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1頁
揚州大學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2頁
揚州大學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3頁
揚州大學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4頁
揚州大學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d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學院:水利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班級:* 姓名:*學號:*指導教師:洪家寶二0一四年十一月一、實習的目的與要求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實習是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進展,其目的是通過野外觀察認識各種地形、自然地質作用和地質構造,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水利、水運工程和工作奠定基礎。 實習的具體要求為:1) 能識別常見的礦物和巖石。礦物包括石英、長石、云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方解石、高嶺石、白云石等。巖石包括花崗巖、輝綠巖、玄武巖、橄欖玄武巖、礫巖、砂巖、頁巖、石灰巖、白云巖、泥巖、大理巖等。2) 能分

2、析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水平構造、單斜構造、背斜構造、向斜構造、節理構造、斷層構造等。3) 掌握風化、流水、滑坡、巖溶等地質作用的發生開展規律及其對水利、公路工程建立的影響和應采取的防范措施。4) 通過觀察,掌握山嶺、埡口、溝谷、河流、巖溶、火山、方山、單面山等地貌類型的形態特征及發育規律。5) 了解山區公路及渠道選線和建立中的主要地質問題。6) 掌握地質羅盤儀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它測量巖層的產狀要素。7) 初步掌握野外地質記錄方法,能繪制簡單的景觀素描圖及地質剖面圖。8) 能將野外調查結果整理成文字報告。二、實習概述10月29日下午,首先去鎮江的九華山,見到了石灰巖、輝綠巖、大理巖等巖石及平臥褶

3、皺等地質構造,接著去參觀潤揚大橋展覽館和茅以升紀念館。10月30日,上午我們去南京六合方山實習,方山是玄武巖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下午我們參觀了國家地質公園,首先觀看了紀錄片隨后又參觀了世界聞名的桂子山石柱林。10月31日,上午我們來到幕府山,在外圍觀察了山體的構造及巖石構成,隨后來到燕子磯公園觀察了紅色的砂巖、角礫巖等;下午實習的最后一站去參觀了南京地質博物館,觀察了許多的礦石標本以及參觀了各類展廳,受益匪淺!3、 實習具體內容 第一天10月29號下午,首先我們來到鎮江南郊的九華山。據教師的介紹,我們參觀的地點以前是一個采石場,近五六年由建筑垃圾堆積填平后形成的。我們所看到的九華山斷面也是以前

4、的采石斷面,后發現其特殊的地形構造很有科考價值,才被有關部門制止開采。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山體裸露很大 ,近些年有大量的地質工作者和同學來此考察實習。因而教師們將地質實習的地點選在此處,便于實地觀察講解。 九華山主要有三類巖石構成:沉積巖里面的石灰巖;巖漿巖里面的輝綠巖;變質巖里面的大理巖。灰白色的九華山多為石灰巖,山上的褶皺是經過風化沉積后地殼抬升所形成的。灰白色的褶皺巖石中夾雜著一些棕黑色的巖體,是巖漿巖侵入體,為輝綠巖。在地殼抬升過程中,風化沉積形成的石灰巖發生破碎,頂部尤為明顯,后被巖漿巖順著空隙從破口處灌入,冷凝后形成輝綠巖。我們穿越雜草來到南邊山腳下,這里的彎曲褶皺很明顯,為平臥褶

5、曲,最彎曲的拐角處由于受力過大,破碎相當嚴重。這里的石灰巖褶皺層中也夾雜著輝綠巖層,該層的彎曲形態和石灰巖彎曲形態一樣,只是顏色明顯不同。山腳有很多石灰巖碎塊,是山體經過風化腐蝕后變得松散,后經滑坡后形成的。通過敲打石灰巖塊,發現其斷痕處石灰巖顏色單一,純度較高。我們還觀察到在山頂向下幾米處為土體,山上也有好多植被,教師說這些黃色土體只能是經過巖石風化后形成的,不可能從其他地方搬運而來,這也印證了巖石風化后形成土。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褶皺的形狀為“反S形的平臥褶皺。教師還說道,石灰巖是沉積巖,層理比較清晰,一方面與大壩兩岸接口不是很容易,另一方面因為縫隙的存在很容易漏水,從而導致垮壩,非常危

6、險,所以大壩地基一般不選在有石灰巖的地方。此外輝綠巖組成較松散,容易風化成土,因此不能承受較大的土壓力,較容易發生滑坡災害,工程中應盡力防止。因而以后在此類地區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這個問題。途中我們還有幸看到了為修建溫泉需要的鉆井作業,教師告訴我們,現在鉆井深度已經到達了一千多米,地殼中每下降100米,溫度上升3.3度。教師細致的講解讓我們三班四班的同學都很感動。此時,天開場下起雨,可是教師給我們講課熱情并沒有降低。為此我們更加感動,這堅決了我們認真完成地質實習的決心!隨后我們來到九華山東北方向的一座小山坡下面,觀察其典型的剪節理地貌。在這個平整的山坡上可以清晰的觀察到縱橫交織的條痕,這正是剪

7、節理的特征。剪節理的產狀比較穩定,沿走向延伸較遠,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較深;常具緊閉的裂口,節理面平直而光滑;沿節理面可有輕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有擦痕、摩擦鏡面等;節理間距較小,常呈等間距均勻分布,密集成帶。教師還講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怎樣防止剪節理的影響,可以通過澆灌巖漿使巖體膠結起來,拉鋼絲網附在山體上防止滑坡和碎石掉落,還可以把山坡修的平整一點,一同學用工具輕輕敲了下,就有石頭掉了下來,看來這些巖石較松散,很容易產生滑坡。這不禁讓我回想起來去黃山時所見到的的場景,開場我還不明白黃山上面有些陡峭的地方拉上鋼絲網的作用,如今聽教師一講解,便立馬豁然開朗了。本來教師決定帶著我們翻過小山坡去觀察后面

8、的山體,但是由于天氣原因以及坡面確實有點陡峭,就放棄了原來的方案,帶著我們從另外一條路走過去參觀。接著,我們來到了今天實習的第二站:潤揚大橋展覽館。洪教師跟我們講過這里的土都是長江流動過程中形成的沉積土,有很清楚的層理構造。之后我們又參觀了潤揚大橋博物館。潤揚大橋是當時國內工程規模最大、建立標準最高、投資最大、技術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現代化特大型橋梁工程,是中國第一座剛柔相濟的組合型橋梁。工程全長35.66公里,由北接線、北汊橋、世業洲互通高架橋、南汊橋、南接線及延伸段等局部組成,主橋(包括北汊橋、世業洲互通高架橋和南汊橋)長7.21公里,北引橋及北接線高架橋長1.74公里,北接線長10.2

9、7公里,南接線及延伸段長16.44公里。其中南汊主橋采用單孔雙鉸鋼箱梁懸索橋,主跨徑1490米,為目前中國第一、世界第三,橋下最大通航凈寬700米、最大通航凈高50米,可通行5萬噸級巴拿馬貨輪。北汊橋采用176+406+176米的三跨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長758米,橋下最大通航凈寬210米、最大通航凈高18米。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橋面平均寬31.5米行車道寬30米,設計車速100公里/小時,橋梁設計荷載等級汽車超20級,掛車120。大橋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整個工程需澆筑混凝土106萬方,挖方47萬方,填方320萬方,耗用鋼材15萬噸、水泥55萬噸、砂石料282萬方。在觀看大

10、橋模型的過程中,我們都對大橋的工藝嘆為觀止,其宏偉壯觀深深地震撼著我們,鼓勵我們!在參觀完茅以升紀念館后,我們被他淵博的知識折服,看到他的聘書、學歷證書等的時候,我們都在心中立下志愿:向茅以升先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中國的橋梁事業、水利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就這樣,我們完畢了第一天的實習,雖然走了很多路,加之天氣原因,有點辛苦,但是一天的收獲是很多的,我們在對第二天實習的實習中回到了學校。第二天第二天我們準備前往南京市六合區方山、桂子山等地區。方山,因其外貌為截頭圓錐狀,由此而得名,是玄武巖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教師講到方山是一座死火山,其基底是中下統雨花臺組河流相沉積地層,方山雨

11、花臺組在南坡出露較好,顏色主要為灰黃色、黃褐色、灰白色中、厚層砂礫層;礫石成分主要為燧石、石英等。礫石磨圓度好,分選性較好,砂層里斜層理發育。而其中的鵝卵石最為知名,南京大局部雨花石都出自六合方山附近。方山火山主要形成于第三紀上新世。在浦鎮組沉積之后,開場有小規模的噴發,形成方山周圍浦鎮組之上的火山碎屑巖的堆積。然后是溶巖流溢出,形成下橄欖玄武巖,接著噴發作用趨向強烈,從火山口中拋出大量的巖漿及溶巖團塊,形成含有火山彈,火山粒等火山碎屑巖。此后噴發作用減弱,又一次溢出玄武質溶巖,即現在所見的上橄欖玄武巖。伴隨著這次的噴溢有輝綠巖的侵入,它填塞了火山頸,也填塞于火山周圍的環狀裂隙中,至此火山活動

12、暫告完畢。天依舊是連綿的小雨,這給我們的地質實習帶來了些許的影響。踩著泥濘的土路我們來到方山腳下,跟隨教師爬山的途中,我們發現很多鵝卵石,這些都是直接從方山上開采下來的。教師講解頗為詳細,講到興處,直接從地上抓起石頭為我們講解起怎樣區分礫石與鵝卵石,在山腳下我們觀察到的 基本上全為礫石,也有局部大塊的玄武巖,其上有大量氣孔,這些玄武巖為山上玄武巖滾落堆積而成。看完山腳,我們便向山頂進軍。山上林木茂盛,山路較陡峭。大約行至山中央,我們發現山上的樹木多為傾斜狀,有的根部甚至裸露,這片山林被取名為醉漢林,這是典型的滑坡地貌。山中央我們所見到的碎石已經見不到山腳的礫巖、鵝卵石了,多為黑色玄武巖,顆粒較

13、大,為火山碎屑巖。后來要爬一段很陡峭巖石,同學們相互攙扶、互幫互助的爬上山頂。其中還發生了一件很“驚險的事情:一個同學的體重可能較重,在爬山時拉著一個枯死的樹干,一用力樹干斷掉了,直接砸向我們的帶隊教師。幸好教師身手敏捷,側身一躲,結果樹干只是將教師的眼鏡打掉了,算是有驚無險。這段趣事為我們的實習增添了另一份色彩。這也告訴我們以后工作或者實習的時候應該時刻注意安全。后來我們終于全部爬上山頂,也就是方山火山口,之后我們跟著大部隊向火山口內部走去,穿越一片密林后,發現里面上下錯落的梯田上面載滿了茶樹,我們班的同學還別有興致的在茶樹叢中拍了一張合照,這也算是我們實習的另一大收獲吧。參觀完畢后,我們穿

14、過茶園,來到了公路上。公路為新修建的水泥路,教師告訴我們在山區修建的公路一般角度都不會超過5°,可是我們感覺公路的傾角大約有15°至20°,對此同學們都有點不能理解。下午我們又去了六合國家地質公園。南京六合國家地質公園瓜埠山景區位于瓜埠果園。六合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92平方公里。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層群等地質景觀為主體,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輔的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石柱林是火山活動標志性產物之一。當玄武巖熔巖在冷卻過程中其外表形成無數冷凝收縮中心,如巖石構造均勻,這些收縮中心那么均勻等距排列,在垂直于聯結收縮中心直線方向因受張力作用而形成裂縫,裂縫橫切面常為六

15、邊形。隨著熔巖進一步冷凝,六邊形裂縫會將整個熔巖層切割成無數的六方柱體,在發育不理想時柱狀節理的橫切面可以是四邊形、五邊形、七邊形和八邊形等。其石柱,每根直徑約4060厘米,高2030米,嚴密排列,垂直于巖層層面,構成半壁石林,恢宏壯觀。它的規整性、個體大小及總體規模在國內罕見,又可與美國黃石公園、愛爾蘭北部、冰島等地的玄武巖柱相媲美。據考:這是約在209百萬年間地質年代屬新第三紀,該地火山噴發,玄武巖漿溢出地表,隨之均勻冷卻和緩慢收縮裂開而成的柱體,地質學上稱“柱狀節理。真可謂:遠古的“燦爛,現代的輝煌。我們實習之前對六合的桂子山及石柱林做了功課有了一定的了解。去參觀的時候,工作人員給我們播

16、放了六合國家地質公園的紀錄片,更是加深了我們的理解。隨后我們又參觀了雨花石館等,但是最沖動人心的當屬接下來的石柱林的參觀。雖然在實習之前,我們已經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但當看到實景時,還是很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三天天氣依舊沒有放晴,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同學們地質實習的熱情。10月31日上午,我們參觀了南京幕府山和燕子磯。我們只是在外圍由教師給我們講解了幕府山的構造和巖石組成。幕府山是一個長條狀的山,其巖石組成大多為石灰巖。山體有斷層構造。接著教師帶著我們來到江邊觀察,由于江邊通道過窄,我并未能直接到達教師的旁邊聽其講解,有點遺憾。隨后我們趕到了燕子磯公園,買好門票后,我們排隊進入公園。燕子磯,海拔

17、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燕子磯由浦口組紫紅色礫巖加砂巖構成,地層產狀陡,受斷層切割和江水沖刷,形成臨江一面懸崖峭壁。教師還給我們講解了一面斷層構造,并說明此類地質條件不易修建水庫等水利設施,容易漏水。走到砂巖的局部,教師還掰下一塊巖石給我們講解,同學們都觸摸了一下砂巖,對其外觀和性質都有了最直觀的理解。之后來到燕子磯山頂,看到了勸戒碑,上面刻有陶行知先生的“想一想,死不得六個大字,勸戒想在此輕生的人。燕子磯因三面環水,峭壁陡立,舊時常有失意之人在此輕生,自從立了此碑,讓許多失意之人幡然醒悟,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下午去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我們跟隨教師,步行

18、來到地質博物館。教師年紀雖然很大了,但是走起路來真是有種“行如風的感覺,我必須時刻快步才能跟上教師的步伐,不得不說教師的身體真的很棒!教師讓我們從舊館開場自行參觀,到3點半的時候集合回去。舊館門口赫然擺放著大塊的花崗巖、水晶、黃鐵礦等礦石,其大小、完整性、質地絕無僅有。褶皺巖石,以及有清晰層理的巖石,都是最典型的,很好的讓參觀者了解了巖石的褶皺等現象。首先進入一層的?地學搖籃?展廳,展廳內容包括中國古代的地質學思想、中國近現代地質科學開展歷程、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其他地質機構、地學院士風采等局部。中國近現代地質學經過萌芽時期、草創時期、成長時期、動亂時期、開展時期等,不斷開展壯大,走向成熟。地學

19、院士局部著重介紹了對地質工作作出出色奉獻的個人,李四光等老一輩地質學家都做了介紹,還有他們當時所用的一些測量工具以及一些資料圖紙。緊接進入二層?中國石文化?展廳,展廳包括寶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欣賞石文化等局部。館內盛放的各種巖石,我們課本上所學 基本應有盡有,這些巖石都是體積較大,質地優良,比較典型的。館內的各種水晶、鉆石、玉器、瑪瑙、翡翠、寶石以及各種常見的巖石,件件都很珍貴,讓我對中國的石文化更加了解。隨后我們又參觀了其他樓層。看完舊館,來到新館。第一層的是?恐龍世界?展廳,進門便看到傳說中兇惡的霸王龍。第二層是?地球星體?展廳,在昏暗的展廳內配上各種燈光,感覺自己行走于外太空一般。第三層是?生物演化?展廳。展廳主要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起源于猿,經過長達上百萬年的進化演變,逐漸變成今天的模樣。里面有珍貴的古人類頭骨,各個時期人類的體型、相貌、智力等的介紹。4、 實習總結為期三天的工程地質實習很快就完畢了,同學們不但穩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為以后的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三天的實習生活,我感覺自己真的受益匪淺!在學習方面,在此次的地質實習中,我發現我腦子里沒有像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