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_第1頁
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_第2頁
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_第3頁
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_第4頁
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思考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市實施已經進入好幾個年頭,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改的全新理念帶來了全新的課堂教育生活,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變化。但是隨著新課程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下面列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幾個問題,希望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反思來改進我們的教學。一、情境創設為哪般? 數學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指出“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課程實施建議”中又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確實,創設有效的數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

2、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如果創設情境只是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或只是為了創設而創設,就違背了情境創設的本來目的。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為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土壤。案例1:2006年浙江省優質課比賽比賽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浙教版)七年級(下)分式的第一課時,兩位教師在講解例2時分別對教材中例2的問題背景作了改動,重新創設了問題情境。第一位教師整堂課以參觀余姚的河姆渡為背景來呈現教學內容,在講例2時他用多媒體出示了這個問題:參觀完博物館后大家乘校車返回學校,出發5分鐘后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有同

3、學遺忘了照相機,馬上打的送過來,已知校車的車速為每分鐘a千米,出租車的速度為每分鐘b千米(b>a),那么出租車追上校車需要多少時間? 第二位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電視連續劇神雕俠侶的片頭(30秒),然后問學生該電視劇名稱,里面的人物有哪些,然后才出示了下面的問題:“老頑童”周伯通硬拉著楊過跟自己比腳力從同一地點出發,楊過先行了半個時辰(1小時), “老頑童”才施展輕功沿著同一條道路追趕若楊過每小時行千米, “老頑童”每小時行千米(),那么“老頑童”追上楊過需要多少小時?顯然,兩位教師的問題都能很好的支撐起“分式的應用”這一數學內容,但是第二位教師的問題情境過于新奇,就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

4、對電視劇內容的聯想上,弱化了問題情境要揭示的數學本質。所以,數學情境的創設不僅要考慮所選生活事實能否足以支撐起相應的數學問題,還必須把握學生的興趣傾向。否則,便會產生高成本,低效益。 二、課堂熱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嗎? 曾幾何時,數學課總是和抽象、枯燥、單調、沉悶聯系在一起。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數學課活起來,想了很多辦法,可結果常常是老師“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有的老師又哄又獎,也只有少數學生動。現如今,我們發現這樣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課堂常常是熱熱鬧鬧,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的時候整堂課學生都處在異常亢奮狀態,甚至搞得老師招架不住無法應對。現在許多老師常常喜歡

5、采用以下一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做法:一是過多廉價表揚。只要學生答對了問題,老師就是“很好”“你真棒”“真聰明”。有時學生僅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有的答案還不完整,甚至是錯誤的,老師都給予了表揚;而那些確實表現突出的學生即使有獨到的表現,老師也是同等對待,以一句“不錯”一帶而過。二是不敢批評學生。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有的老師采用延遲評價或模糊評價的方法,于是出現了在課堂上少評價甚至不評價的現象。學生對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現偏差,老師不置可否,甚至有的學生出現了錯誤,老師也不敢批評學生。一堂課下來,總是“好”聲一片。三是搞物質刺激。有的老師片面認為,僅靠老師的口頭表揚、同學的掌聲這樣的鼓勵方式力度

6、不大,只有鼓勵的力度越大,學生才會越積極,課堂才會越熱鬧。于是,在初中課堂上也出現了“幼兒園的情景”:答對一道題獎勵一塊巧克力、小組第一的每人一支筆。誠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上好一節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上學到了哪些知識,受到什么啟發,獲得哪些發展,而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形式上的熱鬧,不僅僅是為了學生開心、興奮。調動積極性不是教學目的,課堂熱鬧也不代表教學效果就好。過多的廉價表揚會導致學生的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過分的模糊評價將導致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質刺激將導致學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緒浮躁。三、合作交流小組學習嗎? 學習方式的變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動

7、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現在,我們在數學課堂上看到幾乎都是小組學習形式,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尤其在公開觀摩課教學中)。于是,我們常常見到如下的鏡頭:幾張桌子拼湊在一起,學生坐成“U”字形或圍成一圈(小組內有大半的學生身體朝著左或右,頭卻要轉過去朝著前,一堂課下來腰酸脖子痛);當老師號令一下“現在開始合作”,學生馬上動了起來,有的學生連合作干什么還沒有搞明白,老師又說“停止”,學生馬上恢復原狀,過一會當聽到老師的號令又再來一次“合作”;當老師說“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內每個學生馬上都開始了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教室里很是熱鬧,可小組內誰也沒有聽清同伴的發

8、言,有的甚至連自己說了什么都不清楚;當老師讓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時,總有個別學生“代表”了全組,成了專門的發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觀者(某種程度上,在小組內產生的旁觀生的心理傷害比大班教學中更甚);有的班級學生人數有四十多甚至五六十,教室里分成了十來組,老師想全面了解每一組的合作情況幾乎不可能;從教學方式的角度來看,小組教學只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而且國外早就有專家研究指出,最適合進行小組學習的學生人數不超過25人。從數學知識的特點來看,并不是所有知識都適合小組學習,也不是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小組合作。班級教學、個人學習仍有著合作學習所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合作與交流應該首先是作為一種意識

9、來激發,其次是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筆者以為,在數學課堂進程中適合采用小組學習的時機一般有:個體操作條件不充分需要幫忙時,獨立探索有困難需要相互啟發時,形成不同意見有分歧需要交換時,學生爭著發言教師不能滿足其表現欲時,等等。四、數學課件用得合理嗎?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展示了數學的本質以及數學的內涵,良好地改善了認知環境,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數學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與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常規教學手段相比,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確實有它的獨特的

10、優勢,可是,一旦惟其不可、缺其不行,那將走入一個新的誤區。1 打開電腦,關閉教材時下,動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儼然成了“時尚”,大有讓教學不用多媒體的教師羞愧難當之勢。在公開課、匯報課、展示課、教研課、優質課中,沒有使用多媒體的已經很難見到了。而且,現在許多教師只熱衷于如何將課件制作得更好用、更漂亮,卻將教科書扔在了一邊,上課時已經很難聽到:“同學們,請將書本打開,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課本中的這道題”類似這樣的話了;有些內容明明書本上有,老師還是用課件播放出來;有些書本上的例子設計的很好,老師非要從外面再去找。一學期下來,學生手里的數學書還是新的。教材是老師教,學生學的主要載體,而且對學生來說,教科書

11、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將教科書丟掉不用,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本末倒置,并且失去了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的機會,畢竟后者才是學生受益終身的寶貴財富。2人機對話取代人際對話多媒體的程序化,使數學課堂成為“放映廳”:上課前,教師已經設計好一個完美的課件程序,上課時教師只需按部就班程序化按鍵,課件邊按順序“播放”下去。教師變成“播音員”,學生變成“觀看者”,師生一起“圍著屏幕看”。當然作為“播音員”的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而作為“觀看者”的學生們思路必須循著課件流程的思路。當過程稍有不暢,教師想做出改變則無法控制計算機以求與學生配合,學生也無法使用計算機資源

12、進行自主學習,對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可能即使進行反饋。當計算機提出的答案和學生的問題不一致時,或例習題的解法和學生容易接受的解法不相同時,師生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課堂上計算機代替教師的教,人機對話取代了人際對話,阻礙了學生的思維。3 小題大做計算機具有較強的多媒體功能,有的教師為了體現多媒體的優越性而費盡苦心,動用一切力量。例如筆者聽過七年級(下)數學“生活中軸對稱”一節課,教師為了用電腦演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制作了動畫模型并用電腦演示。其實只要讓學生用一張紙時間操作一下就可以了,直觀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像這樣的設計給人一種小題大做的,殺雞用了牛刀的感覺。4

13、 華而不實課堂教學絕不等同于演電影、電視,需要氣勢磅礴,場面壯觀,而不少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卻走入了這一誤區。過分追求多媒體的界面美。五彩繽紛的界面,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干擾學生的觀察。如上面提到的生活中的軸對稱這節課,老師一開頭便引入了城市許多景觀、名勝古跡和現代建筑,然后讓學生回答在這些景觀、古跡、建筑中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但學生是答非所問。課后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當時把注意力放到觀察那些建筑物、景觀漂亮、有氣魄,而忽略了事物背后隱藏的數學本質。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認識計算機是輔助教學,而不是主宰教學。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具體內容精心制作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

14、所傳授的知識,更能體現數學的本質,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要克服多媒體使用不當的問題,應樹立兩個觀念:成本低、效果好才是合適的;多媒體的使用應該體現不可替代性。如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替代,就可以不用多媒體。五、讓學生開口,教師該閉嘴嗎?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充分關注數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本,極力倡導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課堂45分鐘盡可能多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體驗,讓他們親身經歷學習實踐和學習新知識的常識活動,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索。但是“以學生為本”也能進入一個模式化教學:一節課讓學生

15、回答問題有幾個?讓學生討論過幾次?讓學生聯系的時間有多長?教師講授的時間又有多長?占了多少百分比?這些統統被列入一堂新理念下的好課的標準之中。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的“四分鐘教學法”曾經引起全國教育界的轟動,課堂上教師講課時間僅僅幾分鐘,推行的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全國各地趨之若騖,向他們學習。四分鐘的教學能出如此成效,這確實讓同樣是數學教師的我們汗顏,值得我們廣大數學界同仁們思考和學習。但同時也使我們的數學教師如履薄冰,督促自己常常反省:今天這堂課我是否講得太多?學生開口是否太少?也常常擔心、懷疑自己有否“灌輸”“填壓”之嫌。于是不少教師把講或不講作為平時教學的一個原則。豈不知,“洋思經驗”有它實施的條件,那就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及教師們一整套嶄新的教學理念和完整的教學程序,而絕不可斷章取義地模仿;豈不知,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材、不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