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概論_第1頁
科學技術概論_第2頁
科學技術概論_第3頁
科學技術概論_第4頁
科學技術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技術概論小組成員;陳蘋,胡貝貝,成楠吳晉怡,周敏什么是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是指以新原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生產出來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較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按照產品的新穎程度,新產品可以分為四大類; 全新型新產品, 換代型新產品, 改進型新產品, 仿制型新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內容高新技術產品主要包括全新型新產品和換代型新產品兩大類。全新型新產品是指采用新原理、新技術、新材料研制出的產品,與現有產品毫無共同之處。全新型新產品往往是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新發展、新突破,是新的科學技術發明在生產上的應用。如蒸汽機、內燃機、電話、電視機、汽車、計算機等產品的發明,它們都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最重大的

2、發明。換代型新產品是指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 部分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生產出來的性能顯著提高的產品。如計算機發明以來,經歷了第一代(電子管)、第二代(晶體管)、第三代(集成電路)、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現在正在積極研制第五代計算機,即人工智能計算機。高新技術產品的特征1.高科技含量。高新技術產品集聚了當代各門科學技術知識,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如機器人技術,一個機器人涉及到機械工程技術、動力力、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思維邏輯、人工智能、微型電視攝影技術、光技術、語言分析合成和發送技術等等,可以說集現代各門科學技術知識之大成,成為各門最新知識高度密

3、集的產品。2.高收益性。高新技術產品具有高水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新技術產品開發成功后,不僅企業本身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高新技術產品的廣泛使用,可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節約各種資源,改造傳統產業,增加整個經濟的活力。3.高風險性。由于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和市場開拓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同時,高新技術產品是新興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發展變化快,不確定性高。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比一般企業風險要大的多。高新技術產品的特征4. 高競爭性。高新技術產品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產生的,只有經受嚴酷的國際競爭的考驗、挑選,才能生長出真正的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目標

4、、技術指標及性能價格比,必須到國際市場上去較量、去競爭。美歐日等主要發達國家都把發展的重點集中到了富有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領域,把產品的系統設計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更多的智力投入換取高附加價值,而把技術含量不高的一般零部件生產及裝配工作、消耗資源多的工作、對環境污染大的工作和勞動密集型工作轉移到了勞務成本最低的國家或地區。5.高價值性。高新技術產品的價值是由其高科技含量所決定的,高新技術產品價值量是由這種產品應用后節約的社會勞動量來衡量的,它的存在是合理的?;緱l件 (1)要有ISO質量管理體系證書 (2)屬于國家和省頒布的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的產品。 (3)產品的技術水平應達到國內

5、先進水平以上。 (4)產品生產技術是成熟的(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視為技術成熟:已通過鑒定的;獲得發明專利的;經法定部門檢測合格的;已得到用戶認可的;有正式技術引進合同的)。 (5)產品生產原料及技術裝備有保障,已投入或近期內能投入批量生產。 (6)產品市場廣闊,經濟效益顯著。 (7)必須通過法定部門批準方可生產的產品,須獲得法定部門的正式批準。無人駕駛飛無人駕駛飛機機航天技術之民用飛機技術之超小型飛機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無人機實際上是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統稱,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

6、飛艇、無人傘翼機這幾大類。l無人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l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l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l由于無人駕駛飛機對未來空戰有著重要的意義,世界各主要軍事國家都在加緊進行無人駕駛飛機的研制工作。關鍵技術關鍵技術機體結構設計技術機體結構設計技術:包括飛機結構抗疲勞斷裂及可靠性設計技術,飛機結構動強度、復合材料結構強度、航空噪聲、飛機結構綜合環境強度、飛機結構試驗技術以及計算結構技術等。機體材料技術機體材料技術:其中最主要的是

7、機體結構材料和發動機材料,結構材料應具有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以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改善飛行性能或增加經濟效益,還應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制成所需要的零件。飛行控制技術飛行控制技術:提供無人機三維位置及時間數據的GPS差分定位系統、實時提供無人機狀態數據的狀態傳感器、從無人機地面監控系統接收遙控指令并發送遙測數據的機載微波通訊數據鏈、控制無人機完成自動導航和任務計劃的飛行控制計算機。無線通信遙控技術無線通信遙控技術:無人機通信一般采用微波通信,微波是一種無線電波,它傳送的距離一般可達幾十公里。頻段一般是902928MHZ,常見有MDSEL805, 一般都選用可靠的跳頻數字電臺來實現無線遙控,北

8、京節點通有成熟的應用。無線圖像回傳技術無線圖像回傳技術:采用COFDM調制方式,頻段一般為300MHZ,實現視頻高清圖像實時回傳到地面。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作為靶機 偵察監視 騙敵誘餌 實施干擾 對地攻擊 校射作用 通信中繼 運輸能力 監察安全狀況 救災應用 消霧試驗攜帶多種對地攻擊武器,飛往前線或深入敵占區縱深,對地面軍事目標進行打擊;用空對地導彈或炸彈對敵防空武器實施壓制;用反坦克導彈等對坦克或坦克群進行攻擊;用集束炸彈等武器對地面部隊集結點等進行轟炸。對地攻擊對地攻擊這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波信號,發現、跟蹤,以至最后摧毀雷達的武器系統。它不僅可用于攻擊敵方雷達攻擊敵方雷達、干擾機干

9、擾機和其他輻射源其他輻射源,而且高速反輻射無人機加裝復合制導裝置等設備后,還可用于攻擊敵預警機和專用電子干擾飛機。美國的“勇敢者”200型和德國的KDAR就屬于反雷達無人機。KDAR采用無尾、十字形機翼的布局形式,機翼還可折疊起來,放入一個6.1立方米的標準容器內。該容器既是儲存和運輸的包裝,又是發射裝置,每個容器可裝20架KDAR無人機。反輻射攻擊無人機救災應用救災應用l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地震3月11日上午,第一架無人飛機于9:00在盈江縣城順利起飛,對災區全境進行了長達50分鐘的航空攝影,成功獲取到盈江災區首批震后20平方千米、1000多張0.1米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3月11日下

10、午,無人飛機再次起飛,成功獲得第二批航空影像數據并在第一時間傳回北京。l汶川地震l舟曲泥石流利用無人飛機獲取災區影像中國發展歷史中國發展歷史中國無人機已經形成了品種齊全、功能多樣的完備系列,而且還在不斷提升的性能指標。近年在珠海航展和北京航展上,“翼龍”、“天翼”、“藍狐”、“夜鷹”、“鷂鷹”等多型號、多用途的無人機爭奇斗艷。它們在各自領域顯示出非凡身手:戰場偵察監視,定位校射,毀傷評估,實施電子對抗,航空攝影,災情監視,交通巡邏,治安監控等。機長9米,翼展14米,機高2.7米,重1.1噸,限升5000米,最大時速280公里,航程能達40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20小時。主要用于傳統軍事領域、非

11、傳統安全領域和民用領域,具有戰場偵察監視、電子偵察干擾等功能,集偵察打擊于一體,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競爭力?!耙睚堃睚垺睙o人機無人機“翔龍翔龍”無人機無人機機長14.3米,機高5.4米,翼展25米,正常起飛重量7.5噸,限升1.8萬米,時速可達750公里。俄國媒體甚至認為,翔龍的主要性能指標已經向美國先進的“全球鷹”無人機看齊。智能機器人 發展現狀 廣泛應用 發展趨勢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發展現狀綜述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現狀智能機器人是第三代機器人1,這種機器人帶有多種傳感器,能夠將多種傳感器得到的信息進行融合,能夠有效的適應變化的環境,具有很強的自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自治功能。目前研制中的智能機器人智能

12、水平并不高,只能說是智能機器人的初級階段。智能機器人研究中當前的核心問題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提高智能機器人的自主性,這是就智能機器人與人的關系而言,即希望智能機器人進一步獨立于人,具有更為友善的人機界面。從長遠來說,希望操作人員只要給出要完成的任務,而機器能自動形成完成該任務的步驟,并自動完成它。另一方面是,提高智能機器人的適應性,提高智能機器人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是就智能機器人與環境的關系而言,希望加強它們之間的交互關系2。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 現代智能機器人基本能按人的指令完成各種比較復雜的工作,如深海探測、作戰、偵察、搜集情報、搶險、服務等工作,模擬完成人類不能或不愿完成的任務,不僅能

13、自主完成工作,而且能與人共同協作完成任務或在人的指導下完成任務,在不同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5。 智能機器人涉及到許多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關系到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性的高低。這些關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多傳感信息耦合技術, 導航和定位技術, 路徑規劃技術, 機器人視覺技術, 智能控制技術, 人機接口技術。 在各國的智能機器人發展中,美國的智能機器人技術在國際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其技術全面、先進,適應性也很強,性能可靠、功能全面、精確度高,其視覺、觸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已在航天、汽車工業中廣泛應用。日本由于一系列扶植政策,各類機器人包括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迅速。歐洲各國在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在世界上處

14、于公認的領先地位3。中國起步較晚,而后進入了大力發展的時期,以期以機器人為媒介物推動整個制造業的改變,推動整個高技術產業的壯大4。 智能機器人按照工作場所的不同,可以分為管道、水下、空中、地面機器人等。管道機器人可以用來檢測管道使用過程中的破裂、腐蝕和焊縫質量情況,在惡劣環境下承擔管道的清掃、噴涂、焊接、內部拋光等維護工作,對地下管道進行修復;水下機器人可以用于進行海洋科學研究、海上石油開發、海底礦藏勘探、海底打撈救生等;空中機器人可以用于通信、氣象、災害監測、農業、地質、交通、廣播電視等方面;服務機器人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為人類提供服務,其中醫用機器人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仿人機器人的形狀與人

15、類似,具有移動功能、操作功能、感知功能、記憶和自治能力,能夠實現人機交互;微型機器人以納米技術為基礎在生物工程、醫學工程、微型機電系統、光學、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如:掃描隧道顯微鏡) 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6。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展望 智能機器人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機器人的研究正處于第三代智能機器人階段,盡管國內外對此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其智能化水平仍然不盡人意。未來的智能機器人應當在以下幾方面著力發展: 面向任務,傳感技術和集成技術,機器人網絡化,智能控制中的軟計算方法,機器學習,多機器人協調作業。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機器人發展簡史J.世界科學.2007.0

16、3.10 2. 張鈸.智能機器人的現狀及發展J.科學導報.1992.06.42-46 3. 朱力.目前各國機器人發展情況J.China youth s&t.2003.11.38-39 4. 惲為民.中國機器人發展之我見J.讀者之聲.1995.02.30 5. 賈玉贊.淺議智能機器人發展及應用J.太原科技.2003.03.20 6. 孟慶春,齊勇,張淑軍,杜春俠,殷波,高云.智能機器人及其發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09.831-838蛇形機器人傳感型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發電鞋發電足球“發電鞋發電鞋”:美國研究人員充分利用人體動能,開發一種裝置,放入鞋內,邊走路邊發電,可給手機、MP3等裝置

17、充電。簡介:簡介:走路也能發電走路也能發電威斯康星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湯姆克魯佩金和阿什利泰勒在2011年8月23日出版的雜志發表報告,披露裝置細節。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克魯佩金的話報道:“總體而言,人是能夠產生強大能量的機器,譬如當快速奔跑時,一個人能夠產生1千瓦的功率。”他解釋說,先前一些研究人員嘗試將走路時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但是效率太低,不具實用價值。他和同事發明了一種新的能量收集技術逆向電潤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電潤濕是利用電壓改變疏水表面上液滴的外形,研究人員反過來利用這一原理,讓微型液滴流動的能量轉化為電能。裝置類似一層鞋墊,內含數千滴微型液滴,放入鞋內,隨著走動發電,功率最大

18、能達到10瓦特,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足夠給一部普通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充電。特點:特點:威斯康星大學研究人員認為,走路發電裝置運用廣走路發電裝置運用廣泛,市場前景看好。泛,市場前景看好。士兵的鞋子如果配備這一裝置,士兵就可以少帶幾塊電池,減少負重?,F階段,美國一些士兵行軍時背著9公斤左右的設備,以便給夜視鏡、筆記本電腦和全球定位系統裝置等電子設備充電。此外,走路給手機發電這種方式或能鼓勵更多人多走動,有益健康。發電足球發電足球,是由美國哈佛大學4名在校生設計并制作了一種名為sOccket的新型足球,這種足球能夠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并收集起來,人們可以利用這部分電能為LED燈等低電壓照明設備供電,也可以為手機充電,sOccket重約595克,比普通足球重100多克,在比賽中使用sOccket15分鐘所產生的電能足以使一盞LED燈工作3小時。簡介:簡介:當人們踢球時,用腳將動能傳遞給足球,驅動足球改變運動狀態,然而期間必然會損失一些能量到自然環境中去,而這個足球正是利用這一點,將部分動能轉換成電能,并儲存起來,科研小組經過粗略測量算出,如果孩子們踢如果孩子們踢15分鐘,發電足球就能為分鐘,發電足球就能為LED燈提供燈提供3小時的電小時的電能。能。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眾所周知,當人們踢球時,用腳將動能傳遞給足球,驅動足球改變運動狀態。它的工作原理也很簡單,球的里面裝有感應磁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