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_第1頁
“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_第2頁
“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_第3頁
“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_第4頁
“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案“數學文化”校本課程綱要一、 課程背景: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并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 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 簡捷的 手段。數學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數學決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學是空間, 是圖形,是語言,是游戲,是故事,是問題,是發現和發明,是科學,是歷史, 是一座藝術的宮殿,更是一把金鑰匙,讓學生們用這把金鑰匙去打開人生旅途上 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數學文化”校本課程從一年級起開設,六年逐步滾動, 通過六年的學習,初步了解數學發展史, 了解中外數學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 碑作用的數學成果及重大事件,掌握一些簡單

2、的數學思想、數學游戲,感受數學好玩、數學有用、數學是美的。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用數學的頭腦 去解決身邊的問題,從而養成品德,健全人格。、 課程目標:1、 了解數學的發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數學事件。2、 熟悉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會講數學家的故事,感悟數學家的人格魅力3、 通過數學游戲、數學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掌握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4、 滲透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5、 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課程內容:1、來源:(1)網上下載;(2)選自教材(3)自編2、課程內容包括:數學故事、數學游戲、數學史上的重大事件、數學謎語、 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

3、數學與生活、數學與美等。3、性質:(1)預設性;(2)生成性。四、一年級課程安排廳P教學內容資源1數學家的故事:華羅庚的故事圖書、網上2:數學家的故事:陳景潤的故事圖書、網上3:數學家的故事:張廣厚的故事圖書、網上4數學界大事件: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介紹自編5數學游戲:過河自編6數學游戲:有趣的七巧板自編7數學游戲:排順序圖書、網上8數學游戲:玩數字卡圖書、網上9數學與生活:同樣多圖書、網上10數學與生活:貼郵票圖書、網上11數學與生活:巧妙計算圖書、網上12數學與生活:購物中的數學問題圖書、網上13數學與美:搭火柴棒自編14數學與美:對稱圖形自編15數學思想方法:分類與比較圖書、網上16

4、數學思想方法:找規律圖書、網上17數學家的故事:錢學森的故事圖書、網上18數學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圖書、網上19數學家的故事:江澤涵的故事圖書、網上20數學家的故事:畢達哥拉斯的故事圖書、網上21數學游戲:得紅旗圖書、網上22數學游戲:傳口令圖書、網上23;數學游戲:搶100分圖書、網上24數學游戲:登山得紅旗圖書、網上25數學與生活:人身上的“尺子”自編26數學與生活:對獎游戲圖書、網上27數學與生活:聰明棋圖書、網上28數學與生活:靈活地運用人民幣自編29數學與美:拼圖游戲圖書、網上30數學與美:數字塔游戲圖書、網上31數學思想方法:植樹節里學問多圖書、網上32數學思想方法:兔媽媽開店圖書

5、、網上課程評價:1、 以學生自評為主;2、 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如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積極性、參與度。3、 聯系學生的內化情況,如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能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問題。課題:數學家的故事教學目標:通過說故事、演故事、編故事,知道華羅庚等數學家的動人故事,了 解他們對中國數學界乃至世界數學界作出的杰出貢獻。 學習他們刻苦 專研、為數學奉獻一生的精神。課堂資源:校本資料”第二屆中外數學家的故事演講比賽材料匯編”課時安排:三課時第1課時:華羅庚的故事教學過程:1、故事激趣(1)自學成才的數學家(2) 埋在泥沙中的黃金(3) 華羅庚的故事(4) 小書呆子一一華羅庚(5) 創造生命奇跡的數學

6、家華羅庚(6) 與書為伴,自學成才(7) 華羅庚回祖國2、聯系實際(1)聽了華羅庚的故事,你認為華羅庚是一個怎樣的人?(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 學生交流。3、課后作業自編自演一個華羅庚的故事,下一節課交流。第2課時:陳景潤的故事教學過程:1、學生匯報自編自演的華羅庚的故事2、談話引入師:華羅庚為我國的數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那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陳景潤這個名字?師:你能談談對陳景潤有哪些了解?3、陳景潤的故事(1)立志摘取明珠(2)歌德巴赫猜想與陳氏定理(3)時代的楷模一一陳景潤2、聯系實際(1)聽了陳景潤的故事,你認為陳景潤是一個怎樣的人?(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

7、后怎么做?(4)學生交流。3、小組互動和你的互講一個陳景潤的故事第3課時:張廣厚的故事教學過程:1、故事激趣(1)愛數學的張廣厚(2)只要功夫深2、聯系實際(1)聽了的張廣厚故事,你認為張廣厚是一個怎樣的人?(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學生交流。3、做數學故事報(1)收集數學家的故事(2) 小組合作制一張關于數學家的故事的小報第4課時: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介紹(附教材)教學目標:1、介紹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召開的情況。2、了解我校師生參與數學家大會的情況。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課程資源:(1)校本資料一一楊俊彳校長帶隊參加 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

8、家大會 資料。(2)光盤: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教學過程:一、我校參與國際數學家大會前期的工作。1、馬志明院士致楊俊偉校長的信。2、覓小全體少先隊員倡議書。3、全國各地的響應書。二、介紹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情況1、介紹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相關活動。2、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徽、入場券等介紹。3、介紹覓小與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相關報道。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1、介紹我校參與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五位學生。2、觀賞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光盤。3、學生談體會: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體會?第5課時:數學游戲:過 河教學目標:學生在游戲中理解事物間的聯系。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找的關鍵的切入點。培養學生不斷探索的學習品質

9、。教學準備:進入網址 /hef/maths/ReadNews.asp?NewsID=149一、情景導入1 .小朋友你知道小羊最喜歡吃什么嗎?(青草)2 .那大灰狼也喜歡吃什么呀?(小羊)3 .對呀,它們三個中,小羊會吃青草,大灰狼會吃小羊,它們能碰到一起嗎?(不能)二、設置問題:有個獵人碰到了個難題。他捉到了一只狼和一只羊,又割了一筐青草,準備回家,可是要過一條河,一條船上最多只能運兩樣,想一想要怎樣過河?進入網址 /hef/maths/ReadNews.asp7NewsID-149三、探討方法4 .學生討論,嘗試方法。5 .師生共同找出一定要先

10、把羊先過河,羊放在岸上,再把草運過去羊運過來再把狼運過河,最后運羊第6課時:數學游戲:有趣的七巧板一、教學目標:1、認識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的由來。2、經歷探索七巧板的拼擺活動,豐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等有關平面 圖形的認識,感受圖形之間的關系、變化。3、在圖形的變換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直覺;并在拼圖活 動中能適當用圖形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從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創造力和語言表達力。二、教學準備:七巧板、電腦三、教學過程(一)認識七巧板1、師:今天,錢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一個畫廊, 我們一起來欣賞好嗎?(多 媒體演示)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生:我看到了船、狐貍、鳥、

11、小兔子、小狗師:你們知道他們是由什么拼成的?生:七巧板。師:是不是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媒體演示船、狐貍變成七巧板拼成正方形的過程。師:噢!原來真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呢!2、師:那七巧板你見過嗎?玩過嗎?學生自由暢談對七巧板的認識。(1、七巧板的組成;(2、 七巧板的由來上網)師:看來,小朋友對七巧板的了解還真不少。今天,錢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用七巧板開展有趣的活動。(二)拼圖活動活動一:師:首先進行第一個活動,用七巧板拼我們曾經見過的平面圖形。聽好老師 的要求:你可以用二塊、三塊或更多的板來拼,自己先考慮考慮,你是怎么想的 就怎么拼,聽明白了嗎?活動二:用七巧板拼你喜歡的圖案。學生拼,教師巡視指導

12、。師:誰愿意讓大家來分享你拼的圖案。(4個)師:你們拼的是什么暫時不要告訴他們,讓下面的同學來猜猜看。你們猜的出嗎?學生齊猜。師:同學們個個是能工巧匠,拼的圖案真漂亮。其他同學也想讓大家欣賞你 拼的圖案嗎?那把你拼的圖案在小組里猜一猜,說一說吧。活動三:師:看來,同學們要學會合作,并且要善于合作,善于思考,這樣才會有事 半功倍的效果。老師還要請同學們合作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相信這一次同學們合 作的更好。你們看,錢老師也拼了一幅圖,看了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童話故事?生:烏鴉和狐貍的故事。師: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嗎?生:烏鴉銜著一塊肉站在大樹上,狡猾的狐貍想吃那快肉,于是他贊美烏鴉:“親愛的烏鴉,

13、您唱的歌真動聽。”烏鴉張開嘴唱歌,肉就掉下去被狐貍搶走了。 師:我想小朋友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老師很想知道,這樣吧,每 個小組商量一個故事,合作把這個故事用七巧板拼出來。師:哪一組的同學先愿意把你們的故事介紹給大家。(二)小結延伸師:拼圖板的學問可大著呢,七巧板只是其中的一種。老師在網上找到了兩 副拼圖板,我們一起來欣賞。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也創造一幅拼圖板,拼出你喜愛的圖形,下節課我們 一起交流。第7課時:數學游戲:排順序目標:通過排順序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結合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活動過程:1、 看圖說話。出示圖:圖中小朋友認真學習,相互討論,按時完成作業,專心聽講。問

14、:誰能說說他們是怎樣學好數學的?(按一定的順序說)2、 排數序。1、師生拍手對兒歌。師:我說1,生:像根小棒1、1、1。(老師無序說九個數字)2、學生拿數字卡片上下同練,給九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再按從大 到小的順序排列。給圖畫排順序。1、出示三幅小鳥圖,其中第三幅圖左上角“飛來的1只小鳥”是活動的,要求“觀察一分析一調整一說圖意”。2、把飛來的小鳥移到右上角,表示飛走,學生重新給三幅圖排序。3、出示“小紅起床圖”四幅。學生同桌討論后排序。四、師總結:我們今后不論做什么事,想問題,都要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有根 據進行,才能把事情做好。第8課時:數學游戲:玩數字卡教學目標:在數序的掌握中滲透

15、數與數的大小比較。在拼數時要求有多樣性和規律性,使學生感受到數與數組合的規律及 數感。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0-9十張數卡一、比一比1 .小朋友今天我們每人都帶來了什么?(數字卡)2 .分別是幾呀? 把它們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你是怎么排的?(從大到小9-0,從小到大0-9)3 .我們今天先來玩數字卡比大小的游戲。規則 同桌每個小朋友每次拿一張數字卡,比一比誰大就要說幾>幾,說對了,數字卡就歸這個小朋友。說錯了由另一個小朋友說幾 < 幾,對了,就歸另一個小朋友。看哪個小朋友贏的多。二、拼一拼4 .數字卡還有其它玩法,我們再做個拼數游戲。規則: 先拿出一

16、個數,再拿出一個數,拼起來成了一個新的數。想一想可以是幾,有什么特點? 如果要是大的數該怎么拼?同桌學生活動,先拼數,再每人說一個數。5 .小結:兩張不同數卡可拼成兩個大小不同的數。那三張、四張呢?我們一起來拼一拼,找找規律。6 .師生共同探討三張數卡,如 3、4、5二張二張拼能拼幾個數?學生答,師板書,找出規律。7 .共同探討4張等規律。第9課時:數學游戲:同樣多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初步了解遞等原理以及 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一、故事導入有位小朋友媽媽讓他看一看杯和蓋是不是同樣多,可他卻把杯和蓋弄得一團糟。小朋友,你能幫助他嗎?二、觀察思考(出示圖)1、數一數2、

17、連一連 同樣多。多個學生說。3、小結。略。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按老師要求進行比較。蘋果和梨比,他們的只數誰多誰少?梨和桃比,他們的只數怎樣?蘋果和桃比,它們的只數又怎樣?5、仿練。老師指名四位學生說。三、鞏固練習。6、出示卡片:1+3=2+2=6-24+1=7-( ) = () +3。問:你能讀讀填填嗎?同桌討論后填寫。四、總結。略。第10課時:數學與生活:貼郵票目標:初步形成枚舉思想,培養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合理地思考問題。活動過程:1、 引入。1、我們向遠方的親人問候,可以用什么方式呢?(寫信,)7、封上有什么要求嗎?(貼郵票,)有幾種貼法?學生操作。回答。師貼。(1)我們先貼1元幾張。(

18、2)(2)我們再想全拿5角的貼要幾張? ( 4)(3)如果我們1元的和5角的都要貼,它們各要幾張?2、 訓練。我們現在身邊只有5角和2角的郵票,那該怎樣貼出2元來呢?有幾種貼法呢?試試。問:擺的時候怎樣想呢?引導學生說出先想一種的有幾種方法,再想兩種全擺的有幾種。總結:略。第11課時:數學與生活:巧妙計算目標:1、初步認識“移多補少”的數學思想。2、會對排列有規律的數列進行巧妙計算。活動過程:一、引入爸爸媽媽曾經給你們講過西游記的故事吧!里面都有些什么人?孫悟空采滿了滿滿一布兜橘子,他對大家說:“在吃橘子前,我想考大家一個問題,我在第一棵樹上采了 1個桔子,在第二棵樹上采了 2個,在第3棵樹上

19、 采了 3個,在第4棵數上采了 4個,在第5棵數上采了 5個。你們算算看,我一 共采了多少個? 二、探索。學生小組討論。一學生上來移。(左邊擺3個圖片,右邊擺7個圖片)思考:怎樣才能變成兩邊同樣多呢?它的加數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呢?師:我們分三步思考:先請小朋友看看這里的加數? ( 5)那中間的一個加 數是幾? ( 3)用筆圈,我們第一步找中間數。我們能不能把前后的數都變成3呢?用什么方法呢?怎樣移呢?相互討論。把1+2+3+4+5變成3+3+3+3+3三、訓練a) 1+3+5+7+9b) 10+8+6+4+2c)同桌討論,說過程。d)師生交流。四、總結。略。第12課時:數學與生活:購物中的數學問

20、題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超市的各類物品擺放的照片,讓學生感受分類這一數學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3、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教學過程1、 展示照片,發現問題小朋友們,你們去逛過超市了么?你們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請看老師這兒提 供的一組超市里的照片。那么,你從中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呢?學生逐個談一談自己所發現的數學問題。2、 揭示分類思想,體會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超市里的物品都是分類擺放的,那么你在生活中,還發現哪里的物品也是 這樣分類擺放的呢?3、 結合提供的照片,體驗分類需要一定標準1、創設情境小朋友們,老師有一件急事要去做,想請你幫忙去超市買一只訂書機,你

21、 能很快就幫老師買到么?超市里有那么多的東西,你是怎么這么快就能找到的啊?原來超市里的東西都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擺放的。2、學生討論你有沒有觀察過,分了哪些類別呢?(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以后,有那些好處啊?你還能舉一些這樣分類的例子么?四、實際應用,拓展思維活動一:1、小朋友的桌上有些什么東西呢?向你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學生把自己桌上的文具向旁邊小朋友介紹一下)2、你能自己把這些東西來分一分,并分別擺放好,讓你的桌子變得整整齊 齊的嗎?并且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呢?(學生自己動手分,并分別擺放好, 然后向同桌說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分。學生都完成以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22、) 3、教師小結:剛才桌上的東西按用途來分類的,分成了兩類,文具應該放在文 具盒里,學具應該放在學具盒里。這樣,我們平時就應該養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 習慣,使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活動二:1、如果我們把全班小朋友分一分,可以怎么樣來分呢?(小組討論后全班 交流,學生可能出現這樣一些分法:男生、女生;長發、短發;座位的排數;高 矮;穿的衣服的顏色等等)2、你還想把什么分一分嗎?請把生活中你認為需要整理的東西用“分一分”的方法分類整理。(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并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分一分。 課上說想法,課后去實施,下節課再交流。)3、請同學課后調查一組小朋友家里的手機、電視、電腦、音像,自己進行 整理

23、,讓老師和同學能比較迅速地數出各有多少。第13課時:數學與美:搭火柴棒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簡單的平面圖形的認識和研究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數學的美。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9根火柴一、展示1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是什么呀?(火柴搭、蝴蝶圖金魚圖)2 .小火柴能搭圖形,你想試試嗎?二、學生活動3 .請拿3根火柴你能搭什么圖形?(三角形)4 .想一想搭一個三角最少需幾根火柴?(三根)5 .為什么?6 .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搭二個?,最少用幾根火柴?7 .學生嘗試8 .分別說說是怎樣搭的,比一比誰用的火柴最少。9 .小結:最少用5根。為什么?因為有一根是兩個三角共

24、有的邊。10 .7根火柴能搭幾個三角形? 9根呢?找找規律? 師板書3根1?5根2?7根3?9根4?11 .請小朋友搭一個正方形,最少要幾根小棒?搭2個,最少幾根? 3個呢?12 .學生自己找出規律第14課時:數學與美:對稱圖形教學目標:1、觀察和動手操作的體驗中,了解圖形的對稱性。2、學會辨認對稱圖形,提高判斷力。3、感受數學美。教學過程:1、 展示民族音樂,創設愉悅情景1、播放“梁祝化蝶”音樂選段,欣賞蝴蝶。2、引導學生觀察蝴蝶的特點,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討論描述畫面。3、老師啟發:我們今天要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它。4、老師演示蝴蝶(翅膀張開、合攏),讓學生感受左右兩邊一樣,翅膀對折 完全重合的

25、特點。2、 多種學習方式,認識對稱圖形1、觀察一組圖形,能不能給它們分類?2、按形狀分,有的按大小分。3、拼一拼從上面的圖形中,選兩個拼成下面的圖形。學生操作。4、組織學生展示作品5、還能拼出同類型的其他圖形嗎?6、引導觀察這些圖形的特點(兩邊都是一樣,兩邊對折會重合)7、討論,有沒有不是同一類型的呢?8、得出名稱象這樣的圖形,叫對稱圖形。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9、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剪刀,門,雙面膠,衣服,褲子)3、 動手操作,制作對稱圖形師:生活中對稱圖形真多,現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對稱圖形。制作一棵小松樹。你們有什么好辦法?(1)對折(2)畫一畫(3)用手撕4、 觀察比較,判斷對稱圖形出示

26、一些常見圖案,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多種形式,學生自主練習。1、連一連文檔2、臉譜欣賞,剪紙欣賞第15課時:數學思想方法:分類與比較教學目標:1、在整理、排列圖形的過程中鞏固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2、在比較物體多少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分類和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和 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過程:一、提供場景,設疑激趣1、投影(各種圖形整體無序地一次呈現)問:(1)這里有哪幾種圖形?(2)老師很想知道什么圖形多?什么圖形少?你有什么辦法?(3)小組討論方法(4)匯報交流設想:(1)數一數的方法知道誰多誰少。(2)整理排列比較誰多誰少問:數的方法快還是一一對應比較快?二、畫圖體驗師說要求,學生畫圖(1)先畫6個圓,

27、三角畫得和圓一樣多,你會怎樣畫?(2)正方形比圓多2個,五角星比圓少3個,比一比誰畫得能讓大家一眼 就看出來?三、交流互動,學生畫圖1、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分類整理和一一對應的方法?2、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類整理和一一對應的方法?3、小組先說,大組交流四、游戲體驗,分類比較(1)不用數怎么知道班上男生多還是女生多?(2)實際排隊五、總結第16課時:數學思想方法:找規律教學目標1、以生活中有關“規律”的真實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培養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讓學生在觀察、推理和動手中感受數學的排列美。教學過程:1、 認識規律新年快到了,同學們把校園裝飾得多美好。請小朋友們看

28、:你們發現了什么?師:象這樣事物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它就有了規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 起來找規律。2、 找規律1、找生活中、學習中的規律。師:“我們認識了規律,你能說一說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哪些事物是 有規律的嗎?2、找一組全體圖形的規律師:認識了規律就應該運用規律來解決問題。出示一組圖形,指明說接下去是什么圖形。Q 3 Q S Q 0)Q S 3、找動作規律打拍子:碰嚓嚓、碰嚓嚓、碰嚓嚓舉手:舉左手、舉右手、舉雙手4、找幾組平面圖形的規律。口。口 5、這組圖形有規律嗎?幫老師找一找。(1) AOODODAAD(2)你能重新畫一畫,畫出規律來嗎?6、你還能說出這些圖形的規律嗎?7、用色筆或用

29、圖案,創造一組有規律的圖形。8、總結:師:正是因為物體有了規律,我們的生活才如此豐富多彩。我相信只要小朋 友多觀察,多動腦筋,一定會創造出更多新的規律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第17課時:錢學森的故事教學過程:1、感知故事內容:(1)配樂朗誦:錢學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他為了更好 地報效祖國,于1935年考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 并于1936年轉入 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學習,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學家馮卡門為師,學習航空工程理論。錢學森學習十分努力,三年后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在馮卡門的 指導下,錢學森對火箭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 研

30、究領域中突飛猛進。不久,經馮卡門的推薦,錢學森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 輕的終身教授。從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錢學森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 活上享有豐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終想念著自己的祖國。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錢學森想回國報效祖國的愿望落空了,錢學森因 為是中國人而遭到了迫害。直到1955年6月,錢學森寫信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常 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同志,請求黨和政府幫助他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總理得 知后非常重視此事,并指示有關人員在適當時機辦理此事。經過努力,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于回到闊別 20年的祖國。不久,他便被任命為中 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為了提高我國

31、的國防能力,保衛我們國家的安全,1956年10月8日, 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一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第一任院 長。在錢學森的指導下,經過艱苦的努力,1960年10月,我國第一枚國產導彈 終于制造成功。2、理解故事內容:看投影學習朗讀故事內容,進一步理解其內涵。3、聯系實際消化故事內涵(1)、聽了錢學森的故事,你認為錢學森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貢獻和數學有沒有聯系?為什么?(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小組交流,大組匯報。3、課后作業學講編演錢學森的故事,下一節課交流。第18課時:高斯的故事教學過程:1、學生學講編演錢學森的故事:每組指派一名小朋友上臺演講。

32、思考:(1)如果計算不精確,導彈實驗還能成功嗎?(2)理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道理。2、談話引入師:錢學森為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因為從小數、理、化 基礎打得好。同學們應不應該向他學習?那同學們還想不想聽外國數學家的 故事呢?聽說過高斯這個名字嗎?師:你能談談對高斯有哪些了解?3、高斯的故事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 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 還糾正父親計 算的錯誤。長大后他成為當代最杰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 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

33、命名。 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 “數學王子”。他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里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僻壤教幾個小湖獅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念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應該處罰他們, 使自己在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樂趣。這一天正是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郁的臉孔, 心里畏縮起來,知道老師又會在今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 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后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 了。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于3, 3加3等于

34、6, 6加4等于10” 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 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 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 對的。”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 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么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

35、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 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 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 他以后也認真教起書來,并且還常從城里買 些數學書自己進修并借給高斯看。 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后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 重要的研究了。(1)欣賞故事:老師講學生聽。(2)學習故事:輕聲讀故事進一步了解內容2、聯系實際(1)聽了高斯的故事,你認為高斯是一個怎樣的人?(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學生交流,大組匯報。3、小組互動和你的同桌互講一段高斯的故事。第19課時:數學家的故事:江澤涵的故事教學過程:1、感知故事內容:(老師配樂朗讀)江澤涵,中國人。

36、1902年10月6日生于安徽省知旌縣。1922年至1926年在 南開大學學習,畢業后在廈門大學工作了一年。192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接著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了一年。1931年回國,受聘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教 授,1934年起任系主任。1936年至1937年再次赴美。1947年至1949年赴瑞士 做研究工作。1949年回國,并任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 后,改任幾何代數教研室主任。中國數學會成立后 ,他任副理事長。1962年起任 北京市數學會理事長。1982年改任名譽理事長。1955年江澤涵被選為中國科學 院學部委員。他還是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數學學科組成員。江澤涵

37、在數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拓撲學方面。江澤涵最先將拓撲學的臨界點理論直接用到分析中去 ,得到了關于調函數的重要 結果:在三維歐幾里得空間中總質量不為零的 S個質點(每個質點的質量可正、可 負)所產生的牛頓位勢函數,若無退化臨界點,則至少(S-1)個臨界點且超額的個 數一定是偶數.江澤涵就各種分布類型(體分布、面分布、點分布),總質量為正、 負、零的情況,系統地研究了區域的拓撲特征與牛頓位勢的臨界點的型的關系。證明了存在一個內胚于球體的區域,它的以一個內點為極點的格林函數在它內部 確有臨界點。他還證明了:在平面上,如果單連通區域R是一個具有光滑邊界的 m重連通的區域,R的以任一內點為極點的格林函數在R

38、內恰有(m- 1)個臨界點。江澤涵在復迭空間和纖維叢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證明了不可定向流形M的任一可定向復迭必是M可定向二葉復迭形M的復迭形,且M有一個周期為2的、無不動點的、反定向的自同胚。他計算了 n維球面的有線素流形的同調群。江澤涵對不動點理論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并利用曲面基本群的既約母元敘列, 成功地定義了曲面萬有復迭形用圓周緊化,還證明它與非歐幾何得緊化是同胚的。從1961年起,他與他的學生姜伯駒出了自映射的倫型的概念,證明了尼爾生數 的倫型不變性以及尼爾生數等于具有相同倫型的自映射的最少不動點數。不動點理論方面的成果集中寫入了其專著 不動點類理論(科學出版社,1979年)中。江澤

39、涵已發表學術論文15篇,專著有不動點理論、拓撲學引論(上海 科學出版社,1964、1978)等,還有普及讀物多面體的歐拉定理和閉曲面的拓 撲分類(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0)等。另外還有譯著8部。江澤涵是一位數學教育家,培養了一大批數學家,如姜伯駒等。2、理解故事內容:看投影學習和閱讀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涵。了解江澤涵在數學方面的貢獻。3、聯系實際內化故事:(1)聽了江澤涵的故事,你認為江澤涵是一個怎樣的人?(2)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打算以后怎樣做?(3)學生交流。4、課后作業(1)收集數學家的故事。(2)讀下節課交流。第20課時:數學家的故事:畢達哥拉斯的故事教學過程:1、聽老師介紹故事內

40、容西方理論數學的創始人一一畢達哥拉斯在古希臘數學家之中,畢達哥拉斯是最為人們所熟悉、出類拔萃的大數 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 7 2年出生于愛琴海中臨近小亞細亞的薩摩斯島。畢達哥拉斯生活的年代,在東方正是印度的釋迦牟尼傳佛教、 中國的孔子授業講 學的鼎盛時期,這與他的學術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畢達哥拉斯幼年好學。青年時離開家鄉,慕名拜訪當時古希臘最偉大的 數學家泰勒斯。此時,泰勒斯已經年邁,不再收徒。畢達哥拉斯只好拜在泰勒斯 的門徒愛奧尼亞學派的阿那克西曼德門下學習幾何學與哲學。 后來又拜在自然知 識淵博的費雷居德門下學習自然科學。再后來又到埃及、巴比倫、印度去留學。 所有這一切,對于畢達哥拉斯

41、的自然科學(包括數學)思想、哲學思想和宗教思 想的形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公元前5 0 3年左右,學成業就的畢達哥拉 斯,返回薩摩斯島。然后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羅通創建了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 該學派在政治上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反對民主派的活動,其影響巨大,遍及 整個南意大利。他們的的宗旨是:萬物皆數,即數是宇宙的本源。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數論的研究有著強烈的興趣。其中完全數、盈數、虧 數、親和數等著名的發現,都是該學派的研究成果。同時,畢達哥拉斯在西方首 次證明了 “畢達哥拉斯定理”,即中國的“勾股定理”。在當時的西方上引起了轟 動,并為此舉行了一個“百牛大祭”以表慶賀。在幾何學方面,畢達哥

42、拉斯學派也有著超凡的成就。他們證明了泰勒斯 提出的“三角形的三內角之和等于兩直角” 的論斷,并推證了多邊形內角和的定 理;還證明了平面可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填滿,空間可用立方體填滿; 研究了黃金分割;發現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作法;在埃及人已經知道的正 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的基礎上,發現了以正五角形構成的正十二面體和 以正三角形構成的二十面體,并證明了正多面體只限于這五種“宇宙體” 。畢達 哥拉斯學派在幾何學方面不僅僅是這些, 他們還把幾何知識運用到天文學上, 認 為地球、天體和整個宇宙,是一個圓球。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關于“無理數”的發現。據說畢達哥拉斯的學生希帕索斯在研究正方形

43、時,發現對角線的長既不是整數,也非有理數,不能用整數或整數比來表示,而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 希帕索斯的這一新數的發現,打破 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條:宇宙間的一切都能歸結為整數或整數之比,引起了該 學派的恐慌。后來,希帕索斯違背諾言公布了這一發現,因而被畢達哥拉斯學派 投向大海,葬身魚腹。后來把希帕索斯發現的新數稱之為“無理數”。而“無理數”并非“無理”,而為“不可通約”之意;“無理”二字,在數學史上有可能是 畢達哥拉斯為維護“神權”,懼怕存在著不可通約的數的真理,迫害數學人才的 無理。但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畢竟發現了新數, 這引起了所謂數學史上的第一次危 機,建立了無理數,擴大了數域,為數學發

44、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學習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故事人物。看投影朗讀故事,感知體會畢達哥拉斯為數學發展做出的貢獻。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組里交流,再大組匯報。4、介紹課前收集的數學家的故事資料。比一誰準備的好培養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的興趣。第21課時:數學游戲:得紅旗游戲教學目標:數學游戲,可以通過游戲使我們學習數學,激發我們學習數學的熱情, 同學們可以多做些這種小游戲。這個游戲由同桌共同參與,相互合作。教學過程:1、師出示數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7、18、19、20。把1 20按順序排成

45、三座山,1、10、20,分別在三座山的山頂,10在中間。 1和20在兩座山頂上,分別屬于兩個小朋友,小紅旗開始在 10處。兩位小朋友 輪流把紅旗向自己的山頂移動,誰先把小紅旗插到山頂,誰就獲勝。2、移動小紅旗的規則是:兩人輪流擲點字數,得到點數,向 1移動的做減法,向20移動的做加法。如:小明和小華兩位小朋友做游戲,小明向 1移動,小紅向20移動。小明先 擲點字,得3點,算出10-3=7,小明把小紅旗從10移到7。接下去,小紅擲 點字,得到5點,算出10+5=15,小紅把小紅旗移到15這樣繼續下去。3、看誰先得到紅旗就獲勝?然后交換做加減法。4、小結:我們這節顆做了什么游戲?你知道了什么?回家

46、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 做這個游戲。第22課時:數學游戲:傳口令教學目標:通過活動不但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加 強口算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1、老師把學生分成幾組,發給每組第一個同學一道題。如下:6+9 7+8 9+4 8+513-7 11-4 15-9 12-3四人小組做好準備。2、傳悄悄話(1)游戲規則老師說開始,每組第一個同學要把題目悄悄地用話傳給第二個同學,并自己寫出結果,第二個同學聽清題目后要把題目悄悄地傳給第三個同學,并自己寫出結果,像這樣一個一個,一直傳到最后一個同學,最后一個同學把題目和結果寫在一張 紙上,迅速交給老師。(2)匯報評比。組長演示過程并說出結

47、果。(3)老師根據傳口令的情況平分,然后確定獲勝名次。3、小組各自出題。討論怎樣才能獲勝。4、小結:這次活動我們有什么收獲?談談你的想法。第23課時:數學游戲:搶 100分教學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1、揭題導入:小朋友都想得100分,讓我們做個搶100分的游戲,看誰先搶到100分?2、游戲規則:參加人數;2-3人一組,也可更多的人參加。3、游戲方法:先有一個人報一個一位數,例如 8,第二個人也報一個一位數,例如 4、接 下去的人,必須先報出前兩個數的和,例如 12,然后再任意報一個一位數,這 樣繼續下去,凡接著做的人,必須先報出上面

48、兩個數的和,然后再自己報一個一 位數,一直到相加的和是100為止。誰先報到100誰就獲勝。還可以約定有些數 如1、2不能報,這樣可以使游戲更有競爭性。4、學生開展游戲5、小結:通過游戲活動,我們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第24課時:數學游戲:登山得紅旗教學目標:加強口算訓練,增強心算的能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激發 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過程:1、準備:把人數分成若干組,每組人數相等,組成“登山隊”。2、出示一幅小山圖。17+9 34-8 86-60 76+6 34+17 40-2150-31 23+18 59+9 97-70 26-718+53、登山方法:各隊在隊長的指揮下沿著

49、山的兩側同時接力登山,看哪隊先到山頂,奪的 紅旗者就是勝利者。4、游戲規則:(1)把粉筆當作接力棒,第一個隊員算完一道題后,才能把接力棒遞給第 二個隊員,在傳遞過程中,如果接力棒掉了,應先把棒拾起后再繼續登山。(2)發現登山隊員算錯題時,隊長可以提示,但必須由隊員本身訂正后才能 移交接力棒;(3)必須用口算。5、小結:通過活動你學到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第25課時:數學與生活:人身上的“尺子”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一些長度單位2、教學生發現人身上有的測量工具學會用人身上有的測量工具估測一些物體。二、教學重點認識一些長度單位三、課前準備一把米尺,一些文具用品四、教學過程(一)、認識一些長度單位1、

50、出示一把米尺,認識 “米”“厘米”2、用米尺量一量身體各部分3、找到一米、一厘米在自己身體哪部分(二)用自己身體找到尺子量教室中的物體教師講述: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假如你“一推” 的長度為8厘米,量一下你課桌的長為7推,則可知課桌長為56厘米。如果你每 步長65厘米,你上學時,數一數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你家到學校有多遠。 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 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 合攏,這棵樹的一周的長度大約是 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 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要是你想量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的。你只 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

51、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X身高+ 人影長。這是為什么?等你學會比例以后就明白了。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 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你量一量。聲音每秒能走331米,那么你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 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 2就能算出來 了。學會用你身上這幾把尺子,對你計算一些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同時,在你的 日常生活中,它也會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著它呀!2、學生活動用自己身體找到尺子量教室中的物體(三)、小結第26課時:數學與生活:對獎游戲設計意圖:1、力求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意識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一方面,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發

52、現過程,讓學生在“用數學中學數學”;另一方面,使學生經歷從實踐到理論的概括和驗證,再用理論指導實踐 的科學認知過程,體驗“數學為之用”的道理。2、采用游戲的形式,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 性和主動性,體驗數學這門科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3、培養學生相信科學,學科學和用科學的意識。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觀察、發現奇數、偶數問和的一些規律, 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2、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為之用”的道理。活動準備:1、拾圓、壹圓、伍角人民幣數張;2、制作如圖轉盤九個。活動過程:課前:師:同學們,請轉

53、過身去,仔細觀察,看看與平時上課有什么不同?生:有許多老師聽課。師:觀察得真仔細,對,有這么多的領導和老師來關心我們,我們一定要努 力展示自己,努力學習,來回報他們,好嗎?(好)一、游戲激趣,激勵實踐。1、目標導入,介紹游戲規則。師:同學們,看看桌上老師帶來了些什么?生:轉盤,人民幣。師:對,用來干什么的呢?生:做游戲的。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來玩游戲。看同學們在游戲中,能發現生活中的一 些什么數學問題,能悟出什么道理。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板書:生活中的數學)做游戲要有規則,請聽(邊講邊演示):一個圓盤(出示轉盤),假設在圓 盤的1、3、5、7、9、11號格里放上價值10元的物品,在2、4、6、8、10、12 號格里放上5角錢。誰交上1元錢,就可轉一下圓盤,等停轉后,指針指到哪一 格,便根據那格的數,從下一格起,按格依次往下數這個數,數到哪一格,放到 格里的就歸誰。2、明確游戲規則(生口述,師示范)師:明白規則了嗎?(明白了)誰能說一說或試一試?真勇敢!生:說。師:聽得真認真!對,就是這樣的。想試試嗎?生:想師:都想啊!我得請組長幫我。請注意要求(略)。開始吧 !生:分組游戲師:參與、指導。二、集思廣益,探討明理。1、引導分析。師:請獲得拾圓獎票的同學舉手。都沒有啊?這是為什么?怎么就得不到“10 元錢”呢?生:答(略)。師:觀察得真仔細,分析得真好,單數、雙數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