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數初創時期_第1頁
術數初創時期_第2頁
術數初創時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術數初創時期這一時期包括從秦漢到隋唐1000多年間的數學開展,所經歷的朝代依次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秦漢是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時期。為使不斷豐富的數學知識系統化、理論化,數學方面的專書陸續出現。西漢末年公元前一世紀編纂的天文學著作?周髀算經?在數學方面主要有兩項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測太陽高、遠的陳子測日法,為后來重差術的先驅。此外,還有較復雜的開方問題和分數運算等。?九章算術?是一部經幾代人整理、刪補和修訂而成的古代數學經典著作,約成書于東漢初年公元一世紀。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編寫,共搜集了246個問題及其解法,分屬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缺

2、乏、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分數四那么和比例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關于勾股測量的計算等。在代數方面,?方程?章中所引入的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那么,在世界數學史上都是最早的記載;書中關于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如今中學講授的方法根本一樣。就?九章算術?的特點來說,它注重應用,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形成了以籌算為中心的數學體系,對中國古算影響深遠。它的一些成就如十進位值制、今有術、盈缺乏術等還傳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過這些國家傳到歐洲,促進了世界數學的開展。魏晉時期中國數學在理論上有了較大的開展。其中趙爽和劉徽的工作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開端。趙爽是中國古代對數學定理和公式進展證明的最早

3、的數學家之一,對?周髀算經?做了詳盡的注釋。劉徽注釋?九章算術?,不僅對原書的方法、公式和定理進展一般的解釋和推導,且在闡述過程中多有創新,更撰寫?海島算經?,應用重差術解決有關測量的問題。劉徽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創立割圓術,為圓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論根底和提供了科學的算法。南北朝時期的社會長期處于戰爭和分裂狀態,但數學的開展仍然蓬勃。?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孫子算經?給出物不知數問題,導致求解一次同余組問題;?張丘建算經?的百雞問題引出三個未知數的不定方程組問題。祖沖之、祖日桓父子的工作在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他們在?九章算術?劉徽注的根底上,將傳統數

4、學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重視數學思維和數學推理的典范。他們同時在天文學上也有突出的奉獻。其著作?綴術?已失傳,根據史料記載,他們在數學上主要有三項成就:1計算圓周率準確到小數點后第六位,得到3.14159263.1415927,并求得的約率為22/7,密率為355/113;2得到祖日桓定理冪勢既同,那么積不容異并得到球體積公式;3開展了二次與三次方程的解法。隋朝大興土木,客觀上促進了數學的開展。唐初王孝通撰?緝古算經?,主要是討論土木工程中計算土方、工程的分工與驗收以及倉庫和地窖的計算問題。“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

5、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如今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師。“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漸漸“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老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老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于傳播知識。唐朝在數學教育方面有長足的開展。656年國子監設立算學館,設有算學博士和助教

6、,由太史令李淳風等人編纂注釋?算經十書?包括?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陽算經?、?緝古算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和?綴術?,作為算學館學生用的課本。對保存古代數學經典起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訓練工作,孩子一入園就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提出早期抓好幼兒閱讀的要求。我把幼兒在園里的閱讀活動及閱讀情況及時傳遞給家長,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長朗讀兒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長共同配合,一道訓練,幼兒的閱讀才能進步很快。此外,隋唐時期由于歷法需要,創立出二次內插法,為宋元時期的高次內插法奠定了根底。而唐朝后期的計算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普及,出現很多種實用算術書,對于乘除算法力求簡捷。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后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