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昌區2022屆高三年級1月質量檢測語文本試卷共10頁,23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祝考試順利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文學是一種社會性的實踐,作為媒介語言來使用,是一種社會創造物。諸如象征和格律等傳統的文學手段,就其本質而言,都是社會性的。這些手段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產生的通例和準則。但進一步說,文學“再現”“生活”,而“生活”在廣義上則是一種社會現實,甚至自然世界和個人的內在世界或主觀世界,也從來都是文學“模仿”的對象。詩人是社會的一員,擁有特定的社會地位:受到某種程度的社會公認和獎賞;他向讀者講話,不
2、管假想的是什么樣的讀者。的確,文學的產生通常與某些特殊的社會實踐有密切的聯系:而在原始社會,我們甚至不大可能把詩與宗教儀式、巫術、勞動或游戲等劃分開來。文學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或“效用”,它不單純是個人的事情。因此,文學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數問題是社會問題,至少終歸是或從含義上看是如此。比如傳統和通例、準則和類型、象征和神話等問題都是社會問題。根據托馬斯的看法,我們可以認為:“審美實踐不是基于一般社會實踐之上:甚至它們并不是一般社會實踐的組成部分,而是另一類型的社會實踐,與其他類型的社會實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可是,在通常情況下,有關“文學和社會”的探討都顯得較為狹隘和表面。一般提出的問題都是關于
3、文學與一定的社會狀況的關系,與一定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很多學者試圖說明和界定社會對文學的影響,并且規定和判明文學在社會上的地位。但是,把評價性的批評問題推遲到我們解決了文學與社會之間的各種實際關系之后再來討論似乎是最上策。這些描述性的關系(不同于規范性的關系)可以相當簡便地加以分類。首先,有研究作家與文學這一職業和實踐的社會學,即研究文學生產的經濟基礎、作家的社會出身和地位及其社會意識的整個問題。這個問題可在文學以外的輿論和活動中表現出來。接著還有文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含義和社會目的的問題。最后還有讀者和文學的實際社會影響等問題。文學實際上取決于或依賴于社會背景、社會變革和發展
4、等方面的因素。總之,文學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下面三方面的問題:作家的社會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以及文學對社會的影響。我們先要判定所謂依賴或因果關系的含義:末了,我們還要談到文化的一體化問題,尤其我們自己的文化是如何一體化的。(摘編自勒內韋勒克、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材料二:本來,人置身的這個世界無所謂邊緣與中心、背景與對象的區別,世界對于人的眼睛實際上是“無限大”的,可是,人的視覺卻是以自我為中心,以注意點為對象,以對象周邊為背景的,因而它的范圍又不是“無限大”的。人依照自己所處的角度和意欲的視界來攝取“對象”,并以對象的焦距來確定“背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對象的位置,從他的立場去攝取、去制作
5、、去評價背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估價詩歌的意義。不過,在詩學批評中最有權威、最有理論意味的一些“背景”,卻仿佛是用了廣角鏡加長鏡頭,大都只是泛泛而論,盡管它常常在詩學或文學史專著里被恭恭敬敬地放在卷首并占了不少篇幅,但總是只給閱讀者提供似是而非的籠統暗示。像中國傳統的政治(時代)與思想(學術)背景,它不僅在詩歌評論中被奉為圭臬,而且在文、史兩界得到一致的首肯,但從“知人論世”到“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再到“正變”、“初盛中晚”論,實際上并不能落實到具體詩歌的詮釋之中,卻只是給詩歌批評附加了一些大而無當的詮釋前提。舶來的“環境、民族、時代”背景和后起的“經濟階級”背景自然給批評帶來了不少“理
6、論”色彩和“實證”意味,使傳統的“知人論世”搖身一變,就仿佛店鋪換了名稱叫公司,不止是掛了招牌也擴大了業務,在原先八尺鋪面外又添了新柜臺,在舊商品外還擺上了琳瑯滿目的新花色,尤其是進口貨,20世紀經由東洋轉口的或直接來自西洋的這些文學批評理論就好像那個時代充斥貨架的舶來洋貨,把原來格局陳舊的土產貨棧變成了中外兼營的合資企業,但是,這種仿佛把帳篷變成了蒼穹似的背景交待仍然廣袤而含糊。這種“背景”仿佛園林的借景,只能遠遠眺望卻決不可把它當作因林的屏風,又仿佛“屠龍之術”,只能敬而遠之卻決不可把它當作詩歌詮釋的鑰匙。有時,當它直接參與詩人或詩歌的詮釋時,它那種大而無當常常會泯滅詩人或詩歌的個性特征,
7、就像茨維坦托多洛夫批評的批評里諷刺的那樣:“根據這種歷史決定論的觀點來看,所有的貓都是灰色的”。因為這“背景”籠罩得太密,仿佛把白天變成黑夜,而“黑夜里各色貓一概灰色”,但實際上詩人與詩歌總是多彩多姿的,就像同在盛唐的王維、李白、杜甫,承受著同一背景而各自風格迥異;有時,當它直接參與詩人與詩歌的詮釋時,它那似是而非的范圍總是給予使用者過多的“自由”,讓他在背景與意義之間草蛇灰線似續似斷的因果鏈里任意組合拼接,結果是因人而異、人言言殊,就像斯達爾夫人和史雷格爾同樣以“北方精神”闡釋莎翁,一個看出了莎士比亞殘存的北方的“愚昧無知的文學原則”,一個卻看出了莎士比亞表現的“后期的有教養的我們時代的北方
8、”。因此,盡管這種“背景”常常占據了詩歌批評著作的大部篇幅,也有著看似整齊的理論陣容,但在實際闡釋詩歌時,人們使用的多是一種更“精確”的背景批評,這就是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里屢次說到的:“今世之編著文學史者,能盡取當時諸文人之作品,參定時間先后,空間離合,而總匯于一書,如史家長編之所為,則其間必有啟發。”(摘編自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文學再現的“生活”包括現實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的精神世界兩種。B. 文學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文學研究中所提到的問題也都是社會問題。C. 文學作為一種審美實踐,和其他社會實踐具有緊密的聯系
9、,即交織在一起。D. 在任何條件下,文學都擺脫不了對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等問題的思考和探討。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從“知人論世”到“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再到“正變”、“初盛中晚”論,中國具有悠久的運用背景分析解讀詩歌的歷史淵源。B. “環境、民族、時代”等舶來的西方背景概念表面上使得中國傳統的背景分析方法煥然一新,實際上卻并沒有改變它只是給讀者提供籠統暗示的局限。C. 背景分析具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的大而無當常會泯滅詩人或詩歌的個性特征,因此并不是一把萬能鑰匙,也不適用于中國古典詩歌的解讀。D. 寬泛的背景會給予讀者過多的自由,在背景與意義
10、之間草蛇灰線似續似斷的因果鏈里隨意的拼接組合常導致理解的因人而異、人言言殊。3. 結合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詩歌是對盛唐氣象的一種反映。B. 紅樓夢以寶黛釵的愛情悲劇以及家族的衰落,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的時代特征。C. 讀者在運用背景分析解讀詩歌時,視線應更加聚焦,即舍棄寬泛的時代和社會大背景。D. 讀者不能以歷史決定論品評作家作品,因為除此之外,作家創作還受其他因素影響。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 社會歷史批評是一種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評價文學現象的批評方法。你認為這種批評方法是否適用于聊齋志異、格列夫游記等非現
11、實主義小說?請結合材料以及自身的閱讀經驗,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答案】1. D 2. C 3. C 4. 首先指出文學是社會性實踐,然后再以文學與社會之間的多種實際關系作為論據支撐,最后總結強調文學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 5. 觀點:社會歷史批評也適用于以聊齋志異、格列夫游記為代表的非現實主義小說。原因:根據材料可知,文學與社會聯系緊密,不可能脫離以下三個問題:作家的社會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以及文學對社會的影響;雖然非現實主義小說的內容大都具有明顯的魔幻主義色彩,并不是現實的社會生活,但其必然帶有作者思想的印痕,很大程度上也含有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例,其中包含大量對鬼神精
12、怪的描寫和塑造。作者借這些荒誕離奇的志怪故事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抨擊統治階級貪暴不仁,同時寫出了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二)現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鹿原(節選)陳忠實白嘉軒剛剛平息了四合院里發生的一場小小的內亂。內亂是他的寶貝女兒靈靈制造的。原上人吃臘八粥的那天傍晚,白靈出奇不意地回到家里來。奶奶一把把孫女摟到懷里,張口咬住臉蛋子久久不放。母親仙草禁不住熱淚涌流,疼愛地斥罵著:“沒良心的東西把老老少少一家人都給折磨死了!”白靈從奶奶懷里跳起來,掏出手帕親昵地給母親沾去淚水,又跳到屋子中間挺身一站:“我不是好好的嗎? 我長得高了吃得胖了,你們盡操那些心
13、做啥!”白嘉軒不失威嚴地挺坐在太師椅上。白靈毫無察覺父親的心思,環顧一圈屋里所有的人,得意忘形地宣布了一個消息,立時把屋子里親昵的氣氛掃蕩凈盡了:“我們把縣長轟下臺嘍!這回大鬧滋水縣好痛快呀!國共兩黨的一條密傳傳下去,好幾百人全都涌回縣城來游行示威,開會演講,唱歌演劇,把一塊滋水縣人民自決委員會的大牌子掛到縣府門口。大家正歡慶斗爭勝利的時光,縣府里有人密告說縣長正給省警署擬報抓人名單。眾人炸了營,沖進縣府搜出了那個名單。我們拿著他的贓證去找省主席告狀,于大胡子一看那個黑名單就火了,說誰阻擋國民革命就把他踏倒,接著一聲令下把梁縣長撇了”白嘉軒磕了磕煙灰就站起身走出去了。仙草怯怯的目光送著丈夫的背
14、影消失在門外,回過頭禁止女兒說:“靈靈,你在城里要念書就好好念書,甭跟著旁人瘋瘋癲癲亂跑。記住,在屋里再甭說剛才說的那號話了,你說話也該瞅瞅你爸的臉色。”白靈說:“我瞅見我爸的臉色,他不悅意他不愛聽。我偏說給他聽,沖一沖他那封建腦瓜子。”她爽快地說著,忽然醒悟似的叫起來:“噢呀!兆海上軍校去了,臨走托我給他家里捎話,我差點忘了。”白靈去了鹿兆海家,鹿子霖叔叔不住地向她打問城里許多革命的事。她從鹿家門樓下走出來,到白鹿鎮小學校找鹿兆鵬去了。這是作為革命者的她和他的第一次會見。她又一次抑止不住激動的情緒向他敘述了大鬧滋水縣的經過。她和他談論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談論轟轟烈烈的北伐和各
15、地的人民革命熱潮。她說:“革命馬上就要勝利了。一想到勝利的那一天,我就”鹿兆鵬也以肯定的語氣說:“沒有什么人能阻擋北伐軍的前進,勝利指日可待。”白靈天黑定時回到家里。白嘉軒知道她的行蹤仍然問:“你到誰家去了?”白靈說:“我先到子霖叔家,后來又到學校找兆鵬哥去了。我明天要走,今晚不去再沒時間了。”仙草驚訝地問:“明天就走?你一年沒回來,剛回來連一整天也呆不下?”白靈笑著向母親賠情:“沒辦法呀!媽。革命形勢緊迫,同志們約定明晚開會。等勝利了我回來跟你住整整一個月。”白嘉軒忍著沖到喉呢口的火氣冷靜地發問:“你現時還念書不念書?”白靈說:“念呀,怎么不念?”白嘉軒問:“你念了書日后做啥呀?”白靈說:“
16、我喜歡教書。革命勝利了我就做個先生,教書。”白嘉軒說:“你現在甭念書咧,回家來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白靈不假思索一口回絕。白嘉軒說:“那好,你現在睡覺去。”第二天早晨,白靈起來時發覺小廈屋的門板從外頭反鎖上了。她還未來得及呼喊,父親從上房里屋背著雙手走下臺階,走過庭院在廈屋門前站住,對著門縫說:“王村你婆家已經托媒人來定下了日子,正月初三。”白靈嘴巴對著門縫吼:“王家要抬就來抬我的尸首!”白嘉軒已走到二門口,轉過身說:“就是尸首也要王家抬走。”白靈很快復原了活潑的天性,在小廈屋里大聲演講大聲唱歌:“北伐軍節節勝利,天下無敵,北洋軍閥反動政府保不住駕啦!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
17、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媽快給我送倆饃來,我餓了!”奶奶踞著小腳站在庭院里斥問:“靈靈你疲了?”仙草拿著倆饃饃走到廈屋門前,白嘉軒不失時機地趕到了,奪下饃說:“讓她喊讓她唱。她還有勁兒。”白靈的腹腔里貓抓似的難受,接著口腔里開始發粘,終于喊不出也唱不出了,躺在炕上看冬日慘淡的陽光從房檐上悄然消失,冷氣和黑暗一起籠罩了廈屋。黑暗里窗戶紙輕輕響了一下,什么東西滾落到肩頭上,她一抓到手就毫不遲疑地吞嚼起來,兩個饃饃不經吃就完了。她覺得胳膊和雙腿頓時充滿了活力,一骨碌從炕上跳下來,繼續她的講演。白嘉軒咣哪一聲拉開上房西屋的門閂,站在庭院里吼:“你再喊再唱,我就一撅頭砸死你!”白靈對著門縫吼出于
18、大胡子的話:“誰阻擋國民革命就把他踏倒!”直到深夜,白靈時喊時唱的聲音才停止。天明以后,白嘉軒吃了兩個饃饃,雄赳赳地走進飼養場的軋花機房。他一口氣踩得小半捆皮棉,周身發熱,正要脫去笨重的棉褲,仙草急急匆匆顛著小腳走進來:“靈靈跑了!”白嘉軒回到家發現廈屋的門鎖已經啟開,廈屋的山墻上挖開一個窟窿,白土粉刷的墻壁上用撅頭尖刺刻下一行字:誰阻擋國民革命就把他踏倒!白嘉軒問仙草:“這撅頭怎么在這里?”仙草說:“我不知道。大概是啥時候忘在柜子下邊了,那是個無用的廢物嘛!”白嘉軒向全家老少莊嚴地宣布:“從今往后,誰也不準再提說她。全當她死了。”此后多年,白嘉軒冷著臉對一切問及白靈的親戚或友人都只有一句話:
19、“死了。甭再問了。”直到公元一九五零年共和國成立后,兩位共產黨的干部走進院子,把一塊“革命烈士”的黃底紅字的鋼牌釘到他家的門框上,他才哆嗦著花白胡須的嘴巴喃喃地說:“真個死了?!是我把娃咒死了哇!”6.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 正確的一項是( )A. 白靈回家講述大鬧滋水縣的經過,說明她具有反抗精神和革命熱情,也為后文她叛逆出逃的情節作了鋪墊。B. 白嘉軒把白靈鎖在小廈屋,是為了逼迫女兒嫁給王家,但最終白靈逃跑了,她反對包辦婚姻,追求婚姻自由。C. 在夜晚偷偷給白靈送去饃饃的是她母親仙草,白靈逃跑時用來挖墻的撅頭也是母親提供的,她支持女兒逃跑。D. 白靈離家出走以后,白嘉軒對外宣稱女兒死了
20、,是因為他認為女兒離經叛道,對她非常生氣,不想再見到她。7. 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白嘉軒作為維持封建禮教的族長,他禁錮女兒的言行,體現了他殘酷、冷漠、不講情面的性格特點。B. 小說節選部分以時間為線,交代了白靈臘八傍晚回家,十號就逃跑的短短兩天情節,矛盾沖突集中。C. 文中劃線處的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了凄冷黯淡的氛圍,體現了被父親禁錮的白靈內心的悲傷和迷惘。D. 文中白靈和鹿兆鵬見面的情節,表現了革命者的樂觀精神和堅定信念,突顯了歷史變革的宏大主題。8. 請結合文本分析白靈為何反復提到“誰阻擋國民革命就把他踏倒!”9. “白靈”諧音“百靈”,有讀者評價她為“沖
21、出牢籠的百靈鳥”,請談談你對作家陳忠實如此起名的理解。【答案】6. A 7. C 8. 這句話第一次出現是白靈講述大鬧滋水縣的經過時,引用的省主席于大胡子的原話,革命領導者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地影響了白靈,她的內心充滿崇敬。這句話第二次出現是白靈與父親對抗時說的,第三次是她逃跑前刻在墻壁上的字。父親的禁錮激發了她的反抗精神。她反復用這句話向父親宣示國民革命一定會勝利,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父親也無法阻擋她投身革命的熱情。 9. 表現白靈像百靈鳥一樣有活力、有生命力,有活潑的個性。作家塑造的白靈這一形象具有叛逆的個性,追求自由,革命新思潮在其心中生根發芽。她像勇敢的百靈鳥,敢于反抗,沖破枷鎖。作家借這一
22、典型人物展現了時代變革的宏大主題。百靈鳥是勇敢、美好、吉祥的化身,作家起名“白靈”,既贊美她的勇敢獨立、執著追求,又寄予了自己對這樣的新時代女子美好的愿望。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訪于陸贄。贄上奏,以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輕用。起端雖微,流弊必大。獻瓜果者,止可賜以錢帛,不當酬以官。”上曰:“試官虛名,無損于事。”贄又上奏,其略曰:“自兵興以來,財賦不足以供賜,而職官之賞興焉;青朱雜沓于胥徒,金紫普施于輿皂。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近實而于德為輕。專實利
23、而不濟之以虛,則耗匱而物力不給;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而人情不趨。今之員外、試官,頗同勛、散、爵號,雖則授無費祿,受不占員,然而突鋒、排患難者則以是賞之,竭筋力、展勞效者又以是酬之。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視人如草木,誰復為用哉!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則后之立功者,將曷用為賞哉!”贄在翰林,為上所親信,居艱難中,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贄謀之,故當時謂之內相,上行止必與之俱。然贄數直諫,忤上意,盧杞雖貶官,上心庇之。贄極言杞奸邪致亂,上雖貌從,心頗不悅。(節選自資治通鑒第二百三十卷)文本二:伏
24、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時。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至于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可謂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使德宗盡用其言,則貞觀可得而復。(節選自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
25、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B.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C.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D. 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爵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在中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不盡相同,唐朝爵位分九等。B. 內相,唐德宗開始,雖朝廷有宰相主政
26、,而翰林學士常值宿內廷,向皇帝提出建議,參裁可否,故號稱內相。明朝時內相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尊稱。C. 翰林,古代官名。自唐玄宗后,翰林分為兩種,一種是翰林學士,一種是翰林供奉。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D. “貞觀”為唐高祖李淵年號,出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他開創了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初唐局面,史稱“貞觀之治”。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陸贄不贊成用官位來酬報給唐德宗奉獻瓜果的人,認為只能賜給他們錢帛,但是德宗覺得試官只有個虛名,對事體是沒有什么損害的。B. 唐德宗非常信任器重陸贄,無論什么事,都與陸贄商量,無論到哪里去,都有
27、陸贄伴隨,所以陸贄敢于直言諫諍,不懼違背德宗的意旨。C. 蘇軾贊賞陸贄對上可以糾正皇帝的錯誤,對下能夠貫通天下人的心志。陸贄提出了很多方面的合理建議,像苦口良藥般可以醫治重病。D. 唐德宗沒能完全按陸贄的進言去實行,貞觀之治的盛況難以再現。蘇軾進札子的目的是建議宋哲宗讀陸贄的奏議,從中學習治國之術。13. 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2)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14. 文本一第一段中陸贄的奏議屬于文本二中提到的哪個方面的奏議?在這個方面陸贄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現在
28、,陛下既然沒有實際的利益來敦促勸勉人們,又不重視虛無的名譽,反而過多地加施于人,人們便無所依憑了。(2)智慧與子房(張良)相當而文才卻要勝過他,辯論的才能像賈誼而方法卻不粗疏。 14. 第一問:屬于“用人聽言之法”這個方面的奏議,屬于官職任用這一方面。第二問:主要觀點:陸贄認為應該考慮名譽與利益并重來使官員歸順與任職。(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安定城樓李商隱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注】安定:郡名,即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唐代
29、涇原節度使的治所。迢遞: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綿延。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并不得志。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乘扁舟歸隱五湖。鹓雛: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是( )A. 首聯“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與題目呼應。用“樂景襯哀情”的手法,為下文抒發悲苦之情作鋪墊。B. 頸聯“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與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有異曲同工之妙。C. 尾聯“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借莊子寓言表示自己雖然身處困厄之中,但仍向往如鹓雛一般展翅高飛。D
30、. 本詩筆力雄健,風骨清峻,結構嚴謹,特別在使用典故方面,既靈活,又確切,既含蓄,又銳利,充分發揮了典故功能。16. 李商隱向來以擅長用典著稱。典故一般用于抒發特定的情感,請以本詩為例進行分析。【答案】15. C 16. 借賈誼年少有為卻徒然流淚的典故,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愁苦之情。借王粲的典故,抒發自己羈旅漂泊、抑郁不得志的苦楚。借范蠡功成名就后退隱江湖的典故,表明自己雖渴望輔佐君主,又將在功成后歸隱江湖的淡泊心態。(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行路難(其一)中,李白在高度彷徨與大量感嘆之后,以“_,_”忽開異境,他堅信遠大理想終將實現,只要
31、激流勇進,迎難而上,不棄追求。(2)莊子在逍遙游中推崇宋榮子“_,_”,并且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與辱的界限。但即使如此,宋榮子還是有未達到的境界。(3)“仁”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落實到個人的具體修養上,“君子”則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君子”一詞頻繁在論語中出現,如“_,_”。【答案】 . 長風破浪會有時 . 直掛云帆濟滄海 .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 人不知而不慍 . 不亦君子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家”是什么?是社會最小的
32、細胞。“國”是什么?是個體最大的( )。“家國”是什么?這是只有中國人才懂的強調修身、齊家、心懷天下的深厚情懷。家給我溫暖,國給我力量無數華夏兒女帶著 “家國同構”的使命意識,撐起家,建設國,在人生的漫漫奮斗中,不負韶華、不負時代。近年來,黨和國家( )表彰了一大批時代楷模和卓越功勛,例如“兩彈一星”功勛人物、陀螺及慣性導航技術專家、“七一勛章”獲得者陸元九,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奠基人樂黛云等。“今天的年輕人生活在相對( )的環境里,他們中的不少人,對要不要奮斗、奮斗有價值嗎、該如何去奮斗等人生議題充滿了困惑”,在記者王寧看來,沒有誰比
33、老人更適合談人生。立足新起點,走好新征程,吾家吾國積極搭建國之大家和年輕人們交流的( ),希望用他們鳥瞰時代的超然視角,用他們沉淀一生的寶貴經驗,為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進而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來的方向。18. 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 依靠 莊重 優秀 通道B. 倚仗 隆重 優秀 渠道C. 倚仗 莊重 優渥 通道D. 依靠 隆重 優渥 渠道19.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希望為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用他們鳥瞰時代的超然視角,用他們沉淀一生的寶貴經驗,進而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來的方向。B. 希望用他們鳥瞰時代的超然視角,用他們積累
34、一生的寶貴經驗,為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進而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來的方向。C. 希望用他們鳥瞰時代的超然視角,用他們積累一生的寶貴經驗,為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進而助其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來的方向。D. 希望為晚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用他們鳥瞰時代的超然視角,用他們沉淀一生的寶貴經驗,進而助其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來的方向。20.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表達效果。【答案】18. D 19. C 20. 修辭手法:設問、排比表達效果:“家是什么”“國是什么”“家國是什么”,作者連用三個設問句,自問自答,引起讀者的思考,同時引出下文“家給我溫暖,國給我力量”等內容;三個設問句句
35、式整齊,感情強烈,構成了排比句式,在加強氣勢的同時,使得文句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比喻。將家比喻成細胞,生動形象地體現家小而重要的特點。(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也有說法認為, ,又是節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古籍中,似乎也可以找到冬至是一個節日的佐證。有文獻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但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朝的正月等于現在的十一月,拜歲和賀冬其實區別不大。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嚴格來說, 。民俗專家王娟說,“這
36、個節氣出現得非常早,慶祝方式出現得也比較早,但它并不能簡單等同于我們現在所說的節日。”“古代有許多重要的活動都放在冬至舉行,內容比較豐富,地域不同慶祝方式不同,差異性較大。”她解釋道,慣常的民俗活動,大致有為長輩送鞋子,“數九”、畫消寒圖之類。王娟說,“有一種說法是冬至要祭孔子,會有很隆重的典禮, ;所以冬至跟我們如今說的傳統節日新年還是不一樣的。”21.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 人們起初是慶祝新春的開始,才有了冬至節。B. 人們過冬至節,新的一年才開始到來。C. 慶祝新春的到來,人們就會過冬至節。D. 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22.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答案】21. D 22. 它既是節氣 冬至還不算是一個節日 但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慶祝方式也不同四、寫作(60分)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一有人說活著總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作物種子育種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高速公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全景分析試題及答案
- 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2024年籃球裁判員對抗賽技巧試題及答案
- 綜合運用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案例研究試題及答案
- 掌握關鍵的體育經紀人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等級考試難點解析試題及答案
- 加強院感控制預防措施的工作計劃
- 死亡病例監測報告督導記錄表
- 綠化自動滴灌系統施工方案
- 車站信號自動控制教案-TYJL-ADX型計算機聯鎖系統組成及功能
- 爐壁溫度計算詳解
- 綠色建筑驗收自評報告全
- GB/T 42288-2022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
- 第十二講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工商管理實習周記十篇
- 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評價表
- 使用說明書儀表8530d技術手冊
- 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變遷》《火山噴發》實驗說課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