢弘的整體,融合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這主要顯示了( )A、中國古代的

7、文學藝術走在世界的前列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基本特征C、中國不同區域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D、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14、古老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下列內容能夠體現中華文化這一特點的是( )我國的園林藝術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我國的文學藝術內涵豐富、風格鮮明獨特 我國的古代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前列我國不同的區域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A、 B、 C、 D、15、2012年8月,中國保釣人士沖破日軍的重重阻攔,登上釣魚島并插上了五星紅旗,向全世界宣布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保釣人士的壯舉體現了( )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

8、永遠的精神火炬 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時刻保持團結統一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A、 B、 C、 D、16、黑格爾說:“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英雄們主宰著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視野。”當下主宰中國人視野的時代精神是( )A、中華民族精神 B、社會主義文化 C、改革創新 D、民族優秀文化17、我要去延安是有感于延安人民為民族解放和獨立作出巨大貢獻而創作的一首歌,采用了當代年輕人的視角和現代音樂語言,平實清新,喚起了人們對延安精神的回望和感受。下列對于延安精神表述正確的是( )A、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鮮明的時代性B、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突出表現C、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D、是整體意識

9、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認同和升華的體現18、當今時代需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因為它是( )維系中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 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價值追求A、 B、 C、 D、19、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我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下列符合這一變化的( )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能讓人們看到各式各樣的“新聞”炒作 易于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的發展A、 B、 C、 D、20、星光大道欄目自開播以來堅持以“百姓舞臺”為宗旨,沒有門檻,沒有距離,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群眾可登上央視舞臺,各顯其能,展示風采。反映

10、出這一欄目( )A、反映廣大人民的利益與呼聲 B、面向廣大人民C、以追求節目形式多樣為目標 D、大力弘揚了主旋律21、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綱要提出,改善國民旅游休閑環境,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限時免費開放城市休閑公園,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這種做法( )A、有利于促進各種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B、有利于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C、有利于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D、有利于文化公共設施經濟功能的強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22、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

11、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保證是( )A、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B、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C、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做到( )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堅持發展多元文化堅持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A、B、 C、 D、24、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之所以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因為( )A、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靈魂B、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C、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才能保證

12、其正確的發展方向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榮辱觀的基礎25、某機構對1000名居民的幸福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一項是“你與鄰居的關系”,統計結果如下:非常熟悉見面打招呼基本不認識13.5%55.4%31.1%據心理學家分析,鄰里關系是影響人的幸福感的重要外部因素。結合統計結果,下列建議能提高人們幸福感的是( )開展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進人際交流 發揮居委會的溝通協調作用,構建和諧社區 大力弘揚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培育文明風尚 加強技術培訓,提升居民的科學文化修養A、B、 C、 D、26、廈門大學醫學院教授傅瑾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文憑涉嫌造假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廈門大學隨之解除與傅瑾的工作合同

13、,作辭退處理。這表明( )明禮誠信是公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相互促進 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 我們必須不斷改造主觀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A、 B、 C、 D、學校 班級 姓名 座號 準考號: .-密封裝訂線-.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八縣(市)一中期中聯考高中 二 年 政治 科答題卷考試日期: 4 月 24 日 完卷時間: 90 分鐘 滿分: 100 分 12627282930總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題號212223242526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52分)二、

14、非選擇題(共48分)27、2012年開學第一課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航天英雄、奧運冠軍等成為了主講老師,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等先進事跡成為教材內容,向中小學生傳遞美,傳遞正能量,讓他們感知到什么是美,什么是善,無形中回答了“該做怎樣的人”的問題。 請運用文化對人的影響有關知識,說明制作開學第一課向中小學生傳遞美、傳遞正能量的文化生活依據是什么?(12分)28、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學院諾貝爾評審委員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獎的消息讓中國的網友興奮不已,以下是網絡上網友對莫言獲獎原因的分析:“莫言的獲獎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今后會讓中國文壇擁有更多

15、的憧憬和遐想。”“了解國外大眾的需求,讓作品被國外讀者理解并被需要,也平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寫作要站在人性的高度,放手去寫人,超越地域,種族等界限。”“中國元素是制勝之寶,莫言的作品就是以表現家鄉人民的生活、中國獨特的文化和民族風情來征服了諾獎評委。”“必須向西方學習,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洋為中用。”“作品必須被翻譯,必須在西方群眾中具有認知度。”網友對莫言獲獎原因分析體現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29、中華文化與西藏文化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一方面,以漢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對藏族文化有重要影響;另一方面,西藏文化也對中華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離開西藏文化,中華文化就不完整;離開中華文化,

16、西藏文化就不會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華文化的繁榮有賴于西藏和其他地區民族文化的繁榮,而中華文化的發展也必然有力地促進包括藏族文化在內的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的繁榮。運用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12分)30、2013年1月開始,福州市將每月組織“福州好人”評選活動。福州好人分為“助人為樂好人”、“見義勇為好人”、“誠實守信好人”、“敬業奉獻好人”、“孝老愛親好人”五個類別。舉辦“福州好人”評選活動旨在廣泛發掘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這一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和道德風尚的傳播。(1)請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角度說明為什么要開展“福州好人”評選活

17、動?(6分)(2)對于青年學生我們應怎樣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水平?(6分)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八縣(市)一中期中聯考高中二年政治科試卷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CD BBCAB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BACACCB題號212223242526答案CACCAB27、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洋為中用”(1分)體現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這樣的文化產品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2分) “作品必須被翻譯”(1分)體現要借助多種傳媒宣傳中國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2分)(答對其中4點給滿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給分)29、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華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內,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每點3分, 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給分)30、(1)開展福州好人評選有利于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