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研析教案 第14單元 第30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201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研析教案 第14單元 第30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201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研析教案 第14單元 第30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201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研析教案 第14單元 第30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岳麓版必修3_第4頁
201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研析教案 第14單元 第30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岳麓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0講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考 綱科技成就。課 標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一、四大發明1造紙術(1)成就(2)影響: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歐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廣,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巨大貢獻。2印刷術(1)成就(2)影響: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歐洲社會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3火藥(1)成就(2)影響:火藥傳到歐洲,對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起到了一定作用。4指南針(1)成就(2)影響: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開拓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重要條件。思維升華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大不相同,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取

2、決于社會環境。因此,我國古代科技發展不僅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對我們今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二、天文、數學、農學、醫學成就1天文學成就(1)_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張衡關于地球為圓形的見解比西歐人早1 000多年。(3)僧一行與梁令瓚創制黃道游儀,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恒星位置的變動。(4)郭守敬創制的_比歐洲早300多年。2算經與圓周率(1)春秋時出現九九乘法口訣,春秋戰國時出現籌算計算法。(2)東漢時期的_,標志著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3)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領先世界達1 00

3、0年之久。3三大農書(1)南北朝時的_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2)元代王禎的農書,重點放在生產工具的改革方面。(3)明代徐光啟的_達到了傳統農業科學的頂峰。4醫藥學(1)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是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的_。(2)東漢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系統論述了四診療法;東漢的華佗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還發明了五禽戲。(3)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時珍的_。易混易錯中國古代科技素稱發達,但并不是一直領先于世界。明清時期我國的科技仍屬于傳統科技,而且以總結為主,發展停滯;此時西方近代科技興起,而且以創新為主,后來居上。古代科技發明主題1古代中國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史論中國是

4、享譽世界的文明古國。史料一英國科技史學者李約瑟:“中國在公元3世紀與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 本史料說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曾經走在世界前列。史料二西歐有一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西人的手。” 本史料反映出中國人利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史料三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在著名的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一書中曾寫道: “如果諾貝爾獎在中國的古代已經設立,各項獎金的得主,就會毫無爭議地全都屬于中國人。” 從對中國古代科技的這一評價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

5、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輝煌。主題2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世界的原因(1)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長期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為科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2)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不僅為科技進步奠定了基礎,也對科技發展提出了要求。(3)各民族間聯系和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加強,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4)教育和科舉的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5)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刻苦鉆研、重視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富于智慧和創新精神。(6)明清以前,中國歷代統治者大都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主題31618世紀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命運的不同史料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應用中說:“火藥、指南

6、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這段史料主要體現了馬克思和魯迅對同樣的科技成就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的認識。馬克思指出了中國三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魯迅揭露了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同樣的科技成就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

7、明科技能否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主題4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科技衰落,整體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當時中國落后的社會生產關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地束縛了科學技術的進步。(2)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3)中國封建統治者歷來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清朝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產的規模,壓制了手工業的發展,不利于科學技術成果的產生和推廣。(4)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統治,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不利于自然科學的研發。(5)明清時期,歐洲的科技迅速發展。古代天文學、數學與農學主題1中國古代在天文學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滿足農業生產“授農以時”的需要,服務于農

8、業生產。(2)受“天人感應”思想影響,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合法性。(3)統治者重視對天文歷法的觀測和研究,取得顯著成就。主題2中國古代數學的特點(1)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2)以算籌為主要計算工具。(3)運用十進制記數系統計算。主題3齊民要術、農書和農政全書的異同(1)相同點:都體現農本思想,重視生產技術改進在農業中的地位;都是以往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2)不同點:齊民要術側重于北方勞動人民生產經驗的總結;農書強調生產工具的改革;農政全書參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并開展農業科技實驗,體現科學性、創新性和先進性。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呈現出的特點1在內容上,有很強的實用性,缺乏系統的理

9、論和學科體系。2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較強的經驗性,多是直接記載生產經驗或直觀描述自然現象。3在應用上,主要服務于農業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缺乏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4從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有關的農學、天文歷法以及醫學等方面。中國古代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產生較大區別的原因類別中國西方經濟上自然經濟依然占主要地位。自然經濟分散、封閉的特征,使科技發展缺少應有的動力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為發展的巨大動力政治上封建制度開始衰落,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許多國家確立,為科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外交上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和世界的交流,

10、包括科技的交流殖民擴張,開拓市場。市場的擴大,帶動了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盛行,知識分子思想受到禁錮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帶來的思想解放。面向現實,重視實踐,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風例1 (2011· 江蘇高考)據與公肅甥書記載:“憶昔時邸報,至(明)崇禎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寫本。”對“活版”理解正確的是 ()A活版技術從明代開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傳遞均為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發明中出現最晚答案D審題突破審題關鍵是把握材料實際上反映的是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最早是北宋畢昇發明的膠泥活字,之前有唐朝發明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術在四大發明中

11、出現最晚。例2 (2010·全國高考)宋人邢昺上疏稱:“臣少時業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不一二,蓋傳寫不給。今(雕)板大備,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這說明 ()A藏書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發展D儒學得到廣泛傳播答案C審題突破本題考查雕版印刷術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材料分析運用能力。儒者從“能具經疏者百不一二”到“士庶之家皆有之”,主要原因是印刷術的發展。例3 (2010·安徽高考)(節選)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古代中國人所創造的科學技術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獨到的體系。構成這一獨特的科技體系的有農、醫、天、算四大

12、學科,以及陶瓷、絲織和建筑三大技術。這四大學科和三大技術是中華民族先人在科學技術上的獨特建樹。摘編自吳國盛科學的歷程依據材料概括中國古代科技的突出特點。簡析古代農業科技取得“獨特建樹”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點:實用性、繼承性等。(2)原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農耕經濟的需要。審題突破第一小問依據材料概括特點,可以結合材料中四大學科以及三大技術的具體內容來分析隱含的特點。如農、醫、天、算、陶瓷等都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入手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的突出特點。第二小問需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可從農業在古代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政府對待農業的態度和政策等角度進行分析作答

13、。命題思想一隱含社會熱點題點現實熱點的歷史命題價值1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衛星的成功對接,中國擁有自己的載人太空實驗站已不是空想。人類飛向太空從發射動力的角度回顧歷史,繞不開 ()A指南針的發明 B造紙術的發明C火藥的發明 D印刷術的發明命題思想二緊扣主干知識和核心概念題點主干知識古代中國科技發展2古代中華兒女曾經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西歐有一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西人的手。”結合古代科技史,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中國人利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C歐洲人善于使用但不會創造新技術D歐洲人吸收和借

14、鑒中國科技成就,并將之用于生產與社會實踐命題思想三凸顯新史觀、新價值觀題點科技進步對文化事業發展的重大影響3柳詒征中國文化史載:“(宋代)士大夫家以藏書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萬卷,蓋超過于宋之館閣矣。”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術的發展 B科舉制度完善C造紙術有所突破 D圖書成為商品命題思想四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題點古代重要農學知識4下列哪一人物在其著作中破除“唯風土論”思想,指出“風”指氣候條件,“土”指土壤等地理條件;還指出棉、豆、油菜等旱作技術的改進意見,特別是對長江三角洲地區棉田耕作管理技術,提出了“精揀核(選種)、早下種、深根短干、稀稞肥壅”的十四字訣;推廣甘薯

15、種植,總結栽培經驗的是 ()A徐光啟 B郭守敬C祖沖之D賈思勰題點古代醫學成就5解放后,在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建立了一座名人紀念館。1956年科學家郭沫若以題詞作紀念,寫道:“醫中之圣,集中國藥學之大成, 乃1892種藥物說明,廣羅博采,曾費三十年之殫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其中“ ”內應填充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C本草綱目 D齊民要術課時規范訓練(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金史記載:“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迸無跡,甲鐵皆透。”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藥 B指南針C印刷術 D造紙術2下面

16、敘述的是我國古代一項科技發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歐洲人開始使用這一技術是在()A8世紀中期 B11世紀中期C14世紀中期 D15世紀中期3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A地動儀 B造紙術C雕版印刷術 D羅盤針4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個顯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促進了歐洲社會制度的轉型B奠定了中國

17、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C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5被馬克思譽為“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制造精神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的一項技術發明是()A造紙術 B火藥C羅盤針 D印刷術6馬克思說“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的發明。”這句話反映出()A中國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資產階級將利用這些發明進行侵略C特定條件下科技發明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D三項偉大發明蘊含著資本主義因素7下列科學家與科技成就搭配不正確的是()A僧一行唐朝天文學家,測量子午線B郭守敬元朝天文學家,發明“簡儀”C張衡發明水運渾象儀D祖沖之總結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8下圖

18、算法出現于()A元代 B春秋戰國時期C明朝 D清朝9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認為“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這主要是強調()A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B應抓緊農時耕作C主張改革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D主張大力興修水利工程10古代有位科學家,其著作具有總結性,并注意參照西方農業科技思想和方法,重視調查,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這位科學家是()A賈思勰 B李時珍C宋應星 D徐光啟11近年我國安徽、廣東、湖北等多個省區出現手足口病疫情。中醫藥工作者選用藿香、艾葉等中藥配制成中藥香囊,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中醫藥工作者研究古代中醫學必讀的書籍不包括()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C本草綱目 D齊民要術12張

19、強同學向圖書館借閱黃帝內經齊民要術九章算術三本書,計劃寫一篇小論文。下列最有可能成為這篇論文主題的是()A中國古代的風俗 B山東農業的發展C古代科技與生活 D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二、非選擇題(每題20分,共40分)13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據統計,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000年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1)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2分)材料二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類別

20、數學天文歷法氣象地學化學農學機械水利輕工兵器項數2225259257788(2)據材料二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8分)材料三“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中西科學技術產生差異的原因。(10分)1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千年中華文明成就輝煌,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成為中國向前發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萬里長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但也

21、限制了自己的視野和對外交往。先民開鑿了大運河,溝通了中國南北,但這對于封建統治者來說,主要是為加強中央集權,滿足專制者游玩的需要。運河往來最多的是官吏們的游船和運送皇糧的漕船。中國擁有“四大發明”,這固然是中華民族的奇跡和驕傲,但是羅盤針可以看風水亦可導航;火藥可以制造喜慶的鞭炮亦可制造殺人的武器。更為關鍵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國有遠航,鄭和下西洋早在哥倫布誕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開辟國際貿易,對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提高生產力,沒有顯而易見的深遠的促進作用。材料二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賢的道德、教誨、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輝煌的象征,同時也是進取的阻力。立論,言必稱三代;著文,開篇子曰詩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舊,不思變革,是我們偉大民族的另一種“色彩”。材料三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費正清曾說:“導致中國落后的一個原因恰恰就是中國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經取得的成就。”中西對比500年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分析中華文明的特征是什么?并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所說的“進取的阻力”指的是什么?(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