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oor radiant heatingJGJ 142-2004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實施日期:2004 年 10 月 1 日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公告第 257 號建設部關于發布行業標準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的公告現批準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為行業標準,編號為 JGJ 142-2004 ,自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第 3.2.1、3.8.1、3.10.6、4.4.1、5.1.6、5.1.8、5.4.2、5.4.8、5.5.5、6.5.1 條為強制性條 文,必須嚴格執行
2、。本標準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筑工業岀版社岀版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4 年 8 月 5 日1 總則1.0.1 為規范地面輻射供暖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和保證工程質 量,制定本規程。1.0.2 本規程適用于新建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物,以熱水為熱媒或以發熱電纜為加熱元件的地面輻射供暖工 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1.0.3 地面輻射供暖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執行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 的規定。2 術語2.0.1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以
3、溫度不高于 60 C 的熱水為熱媒,在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 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2.0.2 分水器 manifold水系統中,用于連接各路加熱管供水管的配水裝置。2.0.3 集水器 manifold水系統中,用于連接各路加熱管回水管的匯水裝置。2.0.4 面層 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的表面層。2.0.5 找平層 toweling course在墊層或樓板面上進行抹平找坡的構造層。2.0.6 隔離層 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種液體或地下水、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2.0.7 填充層 filler
4、 course在絕熱層或樓板基面上設置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用的構造層,用以保護加熱設備并使地面溫度均勻2.0.8 絕熱層 insulatingcourse用以阻擋熱量傳遞,減少無效熱耗的構造層。2.0.9 防潮層 moistureproofingcourse防止建筑地基或樓層地面下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2.0.10 伸縮縫 expansion joint補償混凝土填充層、上部構造層和面層等膨脹或收縮用的構造縫。2.0.11鋁塑復合管 polyethylene-aluminumcompound pipe內層和外層為交聯聚乙烯或耐高溫聚乙烯、中間層為增強鋁管、層間采用專用熱熔膠,通過擠岀成型方法復合成
5、一體的加熱管。根據鋁管焊接方法不同,分為搭接焊和對接焊兩種形式, 通常以 XPAP 或 PAP 標記2.0.12聚丁烯管 polyebutylene pipe由聚丁烯一 1 樹脂添加適量助劑,經擠岀成型的熱塑性加熱管,通常以 PB 標記。2.0.13交聯聚乙烯管 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以密度大于等于 0.94g/cm3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適量助劑,通過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線型的大分子交聯成三維網狀的大分子結構的加熱管,通常以 PE-X 標記。按照交聯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過 氧化物交聯聚乙烯(PE-Xa )、硅烷交聯聚乙烯(PE-Xb )、輻照交聯聚
6、乙烯(PE-Xc )、偶氮交聯聚乙 烯(PE-Xd )。2.0.14無規共聚聚丙烯管polypropylenerandom copolymer pipe以丙烯和適量乙烯的無規共聚物,添加適量助劑,經擠岀成型的熱塑性加熱管。通常以 PP-R 標記。2.0.15嵌段共聚聚丙烯管polypropyleneblock copolymerpipe以丙烯和乙烯嵌段共聚物,添加適量助劑,經擠岀成型的熱塑性加熱管。通常以 PP-B 標記。2.0.16耐熱聚乙烯管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ipe以乙烯和辛烯共聚制成的特殊的線型中密度乙烯共聚物,
7、添加適量助劑,經擠岀成型的一種熱塑性加熱管。通常以 PE-RT 標記。2.0.17黑球溫度 black globe temperature由黑球溫度計指示的溫度數值,習慣上也稱實感溫度。2.0.18發熱電纜 heating cable以供暖為目的、通電后能夠發熱的電纜,由冷線、熱線和冷熱線接頭組成,其中熱線由發熱導線、絕緣層、 接地屏蔽層和外護套等部分組成。2.0.19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heating cable floor radiant heating以低溫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2.0.20發熱導線 heating conducto
8、r發熱電纜中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金屬線。2.0.21 絕緣層 insulation of a cable發熱電纜內不同電導體之間的絕緣材料層。2.0.22接地屏蔽層 screen包裹在發熱導線外并與發熱導線絕緣的金屬層。其材質可以是編織成網或螺旋纏繞的金屬絲,也可以是螺 旋纏繞或沿發熱電纜縱向圍合的金屬帶。2.0.23 外護套 sheath保護發熱電纜內部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如腐蝕、受潮等)的電纜外圍結構層。2.0.24發熱電纜溫控器 thermostat for heating cable system應用于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的系統中,能夠感應溫度并加以控制調節的自動控制裝置,按照控制方法的
9、不同主要分為室溫型、地溫型和雙溫型溫控器。3 設計3.1一般規定3.1.1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供、回水溫度應由計算確定,供水溫度不應超過60 C。民用建筑供水溫度宜采用 3550C,供回水溫差不宜大于10Co3.1.2地表面平均溫度計算值應符合表3.1.2 的規定。3.1.3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工作壓力,不應大于0.8MPa ;當建筑物高度超過 50m 時,宜豎向分區設置。3.1.4無論采用何種熱源,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熱媒的溫度、流量和資用壓差等參數,都應同熱源系統 相匹配;熱源系統應設置相應的控制裝置。3.1.5 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內容和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10、 施工圖設計文件應以施工圖紙為主,包括圖紙目錄、設計說明、加熱管或發熱電纜平面布置圖、溫控裝置布置圖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構造示意圖等內容。2 設計說明中應詳細說明供暖室內外計算溫度、熱源及熱媒參數或配電方案及電力負荷、加熱管或發熱電纜技術數據及規格;標明使用的具體條件如工作溫度、工作壓力或工作電壓以及絕熱材料的導熱系數、密度、規格及厚度等。3 平面圖中應繪岀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的具體布置形式,標明敷設間距、加熱管的管徑、計算長度和伸縮縫要求等。3.1.6 采用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方式時,發熱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20W/m 。3.2 地面構造3.2.1 與土壤相鄰的地面,必須設絕熱層,且絕熱層下部
11、必須設置防潮層。直接與室外空氣相鄰的樓板,必須設絕熱層。3.2.2地面構造由樓板或與土壤相鄰的地面、絕熱層、加熱管、填充層、找平層和面層組成,并應符合下 列規定:1 當工程允許地面按雙向散熱進行設計時,各樓層間的樓板上部可不設絕熱層。2 對衛生間、洗衣間、浴室和游泳館等潮濕房間,在填充層上部應設置隔離層。3.2.3面層宜采用熱阻小于 0.05 就 K/W 的材料。3.2.4 當面層采用帶龍骨的架空木地板時,加熱管或發熱電纜應敷設在木地板與龍骨之間的絕熱層上,可不設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層;發熱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10W/m ;絕熱層與地板間凈空不宜小于30mm。3.2.5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絕熱層采用聚
12、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時,其厚度不應小于表3.2.5 規定值;采用其他絕熱材料時,可根據熱阻相當的原則確定厚度。3.2.6填充層的材料宜采用 C15 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徑宜為 512mm。加熱管的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發熱電纜的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35mm。當地面荷載大于 20kN/m2時,應會同結構設計人員采取加固措施。3.3 熱負荷的計算3.3.1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熱負荷,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 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3.3.2計算全面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熱負荷時,室內計算溫度的取值應比對流采暖系統的室內計算溫度低2C,或取對流采暖系統計算總熱負荷的90 %95
13、%。333 局部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熱負荷,可按整個房間全面輻射供暖所算得的熱負荷乘以該區域面積與所 在房間面積的比值和表 3.3.3 中所規定的附加系數確定。3.3.4進深大于 6m 的房間,宜以距外墻 6m 為界分區,分別計算熱負荷和進行管線布置。3.3.5 敷設加熱管或者發熱電纜的建筑地面,不應計算地面的傳熱損失。3.3.6 計算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熱負荷時,可不考慮高度附加。3.3.7 分戶熱計量的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熱負荷計算,應考慮間歇供暖和戶間傳熱等因素。3.4 地面散熱量的計算3.4.1 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應按下式計算:3.4.2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均應通過計算確定。
14、當加熱管為PE-X 管或 PB 管時,單位地面面積散熱量及向下傳熱損失,可按本規程附錄A 確定。3.4.3 確定地面所需的散熱量時,應將本章第 3.3 節計算的房間熱負荷扣除來自上層地板向下的傳熱損 失。3.4.4 單位地面面積所需的散熱量應按下式計算:3.4.5 確定地面散熱量時,應校核地表面平均溫度,確保其不高于本規程表3.1.2 的最高限值;否則應改善建筑熱工性能或設置其他輔助供暖設備,減少地面輻射供暖系統負擔的熱負荷。地表面平均溫度宜按下 列公式計算:3.4.6 熱媒的供熱量,應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熱量和向下層或向土壤的傳熱損失。3.4.7 地面散熱量應考慮家具及其他地面覆蓋物的影響。3.
15、5 低溫熱水系統的加熱管系統設計3.5.1 在住宅建筑中,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應按戶劃分系統,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戶內的各主要 房間,宜分環路布置加熱管。3.5.2 連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徑的各環路,其加熱管的長度宜接近,并不宜超過120m3.5.3加熱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轉型)或平行型(直列型)。3.5.4加熱管的敷設管間距,應根據地面散熱量、室內計算溫度、平均水溫及地面傳熱熱阻等通過計算確 定。也可按本規程附錄 A 確定。3.5.5加熱管壁厚應按供暖系統實際工作條件確定,可按照本規程附錄B 的規定選擇。3.5.6加熱管內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3.5.7 地面
16、的固定設備和衛生潔具下,不應布置加熱管。3.6 低溫熱水系統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設計3.6.1 每個環路加熱管的進、岀水口,應分別與分水器、集水器相連接。分水器、集水器內徑不應小于總供、回水管內徑,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斷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 。每個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環路不宜多于 8 路。每個分支環路供回水管上均應設置可關斷閥門。3.6.2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連接管道上,順水流方向應安裝閥門、過濾器、閥門及泄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連接管上,應安裝泄水管并加裝平衡閥或其他可關斷調節閥。對有熱計量要求的系統應設置熱計量 裝置。3.6.3 在分水器的總進水管與集水器的總岀水管之間宜設置旁通管
17、,旁通管上應設置閥門。3.6.4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應設置手動或自動排氣閥。3.7 低溫熱水系統的加熱管水力計算3.7.1 加熱管的壓力損失,可按下列公式計算:3.7.2 鋁塑復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數,可近似統一按下列公式計算:3.7.3塑料及鋁塑復合管單位摩擦壓力損失可按本規程附錄C 中表 C.0.1、表 C.0.2 選用。3.7.4塑料及鋁塑復合管的局部壓力損失應通過計算確定,其局部阻力系數可按本規程附錄C 中表 C.0.3選用。3.7.5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環路的總壓力損失不宜大于30kPa。3.8 低溫熱水系統的熱計量和室溫控制3.8.1 新建住宅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應設置分戶
18、熱計量和溫度控制裝置。3.8.2分戶熱計量的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應符合下列要求:1 應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形式。2 熱量表前應設置過濾器。3 供暖系統的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鍋爐水質GB 1576 的規定。4 共用立管和入戶裝置,宜設置在管道井內;管道井宜鄰樓梯間或戶外公共空間。5 每一對共用立管在每層連接的戶數不宜超過3 戶。3.8.3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室內溫度控制,可根據需要選取下列任一種方式:1 在加熱管與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處,分路設置調節性能好的閥門,通過手動調節來控制室內溫度。2 各個房間的加熱管局部沿墻槽抬高至1.4m,在加熱管上裝置自力式恒溫控制閥,控制室
19、溫保持恒定。3 在加熱管與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處,分路設置遠傳型自力式或電動式恒溫控制閥,通過各房間內的溫控器控制相應回路上的調節閥,控制室內溫度保持恒定。調節閥也可內置于集水器中。采用電動控制時,房間溫控器與分水器、集水器之間應預埋電線。3.9 發熱電纜系統的設計3.9.1 發熱電纜布線間距應根據其線性功率和單位面積安裝功率,按下式確定:3.9.2 在靠近外窗、外墻等局部熱負荷較大區域,發熱電纜應較密鋪設。3.9.3發熱電纜熱線之間的最大間距不宜超過300mm,且不應小于 50mm ;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3.9.4發熱電纜的布置,可選擇采用平行型(直列型)或回折型(旋轉型)。3.9.5 每個房間宜獨立安裝一根發熱電纜,不同溫度要求的房間不宜共用一根發熱電纜;每個房間宜通過發熱電纜溫控器單獨控制溫度。3.9.6 發熱電纜溫控器的工作電流不得超過其額定電流。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四川長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塑壓輔助工等崗位10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27章 圓27.2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3切線第2課時 切線長定理與三角形的內切圓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中考專題之勾畫隱圓,破解最值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下冊
- 2024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公開選聘所屬公司財務總監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專題03 情境補寫考點(教案)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滿分寶典 學案
- 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23章 圖形的相似23.6 圖形與坐標 2圖形的交換與坐標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55018《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于海生版本教學大綱
-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教案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五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七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教學設計
- 名著導讀 西游記
- 靜脈給藥錯誤演練腳本
- IE動作MOD法培訓資料
- 一汽解放維修手冊說明書
- 禽流感人流感人間禽流感培訓課件
- MT 191-1989煤礦井下用橡膠管安全性能檢驗規范
- JJF 1319-2011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校準規范
- GB/T 4857.4-2008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4部分:采用壓力試驗機進行的抗壓和堆碼試驗方法
- GB/T 25174-2010飼料添加劑4,7-二羥基異黃酮
- GB/T 17421.2-2000機床檢驗通則第2部分:數控軸線的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的確定
- GB/T 17311-1998標準音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