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記念劉和珍君優秀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系時代背景,調動學生已有的中國現代史知識,認識“三一八”慘案的背景、過程、影響等,并了解劉和珍等學生的情況,以豐富和深化對課文的感受、理解。 2.理清思路層次,把握思想感情 3體會文章在表達方面的特色 4.學習愛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記念劉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戰斗性和抒情性特點,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有些語言精辟卻難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卻不容易把握。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就成為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結合注釋及相關資料,了解“三一八”
2、慘案及劉和珍。 2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二、課中點撥討論 1.情境導入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總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 魯迅 2.有關課文背景 3.18(慘案)3.25(追悼會)4.1(成文) 兩星期 當噩耗傳來的時候,魯迅正在寫無化的薔薇之二,他懷著滿腔的悲憤,當天晚上就寫下了該文的49則,揭露控訴反動派的這一暴行,并指出:“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而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來,魯迅又相繼寫了死地可慘與可笑等文。4月1日,寫下了著名的記念劉和珍君
3、。 許廣平曾說:“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淚,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哭。” 3.朗讀課文,疏通字詞(略) 4.明確全文整體思路 全文共七節,是有機聯系的整體。 第一、二節說明為劉和珍寫一點東西的緣由,是寫作本文的緣起,即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第三、四、五節是“記念”的主體,記述劉和珍生平事跡和遇難經過; 第六、七節探究這一次請愿運動對于將來的意義,在敘事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總結“三一八”慘案的教訓,指出這一慘案對于將來的意義。 5.明確探究任務 (1)分析人物形象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 (2)作者的情感把握 (3)作者對這次斗爭的評價 6.品讀相關文段,明確劉和珍的形象 文章沒有
4、詳細介紹劉的事跡,只是記敘了幾次印象。 “然而在這樣就有她”。“然而”強調了她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說明她“預定全年”需要很大的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她的勇氣。生活雖艱,預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能夠不為反抗”。不屈勢力,反抗校長富于斗爭精神。 女師大復校,她“慮及”。慮及前途,黯然淚下有思想,有遠見,富有責任感。 始終微笑,態度溫和和藹善良。 欣然請愿敢于斗爭。是一位熱血青年。 三、課后學習任務 1.魯迅對劉和珍表示出極大的尊敬,給予崇高的評價,稱之為“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請你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內容,為劉和珍寫一段悼念性的文字。 2.推薦閱讀: 石評梅痛哭和珍 林語堂悼劉和
5、珍楊德群女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系時代背景,調動學生已有的中國現代史知識,認識“三一八”慘案的背景、過程、影響等,并了解劉和珍等學生的情況,以豐富和深化對課文的感受、理解。 2.理清思路層次,把握思想感情 3體會文章在表達方面的特色 4.學習愛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記念劉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戰斗性和抒情性特點,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有些語言精辟卻難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卻不容易把握。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就成為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文章思路 二、把握作者情感 1思考討論一: 作者在第一、二節里兩次說“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又接著說“我正有
6、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怎樣理解這些話的意思?作者在文中還反復說“我實在無話可說”、“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說不出話來”,這些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精讀文段: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尤使我覺得悲哀。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 2.思考談論二: 讓魯迅悲憤的“非人間”是怎樣的? 精讀文段: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
7、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 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競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己是致命的創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 (2)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
8、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補充資料】 林學衡1926年3月20日晨報上發表時評為青年流血問題敬告全國國民: 在青年方面,外交請愿,雖屬正當,亦何事嘯聚男女,挾持槍械,若臨大敵者,重以驅逐外交團之宣言,毆擊警衛隊之行動,不惜激于意氣,鋌而走險,乃陷入奸人居間,利用之彀中。 徐謙、顧兆熊等居于知識階級代表者之地位,對于血氣方剛之青年,不知所以啟迪之,惟務放言高論,驅千百珍貴青年為孤注一擲,成者諸君尸其名,敗則群眾被其害。誰無兒女,誰不愛國,諸君必欲置千百珍貴青年于死地,是豈志士仁人之用心耶? 【解讀】: 欣然駁斥了流言家的“受人利用”說 這樣的羅網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虐殺 從
9、背部入,斜穿心肺劉和珍等人毫無提防,駁斥了“暴徒”說 “致命的創傷“在她的頭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置人于死地,兇殘卑劣到了極點 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有組織有預謀的屠殺行動,駁斥了“自我防衛”說 2.思考談論三: 魯迅為何要反復寫“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 精讀體會: “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蓄鋒利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度很溫和。” “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 “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實是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 【解讀】 突出劉和珍的善良、溫和,突出執政府的殘暴和
10、卑劣,表達對劉和珍的敬意。 4.情感梳理: 【第一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第一段提及程君勸魯迅為劉和珍寫文章,第二段提及劉和珍愛讀魯迅的文章,并訂閱莽原雜志,因此說了這話,表現出作者對劉和珍這樣進步青年的愛護。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第三段以這話為引子,述說反動派制造慘案流血、流言家在慘案后制造“陰險的論調”,給作者帶來的哀痛和憤怒,已經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心意了。 【第二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時間會沖淡烈士流血的印跡,而作者覺得有必要撰文紀念烈士,以抗拒遺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記性,這話表達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責任感。 “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
11、話重復上一句“必要”的話,同義反復,感情更加重了。 【第四節】“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這一部分敘述了對慘案的聽聞,面對流言家卑鄙和段政府的暴虐,作者發出這樣的激憤之情。 【第五節】“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緊接著上面“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作者還是忍不住說話了,接下來是揭露事實真相。由不說到說,是欲揚先抑的寫法,這話表達了作者揭露黑暗、記錄歷史的勇氣和責任感。 【第七節】“嗚呼,我說不出話來,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文章結尾,在揭示犧牲者對將來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表達哀痛。 三、課后學習任務 1.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對這次請愿的態度。 2.總結這段紀實性散文在表達上的特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聯
12、系時代背景,調動學生已有的中國現代史知識,認識“三一八”慘案的背景、過程、影響等,并了解劉和珍等學生的情況,以豐富和深化對課文的感受、理解。 2.理清思路層次,把握思想感情 3體會文章在表達方面的特色 4.學習愛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記念劉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戰斗性和抒情性特點,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有些語言精辟卻難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卻不容易把握。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就成為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內容回顧 二、思考討論三 魯迅對“三一八”慘案有怎樣的思考? 文段精讀: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
13、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比喻解讀: 本體:人類歷史進步喻體:煤的形成 付出巨大的代價需要大量木材 歷史前進一小步形成一小塊煤 結論:徒手請愿代價太大,不可取。 【解讀】談到請愿的意義,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贊揚,而魯迅思想深刻之處,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總結教訓,提醒青年們改進斗爭方式。 我們能體會到,魯迅當年在群眾斗爭面前,確實是一位導師。他既不單純地肯定和頌揚,也不過多地否定,把慘
14、案當做無謂的犧牲而大潑冷水。他從“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規律和舊中國沒有合法斗爭權利的現實出發,冷靜地總結血的教訓,告誡斗爭者改變斗爭方式。思路從否定的一面又轉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們前仆后繼奮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吶喊聲中。 魯迅探究這次事件對于將來的意義,概括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聯系的。魯迅對于中國女性的認識,隨著婦女的解放,不斷為事實所證明。 以魯迅華蓋集續編中的空談一篇來印證其態度: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應用,正如金錢一般,吝嗇固然是不行的,浪費也大大的失算。 我對于這回的犧牲者,非常覺得哀傷。 但愿這樣的請
15、愿,從此停止就好。 請愿雖然是無論那一國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是例外,除非你能將“槍林彈雨”消除。正規的戰法,也必須對手是英雄才適用。漢未總算還是人心很古的時候罷,恕我引一個小說上的典故:許褚赤體上陣,也就很中了好幾箭。而金圣嘆還笑他道:“誰叫你赤膊?” 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虛擲生命,因為戰士的生命是寶貴的。在戰士不多的地方,這生命就愈寶貴。所謂寶貴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錢換得極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須賣買相當。以血的洪流淹死一個敵人,以同胞的尸體填滿一個缺陷,已經是陳腐的話了。從最新的戰術的眼光看起來,這是多么大的損失。 這回死者的遺給后來的功德,是在撕
16、去了許多東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陰毒的心,教給繼續戰斗者以別種方法的戰斗。 三、思想內容小結 讀這篇課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幾個方面,概括一下魯迅對每一方面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難把握全文思想內容了。作者對反動勢力、愛國青年和處于中間狀態的所謂“庸人”,都分析得非常透徹。反動勢力包括段祺瑞執政府(或稱“當局者”)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或稱“有惡意的閑人”“流言家”),當然也包括“懲創學生”的“八國聯軍”,還有“中外的殺人者”,但本文鋒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對愛國青年,魯迅突出地描寫了劉和珍,還提到楊德群、張靜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擴大一些是數百死傷者,再擴大一些是請愿的
17、群眾。處于中間狀態的“庸人”,魯迅又稱他們是“無惡意的閑人”。 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態度是非常鮮明的:他憤怒地控訴段政府虐殺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無比沉痛地悼念劉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獻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誡愛國青年要注意斗爭方式,另一方面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勇毅,激勵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奮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標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沒有直述,可以從作者對黑暗社會的批判、控訴中領悟得到。“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說“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他痛心于我們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渴望“爆發”,呼喚“爆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設備銷售居間合同(4篇)
- 簡單購銷砂石合同范本10篇
- 三角楓種子種植承包合同8篇
- i20xx加工貿易合同6篇
- 藥房轉讓合同書9篇
- 省內產品代理合同6篇
- 正規的門面買賣合同5篇
- 2025年公司用工勞動合同10篇
- 連云港市房屋租賃合同書5篇
- 店員工薪合同7篇
- 叢枝菌根真菌的功能多樣性分析
- 道德經試題及答案
- (精心整理)歷年南京中考英語常考詞匯及例句解析
- 年產6萬噸飼料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甲乙丙資信
- 環境致病菌監控程序文件
- 冷卻水預處理(預膜)方案
- 鋼筆書法比賽用紙精美五言格
- 完全競爭市場習題及答案
- PLC在砂處理生產線上的應用
-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大全
- JJF1687-2018用于探測與識別放射性核素的手持式輻射監測儀校準規范(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