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完成日期:2017 年4月30日目錄摘 要IABSTRACTII一、引言1(一)問題提出1(二)概念界定1(三)研究意義3(四)研究綜述3(五)研究方案4二、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的現狀.6 1、人數的規定.62、玩法的規定.6 3、游戲中的注意事項.7三、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的呈現.8四、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的執行.9五、幼兒園區域規則建構中的問題分析.10六、幼兒園區域規則建構的多元化策略.13致 謝17參考文獻18附錄:對幼兒園老師的訪談記錄19摘 要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是存在于幼兒園各區域活動中,旨在維護幼兒安全與紀律,協調幼兒人際關系以及促進幼兒學習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對教師來講,這些行為規范
2、與準則能夠維護幼兒園教學秩序,具有一定管理價值;對幼兒來講,活動規則還有占據主導地位的價值,即發展價值。在幼兒園開展的教育活動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區域活動。區域活動中規則意識的培養,是活動能夠有序進行的前提條件。缺乏任何規則的區域活動,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區域活動中,規則的制定、兒童對遵守規則和遵守規則的意識,將直接影響著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和效率。本文所采用量化為主.質化為輔的研究方法,通過對A幼兒園區域規則的現狀進行統計分析,對各區域活動中的規則進行統計調查,分析規則的類型和呈現方式,以及規則在實施執行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找出問題,提出針對的策略。關鍵字: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ABSTRA
3、CTThe rule of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is the behavior norms and standards that exist in the activities of kindergarte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afety and discipline of young children,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to promote children's learning. As far as teachers a
4、re concerned, these codes of conduct and norms can maintain the order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have a certain management value. For young children, the rules of activity also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that is, the value of education.Kindergarten activity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education
5、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rule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activity. Lack of any rules of activity, the effec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erefor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rules, the rules of children'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children's com
6、pliance with the rules and so 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activities.This paper us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pplemented by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 A rule of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carry out the survey of
7、 activities of the regional rules in the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les, the actual effects and rules of childre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Key words: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ies; rulesII江蘇第二師范學院17屆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一、引言(一)問題的提出我國學前教育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引進了美國學前教育界的一個新概念區域活動。游戲區
8、域的主要形式是區域游戲,老師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在區域活動中進行人工的有目的的劃分,給孩子們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促進孩子們的創造力和發展個性。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游戲中。江蘇省內的幼兒園課程改革著眼于課程游戲化項目的建設,而課程游戲化的實施應秉承著“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要求我們打破一集體教學為主的活動形式。目前,在我國相當多的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依然占據著幼兒一日在園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教師工作的重心仍舊是備課、上課。如此一來,留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活動時間便會少之又少。區域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形式能夠為幼兒提供積極主動
9、的學習環境,幼兒在區域游戲中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發展。規則是為了促進孩子們持續不斷地內化規則的過程,是為了把孩子們從自然的過程中逐漸培養成一個社會過程。出發點是推廣兒童的發展規則,“幼兒園教育指導方針”(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該為兒童提供支持兒童自我選擇、規劃活動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孩子學習自我管理。”區域活動中規則的有效構建具有保障、指導等多重功能。筆者提出了此研究論題,通過調查區域活動中規則的使用情況和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深入研究規則在區域活動中的作用。(二)概念界定1、幼兒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是自主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根據兒
10、童的發展需求和教育目標的主題,創造三維教育環境。即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有效利用集體、集體和個人的組合活動,以組織形式、兒童自主選擇、合作互動、發現學習、生活和游戲。不同的專家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義,包括馮曉霞指出:“所謂的區域活動,也被稱為活躍地區,指的是一種活動,教育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的材料和活動類型的材料,通過完整的交互環境,同行學習和發展”。馮曉霞,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02、規則“規”是會意字,金文字形,從聿從周,當系以規畫之意。本義是畫圓的器具。后多指規矩、規訓。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341中指出“規,規矩,有法度也,從矢,從見”。
11、古漢語實用詞典孫雍長,古漢語實用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264對規做了如下解釋:規指規范、準則。現代漢語詞典呂叔湘,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456中,對規做了如下解釋:有畫圓的工具之意,如圓規、兩腳規。有規則、成例之意,如校規、陋規。有勸告之意,如規勸、規勉。有謀劃、打主意之意,如規劃、規定。“則”亦為會意字,金文從鼎,從刀。古代的法律條文曾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所以則的本義是準則、法則。在說文解字中被定義為“等畫物也”,意思是按照同一尺度區分事物,即為標準、法則。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則做了如下解釋:有規范之意,如準則、以身作則。有規則之意,如總則、法則。由此可見,
12、規和則均有準則、規范之意。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規則的解釋是規則和規則的規則。“企業的定義,新的漢語詞典”規則是:規則是遵守憲法和制度,如交通規則、游戲規則。一些學者認為,規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工作必須遵守科學、合理和合法的行為規范和標準。和研究者另一個規則的概念來自規則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合理,法律行為準則和標準,結合人,和它的綁定不僅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必須遵守,也是人與人之間、組織和個人、組織和組織之間相互之間的協議。由此可見,雖然對于規則的解釋說法不一,但是,規則的含義實則均為共同遵守的規范、準則。本研究中繼續沿用這一含義。(三)研究意義區域活動是孩子們自由學習、獨立學習的
13、地方,是孩子自信和自我概念的源泉。孩子們在自由自在的學習環境和活動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意愿和能力來選擇內容的活動,體驗快樂和成功,可以主動學習、探索和發現。區域活動是一種集體活動,是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有一種放松和舒適的活動氣氛,對活動的形式沒有興趣,以便讓孩子們探索冥想。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自由地選擇玩什么,如何決定自己的游戲,他們通過積極的活動,獲得經驗,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對于小孩子來說,區域活動是令人愉快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有計劃地創設適宜的教育規則和條件,通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使幼兒能主動探索、積極實踐,
14、從而達到促使每個幼兒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同時本研究從班級的實際狀況出發,運用行動研究法,在實踐中探討有關幼兒園活動規則創設的有效方式,希望能夠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進步。(四)、文獻綜述在撰寫論文之前,我查閱了中外教育家有關幼兒規則的相關書籍和報刊雜志,也對相關論文做了檢索和研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有關規則的研究成逐年遞增的趨勢,不僅數量之多,研究的范圍也是越來越廣。到目前為止,以“幼兒園活動規則”為主題的國內論文,已經有近300篇在國內的中國期刊全文、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等多種電子數據庫發表,可以看出人們對活動規則的關注度是越來越高,同時也可以看出活動規則對幼兒發
15、展的意義之大。國內外關于活動規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兒生活常規和班級常規的實施和管理上,這一方面的理論已初步成形。德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一書中論述了思想教育的規律,代表了傳統的德國教育對兒童的基本觀念。他認為人的意志是在烈性與欲望中發展起來的,具有反社會傾向,如果不打壓,就不會得到真正的意志。強制可以讓幼兒獲得真正的意志,而且為了完全獲得真正的意志,必須保證這種強制是持續的且強有力的。意大利幼兒教育思想家與改革家蒙臺梭利受盧梭、福祿貝爾的自由教育和自然教育理論的影響,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紀律教育觀。她認為紀律必須通過自由而獲得,只有建立于自由至上的紀律才是有效地,。李坎
16、特和馬琳坎特的肯定型紀律、琳達艾伯特的合作型紀律、芭芭拉科洛羅索的內在紀律、查爾斯的協作型紀律等紀律理論均詳細地論述了建立學生紀律的目標、指向以及具體的策略、方法。比如,李坎特和馬琳坎特的肯定型紀律目標就是建設一種課堂氛圍,滿足各方面的需要,人性化的管理行為,使學習滿足學的意愿。章潔、秦元東分析了隱性規則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詳細地介紹了隱性規則在幼兒選區,進區飛活動過程,整理材料中的運用。鄭三元認為,幼兒園課堂生活制度化的內容包括課堂生活體系和日常生活組織、奮斗和日常生活。摘要課堂生活制度和日常生活組織和日常生活規律是幼兒園活動規則的內容。這與張其龍提出的幼兒園小班常規內容一致一日生活中
17、各個環節的具體規定制度以及每一項活動的具體規定幼兒的一般行為規范。國內外關于活動規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兒生活常規和班級常規的實施和管理上,本次論文在此基礎上,對規則在區域活動中的應用進行發展性的研究,有以下幾個目的:第一,了解規則在區域活動中使用的現狀;第二,找出影響規則在區域活動中實際應用的因素;第三,提高孩子建立和遵守規則的能力。五、研究設計1、研究思路本研究通過對A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規則進行研究,通過運用觀察、訪談、文獻、調查等研究方法,從規則設置、規則呈現、規則執行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整理來擬寫這篇論文。為其他幼兒園有效的開展區域活動提供可操作性的經驗,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幼兒課程的
18、理論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2、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是觀察法、訪談法、文獻法。(1)觀察法觀察是一種獲取數據的方法,它是基于研究的目的、研究或觀察表的輪廓,以及通過他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對物體的直接觀察。我大量使用觀察法,通過觀察記錄了解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規則的創設現狀和實際效果。(2)訪談法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面對面的交談,了解受訪者的心理和行為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心理。采用訪談法就教師對區域規則的看法及其實踐進行訪談。筆者采用與幼兒園教師進行交流的方式,之前列好提綱,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與教師交流,在訪談的過程中進行錄音,完成之后進行整理,轉化成文字后,對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3)文獻法主
19、要通過互聯網和相關書籍、文獻等對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創設進行整理和分析,這個方法對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為本論文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3、研究內容(1)區域規則的類型 本研究通過從小中大班抽樣調查規則的內容,將規則分為三種類型,了解各種類型在使用中的情況。(2)區域規則的呈現方式 本研究從規則呈現方式的四個緯度來探究不同呈現方式對于兒童發展的影響狀況,對呈現方法進行大致的總結和分析。(3)區域規則的執行方式 通過筆者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如何執行規則的觀察,記錄,分類,來探討不同執行方式對規則的影響。(4)多元化建構區域規則的建議 根據調查發現當前規則建構的不足和問題,從多個角度提出能夠促進規則的
20、多元化建構的意見和建議。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規則的現狀(一)在觀察了A幼兒園規則的建構后,筆者發現區域規則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人數的規定,玩法的規定,活動中注意事項的規定。1、人數的規定幼兒園活動空間、各個區域提供的材料比較有限,所以對每個活動區角規定人數是很有必要的。例:A園中三班(30人):通過區域插牌來限制人數,設計區域游戲人數時,設計了相應人數的進區標志牌,只要幼兒拿好進區卡插滿進區標志后,后面的幼兒就要選擇其它的區域進行游戲。(如圖1-1)圖1-1 區域插牌2、游戲的玩法每個區域的游戲玩法,我們都可以在規則中告訴幼兒。游戲玩法小班時我們大都采用圖畫、圖形的方式告訴幼兒(如圖1-2)
21、;中大班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如圖1-3)2圖1-2錄音機圖1-3 五子棋3、注意事項的規定 注意事項是規則中最常見,最普遍的,是為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而建構的,保證了活動有序高效開展。(如圖1-4)圖1-4筆者在觀察后,采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隨機從小、中、大班中抽三個班進行統計,在統計出的41個規則中,關于人數的規則有6個,占15%,關于玩法的規定有12個,占30%,而關于注意事項的規則有23個,占65%,三者比例如圖所示。圖1-5 區域規則種類的餅狀圖從圖中我們能看出大部分規則都是針對注意事項,玩法和人數的規定較少。由此可見在在區域規則中,對于注意事項的規則占比最多。可見規則的
22、制訂目的大多還是以管理秩序為主,而缺少支持兒童更好發展游戲的玩法支持。三、幼兒園規則區域活動中規則的呈現方式規則的呈現方式是指教師以何種方式表示、標識規則。筆者根據觀察,將規則的呈現依據其存在形式分為四類:韻律:將規則與音樂、兒歌結合呈現規則,比如收玩具的音樂叮叮當就奉示幼兒應在三遍該音樂內收完玩具;通過兒歌輕輕讓幼兒保持安靜。標識:將規則在圖片、材料等標識中體現。言語:通過言語直接告知幼兒規則內容。動作:通過某個動作呈現規則。通過對中三班一天內區域中規則的調查,統計出了規則呈現方式中各類出現的數量和比例。圖1-6結果顯示規則的呈現方式以言語方式為主,占76%,韻律、標識、動作占到8%,較少涉
23、及,并且四種不同呈現方式之間差異顯著。對教師來說,通過言語呈現規則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方式,在實際教學中 教師一句簡單的“不準”“不要”就可以在幼兒立即做出符合教師期望的行為。雖然這種效果不會持續很久,其及時效應卻是非常明顯,所以教師選擇以言語呈現規則的頻次相對較髙。另外,規則的具體內容與其呈現方式也有很大相關,比如帶牌進區角這條規則必須使用“牌”來標識。多數教師也表示沒有仔細考慮過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規則,習慣性的言語提出,僅有一名教師認為 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規則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規則。四、幼兒園區域規則的執行規則的實施是作為實現規則的主體的孩子,根據規則的內容和規則的規則將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
24、個過程是過程的具體情況的規則。根據王涪蓉在幼兒園班級活動規則及其習得研究王涪蓉,幼兒園班級活動規則及其習得研究,2010:57,將規則的執行分為以下幾類:反復練習: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幼兒遵守規則。映射:通過言語、表情暗示幼兒遵守規則。比如“我看看哪些小朋友沒有把管好自己的小腳?” “我看看誰的小耳朵不聽話了? ” “我來找哪些說話的!”代言人:比如“我請允允來玩,因為他學會了怎么玩!”“我喜歡佳佳,佳佳今天很乖。”假問題:通常以“要不要”、“做不做”等假問題來維護規則,表面上教師在提問幼兒,實則問題均為假問題,因為答案在幼兒回答之前已經很明確。比如:“你們要不要把書弄壞了? ”“你們要不要學那只
25、笨笨的大熊?”.貼標簽:通過給予遵守規則的幼兒些標簽如小星星、小紅旗等執行規則。示意:為幼兒提供“我喜歡”教師說完后立即擺出安靜的姿勢示意幼兒要保持安靜。筆者對中三班一天內區域活動中規則的執行進行了調查,統計出各類執行的數量和比例。規則的執行類型反復練習映射貼標簽代言人假問題預警性提醒數量7158151117百分比10%21%11%20%15%23%圖1-7由圖1-7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規則的執行中,預警性提醒是教師選用頻次最高的方式,占23%,其次是隱射、代言人、假問題、貼標簽,分別占21%、20%、15%、11%,最后是反復練習,占10%。預警性提醒產生于任何違規行為發生之前,目的在于防
26、止違規行為的發生。通常教師一旦發現幼兒有違規的跡象,會立即通過預警性提醒將其扼殺于搖籃之中。這種方式只需要教師一句口頭提醒,較為省力且效果好,自然成為幼兒園活動規則執行中最常用的方法。且各方式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的原因在于,規則的執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需要教師綜合多種方式以維系規則執行的效果,如果教師長期使用一種方式,這會讓幼兒失去新鮮感而減低效果,所以,規則執行各方式的使用頻次并無顯著性差別。但我們看到,貼標簽、代言人這些執行方式是以行為主義為基礎的行為控制與糾正方式,體現著教師對幼兒嚴格的控制,其目的在于讓幼兒做出教師所期待的行為,讓幼兒成為教師 心目中的“乖寶寶”。而對規則執行
27、中的主體幼兒,多數教師并未過多的考慮,多數時候,幼兒處在了活動規則習得過程中的邊緣地帶,他們的情感、想法直接被教師忽略了。五、幼兒園區域規則建構中的問題分析通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的具體內容、方式分析,可以發現幼兒園活動規則建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活動規則的價值過于偏向管理價值幼兒園區域規則應該以兒童的發展價值為主導。但在規則的創設中,我們發現對幼兒在游戲中注意事項的規則占主導地位,這體現了維護紀律與秩序成為活動規則的建立、執行、修復各個環節中的主要目的。2.千篇一律,忽視年齡特點 仔細觀察后發現,小班與中大班的規則呈現方式,內容等大同小異,忽略了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知道,各個年齡段幼兒對規
28、則的理解和遵守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其關鍵是年齡特點的明顯區別,如從區域活動容易出現的問題來說,小班幼兒經常會遇到像游戲人數,材料等常規性問題,或遇到不會使用材料,不會操作等知識性,技能性問題。中班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小班幼兒明顯增強,大班幼兒活動的主動性較中班強,自助約束能力也比較強,因此,在建構區域規則時,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我們應該從呈現的形式上,規則設置的內容等方面都要區別對待。4.顯性干預,淡化規則存在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發現的過程,幼兒天生好動,自制力差,是非觀念弱,所以區域環境中規則的暗示顯得尤為重要。但目前,教師在設置區域活動的內容是,更多關注得是要實現什么目
29、標,發揮什么作用,很少去研究如何用每一處特定的區域環境來引導孩子進行有序的活動,常常為了規則的強調而干預游戲,打斷了環境和幼兒的對話。六幼兒園區域規則建構的多元化策略(一) 規則的創設1、師幼共同協商建立規則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參與的意識很強,特別 是中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自主性較強。在規則的建立過程中應把側重點放在引導 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規則。教師與幼兒一起來商討制訂規則,幼兒一定會自覺遵守和積極維護。如有一次,大班教師在建構區投放了許多新的拼接材料,由于是新玩具,幼兒一到區角活動時間就爭著往建構區跑,六七個幼兒一哄而上,還出現了兩人爭搶同一種材料的現象;活動
30、過程中材料箱和地面上都亂。在活動結束前教師向幼兒提 出這些問題,并詢問幼兒覺得應該如何解決,幼兒馬上七嘴舌地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經過大家共同討論,最后制訂出公認的規則:第一,用“一卡通”的形式限定進區的人數;第二,要愛護各種玩具、材料; 第三,活動結束時要將器材放進箱中,擺放整齊;第 四,大家輪流玩。因為游戲中孩子們會有一些與老師討論結果的問題,規則本身就涉及到孩子的發展,所以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夠有意識地遵守,以確保區域活動的有序進行。在試驗中,錯誤逐漸形成規則制定規則是為了確保區域活動的順利進行,如果規則不合理,會影響兒童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實施規則的目的是檢查規則是否合適。如每次在建構活動中,
31、幼兒玩得都很盡興,可到最后卻沒有多少作品呈現,為什么呢?當教師把這個問題拋給幼兒后,得到的答案是:“收拾材料時,我們把拼插好的作品拆掉了” “那怎么樣才能讓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呢? ”孩子們說,結束的時候不拆掉,把作品展示出來。因此,在事件結束時,人們的規則把材料放回原來的位置,把所有的爭議都放在必要的修改規則上,否則它會影響活動的順利發展討論活動規則的發展,不僅能讓孩子們深刻理解規則的重要性,提高幼兒對規則的認識,也有利于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3、不斷調整完善規則 在區域活動中,一些規則的活動對兒童在活動中必須遵守的強制性要求必須遵守,對于這種類型的規則,我們通常在事件之前明確提出。一
32、些社會行為標準。如使用學具的衛生常規、安全問題、收拾整理等,進人安靜區應保持安靜,與同伴合作要友好,活動中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等等。有些活動常常是不可能到位的,需要逐漸改善時代的活動。作為兒童活動的支持者,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孩子的真正需要,并根據他們的需要調整計劃,以促進積極探索、創新和學習。例如:我們讓孩子們在區域活動結束時,無論工作必須被移走,把材料放回原處,這個問題將被討論。在綜合了幼兒的意見后,和幼兒共同修改了第三條規則:如果作品完成,可以不拆掉,放在展示區展示起來。作品沒有完成,則可以由幼兒自己決定是否拆掉,決定拆掉就將材料分類放回原處,不拆掉則放好,下次活動的時候繼續完成。通過
33、討論和修改,區域活動的規則更為完善。我發現,自從新規定實施以來,孩子們的興趣和參與已經經歷了重大的變化:比如“建筑面積”,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蓋上“高架橋”,只是為了把橋接過去。我每天都聽到音樂的結束,把他的“名片”放在“高架橋”的旁邊,稍微整理一下。這樣一來,既不影響區域活動的有序進行,又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能引導幼兒逐步形成規則意識。(二)區域規則的遵守區域活動規則的制定是為了開展區域活動,提供一種框架,使高質量的區域活動得以完成,關鍵是如何遵守規則,否則,規則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在區域活動的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三種幫助兒童掌握和遵守活動規則的方法。1、游戲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
34、建立區域活動規則中妙用游戲法,將規則指令融入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理解規則、掌握規則比如,我園大班的“一卡通”規則,教師利用現代生活中比較流行的“刷卡”制,借助家長提供的廢卡,將刷卡游戲貫穿于區域活動規則中。針對圖書角借書擁擠、表演區游戲角色分工不均等問題,首先,組織幼兒分析問題,共同討論,最后制訂了游戲新規則“一卡通”。此規則包括:(1)憑卡借書;(2 )游戲角色選擇插卡;(3)進區卡。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制作了一些區域活動圖標(如圖書角、表演區等)。在“一卡通”的規則建立后,圖書角借還圖書有序,角色區游戲分工明確。 2、語言行動提示法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常常會忘記規則,從而影響了自己或別人的操作活動,在這時,可以采取提示法,可以是教師提醒幼兒,而教師對幼兒的提醒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語言上的提示,一種是動作上的提示。如當幼兒由于不理解規則而干擾了其他幼兒的活動時,教師會用溫和的語氣提醒他:“你覺得這樣做好嗎? ” “請你好嗎? ”而當幼兒由于不懂活動規則而無法活動時,如在醫院角色區中,教師看到幼兒沒有利用錢這個材料時,會扮演病人的角色走到“醫生”身邊說:“這個藥多少錢啊!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財務人員合同書范本
- 2025年上海企業(事業)單位勞動合同
- 2025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
- 2025二手房買賣合同全文版
- 2025餐廳臨時廚師勞動合同
- 2025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貓咪與花園:互動教學課件》
- 2025標準別墅裝修合同范本
- 大學生職業規劃190
- 申請甲方盡快簽合同協議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財務、藥品、固定資產、檔案、信息管理制度
-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附錄一
- 10x2017對稱式三輥卷板機設計說明書
- 大象版小學《科學》實驗目錄
- 氣柜施工方案(修改)
- 工廠無塵室培訓教材ppt課件
- 美國各州的縮寫及主要城市
- 畢業設計(論文)-電話聽筒塑料模具設計說明書
- 基坑監測階段性報告.doc
- 初始過程能力分析報告
- 第三章球墨鑄鐵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