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井點降水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井點降水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輕型井點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坑底尺寸*(1)工程地質情況根據地質報告,對于本基礎工程而言,建筑物基礎處于是濕潤區,較強透水土層中,該場地地下水位較高,最高地下水位理埋深在地表下,地下水較為豐富,場地土質以粉質粘土及粉土為主。(2)井點降水方案的選擇現根據巖土工程勘測報告的土層測試情況,本基工程采用輕型井點降水具體采用的是無壓非完整井的環狀井點系統。(3)無壓非完整井的環狀井點系統的計算 計算簡圖無壓非完整井點簡圖 井點管高程布置根據本地和工程實際情況,先開挖至處,再下井點管。井點降水深度,考慮抽水設備的水頭損失以后,一般不超過6m井點管埋設深度H(見圖1)圖(計算公式

2、:H>H+h+IL式中hi井點管埋設至基坑底面的距離(m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線的最小距離,I水力坡度,根據測定環狀井點為1/10l井點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mH=H+h+IL=+(1/10)X23 群井涌水量計算公式:Q=(2Ho-S)S/(LgR-lgXo)式中Q井點系統的涌水量(m/d)K土的參透系數(m/d)H含水層厚度(m)S水位降低值(m)R抽水影響半徑(m)常用計算公式:粉質粘土取K=R=VHXK=xV=Xo環狀井點系統的假想半徑(m)對于矩形基坑其長度與寬度之比不大于5時,可按下式計算:Xo=VF/nf環狀井點系統包圍面積(m)長/寬=76/46=<5F=7

3、6X462=3496mXo=VF/n=V3496/=(m)S'/(S'+I)=X+=經查表得Ho=(S'+l)=X(5+Ho=+=S=+=Q=(2Ho-S)S/(LgR-lgXo)=XX(2X()=2704m3/d 單根井點管的最大出水量由下式確定1/31/3q=2nrclcv=2nrdc65K=130nrdcK式中q單根井點管的最大出水量(m3/d)rc-濾管的半徑(m)lc-濾管的長度(m)v濾管的極限流量(m/S)k土的滲透系數(m/d)q=130nrclcK1/3=130XX2)XX1=m3/d 井點管數量由下式確定:n'二Q/q=2704/=265根n

4、=X265=X265=根取292根 井點管平均間距為:D=L/n=(76+46)X2/292可取D=。式中L總管長度(m)根據以上計算,按每臺輕型井點降水設備配3040根井點管計算,本工程一級輕型井點要配備8臺套降水設備,局部加深處增加二級輕型井點降水另行配備。(4)井點管的埋設井點管距離基坑壁一般不小于im間距為,為防止局部發生漏氣,濾管必須埋入透水層內,總管標高的布置可能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線,并沿抽水的水流方向有的上仰坡度,水泵軸心與總管齊平。 采用直徑70mm勺沖水管沖孔,孔徑一般為300mm沖孔深度一般比濾管底深左右,并保持垂直,埋管時,井點管與孔壁間及時用粗砂灌實,距地面下深度內,應用粘土填塞嚴密,井點管沉沒完畢,即可接通總管和抽水設備。(5)輕型井點勺使用使用時應保證連續不斷地抽水,正常勺出水規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水不來或一直較混,或清后又混等,應立即檢查糾正。真空度是判斷井點系統良好與否勺尺度,必須經常觀測,一般應不低于,如真空度不夠,通常是由于管路系統聯接不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