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散文的思路主旨與語句含意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題。廢墟之美“廢墟”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一個跟文化和美學不相干的貶義詞,甚至現代漢語詞典對“廢墟”一詞的解釋也僅僅是“城市、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后變成的荒涼地方”。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并沒有錯;但若用世界知識來衡量,這樣的理解就很不夠了。在歐洲,“廢墟”的含義自近代以來有了明顯的豐富和擴充,這個語詞被賦予了更為深厚的內涵。“廢墟”的詞義變化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的。早在15世紀,人們從偶然的廢墟挖掘中發現了古代希臘、羅馬時代那些生機勃勃的壁畫、雕塑等絕妙藝術品,受到極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決心以古代為榜樣來復興文學和藝術。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廟
2、和宮殿,盡管多半都在戰火和天災中淪為廢墟了,但它們依然令人肅然起敬,不僅引起人們思古的幽情,更激發人們對藝術創造的熱情。從那時起,歐洲人就漸漸養成了對所謂“殘缺美”的欣賞習慣。于是各地殘破的古建筑遺址越來越成為文學藝術家描寫和表現的對象,“文物”的意識也在人們心中萌發了。廢墟的美學價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個重要進程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運動。這一歷史時期,歐洲工業化運動的弊端已開始顯現出來,加上啟蒙運動中提出的“返歸自然”的主張,這些都在浪漫主義運動中引起強烈的反響。一些浪漫派作家厭惡工業化的喧囂,緬懷中世紀的田園生活和情調,創作中喜好遠古的題材,追求神奇和神秘,愛好廢墟的景象。歐洲
3、常見的古堡遺址很符合他們的審美理想。第三股推動力量是1820年愛琴海米羅島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斷臂維納斯”的發現。這尊被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復原她的雙臂姿勢都以失敗告終。“斷臂維納斯”也由此作為殘缺美的經典永遠定格,為廢墟的殘缺美進入美學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使保護廢墟遺址成為一種文化行為。有位外國作家在觀賞希臘衛城廢墟的時候,發出這樣的驚嘆:“那種想象的喜悅,不是所謂的空想的詩,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國有作家旅歐時也興發類似的驚嘆:“看到一座古堡廢墟聳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爾維亞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學家朱光潛說:“年代的久遠常常使一種最尋常的物體也具有一種美
4、。”那些遙遠年代創造的宏偉的宮殿、陵寢、 廟宇、城墻、古橋、古塔等,包含著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勞,不管它毀于兵燹還是天災,都會引起人們的痛惜,撫殘體以思整體,產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而這種震撼和共鳴就是一個審美的過程。一見殘破的廢墟就覺得礙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這在某種意義上是缺乏文化素養的表現。重修偉大的長城廢墟這一“石頭的史詩”,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這些新長城當作旅游點,吸引游人來看這假古董,這是對國民文物意識的嚴重誤導!殊不知這種以假亂真的做法,對那些稍有文物意識的游客來說是倒胃口的。筆者曾多次陪同來自各地的朋友游覽長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領我們去看新的長城哦!”一次我
5、陪兩對外國夫婦游覽司馬臺長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舊如舊”過的,以為是被歲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個完好的崗樓時,眼前突然出現亂石滿地的殘破的長城遺跡。大家不約而同喊了起來:“長城在這里呢!”不顧一切地攀爬了起來。不難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領悟的是那盡管殘破,卻帶著歲月滄桑,因而能喚起“悟性的陶醉”的偉大長城廢墟,而不是任何用錢就能換來的嶄新建筑。聯系近年來重修圓明園的呼聲,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無數大拆大建事件,不難看出,關于廢墟美的意識在有些人那里還是“”!(取材于葉廷芳保護廢墟,欣賞廢墟之美)1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糾正現代漢語
6、詞典中對“廢墟”這一語詞的錯誤解釋。B中國的長城廢墟凝聚著歲月滄桑,如同希臘衛城廢墟一樣,給人以一種“悟性的陶醉”。C廢墟遺存往往透露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苦,從而帶給后人以心靈的震撼和共鳴。D對廢墟的認知事關國人審美意識的改進,也有利于“修舊如舊”文物保護觀念的普及。E文章既蘊含著歷史感興,也滲透了現實關懷,表達了作者對提升民族文化素質的熱望。18AD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并沒有錯;但若用世界知識來衡量,這樣的理解就很不夠了。”作者不認為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錯誤,更沒有糾正錯誤的目的,只是要通過我們通常對“廢墟”的解讀引出作者心中的“廢墟”,
7、所以A項錯誤。“假古董”“這是對國民文物意識的嚴重誤導!”等語句表明作者對“修舊如舊”做法的不滿,他希望能保持廢墟原貌,體現廢墟本身的價值,所以D項錯誤。答:_19通讀全文,用一句話簡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廢墟”。(3分)19答案 指含有歷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價值和美學內涵的建筑遺存。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廢墟”首先是一種建筑遺存,而此文中的“廢墟”包含著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內涵。正如文中所言:“那些遙遠年代創造的宏偉的宮殿、陵寢、廟宇、城墻、古橋、古塔等,包含著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勞,不管它毀于兵燹還是天災,都會引起人們的痛惜,撫殘體以思整體,產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而這種震
8、撼和共鳴就是一個審美的過程。”考生從中提取相關內容加以概括即可。20文章勾勒了歐洲自近代以來理解“廢墟”過程中的三個重要歷史節點。請分別概括三個節點中人們對“廢墟”的不同審美感悟。(6分)答:_20答案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從廢墟中引發了思古的幽情和創造的熱情,生成了殘缺美意識。(浪漫主義運動階段)人們在廢墟中寄托了緬懷田園,喜好遠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審美理想。(1820年“斷臂維納斯”的發現)使人們深化了對廢墟殘缺美的認知。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歸納和概括的能力。首先審題,答案核心是“對廢墟的不同審美感悟”,明確要求答出三個重要歷史節點中人們對廢墟的不同審美感悟。閱讀區間為文章第二段至第
9、四段,作者很明顯地將時間分為三個階段,考生只要從這三段中分別提取有關“審美感悟”的信息即可。21本文認為,已成廢墟的圓明園遺址不應重修。你是否同意這種意見?說明你的理由。(5分)答:_21答案 同意。圓明園凝聚著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勞,殘缺的圓明園能引起人們的痛惜,讓人產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它帶著歲月的滄桑,能喚起人們“悟性的陶醉”,重修圓明園是對國民文物意識的嚴重誤導。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和評價的能力,重在評價。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夠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答“同意”好說,但答出自己的見解不易,因為同意就難脫作者的窠臼,對考生信息篩選和語言表達的能力是一個考驗,考生可
10、從文中抽取有關語句,如“一見殘破的廢墟就覺得礙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這在某種意義上是缺乏文化素養的表現”“吸引游人來看這假古董,這是對國民文物意識的嚴重誤導”等等,在此基礎上加以發揮即可。若答“不同意”,雖沒有現成的信息,卻可以顯示考生獨特的思考,獨立的見解,或許更能打動閱卷老師。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34題。寂寞梁實秋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里的空氣是絕對靜止的,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著那條煙線發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著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葉落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
11、后是撞擊著枝干的磕碰聲,最后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凈,隨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在教堂里我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在莊嚴的教堂里,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線,沉重的琴聲好像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便是我意識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證,因為平常連這一點點渺小之感都不
12、會有的!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不時地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只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旋渦里去。至于“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引起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心猿意馬,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就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
13、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里還可以存在,而且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里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潭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從泥潭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鮮空氣。喘幾口氣之后還得耐心地低頭鉆進泥潭里去。所以我對于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并不愿過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著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是多么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于此類。我所贊美的寂寞,稍異于是。我所謂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須強求的。一剎那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
14、假如有一刻寂寞,便要好好地享受它。 (原文有刪改)3. 聯系全文,說說“寂寞是一種清福”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答:_答案:(1)使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2)讓人進入空靈、悠逸的境界,跳出塵世的渣滓。(3)讓人能夠感悟人生,參悟世事。4. 為什么作者認為寂寞“只是一瞬間的存在”?(6分)答:_答案:(1)現實世界里有太多的事物會讓人敗興喪氣,使人陷入苦惱煩躁之中。這些事物會將人從寂寞中拉回現實。(2)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凈,隨時都心猿意馬,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也享受不到寂寞的清福。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57題。鄉村鐵質 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的生活中,鄉村是最重要的。 雖然走進了
15、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親近,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村。鄉村是城市的依托,沒有鄉村也就沒有城市的存在;鄉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村的延伸和延續。鄉村是狗吠雞鳴牛哞,是薄薄的晨霧和裊裊的炊煙。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太陽的光彩,鄉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鮮明的。 走進田野,就走進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著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意念就通過異常發達的根系蔓延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著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獲的每一季糧食、每一粒糧食都包含著鐵質。鐵質沿著血管流動,扎根于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我們的脊梁才如此堅挺。 糧食的
16、存在,使鄉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村的藍天下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干直指青天,鄉村中的許多構思和想象緣自樹干的啟迪。鐮刀閃著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深處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著無窮的力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無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著鐵質的響聲。 土地養育了莊稼,也養育了整個鄉村。鄉人們的性格和作為,任何時候都充滿著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快大笑,發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街上不明不白地罵上一場,悲哀時會痛痛快快、淋漓盡致地大哭一場,然后又執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掩
17、。疾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繁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他們餐風飲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里,走進鄉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使鄉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重;哪怕只是一個耕或者種的手勢,也都是鄉村的經典動作。鄉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鄉村是農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人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
18、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村里的城里人的造作。城里人也始終在吃著鄉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里人丟失殆盡。是否要尋找鄉村的鐵質,使鄉村的鐵質在城市里閃爍,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鄉村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沒有了鄉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為城市一天天地侵占鄉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村,缺少了鄉村的鐵質,我們會變得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是生活在鄉村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都不能忘記鄉村的鐵質,因為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是我們永遠的方向。 (原文有刪改)5. 請結合全文談談鄉村具有怎樣的意義。作者在行文中著重描寫了鄉村
19、的土地,有怎樣的妙處?(6分)答:_答案:(1)意義: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鄉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村的延伸和延續。鄉村是農民的部落,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鄉村可以為我們提供糧食。(2)妙處:土地是鐵質的來源,鄉村的鐵質就存在于鄉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寫鄉村土地的目的是更加突出鄉村的鐵質對鄉村的重大意義。6. 如何理解文中“走進鄉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使鄉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這句話的含意?(6分)答:_答案: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遍布鄉村,他們的勤勞付出使鄉村每一刻都充實豐富且充滿了生氣。(意思對,即可得滿分)7. 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鐵質”具有
20、其特殊的象征意義,根據你對文章的品讀,談談對“鐵質”象征意義的理解。(6分)答:_答案:總結全文,點明主旨;與開頭作者強調的鄉村的重要性相呼應。人們不論面對怎樣的環境都能夠挺直脊梁。它是一種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擁有鐵質性格,高昂豪邁,不要被繁瑣深奧的說教束縛;它是生存意義的象征,人們無論生活在鄉村亦或生活在城市,都應該讓自己的生活中充滿鐵質,鐵質是人們永遠的支撐。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第8題。橫過十字街口林清玄(1)黃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種難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離,我坐在車里等紅綠燈,希望能在黑夜來臨前趕回家。(2)在匆忙地通過斑馬線的人群里,我們通常不會去注意行人們的姿勢
21、,更不用說能看見行人的臉了,我們只是想著,如何在綠燈亮起時,從人群前面呼嘯過去。(3)就在行人的綠燈閃動,黃燈即將亮起的一刻,從斑馬線的開頭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人影,打破了一整個匆忙的畫面。那是一個中年的極為蒼白細瘦的婦人,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種病我們偶爾會在街角的某一處見到,就是全身關節全部扭曲,臉部五官通通變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時候,全身都在甩動的那一種病。(4)那個婦人的不同是,她病得更重,她全身扭成很多褶,就好像我們把一張硬紙揉皺丟在垃圾桶,撿起來再拉平的那個樣子。她抖得非常厲害,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撈起來的貓抽動著全身。(5)當她走起來的時候,我的眼淚不能自禁地順著眼角流了下
22、來。(6)我不知道自己為何落淚,但我寧可在眼前的這個婦人不要走路。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傾倒過去,很像要一頭栽到地上,而又勉強地抖動絞扭著站起,再往另一邊傾倒過去。她全身的每一根骨頭,每一條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應該在的地方,而她的每一舉步之艱難,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她走的每一步,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組合,我從來沒有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經驗過那種重大的無可比擬的心酸。(7)那婦人,她的手上還努力地抓住一條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條老狗的頸上,狗比她還瘦,每一根肋骨都從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來,而狗的右后腳折斷了,吊在腿上,狗走的時候,那條斷腳懸在虛空中搖晃。但狗非常安靜有耐心地跟
23、著主人,緩緩移動,這是多么令人驚嚇的景象,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與苦痛都在一剎那間,凝聚在病婦與跛狗的身上。(8)她們一步步踩著我的心走過,我閉起眼睛,也不能阻住從身上每一處血脈所涌出的淚。(9)這條路上的綠燈亮了,但沒有一個駕駛人啟動車子,甚至沒有人按喇叭,這是極少有的情況。在沉寂里,我聽見了虛空無數的嘆息與悲憫,我相信面對這幅景象,世上沒有一個人忍心按下喇叭。(10)婦人和狗的路上紅燈亮了,使她顯得更加驚慌,她更著急地想橫越馬路,但她的著急只能從她的艱難和急切的抖動中看出來,因為不管她多么努力,她的速度也沒有增加。從她的臉上也看不出什么,因為她的五官沒有一個在正確的位置上,她一著急,口水竟從嘴
24、角涎落了下來。(11)我們足足等了一個新的紅綠燈,直到她跨上對街的紅磚道,才有人踩下油門,繼續奔赴到目的地去,一時之間,眾車怒吼,呼嘯通過。這巨大的響聲,使我想起剛剛那一刻,在和平西路的這一個路口,世界是全然靜寂無聲的,人心的喧鬧在當時當地,被苦難的景象壓迫到一個無法動彈的角落。(12)我剛過那個路口不久,天色就整個黯淡下來,陽光已飄忽到不可知的所在,回到家,我臉上的淚痕還未完全干去。坐在飯桌前面,我一口飯也吃不下,心里全是一個人牽著一條狗從路口,一步一步,傾傾顛躓地走過。(13)這個世界的苦難,總是不時地從我們四周跑出來,我們意識到苦難,卻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感知了自己的無力。我們心里念想
25、著,要拯救這個世界的心靈,要使人心和平清凈,希望眾生都能從苦痛的深淵超拔出來,走向光明與幸福,然而,面對著這樣瘦小變形的婦人與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時,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為她做些什么呢?(14)我感覺,在無邊的黑暗里,我們只是尋索著一點點光明,我們如果不緊緊踩著光明前進,馬上就會被黑暗淹沒。我想起楞嚴經里的一段,佛陀問他的弟子阿難:“眼盲的人和明眼的人處在黑暗里,有什么不同呢?”(15)阿難說:“沒有什么不同。”(16)佛陀說:“不同,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見,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見了黑暗,他看見光明或黑暗都是看見,他的能見之性并沒有減損。”(17)我看見了,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幫不上一點
26、黑暗的忙,這是使我落淚的原因。(18)夜里,我一點也不能進入夢境,好像自己正扭動顫抖地橫過十字街口,心潮澎湃難以靜止。我沒有再落淚,淚在全身血脈中奔流。(林清玄散文集)8文中多次說到“流淚”,其在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從全文看,作者“流淚”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_答案:線索作用。流淚的原因有:“我的眼淚不能自禁地順著眼角流了下來”是為身患重病的婦人的苦難流淚;為世界的苦難而流淚;為自己的渺小和無力流淚;“我沒有再落淚,淚在全身血脈中奔流”的原因是作者有了在黑暗中看到黑暗并尋找光明的決心。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910題。千年紫柳 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澤里,紫柳,生長了一千多年。 時間
27、像一條體形細長正在修煉的小蛇,蜷了身子,一圈一圈,在紫柳黝黑的軀干里,禪坐成紋理縝密的年輪。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之間,這些紫柳,仿佛是秦漢時守邊的老將軍,白髯飄拂之間,依然不失那一股錚錚的英雄氣。 濃醇的陽光里,踏在一條蜿蜒穿過沼澤的木橋上。木橋窄窄的,這樣窄,只適合一個人駐足流連,不適合眾人喧嘩對談。赭黃色的木橋,仿佛泛黃的白絲帶,牽引著我就這樣走進古舊的時光里。 左邊是斜了身子的紫柳,右邊是佝僂著脊背的紫柳,眼前是紫柳,身后是紫柳,我的心倏然緊起來,只覺得身在軍營里,四下里盡是一股股騰騰的兵氣與豪氣。我歷來都以為柳是偏女性的,可是紫柳是個叛逆,它似乎不甘心混跡于裙釵。是的,這些紫柳,都是陽
28、剛的男人,是壯年至于暮年的馳騁在疆場的風沙霜雪里的征人。 停了步子來看,它們的葉子,并不十分茂盛。有的是只在干頂上有疏朗的一叢,風可以展開腰身從枝葉間經過,星光也可以像白鷺似的一群群從樹葉里落下來,在低處的草葉子上斂了翅。有的已經老得放浪,脫盡枝葉,只光光的一截屈曲而嶙峋的干杵在眼前,然后發笑似的在根部又發出矮矮的一叢綠葉來。那些葉子的形狀,也是男性式的濃眉。跟西湖邊的垂柳比起來,垂柳的葉子細長單薄而纖弱,是女性的眉。而紫柳,它的葉子是稍微拉了拉的橢圓,顏色深碧,質地比垂柳的要結實渾厚。在晴空下,綠蠟一般,灼灼反射著一團團飽滿堅實的亮光。 在紫柳園,我幾乎沒有看見一棵筆直生長著的紫柳。它們,或斜或倒,有的已經空了心,有的也枯了梢頭,孤零零的干,遠看,是國畫里一筆愴然折轉著的老黑。恍惚中,我仿佛看見,在一個濃云密布如大軍壓境的黃昏,狂風叫囂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籃球教學理論》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始發準備96課件
- 法律事務專員協議
- 《美容護膚教程類課件》課件
- 售票作業馬丹32課件
- 財務分析與記賬代理合同
- 鐵路車站自動控制系統維護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50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五章 函數與模塊
- 地面清洗改造方案范本
- 中國鄉土民俗文化課件
- 航空器駕駛員指南系列咨詢通告口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浙江省寧波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聯考試卷(含答案)
- 四川航空介紹
- 消防設施檢查與維護培訓
- 如何防范勒索軟件和網絡勒索攻擊
- 電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內容表格
- 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簡介
- 《校本研修》課件
- 《醫療人文關懷》課件
-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
- 社團語言學習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