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條約中的沖突條款評析(1)論文沖突條款(conflicting clause)是條約中為了確定本條約與本條約當事國訂立的其他條約之間關系的條款。國際法委員會認為,沖突條款是“本條約中為了處理與其他條約規定或者其他同一事項條約之間關系的條款”。 由于國際社會中立法與司法機構眾多,加上國際社會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立法與司法機關,現代國際法因而顯得缺乏像國內法那樣明確統一的法律體系,這也被稱為國際法的不成體系現象。國際法不成體系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國際條約間的沖突。沖突條款是解決國際條約沖突最為重要的工具,其作用在于確定條約發生沖突時何者優先適用。本文擬從沖突條款的種類入手對沖突條款的作用進行評析。
2、一、沖突條款的具體種類 國際條約文本中的沖突條款種類多種多樣,形式和內容各異。國際法委員會在其國際法不成體系報告中把沖突條款分為如下幾種:禁止締結不相容后立條約的條款;明確允許后訂“相容”條約的條款;后立條約中規定它“不應影響”先訂條約的條款;后立條約中規定在締約方中本條約推翻先訂條約的條款;后立條約中明確廢除先訂條約的條款;后立條約中明確維持先訂相容條約的條款以及承諾未來協定將廢除先訂條約的條款。 盡管該報告是在沖突條款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但其對沖突條款的分類并非是一種嚴謹、科學的分類,其更多的是一種對現行條約中各種沖突條款的列舉,而不是對這些條款的概括和總結。此外,在國際成文法層面,維也納
3、條約法公約第30條第2項對于沖突條款的表述為“遇條約訂明須不違反先訂或后訂條約或不得視為與先訂或后訂條約不合時,該先訂或后訂條約之規定應居優先”,這種概括似乎也沒有涵蓋沖突條款的所有種類。因此,在研究沖突條款的種類時,應該更多地結合國際條約實踐,公約規定和報告內容僅僅是一種有意義的參考。 通過對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沖突條款的概括和總結,可以發現,沖突條款可以大體上分為兩類,即規定本條約優先適用的條款以及規定別的條約優先適用的條款,這兩類條款各自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劃分為多種類別。 (一)規定本條約優先適用的條款 這類條款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含有該條款的條約在條約沖突發生時能夠優先適用。根據與含有該
4、條款的條約發生沖突的其他條約具體情況的不同,這種類型的沖突條款又可細分為優于現行其他條約適用、優于將來訂立的條約適用以及優于現行與將來的所有相關條約適用。 1. 本條約優于現行條約適用的沖突條款 這種條款的目的是使得含有此種沖突條款的條約優先于該條約生效時現有的其他相關條約適用。條款具體的措辭有多種形式。(1)規定本條約從整體上完全取代(replace)有關現行條約。這種條款實際上導致被取代的條約不再適用。如,1949年關于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第134條規定,“在各締約國間之關系上,本公約取代1929年7月27日公約”。 被取代的條約因為這種沖突條款的規定而不再適用,這也體現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
5、第59條(條約因締結后訂條約而默示終止或停止施行)規定的含義。(2)規定本條約在一定情況下優于現行有關條約適用。這種沖突條款并沒有明確說明本條約完全取代有關現行條約適用,只是表明會優于現行條約適用。在這類沖突條款中,有的明確規定本條約優先于現行條約中的哪些具體規定適用,典型的例子是關于執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一部分的協定第2條第1款,其規定“本協定與第十一部分如有任何不一致的情況,應以本協定的規定為準”;有的則并不說明優先于哪些具體規定,而只是籠統地表示其優于先約中與之發生沖突的規定,如1962年核動力船舶經營人責任公約第14條規定,“本公約應取代在其開放供簽字之日已經生效,或者處于開放供簽字
6、、批準或加入狀態的任何國際公約,但以其與本公約相抵觸的范圍為限。但是,本條規定不影響締約國根據此種國際公約對非締約國承擔的義務”。 上述兩種沖突條款的目的都在于本條約能夠優先于現行條約適用,但兩者在適用過程中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對于第一種沖突條款,被取代的條約因此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也不會因為載有此種沖突條款的條約無效或終止而重新恢復(如上述1949年關于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一旦失效,并不能導致1929年公約的重新適用);對于第二種沖突條款而言,現行的條約仍然是有效的,即如果載有此種沖突條款的條約被宣布無效或者終止,先約可以自動恢復其效力,繼續約束相關締約方。 2. 本條約優先于將來條
7、約適用的沖突條款 這種條款的目的在于使本條約能夠優先于將來訂立的條約適用,含有此條款的當事國因此承擔了禁止締結與本條約不符條約的義務。從國際條約實踐來看,此種條款并不具有絕對性,當事國在符合某種條件的情況下往往可以締結與本條約不符的條約,這種條件通常為不得損害條約目的與宗旨、不得影響其他締約國在本條約中的權利義務等等,如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11條第3項規定:“本公約兩個或兩個以上締約國可訂立僅在各該國相互關系上適用的、修改或暫停適用本公約的規定的協定,但須這種協定不涉及本公約中某項規定,如對該規定予以減損就與公約的目的及宗旨的有效執行不相符合,而且這種協定不應影響本公約所載各項基本原
8、則的適用,同時這種協定的規定不影響其他締約國根據本公約享有其權利和履行其義務?!?訂有此種沖突條款的條約(主要是那些規定絕對性質義務的條約),一般是一些基礎性質的條約。如果沒有這種條款,隨后締結的條約的合法性問題就應該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41條處理。根據該條的規定,后訂條約如果不影響其他當事國享有權利或履行義務者,且與整個條約的目的及宗旨相合時方為有效。由于在實踐中運用第41條這種判斷標準比較難以掌握,因此締約方若想防止嗣后訂立不符條約,在條約中明確規定這種沖突條款比根據第41條來判斷顯然要更加方便與合理。 同時,盡管這些沖突條款可能規定締約方不得締結嗣后不符協議的絕對性義務,但其效力并不穩
9、定,其隨時會被締約方新的意圖推翻。如,A、B、C三方締結了一項條約,其中含有不得締結嗣后不符協議的沖突條款,隨后A、B、C三方又訂立了一項與先約不符的條約,此時后訂條約并不因為違反沖突條款而無效或不適用,相反,先約卻可能會因為后約的訂立而被視為默示終止或停止施行; 如隨后訂立的嗣后不符條約之締約方不僅包括先約締約方,還包括其他新的締約方(如D、E等等),此時先約與后約的關系可能屬于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0條(3)的規制范圍,先約僅僅在與后約相合的程度上適用。因此,有學者明確指出,規定本條約優先于將來條約的條款是無效的,它們不能被援引對抗第三方,也不能導致與其沖突的條約無效,它們總會被當事方的共同
10、意志推翻。3. 本條約優于現行與將來條約適用的沖突條款 這種條款旨在使得含有該沖突條款的條約在適用上具有極強的優先性。如,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第8條 規定:“每一當事國聲明沒有任何在它與其他當事國或任何第三國之間現在生效的國際協定是與本條約規定相沖突的,并保證不締結與本條約相沖突的任何國際協定?!?這種條款使得本條約優先于幾乎所有其他條約,而無論其他條約是雙邊條約還是多邊條約,是現行條約還是嗣后訂立的條約,是與另外條約當事國訂立的條約還是與第三國訂立的條約,只是后來訂立的補充該條約的條約不在此限。此條款的著眼點在于保護現行條約體制的完整性。 (二
11、)規定別的條約優先適用的條款 這種條款的目的是使得其他條約優先于含有本條款的條約適用,其具體措辭通常是規定本條約“不影響”(without prejudice to; shall not affect)其他條約的適用。 1. 規定現行條約優先于本條約適用的沖突條款 出于某種考慮,條約有時會規定其他現行條約優先于本條約而適用,這種條款的規定可以是比較絕對化的,如1958年公海條約第30條規定,“本公約的規定,不影響已在締約國間生效的公約或其他國際協議的效力”;也可以是附有一定條件的,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11條第2項規定“本公約應不改變各締約國根據與本公約相符合的其他條約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但以
12、不影響其他締約國根據本公約享有其權利或履行其義務為限”,這里所附的條件就是不得影響其他締約國的條約權利和義務。 2. 規定將來訂立的條約優先適用的沖突條款 這種條款的實質就是強調后訂條約優先。實踐中的例子有很多,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11條(3)(11) 規定,“本公約兩個或兩個以上締約國可訂立僅在各該國相互關系上適用的、修改或暫停適用本公約的規定的協定,但須這種協定不涉及本公約中某項規定,如對該規定予以減損就與公約的目的及宗旨的有效執行不相符合,而且這種協定不應影響本公約所載各項基本原則的適用,同時這種協定的規定不影響其他締約國根據本公約享有其權利和履行其義務”。 允許后訂條約優先適用,實際
13、上也就是允許先訂條約締約國能夠將新的締約意圖貫徹到條約締結實踐中來,新的締約意圖優于原來的意圖適用,這在各國民法關于合同和意思表示的規則中也是一項重要的原則。如果沒有這種沖突條款,后訂條約的效力問題還是要通過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41條(1)的規定來解決,如前所述,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3. 規定其它現行條約和將來訂立的條約優先適用的沖突條款 載有此種沖突條款的條約,在適用上可以劣后于現行條約和將來訂立的其他條約。如,1978年夫妻財產制法律適用的海牙公約第20條規定,“本公約不應影響締約方締結的其他涉及本公約調整事項的現行或將來訂立的協議”。 除上述三種外,本類沖突條款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形式
14、,即規定應適用本條約、其它現行條約和將來訂立的條約中最為有利的條款。典型的例子是1958年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紐約公約第7條(1):“本公約之規定不影響締約國間所訂立的關于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多邊或雙邊協定的效力,也不剝奪任何利害關系人在被申請承認和執行地國的法律或條約許可的方式及范圍內援用仲裁裁決的任何權利”這一規定也被稱為“更優權利條款”。根據這一條款,當事人在向紐約公約締約國申請承認和執行某一公約范圍內的仲裁裁決時,既可選擇公約作為請求的依據,也可選擇被申請承認和執行地國的有關國內立法或該國締結的有關其它條約作為請求的依據。(12) 這使當事人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法律進
15、行適用。 二、一些特殊類型的沖突條款 除了以上沖突條款的一般分類外,在國際實踐中,還有一些在性質上比較特殊的沖突條款,它們并不能完全沿用上述的兩種分類來概括,但其作用與上述沖突條款是相同的。 (一)聯合國憲章103條沖突條款中的“帝王條款”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103條的規定,聯合國會員國在本憲章下之義務與其依任何其他國際協定所負之義務有沖突時,其在本憲章下之義務應居優先。也就是說,聯合國憲章在適用時優先于其他所有的國際條約。從這個意義上說,第103條是一種具有“帝王條款”性質的沖突條款,其他任何沖突條款在適用的時候都必須絕對讓位于第103條的規定。這種條款實際上在平權式國際社會與國際法律體系中建
16、立了一種國際法規范的等級秩序。這使得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在國際法規則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具有“國際憲法”的性質。 (二)綜合性的沖突條款 上述各種沖突條款之間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因為它們可以指向本條約中的不同規定以及其他不同的條約。因此,在實踐中也大量出現了同時包括上述多種沖突條款的條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11條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該條第1項是規定本條約優先于現行其它條約適用的沖突條款;第2項和第5項則是規定一定條件下其它現行條約優先適用的沖突條款;第3項則是規定在相互協定在一定條件下優于本條約適用的沖突條款;第6項則是禁止訂立任何嗣后不符協議的沖突條款。也就是說,一項條約中,可以根據締約方的實際意
17、圖,針對不同或者特定的現行或將來訂立的條約規定不同的沖突條款,這樣可以使得沖突條款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 (三)沖突條款的新發展歐盟法中的“斷開條款” 歐盟及其成員國在處理歐盟相關事務時,常常會與非歐盟成員國就一些問題締結條約,“斷開條款”(disconnection clause)主要就是用來調整歐盟及其成員國與非歐盟國家之間的這種條約關系。該條款是歐盟在實踐當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沖突條款,目的是確保在歐共體成員國之間繼續適用共同體規則,而不是影響成員國與條約其他締約方之間的義務。如,為了打擊跨國洗錢犯罪,歐洲委員會于20XX年制定了歐洲委員會關于犯罪收益和恐怖主義籌措資金的清洗、搜查、扣押
18、和沒收問題的公約,該公約的簽字方既包括波蘭、奧地利、盧森堡等8個歐盟成員國,也包括一些非歐盟成員國。這樣,在歐盟成員國之間,對于犯罪收益的搜查、扣押和沒收等問題而言,就可能同時存在兩項可以適用的國際條約:一項是上述以歐盟成員國與一些非歐盟成員國為簽字方的條約;另一項則是適用于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歐盟理事會關于洗錢、犯罪收益和犯罪工具的確認、跟蹤、凍結、扣押和沒收的決定。(13) 這兩項條約之間似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沖突,但上述公約通過在條約中訂立“斷開條款”解決了這個問題。該公約第52條第4款規定:“在不影響本公約的目的和宗旨,以及不影響本公約對其他締約方適用的情況下,如果在特定問題或者特定案件中存
19、在可以適用的歐共體及歐盟法規則,歐盟成員方就應該適用這種規則來處理其相互關系。”也就是說,對于波蘭等同時成為這兩項條約締約方的歐盟成員國而言,在其處理與非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時,應該適用第一項條約;而在其處理與同為歐盟成員國的其他國家(如奧地利)之間關系時,則應該適用第二項條約。在實踐中,訂有這種斷開條款的條約還有很多。(14)三、沖突條款適用中的一些特殊問題 (一)沖突條款與條約第三方的關系 條約不得拘束非締約方是條約法上的一個基本原則,該原則對于沖突條款同樣是適用的。無論沖突條款的具體內容如何,含有沖突條款條約的當事方與非當事方締結的國際協議都不受沖突條款的約束,無論這種協議是在含有沖突條
20、款的條約之前抑或之后訂立。如A、B、C、D四國締結一項條約,其中的沖突條款規定本條約優先于其他國際協議適用。對于四國中一國或多國與其他第三國訂立的協議,該沖突條款顯然無法適用:對于這四國中一國或多國在締結本條約之前與E國訂立的條約,一旦與本條約發生沖突,與E國訂立的條約作為先約仍然適用;對于這四國中一國或多國在締結本條約之后與E國訂立的條約,一旦與本條約發生沖突,與E國訂立的條約作為后約同樣適用。這也是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0條(4)款規定的應有之義。 (二)沖突條款之間的沖突 在國際條約中大量運用沖突條款可能會導致不同條約中的沖突條款在其規定或者指向上存在沖突,也就是“沖突條款之間的沖突”。這
21、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點類似于國際私法上的反致制度:A條約規定,條約不得影響任何其他國際協議的條款,B條約訂立于A之后,也含有相同的規定。這樣一來,A條約的沖突條款規定B條約應該優先適用,而B條約的沖突條款則規定A條約應該優先適用,沖突條款的消極沖突由此產生。那么,此時到底應該優先適用哪個條約呢?根據阿卡維對此問題的研究,(15) 似乎應該以后約(B條約)的規定為準,優先適用A條約。這主要還是因為在后的B條約反映了締約方最新的意圖,如果后約締約方確信A條約在調整某些特別事項時比較得當,因此決定在后的B條約不影響A條約,締約國的此種意愿似乎應該得到尊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出現這種沖突條款之
22、間的沖突情況,就表明沖突條款已經處于混沌不明的狀態,這就需要對這些沖突條款進行適當的解釋以澄清這種不明狀態,按照締約國的最新意圖進行解釋似乎也是比較合理的。 四、沖突條款在解決條約沖突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沖突條款是現行國際法體制中解決條約沖突最為有效的方法。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明:首先,這種方法運用起來相對簡單,往往是在擬定條約條文的談判中就能夠完成。其次,這種方法事實上是以條約文本的形式反映了締約方的意愿,體現了對締約方意圖的尊重,也使得這種條款獲得了很大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最后,相對于后法優先原則、特別法優先原則以及條約解釋規則等其他解決條約沖突的方法而言,沖突條款的規定最為明確,這
23、使得締約方能夠對條約沖突的后果有一個相對明確的預期,這也是國際社會中國際法治的基本要求。此外,隨著國際組織數量的增多,在國際組織主持下訂立的條約數目也在持續增加。在這類條約中制定沖突條款,一旦發生條約沖突,相關國際組織中設立的司法或準司法性質的機構就可以援用沖突條款,或者通過對沖突條款進行解釋,達到在國際組織內部或者條約體制內部解決沖突的效果,而無需把相關爭議訴諸于第三方機制,(16) 沖突的解決因此更加便利化。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些優勢,現今國際社會的條約中幾乎都規定有沖突條款,而且沖突條款的形式也在隨著國際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翻新。 盡管有上面這些好處,采用沖突條款來解決條約沖突仍然會存在一些缺
24、陷。 首先,對于沖突條款能否適用于一些特殊性質的國際法規則還存在著爭論。一方面,聯合國憲章項下的義務和諸如禁止種族滅絕等國際強行法規則的出現已經打破了國際法律體系缺乏等級效力的狀況,沖突條款在適用的過程中必然要讓位于這些國際法規則;另一方面,晚近國際法還發展出來了諸如“普遍義務”或“整體義務”的法律概念,(17) 如何處理沖突條款與這些概念在適用中的關系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自從上世紀中葉比利時在“巴塞羅那電車、電燈和電力有限公司案”(Case concerning the Barcelona Traction, Light and Power Company, Limited)中提出這一概念以
25、來,(18) 時至今日,這種“普遍義務”或“整體義務”的內容已經非常廣泛,其中一部分義務,如禁止使用武力原則等,已經成為了國際強行法;另一部分內容雖然沒有上升到國際強行法的高度,但也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盡管這種“普遍義務”并沒有導致其在國際法律體系中取得較高的效力等級,但這種義務與沖突條款的關系如何卻并不明確,(19) 這也給沖突條款今后的適用施加了不確定的因素。 其次,由于條約沖突的解決往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會涉及到不同國際組織、國際法部門甚至是各種政治力量的交錯和博弈,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對有關沖突迅速得出最后的結論并不現實可行,因此條約制定者在訂立條約時往往會采用比較務實的
26、態度來對待沖突條款,因為條約締約方首先關注的是條約實體規則能夠為多方接受并生效,條約所要調整的國際社會關系和國際問題能夠“有法可依”,至于本條約與其他條約關系這種相對不那么重要的問題,則完全可以先規定一個原則性的框架,而把具體技術問題留待以后實踐當中去解決。這樣,條約沖突條款的措辭就不可避免會有些模糊,甚至是有些隱晦,如,199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第22條第1款規定:“本公約的規定不影響任何締約國在任何現有國際協定下的權利和義務,除非行使這些權利和義務將嚴重破壞或威脅生物多樣性?!痹摏_突條款似乎比較明確,那就是,只要締約國其
27、他國際協定項下的權利義務不會嚴重破壞或威脅生物多樣性,這些規定就將優先適用。但如何才是“嚴重破壞或威脅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公約并沒有明確說明。這就使得締約方援引該條來主張在其他國際協定項下的權利有著不小的難度,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沖突條款在實踐中的操作性恐怕也很難保證。要想明確這種沖突條款的含義或意圖,又要求助于條約解釋規則來厘清沖突條款的含義。這似乎與條約中設置沖突條款以明確解決條約沖突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馳。 注釋: See Year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1966, Vol. II, p. 214, para 2.國際法委員
28、會研究組的報告:國際法不成體系問題:國際法多樣化和擴展引起的困難,第268段。 United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75, p. 135.Ali Sadat-Akhavi, Methods of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Treaties, Nijhoff 20XX. pp. 88-89、p. 90.參見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9條。 W. Karl, Conflicts between treaties, in R. Berndardt, ed,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Vol. 7.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84. pp. 468-471.奧斯特將本條的規定歸入“條約當事國不應締結嗣后不一致條約”這種類型的沖突條款之中,這似乎有待商榷,因為這種條款不僅禁止當事國訂立嗣后不一致條約,也認為該條約優先于所有現行條約(補充該條約的條約除外)。參見英安托尼·奧斯特:現代條約法與實踐,江國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第171頁。這里提到的補充該條約的條約內容上主要是對該條約的確認或者引申,因此一般不會與該條約相沖突。 United Nations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簡易租賃合同模板
- 短期租賃推土機合同
- 技術咨詢服務領域合同合同
- 勞動合同爭議答辯狀模板
- 煤炭運輸合同范本
- 展位分租合同
- 教育學生珍愛生命
- 數據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胸外科快速康復護理要點
- 股權轉讓合同法律意見書示例
- 2025溫州二模253溫州二模英語試卷
- 2025年離婚申請協議書模板電子版
- 人教版(2024)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素養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二年級語文下冊統編版第三單元基礎達標卷(單元測試)(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中考一調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江蘇省蘇錫常鎮高考數學調研試卷(一)(含答案)
- (二模)烏魯木齊地區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官方答案)
- DB37T 4834-2025高速公路集中養護工作指南
- 2025年土木工程業務能力試題及答案
- 城區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再利用設備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