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發展對現代城市規劃發展的影響文 /王子恒誰能夠想象得到,我所站的這片土地的城市,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僅其宮城面積便是現在的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多呢題記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發展春秋時期的齊國官書考工記中這樣寫道: “天有時,地有氣,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由此可見,古人對天地萬物深刻的理解全在于和諧二字,不管是最早有記載的西周洛邑,還是后來的明清北京,縱橫上下數千年,無不貫穿著和諧的理念,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克己復禮的觀念。而考工記中也提出了中國古代城市構成的十大基本要素:1、道路系統(此為古代城市的骨架)2、防御設施(例如城垣及壕溝)3、宮殿區(包括宮室及官署)4、
2、祭祀壇廟區5、宗教寺院區6、園林區7、倉庫區8、手工業區9、商業區10、居住區。說文解字中對“城”的解釋是“用以盛民也”,對“市”的解釋是“買賣之所也”從中不難看出,城與市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事物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發展的,而這種運動變化發展注定是漫長的。因此,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然而,不管怎樣地漫長,史學界都普遍認為中國古代城市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鄉村式城堡階段。這個階段大約從原始社會末期到夏初,這時還尚未出現市,而城的作用也主要表現在軍事戰爭方面。第二階段:城與市分離階段。這個階段大致從夏初到西周前期。這時候已經產生了市,但出于戰爭的頻繁,彼此之間還是處于分離階段,也就是
3、說,城與市在這個階段是彼此獨立的。第三階段:城與市融合階段。西周以后,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彼此分離的城與市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而逐漸融合,而城與市逐漸融合以后表現出來的優越性日益明顯,直到明清時期的北京,已經可以說是匯集了古代城市的精華,對中國古代城市可以說是做了一個總結。而按照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規模狀態和表現風格,又可以分為以下五個發展時期:第一:萌芽期。這個時期以夏商周三代開始,其中又以西周陪都洛邑為代表,因為西周洛邑是史書記載較為完整的都城,已經有了后世都城的雛形,基本形成左祖右社(即左建太廟,右建社稷壇)、前朝后寢(宮城前方處理政務,后方生活起居)、三朝五門(與前朝后寢類
4、似)的格局。從這些基本格局中不難看出古人對禮制法度的看重,而史學界認為將禮制法度最早加入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去的也正是西周陪都洛邑。考工記匠人篇記載了洛邑的格局規模:“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 一夫”,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便是:“建筑師建都城的時候,規劃城市平面約九里見方,四面城墻,每面城墻設三座城門;城內主要道路有九縱九橫,街道的寬度能夠同時 容納行駛九輛馬車;城市中央為宮城,宮城左邊(東)設祖廟,右邊(西)設祭祀壇。前 臨外朝,后通市場。宮市與外朝的面積合一百步見方雄蛾AftM闿三王城示意圖這樣的規劃設計在后世的元朝大都(即北京城)中則發揮得
5、淋漓盡致,因為元朝大都 的規劃設計是嚴格按照考工記的原則,是被公認為最接近考工記中所記載的標準 王城。因此,也有史學學者稱元大都為“周王朝的盛世再現”,然而,周元兩個王朝前后時間跨度幾千年,兩者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但基本格局規劃兩者是最為相近的,這也是歷 朝歷代所無法比擬的。這個時期的城市風格也以規整嚴謹著稱,成為歷朝歷代所效仿的規格。第二:形成期。 這個時期以秦漢為主,以秦都咸陽,漢都長安為代表。“重天子之威”是秦漢時期城市布局的指導思想,“象法天地”則是秦漢時期城市規劃觀念上的重要指導理論。公元前221年,秦國橫掃六合,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戰亂格局,建立了歷史上第 一個封建王朝一一秦朝,
6、中國由此進入封建時代,而秦漢時期則被公認為歷史上第一個封 建大統一時期,這時的天子被認為是上天派下來統治人間的帝王。因此,天地神明則是為 人們最為敬畏的,而作為上天在人間監視掌管的帝王,為了更好地與天地神明溝通,王城 建造的規格,便尤為講究了。例如秦都咸陽。在城市的選址上,咸陽“依北陵營殿”,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表達了秦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思想;在城市的布局方面,秦咸陽都城宮殿的修建是以自然星座 為象征。當時的人們認為北極星是恒定不變的星體,稱其帝星,象征皇權,與之對應的宮 殿被稱作“紫垣”(即紫微宮),帝王之宮被稱作“紫宮”。這是后來帝王住所被稱作“紫” 的由來,天象中紫垣前橫亙著銀河,銀河
7、對面是營室星,與之對應的便叫做“離宮”,而咸陽都城則以渭水象征銀河,四周宮殿環繞,都是按照天象排列的,即使是后來的秦始皇陵 也以水銀為天地河流百川。由此可見,秦都咸陽對天地的重視,建造都城取法天地,象征天地,即所謂的“象法 天地” 了。漢長安是在秦國舊址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的,也正因為這樣,它的布局并不規整對稱,宮殿、貴族宅第、官署及宗廟建筑就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漢長安開始出 現劃分居民區的“閭里”,這對于隋唐之后的城市居民管理制度“里坊制”起了很大的引導作用。.it北清硼n官東網v混門西安r 1明 光 再 前照未央宮氏樂宮錦利但不管是秦都咸陽抑或漢長安,都尚未出現橫貫整個城市的中
8、軸線,軸線的運用僅僅 只局限于建筑群中,尚未擴大到整個城市,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建鄴城的出現,運用于整 個城市的中軸線才開始逐漸登上歷史舞臺。這個時期的建筑風格主要表現為 豪放補拙。第三:發展期。這個時期主要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代表城市有三座,分別為曹魏鄴城、 東晉南朝建康城和北魏洛陽城。這個時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城市中軸線的運用,這種運用, 使得整個城市主次分明。曹魏建鄴城首次將中軸線運用到整個城市中,它的中軸線橫貫東西,并將宮城布置在 城市的北部,一改以往都城宮城處于正中央的規則,宮城以南設南北軸線直達城門, 字形的軸線使得整個鄴城分區明確清楚。據舞紙和象,屎IB1梅士因2 X6R 3療效4片方5
9、成星6標 7鐘齡8堂值9 *臺10嗣3臺11金虎臺東晉南朝的建康城內的縱軸線不僅直抵城門,到達城郭后仍然繼續向南延伸,并在兩 側布置了官署。這是鄴城沒有的創舉。官署布置在縱軸線的兩側也表明了縱軸線的政治統 帥地位,從而突出了皇權至上。北魏洛陽的建設于兩城的基礎上在縱軸線最南端兩側分設了左祖右社,使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禮制更加完善,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地影響。這個時期的建筑風格也因中軸線的運用而顯得主次分明。第四:成熟期。 這個時期主要為隋唐宋時期。代表城市主要有隋唐長安、洛陽、北宋 汴梁、南宋臨安。隋唐長安在布局傳統規整的基礎上出現了因功能而產生的非均衡布局。城市雖軸線對 稱卻并非中心對稱,宮城仍同魏
10、晉南北朝般位于城市北端,形成了以宮城為軸線起始點的 對稱布局。皇家園林位于外郭城東南角,突破了以往嚴整方正的格局,且不再只有一個中 軸線,而是形成了兩條雙縱軸線。這是古代城市經濟達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城市居民 則一改以往的“閭里制”而為“里坊制”,并設有坊墻,僅其宮城面積便是現在的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多。隋唐洛陽的布局與長安大同小異,因洛水貫都的自然因素,城市縱軸線偏西。南宋臨安因西湖的自然因素沿湖而建,呈南北狹長狀態。城內只有一條縱貫南北的 “御街”,類似于城市的縱軸線,起到了劃分區域的作用,其基本沿襲了北宋的風格。“市”依然占據了重要地位。這個時期的建筑風格分為兩類:隋唐時期是恢宏磅礴;兩
11、宋時期是 世俗繁華。第五:繁盛期。 這個時期主要為元明清時期。代表城市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這個時 期是對歷朝歷代城市規劃布局的一個總結,特別是明清北京,可謂是集古代城市規劃之大 成。元大都是公認為最接近考工記中所記載的標準王城。明清北京便是在元大都的舊 址上修建的,可見元大都在城市規劃史上的重要地位。因其地理環境的因素,其修建并不 受舊格局的約束,因而建成后規模極大。據考證: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 6700米,南北 長7600米,面積約為51平方公里。城墻為夯土筑造,共有城門十一座,且在城市中心建 有中心臺,相當于我們在西安市見到的鐘樓。這在中國古代城市中是首例。各城門的命名 都與周易卦象相關
12、。據考證:元大都主中軸線為南北向,起點是南端的麗正門,向北 穿越皇城正中的崇天門及大明門、大明殿、延春門、延春閣、清寧宮、厚載門,盡頭是位 于大都城中心的大天壽萬寧寺中心閣,與如今的明清北京城中軸線相同。而皇城則位于城 南部中央,為扁長方形,與今日的故宮面積大部分是重合的,只是略微偏北一些,對之后 的明清北京的布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明清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而來的,在藝術水平上比元大都又有所提高。 整個城市的布局因勢利導,完整緊湊,始終貫徹著傳統的宗法禮制思想:以皇城為中心, 皇城前左建太廟,右建社稷壇,并在城市外面的四方建造了天、地、日、月四壇。整個城 市平面呈“凸”字形格局,上部為
13、內城,下部為外城。外城與內城的城門上皆建有城樓, 城樓分為上下兩層。城門外布有箭樓,之間通過甕城相連。箭樓左右兩側建有城墻。居住區分布在皇城四周。明代分為37坊,清彳弋分為10坊。明清北京完全是按照風水學說來規劃建設的。大到選址布局,小到局部裝飾,處處蘊 含風水的思想。全城中軸線由南向北將城市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中軸線上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 永定門、箭樓、正陽門、端門、午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 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坤寧門、天一門、銀安殿、承光門、順貞門、神武門、 景山門、萬春亭、壽皇門、壽皇殿、地安門橋、鼓樓、鐘樓。全線軸長十五里,體現洛書 方位常數十五之
14、數。在色彩上則體現了五行思想。如:宮墻、殿柱用朱紅色,屬火,象征光明正大;屋頂 為黃色,屬土,象征中央集權等。所有的建筑都因性質功能不同而選擇了不同的顏色。整個北京城布局嚴格遵循考工記中記載,統一中不失變化,變化中不失統一,是 中國古代城市的典范和精華。同時,它也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的頂峰。這時期的建筑風格是 氣勢浩蕩的,實用性與裝飾性達到了完美的結合以上為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規模狀態和各個時期的表現風格。而中國古代城市發展至 此,基本結束了它的歷史進程,隨著近現代的到來,各個國家不同的設計理念涌入中國, 現代城市的規劃發展已經大部分摒棄了古代城市的一些不必要的建筑與布局,但不管如何 變化,中
15、國古代城市的規劃和布局一直是現代諸多設計師靈感的來源。可以說,中國古代 城市奠定了中國現代城市的基礎。中國古代城市發展至此,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何時期的城市布局規劃,都離不開古 代哲學的思想影響。我們再來看西方,對比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城市布局大抵較為規則,呈現封閉式布局,因封建君權思想的影響,天際線缺乏了變化;西方城市布局自由靈活, 呈現開放式布局,特別重視建筑的輪廓線。工業革命前的西方各國,除了羅馬等少數城市以外,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城市,城市 的設施都比較簡單,衛生環境也較差,與中國古代相同的是,此時的城市建設也是出于軍 事戰爭及政治統治的需要。而工業革命以后,農村人口向城市
16、集中使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從而引起世界范圍內 的城市化。舊有的城市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社會的衛生、交通、秩序嚴重影響居民的 生活,人們便開始著力于尋求解決之道。現代城市規劃便在這種情況下形成。它主要由城市規劃理論、城市規劃實踐、城市規劃建設立法三大部分組成。而其中又 分為兩種基本形式:舊城改建及新城建設。與此同時,現代城市結構和形態也有了較為準確的描述。城市結構有集中式、分散式,城市形態也有了 “帶形城市”、“同心圓式環狀城市”、“楔狀結構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中國的現代城市規劃,基本采取二戰后國外流行的規劃:先論證城市發展性質,估算 人口規模;再確定土地使用方式,組織建筑空間結構
17、,確定道路交通系統以及其他主要市 政工程系統等,然后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詳細規劃。當然,由于封建帝制的推翻,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城市舊有的“軸 線”運用不再明顯,人們開始從地理學、經濟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方面對城市進行規劃 建設,人們根據功能將城市劃分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文化娛樂區、科技教育區、 政治行政區等。但中國現代城市的規劃在借鑒古代城市的模式的基礎上還是離不開古代城市模式的一 些基本要素,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表現出審美觀與政治思想的高度統一。不論是古代城市抑或是現代城市規劃,都出于統治者的需要,也就是說,其所有功能均圍繞統治者而服務的。中國古代城市布局不僅 僅做到
18、了服務統治者的需要,還將其與特定時代的審美觀進行融合與統一,我們通過現存 資料,可以看到古代城市,例如:北京紫禁城的布局,達到了兩者的高度統一。現代城市 規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離不開這一點的。表現出其豐富的人文主義。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和現代城市規劃均圍繞人性來規劃的, 這與藝術設計理念一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包括現代城 市,大到整體布局,小到某一細節,都離不開人性,即心理學的思考。城市布局整體性強。 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 我們知道任何細節都是為整體而服務的, 離開了整體的細節即便再過完美,也是失敗的作品。中國古代城市大到選址、布局,小到 單一建筑物的設計,都離不開統一于整體的思維觀念。現代城市也是離不開這一點。重視自然的思維觀念。 從古代到現代,人與自然如何到達平衡一直是人們必須思考 的問題。隨著城市的急劇發展,人工建筑物對自然環境的日益破壞,促使人們日益重視保 持自然和人工環境的平衡以及城市和鄉村的協調發展問題。而近現代提出的“田園城市”“山水城市”以及“大地景念”的概念開始引起人們的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75.2-2025塑料聚苯醚(PPE)模塑和擠出材料第2部分:試樣制備和性能測定
- 電視設備智能生物藥品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環境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空調器運行數據監測與分析考核試卷
- 派遣工勞動權益保障行動計劃考核試卷
- 紡織品檢測標準與方法考核試卷
- 洗浴用品選購指南考核試卷
- 煉鐵高爐廢氣熱回收技術考核試卷
- 電視發射機用廣播發射器散熱系統考核試卷
- 突發事件應對與危機管理考核試卷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創新創業實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GB 21258-2024燃煤發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程
- 醫療美容診所規章制度上墻
- 人教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期中測試卷(1-9課)(含答案)
- 全國高中語文優質課一等獎《雷雨》 課件
- N-TWI日產標準作業的設定課件
- 醫療機構雙向轉診登記表
- 蔬菜水果報價單表
- 第4章液態金屬凝固的熱力學和動力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