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一、 選擇:(16每小題2分,712每小題三分)1 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 A.頭暈目眩(xuàn) 啜泣(chuò) 吮吸(shn) B.采擷(xié) 倔強(jué ) 潸然(shn) C.扼制(è) 不屑(xiè) 繁衍(yn) D.枯萎(wi) 棲息(q) 擎天撼地(qíng)2 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陡峭 竟賽 問心無愧 懊悔 蹂躪 堅持不懈 釀蜜 嫻熟 七竅生煙 僥幸 清澈 一塵不染3 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 ) A.對那些專心欣賞好音樂的人們,一看見他們那一幅專注而感動的神情,我就

2、肅然起敬。 B.每天晚上我走到這個地方,總是心驚肉跳,不曉得會遇到什么東西。 C.每次捧讀史鐵生的散文秋天的懷念,我都會被感動潸然淚下。 D.會操比賽開始了,同學們昂然挺立地走進比賽場地。4 修辭判斷有誤的一項( )A、他面孔黃里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邁的氣概和樂觀的態度,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反問)C、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擬人)D、火辣辣的太陽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曬裂了。(夸張)5 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校門口對面又開了一家賣飲料和汽水的小店。 B.牧童牽著牛在吃草。 C.李明同學很勤奮,也很智慧,他的數

3、學成績在班里遙遙領先。 D.一個人知識的多寡,成就的大小,關鍵在于勤的程度。6 古詩詞搭配有誤的一項( ) A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 水調歌頭蘇軾宋朝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 過零丁洋文天祥清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飲酒陶淵明晉朝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閱讀下文,回答79小題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4、。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7 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對人物描寫正確的一項是( )“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A 表達了作者對其他留學生油光可鑒的頭發的羨慕之情。 B 表達了留學生們愛干凈,注重外貌的良好習慣。 C 表現了作者對這種做法的贊賞之情。 D 表現了清國留學生們太注重于外貌的陋習,“標致”一詞突出了作者是藐視與留學生的丑態。8 下面一句話

5、中描寫人物用到的修辭( )“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A 比喻B 夸張C 反語D 設問9 對選文的分析及理解( )A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表達了作者對東京的不滿與藐視之情。B “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藐視,“標致”一詞更是突出了留學生的丑態。C “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精通時事的人的敬佩,什么都懂得。D 此段選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在東京的生活經歷。 閱讀下文,回答1012小題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

6、,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10 解釋加點字有誤的一項( )A 媵人持湯沃灌:熱水 B 略無慕艷意:羨慕C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住在旅店D 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臭味二、古詩文填空:(10分) (1)山氣日夕佳, 。 (2) ,化作春泥更護花。 (3)東風不與周郎便, 。 (4) ,都護鐵衣冷難著。 (5)人生自古誰無死? 。 (6) ,拔劍四顧心茫然。 (7)予觀夫巴陵勝狀,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7、 ,氣象萬千。 (8)蟬則千轉不窮,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窺谷忘反。三、課外文言文:(9分) 楊胡朱梅云傳 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賜,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欄,欄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國神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欄,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8、”(1) 翻譯句子:(4分) 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欄,欄折。 (2) 解釋詞語:(2分)廷辱師傅( ) 勿易( )然后得已( ) 固當容之( )(3) 歸納段意:(3分) 四、課外現代文:(12分)紡車記憶 在辭海的深處有它的芳名和生平,還有附圖,說明它的結構、部件名稱及功能。我從它的身邊剛一轉身,它已被潮水卷走,只在文化的深海里,占據著一個小小的、化石的位置。 然而在深遠的天空下,古中國世世代代的生活,都有紡車搖動、旋轉的身影。它嗡嗡的聲音,混合著蠶的聲音、雞叫的聲音、檐滴的聲音、家燕筑巢的聲音、狗吠的聲音,有時混合著遠處兵戈的聲音、殺伐的聲音,而當新桃換了舊符,江山易主,受

9、驚的人們回過神來,忽然聽見,有一種聲音仍那樣平和、緩慢、均勻。它偶爾被打斷,但不會終止,天上的雷電,地上的暴君,都很短暫,只有一種聲音如河流般綿延著涌動,聽聽,這是紡車的聲音,在無數個角落響起:嗡嗡嗡,嗡嗡嗡 歷史縱有千萬頁厚,無窮厚,你隨意打開一頁,都會發現,它的根部,都由素樸的線連綴、裝訂。 即使再冰冷的段落,它的后面都有一根溫暖的線索在纏繞、勸說。 即使再暴戾的王朝,它的側面都坐著一架忠厚的紡車,等著為它綰結。 在那些耕讀的日子,稻香摻和著書香的日子,農人的布衣飄舉成田園的經典,而書生的青衫,正是一首詩的警句。 就這樣,母親們的手,世世代代搖著紡車,節奏溫柔,動作穩重,使大起大落的歷史,

10、不至于暈眩和昏迷,而保持了正常的呼吸和勻稱的心跳。 你見過紡車嗎?你見過紡織的母親嗎? 是那樣簡單的造型,但又遵循著天道運行的深奧原理。轉上去,用力,到了高點,又轉下來,回到起點;然后,又用力,再轉上去。如此周而復始,如晝盡夜來,日沉月升,宇宙不息;如祖先去遠,兒孫降臨,姓氏綿延。 輪回著,復輪回著,就這樣,紡車是一個得道的高人,向我們足不出戶的母親,講授著天地人生的大學問。 想想,在八百年前,一千五百年前的更古遠的深夜,天地睡了,王朝睡了,微明的燭光里,那彎腰搖動紡車的母親,在靜止的時光里,她一次次畫著最生動的弧線,沿著她的手臂,一條長長的線,在無限延伸,將人間燈火和天上銀河連接起來,將此時

11、此刻和萬古千秋連接起來;她的手臂覆蓋了裸身是時間,于是,連傳說里的天神都有了合身的衣裳。 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忘我紡線的神態她專注的眼神,沒有語言能夠形容。她看著左手的棉芯被紡車一點點抽成白色的細線,稍不留意,線索拉斷,又得從頭再來。她看著棉一寸寸變成線,她目送著棉花不斷地離開自己,變成線,變成布,變成衣服,變成生活的顏色和款式。于今想來,歷史的經經緯緯,都是母親的目光織就。 她莊重的姿勢,同樣沒有語言能夠形容。她右手搖動紡車,左手抽出絲線,氣定神凝,面容安和。不同于虔敬,她并沒有面對一個神靈或祖先,她面對的是棉和紡車,是生活本身,因此這莊重是對生活本身的尊敬,是對這勞作過程的尊敬。我母親不是大

12、家閨秀,并沒有受過詩書禮樂的熏陶,但我的母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靜時如佛,動時如仙,日常生活里有著自然而然的風度和禮儀,這是為什么?我只能說與傳承了數千年的民間風情有關,也與紡車有關,與有節奏、有經緯的勞動有關。這利勞動不教唆人的貪心和輕狂,而讓人變得知守常,懂規矩,有敬畏。如這紡車,有行有止,有動有靜如那棉花,由棉而線,由線而布,由布而衣,一生的路,都守著貞潔的情操和柔軟的心意。(1)結合上下文,說說下面詞語的意思:(4分)“歷史的經經緯緯,都是母親的目光織就”,結合原文,理解“經經緯緯”的含義: “經經緯緯”的本義: “經經緯緯”在文中的比喻義: (2)結合上下文,說說對句子的理解:(4分

13、)使再冰冷的段落,他的后面都有一根溫暖的線索在纏繞、勸說。 人的布衣飄舉成田園的經典,書生的青衫正是一首詩的警句。 (3)結合全文,說說文章的主旨。(4分) 五、綜合性學習:(5分) 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與我們的生命聯系得最緊密的人。當我們思念家鄉的時候。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母親就是我們最堅實的情感依托。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融入這種人類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獻給母親的歌。(1)用恰當的簡句概括上面一段文章:(3分) (2)仿寫句子:(2分)母親的形象被無數人描繪過,母親的品格被無數次贊美過。用文字、或用音樂、 、 雖然作品來自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種族、 、 ,那溫柔深摯的感情卻是一致的。六、名著

14、閱讀:(4分)(1)名著常識:(3分) 名人傳作者是 (國家)的 。是20世紀上半葉著名的 主義作家。此書講述了三位名人的苦難與坎坷一生,他們分別是 、 、 。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的奮斗精神。(2)人生來不是為了吃苦,但是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磨難。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鍛煉,讀了名人傳之后,你對生活中的磨難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請結合閱讀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來談自己的體會:(1分) 七、作文:(50分) 美好生活 奮進,令我 參考答案一、(1)A 解析:吮【shun(3聲)】吸 (2)A 解析:競賽 (3)D 解析:昂然挺立:高高地直立著;抬頭挺胸地直立著。 (4)A 解析:沒有比喻的手法。

15、(5)D 解析:A:“飲料”包括“汽水”。B:句意不正確。C:“智慧”不是形容詞,不能形容人。 (6)C 解析:文天祥南宋 (7)D 解析:整句話運用反語的修辭突出了清國留學生的丑態。 (8)C 解析:精通時事:那些日本人精通的時事不過是些無聊的事情,因此判斷運用了反語。 (9) B (10)D 解析:臭:氣味,文中指香氣。二、(1)飛鳥相與還 (2)落紅不是無情物 (3)銅雀春深鎖二喬 (4)將軍角弓不得控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停杯投箸不能食 (7)在洞庭一湖;朝暉夕陰 (8)猿則百叫無絕;經綸世務者三、(1)只是不知圣朝將要怎樣? 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欄桿,欄桿被他拉斷

16、。(2)(在朝廷) (換掉) (停止) (本來) (3)朱云想要除掉侯張禹,但是激怒了皇帝,要被刺死。后來辛慶忌叩頭流血祈求皇上饒恕朱云,皇上才得以平息,饒恕了朱云。四、(1)織布時縱線為“經”,橫線為“緯”。 比喻歷史發展的過程(經),歷史各階段的橫斷面(緯),包含家庭的歷史發展過程和家庭發展的各個橫斷面。 (2)“再冰冷的段落”,是針對上文的比喻歷史之書而言,“冰冷的歷史段落”,指的最野蠻、最血腥、最專制、最殘暴的歷史時代。在這樣的時代,總有母愛的絲線在纏繞,總有慈愛的母親在勸說。 “農人的布衣”指的是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的“風飄飄而吹衣”,成為田園的經典。這一景象成為了陶淵明詩中的經典名

17、句,成為人們理想中的桃花源景象。“書生的青衫”,指的是孟郊的青衫,即“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成了游子吟中的警句,指母親的辛勤勞動溫暖了游子(學子),也支撐起了一部農耕文化。 (3)表現溫和的母愛能使殘暴的時代逐步變得溫和,從歷史的深處,突出了母愛的偉大。五、(1)例:母親與我們緊密的關系。 (2)或用畫筆;或用鏡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六、(1)法國;羅曼·羅蘭;人道;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 (2)讀了名人傳之后,我深刻體會到了名人們的艱辛與坎坷,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會輝煌、閃耀的表面。但是讀了名人傳之后,我才深刻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光明背后的黑暗,輝煌背后

18、的艱苦。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想要有輝煌的生活,沒有單單憑靠運氣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與奮斗。七、作文:【范文】:簡簡單單的美好生活生活中的痛苦,會除的人是快樂的;生活中的快樂,會乘的人是幸福的!題記生活的調料:酸、甜、苦、辣、咸,這地球人都知道。也許,我們總是認為生活平淡無比,當有色彩光臨我們的生活時,無非就是過份的苦難和極少的快樂。每當這時候,樂觀的人會用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在苦難中占優勢,而悲傷的人只會在苦難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我不知道在這個時候你們有想過用數學符號來使我們的苦難消失,使我們的快樂更多嗎?當我們因遇到挫折而困惑時,當我們因友誼危機而苦惱時,當我們被情感所傷而哭泣時,當我們為種種原因而悲傷時,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