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ⅳ人教新課標第12課《蘇武傳》第1課時練習_第1頁
語文必修ⅳ人教新課標第12課《蘇武傳》第1課時練習_第2頁
語文必修ⅳ人教新課標第12課《蘇武傳》第1課時練習_第3頁
語文必修ⅳ人教新課標第12課《蘇武傳》第1課時練習_第4頁
語文必修ⅳ人教新課標第12課《蘇武傳》第1課時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單元 第12課蘇武傳1一、雙基夯實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單(chán)于弋(yì)射彌(mí)山 給(gi)其衣食B嚙(niè)雪 喟(kuì)然旃(zhn)毛 留之以相當(dàng)C弓弩(n) 牧羝(d)奢侈(ch) 丈人行(xíng)也D彈劾(hé) 窮厄(è)賄賂(lù) 自分(fn)已死【答案】B(A項給j;C項行háng;D項分fèn。)2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陰:陰謀B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

2、勝曰候:拜見C而收系張勝收:逮捕D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坐:定罪,治罪【答案】A(“陰”作“相與謀”的狀語,是“暗中、私下里”的意思。)3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都)數(屢次)通使相窺觀B幸蒙其賞賜(幸運地)既至匈奴,置幣(錢幣)遺單于C如惠語以讓單于(辭讓)具自陳道(陳述說明)D因厚賂單于(賄賂)召武受辭(審訊)【答案】A(B中“幣”指禮品;C中“讓”指責問;D中“賂”指禮物)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與不同,與相同B與相同,與不同C與不同,與也不同D與相同,與也相同【答案】C(句中“會”指恰逢,恰巧;句中“會”指共同,一起;句中“生”作狀語;句中“生”作謂

3、語)5選出“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士亦以此不附焉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位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A BC D【答案】C(例句與C中的“以”都當“因為”講)6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的“斗”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A其一人夜亡B單于壯其節C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D空以身膏草野【答案】D(使動用法)7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班固(3292),西漢史學家和文學家,字孟堅,安陵(今陜西咸陽)人。他修成的漢書,與史記后漢書

4、三國志并稱“四史”。B漢書是史記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紀傳體史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它記載了自漢高祖劉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間二百二十九年的歷史。C漢書把史記中的“書”改為“志”,記述典章制度;廢棄“世家”,并入“列傳”。全書計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D漢書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定地位。它的語言嚴謹、整齊,帶有駢偶成分,在描寫人物、敘述史事方面也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敬鸢浮緼(“西漢”應為“東漢”。)8課文通過蘇武在匈奴長期的殊死斗爭,頌揚了他_的民族氣節和高尚的_情操,成功地塑造了一個“_,_,_”,為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利益而_的英雄形象?!敬鸢浮繄载懖磺鼝蹏毁F不能淫貧賤不

5、能移威武不能屈視死如歸二、文本精品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912題。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且鞮侯單于初立,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6、。單于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武氣絕,半日復息。單于壯其節,而收系張勝。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蔽湓唬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找陨砀嗖菀?,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

7、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9解釋下列加點的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_副有罪,當相坐_對酒當歌,人生幾何_慨當以慷,憂思難忘_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_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_【答案】抵押應該對著“當”“以”合用,無義應該判處10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蘇武不以個人生命為念,不怕威脅利誘,始終忠于國家和民族的崇高氣節的一項是()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單于壯其節,而收系張勝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

8、何以汝見為A BC D【答案】C(不是)11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通過蘇武以死報國的行動,刻畫了他剛烈難犯、義不受辱的堅強個性。B蘇武暫時不死,并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說明他在“死”的問題上還要權衡,究竟如何“死”才能對國家有利。C虞常與張勝私下商量,想劫持單于的母親歸漢,最終因被人告發而失敗。D蘇武把本來可能會導致國與國之間發生誤解與爭端的危機大大縮小了。匈奴單獨“收系張勝”一事,說明匈奴方面已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敬鸢浮緾三、課外延伸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司馬光之子)康字公休,幼端謹,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學過人,博通群書,以明經上第。光修資治通鑒,奏檢

9、閱文字。丁母憂,勺飲不入口三日,毀幾滅性。光居洛,士之從學者退與康語,未嘗不有得。涂之人見其容止,雖不識,皆知其為司馬氏子也。以韓絳薦,為秘書,由正字遷校書郎。光薨,治喪皆用禮經家法,不為世俗事。得遺恩,悉以與族人。服除,召為著作佐郎兼侍講。上疏言:“比年以來,旱為虐,民多艱食。若復一不稔,則公私困竭,盜賊可乘。自古圣賢之君,非無水旱,惟有以待之,則不為甚害。愿及今秋熟,令州縣廣糴,民食所余,悉歸于官。今冬來春,令流民就食,候鄉里豐穰,乃還本土。凡為國者,一絲一毫皆當愛惜,惟于濟民則不宜吝。誠能捐數十萬金帛,以為天下大本,則天下幸甚?!卑萦艺?,以親嫌未就職??底跃痈竼?,居廬疏食,寢于地,遂得

10、腹疾,至是不能朝謁。賜優告。疾且殆,猶具疏所當言者以待,曰:“得一見天子極言而死無恨?!笔拐籴t李積于兗。積老矣,鄉民聞之,往告曰:“百姓受司馬公恩深,今其子病,愿速往也?!眮碚呷找共唤^,積遂行;至,則不可為矣。年四十一而卒。公卿嗟痛于朝,士大夫相吊于家,市井之人,無不哀之。詔贈右諫議大夫。廉為人廉潔,口不言財。初,光立神道碑,帝遣使賜白金二千兩,康以費皆官給,辭不受。不聽。遣家吏如京師納之,乃止。論曰:熙寧新法病民,海內騷動,忠言讜論,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擯棄不用。聚斂之臣日進,民被其虐者將二十年。方是時,光退居于洛,若將終身焉。而世之賢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婦,日夕引領望其為相,至或號呼道路,愿

11、其毋去朝廷,是豈以區區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誠之著也。康濟美象賢,不幸短命而死,世尤惜之。然康不死,亦將不免于紹圣之禍矣。(選自宋史)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今其子病,愿速往也。吾屬今為之虜矣!B凡為國者,一絲一毫皆當愛惜。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C若將終身焉。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D方是時,光退居于洛。夫禍患常積于忽微?!敬鸢浮緾(焉,都是兼詞;A.今,分別是“現在”和“將要”;B愛分別是“珍惜”和“吝嗇”;D于分別是“在”和“從”。)13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不能說明司馬光“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的一組是()涂之人見其容止,雖不識,皆知其為司馬氏子也。光居

12、洛,士之從學者退與康語,未嘗不有得百姓受司馬公恩深,今其子病,愿速往也。公卿嗟痛于朝,士大夫相吊于家。而世之賢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婦,日夕引領望其為相。拜右正言,以親嫌未就職。ABC D【答案】B(是寫的司馬康,指的是學識。)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光之子司馬康侍奉父母非常的孝,在他父親去世后,連續三天沒有吃下東西;一切喪事都按禮經家法辦理。B司馬康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在洛陽居住的時候,一些求學的士人在和他交談時,都會有一些收獲。C司馬康活了四十一歲就去世了,在他重病期間,當地的老百姓聽說他找醫生治病,前往勸醫生說:“我們受到過他父親的大恩啊。”D后人評價說,

13、司馬光在前人的基礎上把美德發揚光大,效法賢能之人,即使不早去世,在后來的紹圣之禍中也難于幸免。【答案】D(對象錯誤)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自古圣賢之君,非無水旱,惟有以待之,則不為甚害。_(2)熙寧新法病民,海內騷動,忠言讜論,沮抑不行。_【答案】(1)自古以來的圣賢明君,并不是沒有水災、旱災,而是有對付(災難)的辦法,那么(災難)的危害就不會很大了。(2)熙寧年間實行的新法為害老百姓,天下不太安定(社會秩序混亂),忠臣正直的言論被阻止壓抑不能采用、實行。四、高考熱點16調整下列文段中畫線句子的詞語和語序,使之句式整齊一致,語序合理。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富,那么國家就

14、富;農村穩定,則天下穩定;農業興旺,百業就興。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解決“三農”問題,從本質上說,就是探索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加強對“三農”的支持和保護,加快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這是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_【答案】農業興旺,百業就興旺;農民富裕,國家就富裕;農村穩定,天下就穩定。17以“外表虛榮的美麗”為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外表的美麗不一定適應環境,有時是一種負擔,而且往往會為生存帶來麻煩或災難;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所以,不如放下外表虛榮的美麗,或者是不實的身份和地位,踏踏實實地去體會真實簡單的生活。外表虛榮的美麗_【答案】或者是不實的身份和地位,不如放下,踏踏實實地去體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