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點火 汽車引擎的革命_第1頁
微波點火 汽車引擎的革命_第2頁
微波點火 汽車引擎的革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波點火 汽車引擎的革命一百年多來,火花點火一直是汽油機,CNG發動機的技術核心,它利用火花塞產生火花,點燃壓縮后的可燃混合氣燃燒。然而,在上述燃燒過程中有很多潛在能量未被利用。目前,廣泛被使用的火花點火的汽車,燃料燃燒的熱能大約只有35-40%用于實際行駛。混合氣燃燒不充分又產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質,加劇了環境污染。汽車無限制地發展也給人類帶來了石化能源加速枯竭,以及生態環境的污染。固然人們在提高能源利用方面也做了許多技術改進和提高。如:(1)采用可變氣門。代表性的有豐田VVT-i、本田i-VTEC、寶馬的可變電子氣門控制Valvetronic及無級可變進氣門升程控制。(2)以大眾奧迪為代表的燃

2、油直噴發動機及FSI和寶馬高精度直噴技術的運用。(3)雙增壓技術的運用和燃油直噴結合使用。(4)混合動力推廣運用。(5)排量可變技術運用。如:通用隨選排量技術DOD,克萊斯勒可變排量系統MDS、本田可變氣缸管理技術VCM。(6)純電動技術等等。這些都在節能、環保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以上技術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汽車的制造成本,如混合動力車需要增加一套電力動力裝置,它的制造成本是原同型號車造價的兩倍,這一價格大大影響了這一技術的普遍推廣。其他技術雖然沒有混合動力車高昂造價那么離譜,但這些項技術運用多集中在高端車上,這無疑對廣大百姓的期望和節能、環保的社會效率還有較遠的差距。又如,純電動汽車目前續航能力

3、還無法與內燃機汽車比拼、充電網的建設還基本為零。燃料電池汽車雖然能量轉換效率高達60%-80%,是汽油機或柴油機的1.5-2倍,但通過綜合評價考慮燃料成本,車輛成本,加注設施、裝載行駛里程和加注時間等安全性,目前都還不具普及性。如何才有既能使廣大百姓接受的車價,又能產生明顯的節能、環保的社會效益的技術呢?由德國MWI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點火技術-"微波點火",這項技術可全面替代現有的傳統標準點燃技術,在節能、減排方面跨出非常重要的一大步。檢測這項技術能實現以下幾個目標:第一,在發動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可使油耗降低30%;第二,可以使CO2的排放減少30%;使CO、SOx、NO

4、x和HC的排放降低80%。這樣的節能減排效果毫不遜色于中度混合動力汽車,而采用這種技術制造的汽車,售價與現在的傳統汽車相差無幾。第三,這項技術可以使我們追求的稀燃燒將成為現實。即使混合氣極稀薄(=1.5-3)也能點燃,可以在所有的常規汽油機上使用,也可以在柴油機上使用,既可以在新發動機上使用,也可用于改造在用車;這一優勢,對于迅速減少社會保有車輛的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有裨益。同時還適用于重油、菜籽油、棕櫚油、大豆油以及一些從可再生原料中提練的油類。因此這項技術的迅速推廣、運用不僅能在不增加造車成本的同時,對環境保護、延緩能源的消耗,為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技術提高,成本降低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同時

5、也對當今廣泛使用的內燃發動機汽車的節能、環保使用、延長使用壽命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微波點火技術與傳統的火花點火技術相比有什么優勢:微波點火技術是通過微波輻射的方式點火,它是與常規方式相反的空間點火方式,消除了效能很差的分層燃燒。以微波輻射方式點火,點火點會被均勻地分布于每個氣缸的整個燃燒室中,與傳統的火花塞點火方式相比,混合氣的燃燒更迅速、更充分,燃料效率大為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燃料消耗。微波點火技術還利用了某些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這些碳水化合物將被裂解,從而引發一系列自由基鏈反應,在火花塞點火過程中,混合氣的值達到1.35時,就已經達到上限值了;在微波輻射點火方式中,只要混合氣的值在1.5-

6、1.8之間,就可以成功地被點燃。更為稀薄的混合氣也會完成燃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大幅減少。采用微波輻射點火技術的發動機和整車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一是能夠準確無誤地點燃稀薄的混合氣體,因此不需要為了點然混合氣而對火花塞周圍的空氣-燃料層進行濃縮;二是采用傳統點火方式產生的燃燒過于依賴火焰傳播。與此相反,微波點火方式對于火焰傳播的依賴性明顯降低;三是這種空間點火方式能夠使燃燒進行得更迅速,溫度更低,從而提高了熱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燃料的消耗,減少有害燃燒殘留物的濃度,真正達到"稀燃燒";四是微波點火系統沒有任何損耗,因此不需要維修;五是這種新技術的運用將使內燃發動機的冷卻系統、尾氣催化器以及微粒濾清器的造價費用明顯降低,事必對整車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如果這項技術的廣泛運用必將使內燃機向節能減排方向跨出一大步。在技術上,它使配置安裝采用這項技術的發動機的汽車跨入"下一代汽車"的行列。要使我國未來汽車產業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遠景,國家不僅要有今后5年、10年、20年甚至50年的產業發展可持續規劃,更要立足當前大力推廣節能減排的汽車技術,使這些技術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和實驗室里。據悉,德國MWI和梅賽德斯公司目前正處于將這一技術實用化轉化階段,國內也有一些企業正在研發,政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