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_第1頁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_第2頁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_第3頁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_第4頁
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隨著新課改向縱深方面的推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建立一種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結合我們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我認為其改革應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方面下功夫。有效課堂的作用在于摒棄掉“無效或低效”的課堂教學行為,達到“輕負高質”的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益,使學生在牢固掌握“雙基”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我

2、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作些探索:一、激發興趣是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1、在實驗中激發學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逐漸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愛好,進而發展成為最重要、最強大、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初中化學是化學啟蒙教學,要特別重視對學習興趣、學習愿望、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要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象、結果分析等環節上多下功夫,設置懸念,讓學

3、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如:啟蒙第一節課并不急于上新課,而是演示一組有趣實驗:如“魔棒點燈”、“清水變果汁”、“白紙顯字”、“燒不壞的手帕”等,通過感知這些神奇的變化,動腦(問題的實質、動口(描述實驗現象從而達到引發、調動、培養、激發興趣的目的,興趣一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無疑,教學應從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開始。初三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這一新課程,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較高的求知欲和較大的學習熱情,關鍵是教師如何保持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常言道:眼見為實。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初三學生對化學充滿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點跨進化學科

4、學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親手動一動、做一做,化學課堂教學應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更不要放過任何一次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完成家庭實驗,大力提倡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和改進,從實驗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分別讓學生親自向石蕊試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氣,這時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通過親自實驗,并觀察到了實驗現象,教師再作分析、歸納,就很容易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問題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的推進劑,適當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善于創設一種氛

5、圍,巧妙地創造情景,合理地設置問題,讓學生處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狀態,能有效激發并維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例如,在學習鐵的性質時,我們將教材中鐵釘生銹演示實驗中的(1先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回去做,到了上這一節課時,將實驗室預先做好的鐵釘生銹實驗的三支試管展示給學生看,并讓他們與自己所做的實驗結果對照,學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鐵銹”這一事實。進而再請學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銹斑最明顯,為什么?”再進一步討論“你認為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你能有辦法防止生銹嗎?”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鐵生銹的原因并對鐵器防銹的方法也有了較深的了解,不僅學到

6、了知識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很明顯,這一課堂改革提高了課堂效率,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化學有效課堂的保證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現行教學中傳統色彩仍然較濃,仍在注重著“師道尊嚴”,而作為長年擔任初三畢業班教學工作的化學教師,更有一種威嚴感和成就感,在師生關系中,更是一直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使得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張揚,更有甚者,對學生的學習包辦代替,把自己的思維當成學生的思維,把自己的思想當成學生的思想。因此,創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關系,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也能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允許學生向老師提問質疑,在這種情況下,

7、學生心情舒暢,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使之個性得到釋放,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教師不能搞一言堂,惟我獨尊,更不能對學生求全責備、諷刺、挖苦等,否則,就會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追求有效課堂教學成為一紙空文。如:在講授教材第四章第一節燃燒實驗時,盡可能多地聯系實際,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積極鼓勵學生發言討論。如:用一個玻璃杯罩住高低不同的兩支燃著的蠟燭,一段時間后,哪一支蠟燭先熄滅?為什么?這一問題具有開發性,學生經過激熱的爭論,明白了蠟燭熄滅的關鍵在于蠟燭與氧氣隔絕的本質原因,再討論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再如:野炊時,兩個小組分別選擇了通風很好和通風不好的地方生火,結果都燃

8、燒不旺,這是為什么?通過熱烈的討論,學生既能理解了燃燒的條件,掌握了所學知識,通過平等交流,改善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有效的教學行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課堂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和行為。有效教學行為指能夠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行為。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和具體情況設計出多樣化教學。(1發現探究式。探究學習是以發現并提出問題為起點,充分調動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經歷和體驗,達到過程和結果的開放性。開發學生潛能,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學習策略是構成課堂教學的有效行為。如我講鑒別“食鹽和純堿”時,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一個任務:

9、食鹽和純堿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學物質。它們均為白色固體,易溶于水。從外形上看,二者極為相似,難以區分。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鑒別它們。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學生經過討論后,提出下列設計方案方案一: 分別取少許樣品置于試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樣品為純堿,無明顯現象的原樣品為食鹽。方案二:用口嘗兩種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樣品為食鹽,有澀味的原樣品為純堿。方案三: 用手分別蘸取上述溶液少許,有滑膩感的原樣品為純堿。方案四: 分別取少許樣品置于試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氣泡產生的原樣品為純堿,無明顯現象的原

10、樣品為食鹽。方案五: 分別取少許樣品置于試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樣品為純堿,無明顯現象的原樣品為食鹽。方案六:分別取白色粉末少許置于容器中,過幾天后,有潮解現象發生的原樣品為食鹽,無明顯現象的原樣品為純堿。(2自主交往式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有了興趣后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交流,個性發展,共同提高是自主往式的基本特征。我舉例說明:小男孩:“爸爸,天氣太冷,我要烤火”。(爸爸迅速取來一些木炭,放入炭火盆中,用火引燃木炭,很快爐火熊熊,然后打開門窗。小男孩:“

11、爸爸,冷風吹來特別冷,快關好門窗呀。”爸爸:傻孩子,緊閉門窗,會煤氣中毒的。小男孩:哪兒來的煤氣呀!【問題】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碳和一定量的氧氣充分反應后生成CO2還是CO?【學生討論】根據C+O2 CO2,2C+O22CO,計算生成CO2時,m(C:m(O2=3:8,生成CO時, m(C:m(O2=3:4,分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第一組:密閉容器中3 gC和10gO2充分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第二組:密閉容器中3 gC和2gO2充分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第三組:密閉容器中3 gC和6gO2充分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交流討論】通過討論,學生不僅總結出生成CO2和CO時消耗m(C:m(O2范圍,還

12、歷經了由C+O2CO2和C+CO22CO生成CO的過程和體驗,并用數軸表示。將討論結果同全班同學交流。(3過程活動式學生的探究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行探究,用實驗去探討整個知識的全過程,這是以激勵學生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為特的教學。【問題提出】學生進行中和反應(用稀鹽酸滴到含有幾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善于觀察的同學發現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時,各組所耗鹽酸體積并不相同,問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討論假設】(1酸堿完全反應:NaCl;(2可能酸過量:NaCl、HCl;(3有微量的堿過量不足以使酚酞變紅:NaCl、NaOH。【方案設計】(1測溶液的酸堿性,(2鑒定溶液中的陰離子,(3

13、鑒定溶液中的陽離子。【學生實驗】教師提供有顏色變化的反應及其操作的相關知識,完成本實驗所需的儀器、藥品、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案進行驗證,這樣實驗的開放性增加了,學生自主性增強了。【組織交流】學生總結、匯報鑒定結果,最后討論,為完成該實驗,在操作時,為什么要逐滴加酸?反應之前為什么要加幾滴酚酞有了深刻的認識?此外,課堂的高效率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過程是一個內部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始終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外部環境中,心理環境對學習的影響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環境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這種環境主要表現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課堂教學氛圍。只有民主才能使師生真正成為“平等者”,和諧是

14、指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生生間積極相容,交往主動,共同發展的狀態。四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是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江澤民總書記曾說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而探究能力則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化學作為實驗科學,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家庭實驗等實驗內容很多很多,給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作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探索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猜想、學會驗證、學會推理,在探索中學會歸納、學會整理,培養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習慣,培養知識的遷移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理解教材中呆板的知識,也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造動機、創造意識、創造觀念及發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各種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唯有如此,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有廣闊的前途,我們的民族才大有希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有效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實驗設計是實踐能力和基礎知識的綜合,若沒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實驗設計不出來,沒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實驗完成不了,我們經常開展一些貼近實際的實驗設計活動,評選優秀的實驗設計方案。如:在講 解鐵生銹的問題時,鼓勵學生大膽設計鐵在不同的介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