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 年中考生物復習第二章生物與環境試題第二章 生物與環境 第一講 認識生物與環境 考點 1:生物的特征 1 (2014年廣東省 )相信你認識了不少生物,也學會了區分生物和非 生物。下列屬于生物的是()A.孔子鳥化石 B .珊瑚 C .鐘乳石D .石頭上的青苔 2 . (2013 年廣東省)下列屬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運動 B .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3 . (2013 年廣東 省)下列生物中,沒有細胞結構的是()A .大腸桿菌 B .變形蟲C. 酵母菌 D .綠膿桿菌噬菌體 4 . (2012 年廣東省)“斑馬發現危險后迅速
2、奔逃”,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 .生物之間能相互影響 考點 2: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5(2013 年廣東廣州 )地衣生活在巖石表面,可以從巖石中得到所需 的營養物質;地衣又能夠分泌地衣酸,對巖石有腐蝕作用。這一事實 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 B .生物能影響環境 C .生物不能適應環境,也不能影響環境 D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6(2013年廣東省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下列與此相似的生 物與環境的關系是()A.企鵝的皮下脂肪很厚 B .沙漠地區栽種的植物能防風固沙 C.溫帶的野兔隨季節換毛
3、 D.荒漠中的駱駝刺地 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 7(2012 年廣東廣州 )x 藏野牛休息時, 體 態與巖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敵。這種現象體現了()A.生物適應環境B .生物依賴環境 C .環境改變生物D .生物改變環境 考點 3: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8(2014 年廣東省 )在我 省生長著外來物種薇甘菊, 它茂密的藤蔓纏繞或覆蓋住當地植物, 奪 走本屬于當地植物的陽光和養料, 嚴重影響當地植物的生長。 薇甘菊 與當地植物的關系是()A.競爭 B .捕食 C .寄生 D .共生 9 (2014 年廣東廣州 )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話揭示的生物間關系是()A.合作B .捕食C
4、.競爭D. 共生 一、選擇題 1 . (2014 年云南省)下列關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都能運動 B .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C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D 生物都必須生活在水中 2 下列現象中不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是()A.驚弓之鳥 B .蜻蜓點水 C.杯弓蛇影 D .望梅止渴 3 . (2014 年湖南郴州)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 下列屬于生物的是()A.不斷長高的鐘乳石 B .會踢球的機器人C.焰火綻放的禮花 D .生石花 4 .“植物受陽光照射,制造有機 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現象說明了()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 B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C .生物的生活
5、需要適宜的溫 度 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間 5 .下列有關生物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B .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氣圈、 水圈和巖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類及人類 生活的環境 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 6. (2014 年安徽淮北)蟬在夏天正午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 24C以下 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環境因素是 ( )A.陽光 B .水 C .溫度 D .空氣 7 .在沙漠地區,生存的生物種類非常少,影響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因素是()A.陽光 B .溫度 C.水 D .土壤 8 .每年夏季,為了使鮑
6、魚更好地生長,莆田市水 產養殖戶會把鮑魚運送到北方海域避暑。采取這種措施考慮到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A.空氣 B .溫度 C.水分 D .陽光 9 .在干旱的沙漠中,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莖長很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 非生物因素是()A .陽光 B .溫度 C .土壤中的含氧量 D .水10(2014 年江蘇蘇州 )下列各項中,能體現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是 ()A.大樹底下好乘涼B .蓮藕的莖和葉柄是中空的C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D 蚯蚓的活動使土壤更加疏松 11 人們將一種叫“水葫蘆”的植物引種到昆明滇池后, 這種植物很快在滇池 中蔓延,甚至威脅到其他生物的生存。這說明了 () A 生物能適應
7、環境B 生物不能對環境產生影響 C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D 生物既不能適應環境,也不 能對環境產生影響 12 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 松土;將它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 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的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 與上 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 營養物質 空氣 陽光 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水 A .B.C .D .13 .影響生物 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A.所有的環境因素 B .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 C.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響某種生物生活 的一切因素 14(2014 年福建龍巖 )下列現象中
8、,不屬于環境影響生 物的是()A.水體中過量的浮游生物會導致水質惡化 B .在寒冷地區栽種的橘,果實又小又酸 C 在陰暗環境中,人參生長得很好 D.干旱會使植物萎蔫 15 .藏羚羊群居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荒漠、凍原 凍土地帶及湖泊沼澤周圍,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藏羚羊的發情期, 在此 期間,雄性藏羚羊之間會有激烈的爭雌現象。這說明同種生物之間 ( ) A.既有互助又有斗爭B .既無互助又無斗爭 C .只互助不斗爭D .只斗爭不互助 16.成語、俗語是漢語中人們熟識并廣泛使用的詞組或短句, 其中蘊含豐富的生物學知識。 下 列能說明“生物對環境有影響”的是()A.風聲鶴唳,草木皆兵B.大樹底下好乘涼 C.
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D.魚兒離不開水 17 .在 神農架生長著一種野菊花, 它能發出陣陣芳香, 被植物學家稱為“神 農香菊”,但這種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會失去香味,這一現象說 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 B .環境能影響生物 C .生物能適應環境 D .環境能適應生物18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往往降雨量多、氣候濕潤,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生存依賴環境 B .生物能夠影響環境 C .生物能夠適應環境 D .環境影響生物生存 19.生物的形態結構總是與其生活環 境相適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魚身體呈梭形,用鰓呼吸,適于水中生活 B .荷的葉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 C.家鴿前肢變成翼, 適于空中
10、飛翔 D .昆蟲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敵吃掉 20 .下列不能 反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是()A.法國梧桐的葉在冬天紛紛凋落B.松樹在冬天生機勃勃 C .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 D .白化苗的 葉變為白色 21(2014 年安徽淮北)動物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多種多 樣,以下不是動物適應森林生活方式的是()A.肉食動物往往采用伏擊的方式進行捕食 B .大多數動物用穴居的方式來防御和逃避敵 害 C.鳥類把自己的巢筑在樹杈上或樹洞里 D.有些動物采用隱蔽躲藏的方式來避敵害 22 紅樹林枝繁葉茂、根系發達,能扎根于海灘 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 紅樹林的根系發達屬 于( )A.生物對環境的
11、依賴 B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C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23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是()A.互生 B .寄生 C.共生 D.腐生 24 . (2014 年福建泉州)“種豆南山下,草盛豆 苗稀”,豆田里雜草叢生影響豆的產量,草與豆苗之間的關系屬于 ()A.捕食B .共生 C.寄生 D.競爭二、非選擇題 25 .下圖中 A 代表某城市中的一片樹林,B 為該樹林附近的道路,請回答:(1) 比較A、B 兩處的氧氣濃度、溫度、相對濕度、噪聲和塵埃粒子數量(填 “”或“ ”)。陽光下氧氣濃度:A 處_ B 處;夏季正午溫度:A 處_
12、B 處; 噪聲:A 處_ B 處; 相對濕度:A 處_ B 處; 塵埃粒子數量:A 處_ B 處。(2)上述事實說明生物能夠 _(填“適應”或“影響” )環境。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787 年,有一個叫菲利浦的船長帶了一些 仙人掌到澳大利亞種植,用以培養胭脂蟲,作為生產染料的原料。不 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種植園外。 由于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仙 人掌的生長,而且沒有天敵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亞肆無忌憚地 蔓延開來。 到 1925年,它們已演化成了近 20 個野生品種,并占領了 大片土地,嚴重地影響了當地其他生物的生長, 成為當地的一大災難。 后來,人們從仙人掌的原產地引進了吃這種植物的
13、昆蟲,這才遏制了 它們的繁衍。(1) 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屬于影響澳大利亞地區其他生 物生活的因素。 (2) 仙人掌在澳大利亞能迅速蔓延并占領大片土地,成為當地的一大災難,說明生物能夠適應環境,同時也能環境。 (3) 澳大利亞的原有生物與仙人掌之間的關 系是_ ,引進的昆蟲與仙人掌之間的關系是 _。 A .捕食 B .競爭 C .共生 D .寄生 27 .在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漫長過 程中,環境不斷改變,影響著生物;生物也不斷進化,適應并影響環 境。請分析下列生物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 回答問題: (1)“人 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該詩句體現出的生物與環境的關 系是。 (2) 在
14、沙漠地區植樹造林可以防風固沙,該事例體現出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_。(3) 蓮“中通外直”,其地下莖 (蓮藕)和荷葉葉柄中都有貫通的氣腔,適于在 _ 環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長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適于在 _ 環境中生活;魚類適于在水中呼吸的結構是_。上述事例體現出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_第二講 生態系統 考點 1:生態系統的組成和類型 1 (2013 年廣東 省)具凈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腎”之稱的生態系統 是()A.淡水生態系統 B .海洋生態系統 C.濕地生態系統 D .森林生態系統 2 (2012 年廣東湛江 )蚯蚓是腐食性動物,能將生態系 統中的有機物變為無機物, 供
15、給綠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在生態系統中 屬于()A.生產者B .消費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因素 3 (2012 年廣東廣州 ) 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科學工作者 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 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 走,這是因為當地的自然環境中()A.生產者過多B .缺少生產者C .沒有消費者D .很少分解者考點 2: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4 (2013 年廣東廣州 ) 能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A.陽光-草-牛虎 B .草-兔-鷹 C .蛇-青蛙-昆蟲-草 D .鼠-蛇-鷹 5 . (2013 年廣東湛江)請你數一數下圖食物網中 共有幾條食物鏈()A . 3 條 B .
16、 4 條 C . 5 條 D . 6 條 6 . (2012年廣東廣州)在食物鏈 a-b-c-d-e中,消費者是指()A . abcdeB abcd C bcde D e 7(2013 年廣東深圳 )學校生物小組對某池塘進行科學研究, 發現池塘中的一些魚類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動 物為食,三者的數量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請寫出圖中所有完整的食物鏈 (用題干中的名稱表 示)_。_(2) 圖中代 表浮游植物的曲線是_(填序號)。(3)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了一個_ 。 8(2014 年廣東廣州 )下面為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 圖中樹、草在生態系統中被稱
17、為_ ,兔為消費者, C為_。 (2)樹、 草、 兔死亡 后,遺體會逐漸消失,這是因為圖中 C 把它們分解為二氧化碳、 A 、B_ 。 (3) 在光照下,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進行光合作用制造 _ 。 考點 3: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9 (2014 年廣東省)對“生物圈是一 個統一的整體”觀點的理解,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相互聯系B.生態系統多樣并且相互聯系 C.各類生態系統共用陽光、空氣等 D .每種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態系統中存在 一、 選擇題1 (2014 年黑龍江齊齊哈爾 ) 下列各項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嫩江中所有的魚 B .龍沙公園里的所有植物 C .一
18、片草原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 2 . (2014 年安徽巢湖)巢湖享有“魚米之鄉” 的盛譽。下列敘述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A.湖中的水 B .湖中的大閘蟹 C .湖中的蘆葦 D .濕地風景區 3 .校園中綠地生態系統 中的蚯蚓能將土壤中的有機物或枯枝敗葉分解為無機物, 供綠色植物 再利用。蚯蚓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A .非生物的物質B.生產者 C .消費者D .分解者 4 . (2014 年黑龍江省)2014 年烏茲別克斯坦將國寶“汗血寶馬”作為友誼的使者贈送給我國。 馬在 生態系統中屬于()A.消費者 B .生產者 C .分解者 D .捕食者5.被稱為“綠色水庫”的生態系統是()A.海洋生
19、態系統 B .草原生態系統 C .森林生態系統 D .濕地生態系統 6 .韶關的北江河里 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A.鯽魚 B .浮游動物 C.水藻 D .淤泥 7 .在地球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之中,被稱為“地 球之腎”的是 () A 農田生態系統 B 森林生態系統 C 濕地生態系統 D 湖泊生態系統 8(2014 年湖南益陽 )沼澤屬于下列哪一類生態系統 () A 淡水生態系統 B 海洋生態系統 C 農田生態系統 D 濕地生態系統 92 月 2 日是世界濕地日。我國目前有 2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海陽市小孩兒口濕地公園是其中之一。 以下不屬 于濕地生態系統特點的是 () A 濕
20、地是在多水和過濕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的 B 濕地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 濕地是生物多 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 D 沼澤是最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 10 在寒 溫帶地區, 每到冬季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會落葉, 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并不感到缺氧,原因是()A.天氣寒冷,人們都在室內活動 B 其他地區的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流動到這 里 C.由于寒冷,人們的呼吸作用下降 D .在夏季,植物釋放了大量 氧氣,儲存到冬季用 11 .(2013 年江蘇泰州)在食物鏈“小麥-蚜蟲 -瓢蟲-食蟲鳥”中,屬于生產者的是()A.食蟲鳥 B .瓢蟲C .蚜蟲D .小麥 12 . (2014 年湖北隨州
21、)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 B.生態系統中越高級的消費者所獲得的物質和能量就越 多 C.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后,都能自動調節恢復D .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13(2013 年四 川廣安)“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事實可以說明微生 物能() A 參與蒸騰作用 B 促進物質循環 C 阻止能量流動D.進行光合作用 14 . (2013 年福建漳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這句成語從食物鏈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A .非生物成分B.生產者 C .消費者 D .分解者 15 . (2014 年福建龍巖)在
22、某一天 然的草原生態系統中, 狼由于某種疾病而大量死亡, 下列最符合較長 時間內兔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 A B C D 16 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殘留的有機汞情況如下表所列, 那么該生態系統中最可 能的食物鏈構成是()生物體 A B C D E 有機汞濃度/(卩 L?L1)0.05 7 0.51 68 0.39 17下圖是農田生態系統中兩條主要的食物鏈。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 蛙,短時間內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 )A.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平衡 B .水稻蟲害嚴重 C .蛇的數量迅速增加 D .田鼠的數量迅速增 加 18.(2014 年福建長泰 ) 下圖為一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示意圖,下 列觀
23、點不正確的是()A.該食物網有 5 條食物鏈 B .草是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C .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無限的 D.狐與鷹 存在競爭關系 19 下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小的是 ()A 森林生態系統 B 濕地生態系統 C 農田生態系統 D 海洋生態 系統 20 .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B. 生態系統一旦被破壞, 可能引起嚴重后果 C. 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 D. 生態系統的破壞都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能力得以恢復 21 自然 林區內的馬尾松一般不容易發生蟲害, 但在一些人工馬尾松林中卻常 會發生嚴重的松
24、毛蟲災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蟲繁殖能力強 B .馬尾松抗蟲能力強 C.人工林營養結構簡單 D.當地氣候適宜 松毛蟲的生長 22 .在下列生態系統中, 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A.溫帶草原 B .熱帶雨林 C.北方針葉林 D .南方闊葉林二、非選 擇題 23.(2013 年山東濰坊 )以下是某水庫中甲、乙、丙三種生物在 某一時間段內相對數量的關系圖。三種生物之間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食 物鏈。 請分析回答:(1) 寫出上述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 _ 。若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除圖 中所示生物外, 還應包含 _ 。_ (2) 若水庫內第三營養級的生物獲得 15 千焦的能量,則最多要消耗含 千
25、焦能量的第一營養級生物。 (3) 因某種原因造成水庫中乙 生物短期內數量驟減,一段時間內丙生物將發生的數量變化是 _。_ (4) 調查發現,可能由于水庫 A區水質變壞導致魚類大量死亡。以下是為驗證調查結果所做的相關 實驗,請你幫助完成有關過程:取甲、乙兩個相關的養魚盆,甲盆放入適量的取自水庫 A 區的水,乙盆放入 _ 作為對照。 準備同種大小相近的健 康魚若干條,隨機取適量放入甲盆中, 再取放入乙盆中。要相同條件下養殖一段時間后觀察。 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構和結論24. 下圖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 圖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_。圖中所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2) 該食物網
26、中有 _ 條食物鏈。 (3) 如果人類 大量捕殺青蛙, 則此生態系統中 _ 數量增多。 (4) 如果這個生態系統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學物質的污染, 那么這種有毒物質在_體內積累最多。 (5) 在此生態系統中, 生物部分除了有動 物和植物之外,還應該有 _、_ 等生物,它們作為生態系統的 _ 。 (6)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 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量維持在 _ 的狀態,說明生態系統有一定_。25. (2014 年江蘇鹽城)DDT 是一種不易分解、化學性質十分穩定的有 機毒殺劑。當 DDT 進人生物體后與脂肪結合,不易排出。下表是南極 海洋生態系統中,海水和幾種生物體內 DDT 的含量。請據表回答
27、下列 問題。名稱 海水 生物 A 生物 B 生物 C 生物 D 生物 E DDT 含量/ppm 0.00 006 0.60.006 4 0.08 85.5 (1)一般來說在受 DDT 虧染的同一生態系統中,有捕食關系的兩種生物中捕食者體內積累的 DDT 含量總 是比被捕食者體內積累的 DDT 含量高,這是生物常常伴隨食物鏈而發 生的生物_象。(2)該生態系統中的 A、B、CD E 幾種生物之間是捕食關系,請寫出它們所組成的食物鏈: _。_ (3) 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一開始是從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固定 _ 能開始的。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可能是生物 _。根據食物鏈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分析,你認為該生態系
28、統中數量最少的生物可能是生物。26 .下圖表示我國南方的一種新型的“桑蠶 氣一魚”農業模式,該模式將蠶沙(蠶糞)、人畜糞便、枯枝敗葉等投 入沼氣池發酵制成沼氣,用沼渣喂魚及為桑樹施肥,獲得了魚、蠶、桑、氣的全面豐收。請分析回答:(1) 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由生產者與_ 者之間通過的關系形成。“桑蠶氣魚”是不是一條食物鏈? _ 。 (2) 上圖中的生產者是_,它通過 _作用固定光能,合成有機物;而分解者是 腐生的 _ , 它對生態系統的 _起著重要作用。第二章 生物與環境 第一講 認識生物與環境 【廣東真題】 1 . D解析: 青苔屬于苔蘚植物, 具有生命, 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 屬于生 物。2
29、D解析:動物能自由運動,但植物不能;病毒是生物,但 無細胞結構; 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獲得營養, 但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 用,而是靠捕食獲得營養。 3D 4.C 5 D 解析:地衣生活在巖 石表面,可以從巖石中得到所需的營養物質滿足自身生存的需要, 說 明生物能適應環境;地衣又能夠分泌地衣酸,對巖石有腐蝕作用,使 巖石環境改變,說明生物能影響環境。6 B 7.A8 A 解析:生物與生物之間主要有競爭、合作、捕食、共生、寄生等關系,本題中的 薇甘菊與當地植物爭奪陽光和養料,兩者屬于競爭關系。9 B 【提升訓練】 1 C 解析:植物屬于生物,但一般不能運動;病毒也是 生物,但它沒有細胞結構; 生物都可
30、以生長繁殖,說明生物具有能生 長和繁殖的基本特征;陸生生物不需生活在水中。 2 B 3.D 4.B 5D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生物圈包 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6C 7.C 8.B 9D 解析:干旱的沙漠中,駱駝刺地下根系發達,是植物對干旱環境的適 應。 10 B 解析:蓮藕的莖和葉柄中空是對水生生活的適應, 而其 余三項均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11 C 解析: “水葫蘆”被引 進種到新環境后能快速蔓延,說明其能適應環境;“水葫蘆”的快速 生長威脅到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說明其能影響環境。12 D 13.C 14 A 解析: 水體中過量的浮游生物會
31、導致水質惡化, 是浮游生物 對水質造成的影響,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15 A 解析:藏羚羊是營群居生活的動物, 個體之間存在著互助關系。 但由于種群繁衍 的需要,在繁殖發情期,雄性個體之間會相互斗爭。 16 B 17.B 18.B 19D解析:昆蟲的外骨骼與干旱環境相適應,以減少體內水 分的蒸發。 20 D解析:白化苗的葉變為白色,失去葉綠素,不能 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會因為不適應環境而被淘汰。21 B 22C 解析:紅樹林生活在海灘淤泥中,其根系發達,才能適應這一環境;不 要誤以為紅樹林根系發達,是由于其所處環境造成的。 23C 24.D 解析:豆苗與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
32、等,屬于 競爭關系。25 .(1) (2)影響 26. (1)生物 (2) 影響和改變 (3)B A 27(1) 環境影響生物(2) 生物影響環境 (3) 水 干旱 鰓 生物適應環境第二講 生態系統 【廣東真題】 1 C 2C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 動物都為消費者, 比如蚯蚓, 蚯蚓能將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物變為無機 物,所以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3 D 解析:南極地區氣候寒 冷,分解者少,分解能力低,故需要將垃圾帶離南極。4 B 5A解析:數食物鏈應按一定順序,不易漏數或重數。本食物網中的食物 鏈有:綠色植物T兔T鷹;綠色植物T食草鳥T鷹;綠色植物T食草 昆蟲青蛙蛇鷹,共 3 條。6. C 解析:在一條食物鏈中,起 始環節是生產者,后面是各級消費者。7 . (1)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某種魚類及浮游植物某種魚類 (2) (3) 生物群落 8 (1) 生產 者 分解者 (2) 水 無機鹽 ( 順序可調換 ) (3) 有機物 9 D 【提升 訓練】 1 C2.D 3 D 解析: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 消費者和分解者。 4 A 5.C 6.C 7.C 8D 解析:濕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批發商如何拓展家用視聽設備市場考核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小說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現代食品高新技術進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建大學《太陽能熱利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醫科大學《藥物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春市美溪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泰州市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七調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驗診斷學見習》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與投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教研項目合同協議
- 腹壁切口疝手術護理查房
- 委托設計框架合同協議
- 鄉村醫生藥品管理培訓
- 2025年山東交運怡亞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嘉興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測試化學+答案
- 私人水源轉讓協議合同
- 汽車冷卻系統課件
- 防脫洗發水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