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淺談小班幼兒的分享意識和行為_第1頁
科研論文:淺談小班幼兒的分享意識和行為_第2頁
科研論文:淺談小班幼兒的分享意識和行為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科研論文:淺談小班幼兒的共享意識和行為科研論文:淺談小班幼兒的共享意識和行為摘要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為此,應從小培育幼兒的共享觀念和共享行為,掛念孩子們學會共享,可以健全幼兒人格,促進幼兒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和諧進展,為幼兒一生的進展打下基礎。關鍵詞 幼兒 共享意識 共享行為小班幼兒正處在自我意識最猛烈的時候,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具有格外猛烈的獨占意識,他們涉世不深,想法單純、奇特。此時,對他們進行共享意識和行為的教育,可以健全他們的人格,促進幼兒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和諧進展,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激勵幼兒對共享行為的學習。1、掛念幼兒樹立共享意識要讓幼兒學

2、會共享,首先要克服猛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而要克服這種不良的心理傾向,并非老師言語說教就可以做到的。社會領域的教育本身就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共享行為的培育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比如:玩滾動玩耍中,多名幼兒可以共同使用一個皮球,只有輪番推動皮球,玩耍才能得以連續;在畫畫時,一組幼兒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種油畫棒;餐前,還可以讓幾名幼兒合作分發小勺子;午睡前后,讓小伴侶之間相互掛念穿脫衣服、鞋子等。同時,還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生疏我們的物品、玩具”活動,讓孩子了解班上的各種物品、玩具,要讓幼兒知道這些物品、玩具是大家共同擁有的,每個成員都有使用的權利。通過這些方式,幼兒會意識

3、到這些東西我可以玩,大家都可以玩。學會怎樣與他人共享,懂得只有和大家一起玩耍、共同共享歡快,才能獲得真正的歡快。2、老師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優秀的榜樣會在孩子心目中產生很高的威信。老師是幼兒仿照的重要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平常要擅長抓住一切機會和細節為幼兒做好行為、語言示范。如在教學活動前分發圖書時,我有意識地將圖書以共享的形式來進行發放;當幼兒在進行玩耍活動時,我會對幼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可不行以把玩具分給我一些?”待幼兒體驗到共享帶來的樂趣后,他便會自覺產生共享的動機,仿照老師做出類似的行為。同伴也可以成為幼兒觀看學習的榜樣,

4、老師要在班級中發覺有共享行為的好典型讓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或者是老師對有共享行為的幼兒的樂觀評價和鼓舞,也會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動機。陳鶴琴先生說:“兒童教兒童,比成人教兒童效果更大,更能教學相長,為兒童獲得進展才能的機會。”在玩耍中,幼兒會不自覺地通過觀看、仿照學習其他幼兒的共享行為,當我們引導那些共享意識力量強的幼兒與力量弱的幼兒一起玩耍時,也是一種樹立榜樣的好方法。二、制造機會,鼓舞幼兒進行共享1、在日常活動中,多給幼兒制造自由交往的機會,引導他們與同伴共享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究、玩耍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我是好寶寶

5、”中,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忙下,從家里帶來了小時候的衣物和相片等。活動中,我們鼓舞孩子在交往中學會共享,孩子們相互介紹小時候的衣物,讓同伴試穿、相互講著小時候的故事、相互體驗,興奮之情洋溢臉上,這時,沒有“你的、我的”,沒有爭搶,處處洋溢著互幫互助的歡聲笑語,充分體驗到了共享給自己帶來的歡快。平常,我們還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境,讓幼兒去面對沖突,解決問題。如:有一次,我新添了一個“小貓釣魚”的玩具,班上很多同學都想玩,但魚桿只有四個,所以小伴侶們都圍住玩具,都爭著要先玩。這時,我就請小伴侶縣起來,大家一起想方法,最終大家打算把小伴侶分成四組,按組來玩,而且各組競賽,看誰先把魚釣完。通過引導幼兒讓幼兒

6、自己想方法解決沖突,不但使孩子們在活動中享受到樂趣,而且也提高了幼兒的共享技能。2、抓住時機,移情推動共享區域活動開頭了,孩子們都進入了自己寵愛的區角。很多孩子在科學區玩,劉千瑜小伴侶帶來了一件格外好玩的玩具電動軌道火車,小伴侶見了格外艷羨,都想玩玩,而劉千瑜卻可怕被別的小伴侶弄壞,不愿借給他們,孩子們都挺絕望,我一看,見正是對孩子們進行共享教育的有利時機。于是,我當著孩子們的面迎上前去,對他說:“這個火車真奇特呀,可以接老師玩一下嗎?”他點了點頭。我拿過電動火車,對劉千瑜說:“假如這個電動火車是我的,那你想玩,該怎么辦?”“問你借唄!”他毫不遲疑地回答。“可是,我不借給你玩,你現在心里怎么想

7、啊?”我擺出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他想了想說:“好像有點難過。”“那你們大家呢?”“我也有點難過!”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劉千瑜,你看,小伴侶現在心里都和你一樣難過,你知道為什么嗎?”劉千瑜不說話了,他拿過電動火車塞到小伴侶手中,示意大家一起來拼出軌道,大伙兒興奮地和他一起玩了起來。孩子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了兩種角色,體驗到了艷羨時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絕時的絕望、與人共享時的滿足感等多種內在的情感,從而拜擺脫了自我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識地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樣,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的推動力。因此,我們應擅長抓住幼兒情感狀態,以此培育共享等親社會行為。三、正面強化,穩定幼兒的共享意識和行為在日常玩耍中

8、,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兒帶來一個新型玩具,當別的幼兒想與他玩卻遭到一次次拒絕時,別的幼兒就會說:“以后不跟你好了。”這時,帶玩具者馬上感到假如不與別人共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將玩具給小伙伴玩。這時,我就抓住這一教育時機進行強化:“有好東西應當和小伴侶一起共享才對,你看由于你把玩具分給小伙伴玩,所以你們在一起才玩得那么興奮,你真了不起!”類似的情景消滅后,假如我們老師都能留意準時強化,幼兒在今后就會漸漸產生共享的動機和行為。孩子總寵愛老師的表揚。因此,當他們一旦有了共享行為時,我們就應當準時鼓舞、贊許、嘉獎,不管是物質還是情感,都可以強化孩子的共享行為,使他們開心和

9、滿足。四、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幼兒共享行為的培育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行能完成培育人這種及其細致而簡單的任務的。”新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耳朵合作伙伴。”為此,我們為每個幼兒預備了一本“家中的好寶寶”記事本,請家長們將孩子在家的表現記錄下來,便于老師有針對性地教育。老師有意在班中表揚在家表現精彩的幼兒,樹立榜樣作用。同時,還要求家長也要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幼兒,讓幼兒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都能感受到共享所帶來的歡快。當買了好吃的東西,家中老、少一起品嘗,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其樂融融的感覺。當家中來了客人,家長主動把好吃的拿出來給客人吃,把好玩的玩具給小客人玩等。如此,家園協作,共同促進幼兒共享意識和行為的培育。幼兒的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