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鐵南京站下穿南京鐵路站場施工過程的三維數值模擬及工程應用受南京火車站鐵路站場制約,南京地鐵一號線南京站分為南北兩個明挖區和鐵路站場下方過站區.過站區為雙線隧道,隧道跨度大、埋深淺、線間距小,采納礦山法施工難度和風險極大.為協作施工,采納FLAC三維數值分析軟件,按實際的開挖挨次和施工工藝,對過站區開挖過程進行了模擬.得出過站區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層沉降和塑性區分布,數值計算結果表明過站區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計算結論為地層加固范圍供應了依據,對過站區隧道施工有指導作用.施工實踐也證明白依據數值計算結果所實行的施工幫助措施對確保地表線路平安和隧道施工平安效果明顯.1 工程概況南京地鐵一號線南京站以
2、80°角下穿南京火車站鐵路站場,是國內第一個采納礦山法在既有鐵路站場下施工的地鐵車站,受鐵路站場制約,地鐵南京站劃分為南區、北區和過站區3個部分(圖1).南區、北區為雙層明挖箱型框架結構,車站中部為暗挖分別雙洞隧道,稱之為過站區.暗挖隧道埋深6。698.06m,單洞長度均為66.56m.隧道開挖高度9.546m,跨度11m,兩條隧道中心線間距15.46m,中間設有兩條橫通道相連. <CENTER</CENTER隧道圍巖為級,采納復合式襯砌結構,初期支護為鋼筋網、噴射砼和格柵鋼架,厚度350mm;二次襯砌為模筑鋼筋砼,厚度500mm.過站區隧道斷面形式見圖2. <CE
3、NTER</CENTER為有效掌握地表既有站場的沉降,保證南京火車站行車平安和隧道施工平安,在過站區隧道施工前,對站場內隧道穿越的全部線路均采納架設D24型便梁進行加固,兩隧道之間的便梁支墩采納箱涵,并在箱涵內設置靜壓鋼筋砼方樁,隧道外側的便梁支墩采納鋼筋混凝土擴大基礎.有關隧道施工及線路加固的具體方案見文獻.2 過站區施工過程的三維數值模擬2.1 計算條件的適度簡化由于在隧道開挖前,對線路采納了便梁加固,隧道施工期間中,列車運行的動荷載通過便梁傳遞到兩側便梁支墩上,因此,計算中不考慮列車荷載的影響.監測結果也表明白列車動荷載對隧道結構影響很小.2.2 數值計算目的按實際的開挖挨次和施工
4、工藝,對過站區開挖過程進行模擬,從施工力學機理分析的角度探討隧道開挖引起的地表線路沉降和地層中塑性區的分布,驗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為地層加固部位及幫助施工措施的選擇供應依據.2.3 模擬的施工步驟過站隧道采納CRD(Crossdiaphragm)工法施工,隧道開挖前超前施作直徑為159mm的大管棚和小導管預支護.在大管棚超前預注漿加固地層完成后,由北向南單向推動,先左線后右線,左線超前右線一個施工分段(約1520m),地表鐵路軌道加固與隧道開挖協調施工,先加固后開挖,見圖3. <CENTER</CENTER模擬的施工步驟為:第一步:道和7道在便梁防護下,左線開頭掘進至3#站臺中心
5、線;其次步:拆除左線便梁,移至右線道和7道架設,右線開頭掘進至3#站臺中心線;第三步:拆除右線便梁,移至左線6道、5道和4道架設便梁,并掘進至2#站臺中心線;第四步:拆除左線便梁,移至右線6道、5道和4道架設便梁,并掘進至2#站臺中心線;第五步:拆除右線便梁,移至左線3道、2道和1道架設便梁,左線掘進至過站區終點;第六步:拆除左線便梁,移至右線3道、2道和1道架設便梁,右線掘進至過站區終點.2.4 計算模型的建立采納三維數值軟件FLAC3D2 .1.依據南京站過站隧道的設計條件,確定計算范圍:上至地面,下至隧道底部以下30m處,橫向取隧道中線兩側各60m,沿隧道軸線方向取66m.模擬過程中主要
6、考慮永久荷載,包括結構自重,地層壓力、水壓.地層的初始應力場由自重產生,對水壓力的考慮是采納水土合算的原則.計算模型的邊界條件:取地面為自由面,側面和底面為位移邊界,前后左右4個側面限制水平位移,底部限制垂直移動.計算力學模型選用Mohr_Coulomb彈塑性模型.2.5 隧道超前支護、初期支護和二襯的模擬(1)格柵拱架加掛網噴射混凝土的模擬按抗彎剛度等效的原則,將初期支護的網噴混凝土和格柵拱架作為一個等效體,并采納彈性三維殼單元進行模擬.計算中,每一計算步開挖后準時施加模擬格柵拱架加網噴混凝土的殼單元,但剛度降一個數量級來模擬施工過程中強度進展的時間效應.在下一計算步中,初支剛度進展到100
7、%.初支彈性模量取1.75×104MPa,泊松比取0.2,重度為23kN/m3.(2)管棚加固的力學效果模擬將管棚加固區等效成厚200mm的連續空間薄層預支護結構,采納殼單元來模擬.假定開挖之前管棚已經施工完畢,即開挖之前在管棚位置都預加殼單元.依據類似工程的施工閱歷,加固層彈性模量取1.5×103MPa,泊松比取0.2,重度為23kN/m3.(3)把注漿小導管當成平安儲備,不進行模擬.(4)模筑二襯依據實際厚度和實際彈性模量采納三維實體單元來模擬.二襯彈性模量取3×104MPa,泊松比取0.2,重度為25kN/m3.(5)隧道洞身穿越地層主要為強風化閃長巖,拱頂
8、土層主要為粉質黏土,地層物理力學參數見表1.依據以上狀況建立計算模型,共劃分單元50556個,節點總數54162個,開挖前后三維計算模型的網格剖分如圖4、圖5所示. <CENTER</CENTER3 計算結果及對工程施工的指導意義(1)過站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猜測幾個典型施工階段的隧道地表最大沉降和隧道左線施工完畢后的地表沉降云圖和模擬地層的豎向位移云圖見封三圖6. <CENTER</CENTER右線施工完畢后的地表沉降云圖和整個模擬地層的豎向位移云圖見封三圖7.數值計算結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在允許值的40mm范圍內,應當說過站區暗挖隧道所實行的施工方案能夠將地表沉降
9、掌握在允許值范圍內. <CENTER</CENTER過站區施工期間,在線路股道中間和便梁支墩上均布置了沉降測點.隨隧道開挖進程對地表線路沉降和便梁兩側的支墩沉降進行跟蹤監測.在施工過程中,對過站區地表沉降的實際監測結果略小于計算值.由于實際監測值是工程幫助措施應用后的效果體現,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白依據計算的塑性區分布和應力狀態確定的幫助施工措施的有效性.(2)塑性區分布施工完畢時的隧道周邊塑性分布狀況見圖8所示.由圖8可知,左右線全部施工完后,隧道周邊的塑性區范圍主要集中在隧道上半部和隧道之間部分土體,這部分土體為粉質黏土,施工中要留意實行預加固措施.依據塑性區分布的計算結果,在隧道開挖前對中間箱涵兩側及底部地層進行了注漿加固,加固目的是為了提高樁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保證中間箱涵支墩的穩定.(3)應力狀態分析施工完成,隧道四周模擬地層的最大主應力云圖和最小主應力云圖如封三圖9所示.最大主拉應力分布在拱頂和拱底位置,在靠左(右)線的側墻位置 有較大的主壓應力.依據應力狀態的計算結果,隧道拱頂和隧道兩側應力較大,是施工中需要關注的重點部位,隧道施工中,強調準時施作中隔壁,并設置鎖腳錨桿,兩隧道之間設置對拉錨桿. <CENTER</CENTER4 結論(1)在施工方案實施前,應對施工的環境影響特殊是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可回收材料在紡織中的應用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紡織機械操作難點探討試題及答案2024
- 評價發電廠熱經濟性-凝汽式發電廠的各項熱損失和效率(熱力發電廠課件)
- 深度挖掘Adobe認證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解鎖商務禮儀師考試秘密試題及答案
- 把握趨勢的Adobe考試試題及答案
- 智慧交通數據的分析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解析CAD認證課程試題及答案
- 聚焦質量工程師考試難點試題及答案
- 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解決方案試題及答案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內停車位設置規范
- 《食品包裝學(第三版)》教學PPT課件整套電子講義
- 焊縫質量檢驗標準匯總
- 單代號網絡圖和雙代號網絡圖(習題)
- 小學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4篇(一)
- 教學改革項目立項評審指標體系參考
- 2023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數學試卷及答案(word版)
- 訂單評審記錄表
- 第二章導體周圍的靜電場
- 光電子學(第三章2)
- CIE-31-76-小工具完整版-V1.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