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治軍語錄_第1頁
曾國藩治軍語錄_第2頁
曾國藩治軍語錄_第3頁
曾國藩治軍語錄_第4頁
曾國藩治軍語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曾國藩治軍語錄擇將為先治軍以嚴戰陣之法制勝在人近年軍中閱歷有年,益知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陸氏但稱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輔以朱子韓積寸累工夫,則下梢全無把握。故國藩治軍,摒去一切高深神奇之說,專就粗淺纖悉處致力,雖坐是不免大有功效, 然為鈍拙計,則猶守約之方也。書信:咸豐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致吳廷棟凡與諸將語,理不宜深,令不宜煩,愈易愈簡愈妙也。不特與諸將語為然,即吾輩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不太雜, 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書信:咸豐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復李榕然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鮑春建并無洋槍洋藥,然亦屢當大敵。和張在張在金陵時,洋人軍器最多,而無救于

2、十年三月之敗。弟若專從此等處用心,則風氣所趨,恐部下將士,人人有務外取巧之習,無反 己守拙之道,或流于和、張之門徑而不自覺,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猛剩真美人不甚 爭珠翠,真書家不甚爭筆墨,然則將士之真善戰者,豈必力爭洋槍洋藥乎?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與沅弟書炸彈輪船雖利,然軍中制勝,究在人不在器。書信: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一日復左宗棠肢體雖大,針炙不過數穴;疆土雖廣,力爭不過數處。書信: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復胡林翼戰事如雞之伏卵,如婦之產子,氣機惟己獨知之,非他 人所能遙度也。書信:咸豐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致左宗棠長慮卻顧,因謹慎而拙滯,此正侍用兵之短處。書信:成豐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復胡林翼軍事不可無悍鷲之氣

3、,而驕氣即與之相連;不可無安詳 之氣,而惰氣即與之相連。有二氣之利而無其害,有道君子尚難養得恰好,況 弁勇乎。書信:咸豐九年三月十五日復胡林翼 軍事之驕氣、惰氣,皆敗氣也。孔子之臨事而懼,則絕驕之源:“好謀而成”,則絕惰之源。平日無時不謀,無事不謀,自無惰 時矣。書信:咸豐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致李榕 帶兵之道。“勤、刷廉、明”四字缺一不可。日記: 咸豐九年十一月初一日 軍中驕氣則有浮淫之色,惰氣則有舐滯之色,須 時時察看而補救之。日記:咸豐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思州縣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日整躬以治署內,一日明刑以清獄訟,一日課農以盡地力,一曰崇儉以興廉讓。將領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日戒騷擾以安民,

4、一日禁煙賭以儆惰,一日勤訓練以御寇,一日尚廉儉以 率下。日記:咸豐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詩之法,皆與音樂相通,而懵然 不知,深以為恥。日記: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廿七日練兵如八股家之揣摩,只要有百篇爛熟之文,則布局立 意,常有熟徑可尋,而腔調亦左右逢源。凡讀文太多,而實無心得者,必不能文者也。用兵宜有簡練之營,有純熟之將領陣法,不可貪多而無實。家書:同治元年十月十七日致沅弟二十三史除班、馬外,皆文人以意為之,不知甲仗為何物,戰陣為何物,浮詞偽語,隨意編造,斷不可信。仆于通鑒中之不可信者,皆用筆識由矣。退庵若以編輯二十三史成書,為治軍之藍本,則門徑已差,難與圖功,閣下與之至交,須勸之盡棄

5、故紙,專從事于點名、看操、查墻之諸事也。書信:咸豐十年七月十九日復李元度弟不慮閣下之不善撫土,不善用奇,為謀,為勇,俱非所慮,但慮方寸稍存輕敵之見,則恐為士卒所窺,亦足長其驕氣。書信:咸豐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與張榮組日中則戾,月盈則虧。自仆行軍以來,每介疑勝敗之際, 戰兢恐懼、上下怵惕者,其后常得大勝;或當志得意滿之時,各路云集,(3 丑)于屢勝,將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書信:咸豐六年九月初二日與羅萱夜與李中坎論營務處之道,一在樹人,一在立法。有心人不以不能戰勝攻取為恥,而以不能樹人立法為恥。樹人之道有二:一日知人 善任,一曰陶熔造就。日記:咸豐九年九月初六日仆于用兵,深以“主客”為重。撲營同

6、以營盤為主,撲 者為客;野戰則以先至戰地者為主,后至戰地者為客;臨陣則以先吶喊放槍者 為主,后吶喊放槍者為客。書信;咸豐六年八月初八日與彭鵬羅萱凡由隊有宜速者,有宜遲者。宜速者,我去尋賊先發制 人者也;宜遲者,賊來尋我,以立待客者也。主氣常靜,客氣常動。客氣先盛 而后衰,主氣先微而后壯。故善用兵者,最喜為主,不喜作客。書信:咸豐十年五月初九日友劉建德、姚體備又思戰陣之事,須半動半靜,動者如水,靜者如山。又 思兵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不敢為先之心,須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也。日記:咸豐九年二月廿八日用兵之道與讀書同,不日進則日退,須“田知其所亡, 月無忘其所能”為妙。書信:咸豐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加強運蘭

7、片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到,又要簡捷。家書:成豐八年正月初四夜致沅弟是夜讀史記律書,古人以用兵之道通于聲律,故聽音樂而知兵之勝敗、國之存亡。日記:咸豐十年十月廿四日軍事非權不威,非勢不行。弟處無權、無勢之位,常冒爭權、爭勢之嫌,年年依人,頑鈍寡效。惟冀一、二有道君子,賜之針硬,兼亮苦衷,即深夜冥行,庶有見明之日。書信:咸豐九年二月十八日加鄒懿德湘軍之所以無敵者,全賴彼此相顧,彼此相救。雖平日 積怨深仇,臨陣仍彼此照顧,雖上午口角參商,下午仍彼此救援。曾胡治兵語錄和輯弟在軍中,望常以愛民誠懇之意,理學迂闊之語,時時 與異兵說及,庶勝則可以立功,政亦不致造孽。當此大

8、亂之世,吾輩立身行間, 最易造孽,亦最易積德。吾自三年招勇時,即以愛民為第一義,歷年以來,縱未必行得到,而寸心決不敢忘愛民兩個字,尤悔頗寡。咸豐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與沅弟書吾家兄弟帶兵,以殺人為業,擇本已自不慎,推于禁止 擾民、解散脅從、保全鄉官三端痛下工夫,庶幾于殺人之中,寓止暴之意。咸豐十一年正月十四日與四弟書剿撫兼施之法,須在軍威大振之后。目下各路僅獲大捷, 賊心極渙,本可廣為招撫。第撫以收其頭目,散其黨眾為上。收其頭目,準 其略帶黨眾數百人為次;收其頭目,準其帶所部二三千如豐軍者,為又次,若準其 仍帶全部,并盤踞一方,則為下矣,今之李兆壽踞滁、全者是也。弟可于此四等中酌度辦理。同治元年二月初二日與沅弟書李世忠輩暴戾險詐,最難馴馭。投誠六年,官至一品,而其黨眾尚不脫盜賊行徑。吾輩待之之法,有應寬者二,有應嚴者二。應寬者: 一則銀錢慷慨大方,絕不計較,當充裕時則數十百萬擲如糞土,當窮窘時則解囊 分潤,自甘困苦;一則不與爭功,遇有勝仗,以全功歸之,遇有保案,以優獎籠之。應嚴者:一則利文疏淡,往還宜稀,書牘宜簡,話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則剖明 是非,凡渠部弁勇有與百姓爭訟而適在吾輩轄境及來訴告者,必當剖決曲直,毫不假借,請其嚴加德治。應寬者,利也,名也。應嚴者,禮也,義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強兵,則無不可相處之悍將矣。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與沅弟書擇將為先竊嘗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