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月光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善良愛心。、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自然段?!窘虒W重點】、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彈奏第二音樂曲時的情景?!窘虒W準備】月光曲音樂、畫面。【教學流程】一、音樂導入,引入課題、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著名的鋼琴曲,想不想聽?現在就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欣賞這段優美的樂曲。(播放月光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月光曲,一同去感受月光曲的美。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要著重思考什么問題?文章寫了他與窮兄倆的一件什么事?是什么激
2、發了他的創作靈感?貝多芬在這首曲子里要表達自己的什么感受?他的這種感受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作者是怎樣描寫的?二、整體感知,暢談所得、同學們很善于動腦筋,下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用各種方式讀都可以,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體會到什么?能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嗎?還有什么疑問?生自由讀。、讀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談一談?生談感受,質疑:三、直奔中心,感受月光曲、剛才老師朗誦的那段話是課文第九自然段的部分內容,也是月光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出示:他好像面對著大海,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自由朗讀,在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交流板書: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風卷
3、巨浪月光照耀波濤洶涌、多美的意境啊,(媒體出示三幅畫面)那么你能不能聽著音樂,借著畫面通過你的朗讀把大海的變化表現出來呢?自己準備。、請三個同學分別讀三幅畫面表現的內容,大家聽聽他們讀的有沒有變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風卷巨浪、波濤洶涌。、還有誰愿意再來讀,你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層,讀完后可以請自己的好朋友向你挑戰。、全班配樂朗讀。四、學習月光曲的創作過程、這么優美動聽的曲子,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這其中還有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呢?接著請大家默讀課文的自然段,想一想貝多芬共彈了幾首曲子?哪首是月光曲?、交流。、為什么貝多芬彈完了一曲又彈了一曲?四人小組讀讀課文,討論:對窮兄妹的同情:板書:散步(聽
4、)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聽了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想(太可憐了,太感人了,我要為他們彈一首曲子。)小結:正是由于兄妹間的談話,使得貝多芬深受感動,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為了了卻姑娘的心愿,于是,貝多芬決定走進茅屋為姑娘彈曲子。板書:感動 走進(彈)因為盲姑娘愛音樂懂音樂,是貝多芬先生的知音。是什么原因促使貝多芬又為盲姑娘彈奏了一曲呢?重點理解:“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聽過曲子之后,馬上做出了判斷,而且心情是異常的激動。姑娘說“多純熟??!”“多深哪!”說明姑娘很懂音樂,很愛貝多芬的曲子,因為只有貝多
5、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創作的曲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姑娘雖然看不到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這對于一個家境貧窮的小鎮上的人來說是很難得的。出示:聽了姑娘的話,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心想 (這窮苦的盲姑娘,不但喜歡音樂,而且懂音樂,能從琴聲中分辯出彈琴的人是我,我遇到知音了。)小結: 正是由于姑娘對音樂的熱愛與理解,使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動,所以要再彈一曲給盲姑娘聽。當時的環境促發貝多芬的創作靈感。正當貝多芬準備再為姑娘彈奏一曲時,發生了什么情況?生:一陣風把格外清幽;師:貝多芬琴鍵來。板書: 月光清幽小結:這是一個和諧、幽靜的夜晚,月光是那樣的輕柔,貝多芬深為兄妹倆的情而感動,又為找到了這樣一位
6、知音而感到興奮。這一切怎能不激起貝多芬的創作靈感呢?貝多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即興創作了月光曲,這個動人的傳說本身也是一首很美的月光曲。板書:創作五、再現月光曲、播放鋼琴曲月光曲,屏幕出現畫面,再配以朗讀,美妙的旋律,優美的語句仿佛把學生帶到了大海邊,他們仿佛也看到了明月和明月照耀下的大海。、讓學生當配音演員,給月光曲配上文字。、再次借助媒體(動態的畫面、月光曲旋律的伴奏)背誦課文。六、課外拓展、學到這兒,老師相信同學們對月光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另外一段音樂,曲名為步步高,它是廣東音樂中描繪喜慶氣氛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這首音樂可是和月光曲的曲調截然不同的哦!想聽嗎?、
7、生欣賞音樂步步高。、聽著音樂,你的眼前出現的是怎樣的畫面?趕快拿出你的筆,把你想象到的畫面捕捉下來。、小結:今天這堂課,我們領略了月光曲的美,接著又聽了一段音樂,并對音樂展開了豐富的聯想。老師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來聽一聽,像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這些著名樂曲家的作品,將會是你的首選?!景鍟吭鹿馇⒉剑牐ǜ袆樱┰铝辽鹞⒉贼载惗喾易哌M(彈)(激動)創作月光曲月亮升高風卷浪涌月光清幽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月光曲教學設計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生字:芬、券、盲、純、洶。2新詞:幽靜、純熟、陶醉、斷斷續續、水天相接、微波粼粼。3重點段:第8、9自然段。(二)能力訓練點1理
8、清脈絡,概括段意。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想。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從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的思想感情。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一)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引起的聯想?主要通過抓重點段落,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來解決。(二)貝多芬在即興創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包含的意思來解決。三、課時安排二課時四、教學活動設計(一)回答課后設計的思考題,勾畫重點詞句。(二)自學重點段,討論、交流分辨事物和聯想。(三)觀察幻燈片,發揮想象,說說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朗讀)。第一課
9、時(三)目標完成過程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放錄音月光曲。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曲,誰知道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對,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傳說月光曲。板書課題。什么叫傳說呢?“傳說”,民間流傳的說法,意思是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這樣。2檢查預習,質疑問難。3配樂朗讀或范讀課文,學生自悟。(1)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事,主要內容是什么?(2)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景中創作的?把文中講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找出來,做上記號,然后讀一讀。4理清脈絡,概括段意。(1)再讀課文,想想本文按總起、傳說可以分為幾部分。本文可分兩部分:第一段(1)總起。介紹貝多芬
10、,點明題意。第二段(210)傳說。詳細介紹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2)找學生讀傳說部分,按傳說的起因、經過、結果把第二部分分層,并歸納層意。第二部分可分三層:第一層(2)講貝多芬散步時聽到一所茅屋里傳出鋼琴聲。第二層(39)講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一曲后又即興創作并彈奏月光曲。第三層(10)講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記錄了下來。(四)課堂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一)明確目標1了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體會創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2理解課文內容,分辨事物和聯想。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重點、難點及目標完成過程1復習檢查:指名讀課文,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寫德國音樂家
11、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經過。)2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1)學習第一段。齊讀課文,思考:從這一段中你學懂了什么?(學懂了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傳說。)(2)學習第二段。指名讀第一、二層,思考回答:a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b從兄妹倆的談話中,你能看出什么?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他會怎樣想?怎樣做?c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彈完了,為什么又彈一曲?出示幻燈片:閱讀重點段第8、9自然段,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a貝多芬看到了什么?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聯系?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
12、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討論、交流、點撥提高:a貝多芬看到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還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這些都是他看到的實在事物。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月光曲。他彈的是由他看到的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因為茅屋里的一切和窮兄妹倆使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想,使他按起琴鍵來。他用樂曲把這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
13、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些都是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產生的聯想。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边@是皮鞋匠從妹妹的表情中產生的聯想。因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她聽得入神了,所以說她“仿佛也看到了”。指導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第二層。(三)課堂練習1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在事物,哪是由實際事物產生的聯想。分別用“”“”標在書上。2說說
14、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感情的變化過程。(貝多芬同情窮兄妹倆,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動,即興彈奏月光曲,抒發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動的思想感情。)第三課時1復習檢查。(1)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齊讀指名讀)(2)說說文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際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2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1)齊讀第10自然段。(2)默讀、思考:窮兄妹倆完全被音樂陶醉了,想想他們會是什么樣子?(打出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啟發學生想象,用一段流利的話把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表達出來。)此時的貝多芬又怎樣?情感有了什么變化?(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月光曲記錄了下來。從“飛奔”一詞可以看出貝多芬的心情異常
15、激動,他要把月光曲記錄下來的心情也非常急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要把兄妹倆被琴聲陶醉、貝多芬異常激動的語氣讀出來。)(3)回歸全文,歸納中心。(讓學生依據板書快速瀏覽全文,然后討論、交流。)本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傳說,表現了貝多芬卓越的才華,表達了貝多芬對勞動人民和大自然的熱愛。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放演奏帶,讓學生邊聽邊進入情境,展開豐富的聯想。)(1)整篇課文應該用徐緩、抒情的基調讀。(2)貝多芬彈奏的月光曲的內容:最初月亮升起,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這時用舒緩的語氣讀;繼而月亮升高,穿過微云,這時用逐漸增強、有曲折的語氣讀;接著風起浪涌,寧靜完全
16、被破壞了,這時用高昂激越的語氣讀??梢札R讀、指名讀,反復練習,把握好語氣、感情。必要時教師示范讀,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4指導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教師引讀:一陣風。月光,茅屋里的一切,顯得。貝多芬望了望,借著,按起。教師打出幻燈片,學生根據老師的指點,邊觀察邊練習背誦。)(教師引讀:皮鞋匠。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皮鞋匠看昏,月光正照在。照著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學生閉目想象畫面,想象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展開的聯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產生的聯想,達到背誦。)(教師引讀: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他,花了,把剛才彈的曲子。這段主要寫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怎樣了,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去干什么了?這樣,學生很輕松地達到背誦。)(三)總結、擴展1圍繞重點,學習表達。(1)本文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售后服務質量提升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分析報告
- 學院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總結模版
- 麥當勞實習總結
- 最佳星級管理班級代表發言稿模版
- 創新醫療信息共享平臺技術推動醫療行業進步
-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易錯知識點總結模版
- 利用區快鏈優化在線教育的創新和產權保護策略
- 2025年天津市高三高考模擬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6月試用期工作總結模版
- 信息技術教師個人研修總結模版
- 能源消防安全課件
- 演唱會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屆河北省邢臺市名校協作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T-BSRS 128-2024 核醫學放射性廢液快速處理技術要求
- 2025年鐵路小型養路機械市場分析現狀
- 2024內蒙古能源集團校園招聘39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網絡安全和保密意識教育
- 《橋梁健康監測》課件
- 初級社工師《社會工作實務》考試(重點)題庫300題(含答案解析)
- 企業安全生產“一企一冊”“一崗一冊”制度簡介
- 耳鼻喉科學第二十三章耳部疾病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