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兼愛選自墨子一、原文圣人(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以(把)治天下為(作為)事者也(判斷句),必知亂 之所自起(產生的地方),焉(于是、才)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治理)。 譬(比)之如醫之攻(醫治)人之疾者然(一樣),必知疾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攻之; 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不)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 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考察)亂之所自起。當(通“嘗”,嘗試)察亂何 自起(賓語前置)?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孝敬)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賓語前置), 不愛父,故虧(使動,使虧損)父而自利(使動,使受益):弟自愛,不
2、愛兄,故 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即使)父之不慈(形作動, 慈愛)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直霍也,不愛子,故虧子而 自利:兄包霍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 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者亦然(這樣)。盜愛其室(家), 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使動,使受益)其室;賊愛其身(自己),不愛人,故賊(名 作動,劫奪財物)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卿大夫的封地), 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卿大夫的封地),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使動, 使受益)其家
3、: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紛亂之事), 具(完備)此而巳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假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像)愛其身,猶(仍然) 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怎么施行)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 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通“無”,沒有)。猶有盜賊乎?敵視人之室若其室,幽? 視人身若其身,故盜賊有(通“又”)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平? 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通“又”) 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 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
4、下為事者,惡(怎么)得不禁惡而勸(鼓勵)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 相(互相)惡則亂。故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對墨子的尊稱)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判斷句)。二、文言現象(-)通假字1 .當察亂何自起(通“嘗”,嘗試)2 .故不孝不慈亡(通“無”,沒有)3 .故盜賊有亡(通“又”)(二)古今異義1 .起不相愛古義:互相親愛、友好今義:互相愛慕(三)詞類活用2 .故虧父而自利(使動,使虧損;使動,使受益)3 .雖父之不慈廣(形作動,慈愛)4 .故賊人以利其身(名作動,劫奪財物)(四)一詞多義1 .愛(1)諸侯各愛其國(動詞,愛護)(2)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動詞,吝惜)(五)特殊句型2 .判斷句(1
5、)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2)此所謂亂也。(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3 .賓語前置(1)父自愛也(2)兄自愛也(3)君自愛也(4)當察亂何自起(5)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6)視人身若其身,誰賊?(7)視人家若其家,誰亂?(8)視人國若其國,誰攻?三、翻譯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里產生,才能對它進行治理。如果不 知道混亂從哪里產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生的 根源,才能進行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就不能醫治。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 必須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 是
6、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生的根源。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生呢?起于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亂。兒 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 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混亂。反過來,即使父親不慈愛 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 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 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愛。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 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
7、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 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愛。即使大夫相互侵 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 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 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里了。細察它從哪里產生呢? 都起于不相愛。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象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 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 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
8、己的 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象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 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 國就象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 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 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象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 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 理就在此。四、當堂練習閱讀下而的選文,回答下面問題,子墨子言
9、曰:“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差 射御之士將可得而眾也。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乎!此固國家之 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是故古者圣王之為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是 以國之富貴人聞之,皆退而謀日:'始我所恃者富貴也,今上舉義不辟貧賤,然則我不可不 為義。'親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親也,今上舉義不辟疏,然則我不可不為義。' 近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舉義不避遠,然則我不可不為義。&
10、#39;遠者 聞之,亦退而謀曰:,我始以遠為無恃,今上舉義不辟遠,然則我不可不為義。'逑至遠鄱 郊外之臣、門庭庶子、國中之眾、四鄙之萌人聞之,皆竟為義。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 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木也。譬之富者有高墻深宮,宮墻既立,謹上為鑿一門。有盜人入,闔其自入而求之,盜其無自出。是其故何也?則上得要也。”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羲重予之拯任Z必要斷 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 賢賜也,欲其事之成。故當是時,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敞官無常貴, 而民無終賤,有能
11、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故古者堯舉舜于服澤 之陽,投之政,天下平;禹舉益于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湯舉伊尹于庖廚之中,投之政, 其謀得;文王舉天泰顛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當是時,雖在于厚祿尊位之臣,英不敬 懼而施,雖在農與工肆之人,莢不竟勸而尚意。故土者所以為口相承嗣也。故得士則謀不困, 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幸而惡不生,則由得士也。(選自墨子尚賢上,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 之以事/斷予之令B.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
12、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 之以事/斷予之令C.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 以事/斷予之令D.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 之以事/斷予之令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親者,指與君主關系親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遠者,指關系疏遠、不在君主 身邊的人。B.國,指諸侯國;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內的地方;遠鄙,指遠方邊邑;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邊境 的百姓.C.九州,古代中國劃分的九個大區,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
13、州、周禮 九州等,后用作中國的代稱。D.爵位,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各諸侯國內亦置卿、大 夫、士等。3.下列有關選文內容的分析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墨子認為,對國家的賢良之士要''富之,貴之,敬之,譽之”,這樣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賢良 之士參與國家的管理。B.墨子所說的“賢良之士”即“國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過“富之,貴之,敬之,譽之” 等手段來發掘人才.C.墨子指出了富貴者、親者、近者、遠者等人不得不為義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賢事能” 的重要影響及意義。D.墨子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一連串的類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增筑門作
14、比,生動闡明 了治理國家的有效方法。4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故士者所以為輔相承嗣也。5 .第三段中,墨子舉“堯”“禹”“湯”等人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什么?(3分)L【答案】C “列德”和“尚賢”對舉,由“而”字連接,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除A、D兩項。“高予之爵”和“重予之祿”為對稱結構,故應在“高“重”之前斷開,據此排除B項。故選C。2 .【答案】B "國,指諸侯國”錯,“國”指國都。3 .【答案】B “賢良之士”并非指“國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 術者”。4 .【答案】(1)把這三種東西授予
15、賢能的人,并不是因為他有才德而賞賜他,而是希望他做事 能成功(2)所以,賢士是用來擔任宰相的屬官的。【解析】(1)舉,拿、把。三者,指上文提到的高爵、厚祿以及政令決定:權。為,因為。(2)所以,用來的.輔相,宰相。承嗣,即丞司,屬官。5 .【答案】墨子舉這些人的例子是為了論證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聲、成就 功業。【解析】解答本題,需要結合本段開頭墨子提出的觀點,以及舉例之后墨子的總結。本段開頭 墨子說,“故古者圣王之為政斷予之令",即圣王任用有德才的人不受身份限制;列舉事 例之后墨子提出“故得士則謀不困則由得士也”,即總結前而事例中圣王任用有德才士 人的益處【參考譯文】墨
16、子說:“比如想要增加這個國家擅長射箭、駕車的人,一定要使他們富足,使他們顯貴, 尊敬他們,贊譽他們,這樣以后,國家中擅長射箭駕車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況賢能的人 又具有敦厚的德行,善辯的言談,廣博的學識呢,這本來就是國家的珍寶和社稷的良佐,也一 定要使他們富足,使他們顯貴,尊敬他們,贊譽他們,這樣以后,國家的賢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 增加了。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國政,說道:“行為不合乎道義的人就不讓他官有,行為不合乎道義 的人就不讓他尊貴,行為不合乎道義的人就不與他親密,行為不合乎道義的人就不與他接 近。”因此,國家中富裕而顯貴的人聽到這話,都回來商量說:“先前我們所憑借的是富貴, 如今君主提拔行
17、為合乎道義的人不避開貧賤的人,那么我們不可不做合乎道義的事。”與君 主關系親密的人聽到這話,也回來商量說:“起初我們所憑借的是與君主的親密關系,如今君 主提拔行為合乎道義的人不避開關系疏遠的人,那么我們不可不做合乎道義的事。”在君主 身邊的人聽到這話,也回來商量說:“起初我們所憑借的是在君主身邊,如今君主提拔行為合 乎道義的人不避開不在身邊的人,那么我們不可不做合乎道義的事。”遠離君主的人聽到這 話,也回來商量說:“我們先前因為遠離君主而無所憑借,如今君主提拔行為合乎道義的人不 避開不在身邊的人,那么我們不可不做合乎道義的事。”等到邊邑郊外的臣子,宮中的宿衛之 官,國都中的一般人,四方邊地的人
18、聽到了,都爭先做合乎道義的事。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說: 君主用來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種東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種途徑O就好像官足的人 家,有高墻和很大的屋子,墻修完了,僅在墻上開一扇門,有盜賊進入,關閉他進來的門再子找 他,盜賊就無從出去了。這是什么緣故呢?就是因為君主抓住了關鍵。所以古代圣王處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賢能的人。即使是農田和工坊中的人,只 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給予他很高的爵位,給子他很多的體祿,任用他來做事情,給他決斷的權 力,就是說: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祿不多,那么百姓就不會信任他;如 果在施行政令時沒有決斷權,那么百姓就不會畏懼他。把這三種東西授子賢能的人,并不是因 為他有才德而賞賜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個時候,按德行來排列位次,按官級 擔任職務,按照功勞來決定賞賜,衡量功績而分發俸祿。因此,官員并不會永遠宮貴,百姓也不 會一直貧賤。有能力就提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中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解析)
- 租賃合同公證模板
- 經營貸款協議示范
- 版權登記法律顧問協議
- 鐵路班組管理班組設備管理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29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96課件
- 《GB 17621-1998大中型水電站水庫調度規范》(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書法英文教學課件
- 工程采購合同英語案例分析
- CNAS-RL01:2019實驗室認可規則
- DB31-T 451-2021 凈水廠用煤質顆粒活性炭選擇、使用及更換技術規范
- 品管圈PDCA獲獎案例-提高壓瘡高危患者預防措施落實率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河南輕工職業學院單招《英語》備考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抑郁癥
- 2024年西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卷試題真題(含答案解析)
- XX小學2025年春季教研工作計劃
- 高考復習語文作文寫作訓練講評【知識精研】《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 體育賽事策劃與管理全套課件
- 高標準農田施工合同
- 《熱泵技術應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