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參考課件-第10章_第1頁
生理學參考課件-第10章_第2頁
生理學參考課件-第10章_第3頁
生理學參考課件-第10章_第4頁
生理學參考課件-第10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3能量代謝能量代謝(energy metabolism):):生物體內物質生物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所伴隨著的能量釋放、轉移、儲存和利用。代謝過程中所伴隨著的能量釋放、轉移、儲存和利用。4一、機體能量的來源與利用一、機體能量的來源與利用56ATP的合成與分解的合成與分解磷酸肌酸(磷酸肌酸(CP) 含有高能磷酸鍵,是體內含有高能磷酸鍵,是體內ATP的儲的儲存庫,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腦組織中。存庫,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腦組織中。CP和和ATP間可進行能量轉給。間可進行能量轉給。72 2、三大營養物質的能量轉化、三大營養物質的能量轉化89101112131 1、熱價、熱價 (trermal eqivalen

2、t) 一克食物在體內完全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一克食物在體內完全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所釋放的能量 物理熱價物理熱價食物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食物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 生物熱價生物熱價食物在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熱量食物在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熱量 物理熱價(物理熱價(KJ/gKJ/g) 生物熱價(生物熱價(KJ/gKJ/g) 糖糖 17 1717 17 脂肪脂肪 39.8 39.839.8 39.8 蛋白質蛋白質 23.5 1823.5 18143、呼吸商(、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一定時間內機體的一定時間內機體的CO2 產量和耗氧量的比值。產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3、。 RQ產生的產生的CO2mol數數/消耗的消耗的O2mol數數 產生的產生的CO2ml數數/消耗的消耗的O2ml數數 (相同溫度和氣壓條件下)(相同溫度和氣壓條件下) 根據根據RQ的大小推測能量的主要來源的大小推測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糖: 1.00 脂肪脂肪: 0.71 蛋白質蛋白質: 0.80 混合食物混合食物: 0.85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第二節 體溫及其調節二、機體的產熱和散熱(一)產熱32圖8-2 體熱平衡模式熱輸出熱輸出輻射輻射傳導傳導對流對流蒸發蒸發熱來源熱來源代謝代謝環境環境33343536 3 3、產熱活動的調節產熱活動的調節 體

4、液調節:體液調節: 甲狀腺素,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機體暴露于寒甲狀腺素,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機體暴露于寒冷環境中幾周,甲狀腺活動增強。冷環境中幾周,甲狀腺活動增強。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作用快,持作用快,持續短。續短。 神經調節:寒冷刺激興奮機體交感神經系統,導神經調節:寒冷刺激興奮機體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產熱增加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產熱增加 寒冷刺激興奮下丘腦寒冷刺激興奮下丘腦 TRH TSH 37 1、散熱部位散熱部位:主:皮膚主:皮膚面積大面積大與外界接觸與外界接觸血流豐富血流豐富有汗腺有汗腺

5、次:次:呼出氣呼出氣、尿、糞、尿、糞38輻射散熱:輻射散熱:指體熱以熱射線形式傳給溫度較低的周圍環境指體熱以熱射線形式傳給溫度較低的周圍環境中的散熱方式。中的散熱方式。 輻射散熱量的多少取決于輻射散熱量的多少取決于機體的有效輻射面積機體的有效輻射面積皮膚與環境的溫度差皮膚與環境的溫度差39對流散熱:對流散熱:指體熱憑借空氣流動交換熱量的散熱方式。指體熱憑借空氣流動交換熱量的散熱方式。對流散熱是傳導散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對流散熱是傳導散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受受風速影響。風速影響。40(4 4)當氣溫)當氣溫體溫時,蒸發是唯一的散熱途徑體溫時,蒸發是唯一的散熱途徑1 1)不感蒸發)不感蒸發(insen

6、sible perspiration、不顯不顯汗汗)指體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膚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指體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膚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顯水滴前而被汽化的散熱形式。成明顯水滴前而被汽化的散熱形式。 不感蒸發是持續進行的。人體不感蒸發量不感蒸發是持續進行的。人體不感蒸發量約約1000ml/1000ml/日。日。 臨床上給病人補液時應考慮到由不感蒸臨床上給病人補液時應考慮到由不感蒸發丟失的體液量。發丟失的體液量。412 2)發汗發汗(sweating):): (可感蒸發(可感蒸發sensible sensible perspirationperspiration)指通過汗腺的主動分泌,汗液)指

7、通過汗腺的主動分泌,汗液在皮膚表面形成明顯的汗滴而蒸發在皮膚表面形成明顯的汗滴而蒸發。 人在安靜狀態下,當環境溫度達到人在安靜狀態下,當環境溫度達到3030左右左右時,便開始發汗;如果空氣濕度大、衣著又多時,便開始發汗;如果空氣濕度大、衣著又多時,氣溫達時,氣溫達2525便可發汗;機體活動時,由于便可發汗;機體活動時,由于產熱量產熱量,雖然環境溫度低于,雖然環境溫度低于2020亦可發汗。亦可發汗。 炎熱的氣候,短時間內發汗量可達炎熱的氣候,短時間內發汗量可達1.5L/h1.5L/h。42 汗液:汗液: 水分水分:9999 汗液流經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時,有汗液流經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時,有一部分一

8、部分NaClNaCl可被重吸收,從而使最終排出的可被重吸收,從而使最終排出的汗液成為低滲。汗液成為低滲。 機體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滲性脫水,要機體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滲性脫水,要補充大量的水份和適量的補充大量的水份和適量的aClaCl。固體固體:大部分為大部分為NaClNaCl其余為其余為KClKCl、尿素尿素、乳酸等乳酸等無葡萄糖和蛋白質無葡萄糖和蛋白質43 精神性發汗:精神性發汗: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而引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而引 起的發汗,主要見于掌心、起的發汗,主要見于掌心、 腳底和腋窩,其散熱作用不大。腳底和腋窩,其散熱作用不大。44發汗的調節454647自主性體溫調節自主性體溫調節:在下丘腦體:

9、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通過增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通過增減皮膚血流量、發汗、寒戰等減皮膚血流量、發汗、寒戰等生理反應,經常維持產熱和散生理反應,經常維持產熱和散熱過程的動態平衡。體溫調節熱過程的動態平衡。體溫調節的基礎。的基礎。行為性體溫調節行為性體溫調節:機體(包括:機體(包括變溫動物)在不同的溫度環境變溫動物)在不同的溫度環境的姿勢和行為。體溫調節的補的姿勢和行為。體溫調節的補充,并使人具有預見性。充,并使人具有預見性。 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 48( (一一) )溫度感受器溫度感受器 1.1.外周溫度感受器外周溫度感受器 分布:全身皮膚、某些粘膜和腹腔內臟等處。分

10、布:全身皮膚、某些粘膜和腹腔內臟等處。 類型:溫覺感受器和冷覺感受器類型:溫覺感受器和冷覺感受器 作用:溫度感受器傳入沖動到達中樞后,除產作用:溫度感受器傳入沖動到達中樞后,除產生溫覺之外,還能引起體溫調節反應生溫覺之外,還能引起體溫調節反應。49 2.2.中樞性溫度敏感神經元中樞性溫度敏感神經元存在部位:主要在下丘腦的存在部位:主要在下丘腦的PO/AH區。也存于在區。也存于在脊髓、延髓、腦干網狀結構之中。脊髓、延髓、腦干網狀結構之中。PO/AH區的溫度敏感神經元接受皮膚和其他部位區的溫度敏感神經元接受皮膚和其他部位的溫度敏感神經元的溫的溫度敏感神經元的溫 度信息,溫度敏感神經元度信息,溫度敏

11、感神經元也感受所在部位的溫度信息。也感受所在部位的溫度信息。溫度敏感神經元的活動也受致熱原、單胺類物質以溫度敏感神經元的活動也受致熱原、單胺類物質以及各種多肽的影響。及各種多肽的影響。 50分類:熱敏神經元和冷敏神經元分類:熱敏神經元和冷敏神經元血溫血溫熱敏神經元沖動發放頻率熱敏神經元沖動發放頻率血溫血溫冷敏神經元沖動發放頻率冷敏神經元沖動發放頻率 分布:下丘腦、腦干網狀結構和脊髓等處分布:下丘腦、腦干網狀結構和脊髓等處局部腦溫變動局部腦溫變動0.1加溫加溫PO/AH PO/AH的熱敏的熱敏N元元+ 散熱反應散熱反應產熱反應產熱反應冷卻冷卻PO/AH PO/AH的冷敏的冷敏N元元+ 散熱反應散

12、熱反應產熱反應產熱反應 說明:說明:PO/AH中的某些溫敏中的某些溫敏N元能感受局部元能感受局部腦溫的變化腦溫的變化。 515253體溫調節自動控制示意圖體溫調節自動控制示意圖54氣溫下降氣溫下降散熱過多散熱過多體溫趨于下降體溫趨于下降寒寒 戰戰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冷感受器興奮冷感受器興奮發汗中樞發汗中樞體體 溫溫 調調 節節 中中 樞樞發汗停止發汗停止代謝增強代謝增強血管收縮血管收縮行為調節行為調節散散 熱熱 減減 少少產產 熱熱 增增 多多體體 溫溫 趨趨 于于 正正 常常產熱增多產熱增多散熱減少散熱減少體溫調節過程體溫調節過程(以環境溫度下降為例以環境溫度下降為例)55 發熱:細菌感染發熱:細菌感染 致熱原致熱原 調定點上移(調定點上移(37 39) 體溫低于調定點體溫低于調定點 體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