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灌漿工程_第1頁
第八章灌漿工程_第2頁
第八章灌漿工程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灌漿施工概述1 ?通過地層或建筑物的鉆孔 ( 或預埋管 ) 將具有流動性和膠 凝性的漿 液,按一定配比要求壓入地層或建筑物縫隙中,使密實 膠結硬化成整體達 到防滲加固目的。2 . 分類(1) 按作用:帷幕、固結、回填、接觸、接縫、裂縫灌漿。(2) 按材料:水泥、粘土、瀝青、化學灌漿。第一節灌漿材料一、水泥灌漿1. 優點:膠凝性好,凝結強度高,水工方便,本錢較低,廣 泛采用。2 ?作用:增加基巖、混凝土建筑物的強度、整體性、抗滲性。3 . 適用條件 ( 符合以下條件時灌漿效果較好 )(1) 縫寬大于 。(2) 單位吸水率大于 0.01L/mi n.m.m 。 單位吸水率:在每米水柱壓力下,

2、每米試驗孔段長度,每分 鐘內壓入 的水量。即單位壓力、單位孔長和單位時間內巖層的吸 水量。用 總表示。Q壓入水量,S試驗壓力,L試驗孔段長度(3) 地下水流速低于 80-200m/d 。(4) 侵蝕性不嚴重,否那么參加一定外加劑。4 ?影響灌漿效果的因素(1) 水泥細度:要求通過標準篩孔(4900孔/cm2)的篩余 量不大于5% 一般水泥顆粒粒徑小于裂縫寬度的 1/31/5 ,灌漿 效果較好。(2) 禁用過期、結塊、細度不合要求的水泥。二、粘土灌漿1. 優點:就地取材,本錢低。2 . 適用:土壩體裂縫處理,砂礫石地基防滲處理。3. 對粘土的要求:遇水迅速崩解,吸水膨脹,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粘結力。

3、砂礫石地基和土壩對土料要求如下:(1) 砂礫石地基:塑性指數為 10-20,粘粒 ( d<0.005mm)含量為 40-50%,粉粒(d=0.005-0.05mm)含量為 45-50%,砂粒(d=0.05-2mm) 含量不超 5%的土料。(2) 土壩:一般采用與土壩體相同的土料,或采用粘粒含量 20-40%、粉粒含量 30-70%、砂粒含量 5-10%、塑性指數 10-20 重壤土 或粉質壤土。4 . 帷幕灌漿: 很少采用純粘土灌漿, 水泥、粘土比為 1:11:4 。三、瀝青灌漿1. 適用:半巖性粘土及膠結較差的砂巖,或巖性不堅、有集中滲漏裂隙、滲流速度很大、其他灌漿方法難于解決的情況。

4、2 ?灌漿品種 1 熱瀝青灌漿:凝固與冷卻速度快,適于巖層破碎及裂 縫為 0.2-0.3mm 的巖層。瀝青與縫壁黏結不牢,設備復雜,施工 不易。2 冷瀝青灌漿: 將瀝青溶于二硫化灘、 三氯乙烯等有機 溶劑中, 但價格較高,很少采用。現多以水為稀釋劑,用專門的“分散器將瀝青搗成細粒1-6um分散在含有乳化劑的水溶液 中,成 為乳膠型的穩定的乳化瀝青。適于砂質土壤或裂縫較細的 工程。四、化學灌漿1 . 優點1流動性好,可灌性高,小于 0.1mm的縫也可灌入。2可準確控制凝固時間。3防滲能力強,一般膠結強度高,穩定性和耐久性好。2 . 缺點本錢高,工藝復雜,有些材料有毒,污染環境。3 ?灌漿材料1環

5、氧樹脂:強度高,粘結力強,收縮率小,可常溫固 化2水玻璃、丙凝、甲凝等第二節 巖基灌漿一、分類1 . 固結灌漿:將壩基裂隙巖石膠結起來,提高其整體性、均 勻性和 承載能力。平面范圍大,孔深一般 5-10m。2 . 帷幕灌漿:充填和膠結裂隙,構成一道不透水的帷幕,以 減少壩 基滲漏和壩體的揚壓力。壩基偏上游 1-3 排深孔灌漿。3 . 接觸灌漿:在壩體和巖基的結合面上進行灌漿,以加強結 合,提 高壩體的抗滑穩定性,防止巖面集中滲漏,增加巖基外表 的固結強度。二、灌漿時間安排 原那么:減少與混凝土澆筑之間的干擾,保證灌漿質量。1 . 帷幕灌漿一般安排在根底灌漿廊道內進行, 既不影響混凝 土的澆筑,

6、又可利用混凝土蓋重提高灌漿壓力。2 . 固結灌漿可在混凝土澆筑前進行也可在混凝土澆筑之后 先澆幾 層混凝土 進行,各有優缺點。3. 接觸灌漿一般在壩體下部混凝土冷卻到穩定溫度以后進 行,防冷縮拉裂接觸面。三、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一鉆孔1 . 放樣 一般先放出建筑物的邊線或中軸線,再據此定出灌漿孔位,孔位偏差不超10cm帷幕灌漿還應測出各孔高程。2 . 鉆孔1 鉆孔機械:目前多為液壓回轉式鉆機,靠回轉、擠壓破碎研 磨巖體,鉆取巖心。有合金磚頭、金剛石鉆頭。2 鉆孔分類:直孔和斜孔。鉆孔應盡量穿過巖層節理和裂隙, 一般盡量打直孔,可提高工效 30-50%。 3 鉆孔要求

7、1孔深、孔向符合設計要求。如帷幕孔:孔深 20m最大偏差0.25m;孔深 40n, 最大偏差 0.8m; 孑深 60m 最大偏差 1.5m。2孔徑上下均一,孔壁平整。4鉆孔順序:逐步加密。其優點是后序灌漿孔可作為前序孔的檢查孔。二沖洗1 . 分類 1 鉆孔沖洗:鉆孔后須將殘留在孔底、孔壁的巖粉和鐵屑沖出孔外。 2 裂隙沖洗:將巖層裂隙和孔洞中的充填物沖出孔外或灌漿區域以外。2 . 沖洗方法 1 單孔沖洗:用于巖石較完整、裂隙較少的巖層。方法 有三 種。1高壓水沖洗: 用不大于同孔段灌漿壓力的 80%的壓力進行 沖洗,當回水清潔,流量穩定20mi n即可停止。總沖洗時間不 宜少于30min。2高

8、壓脈沖沖洗:先用該孔段灌漿壓力的 80%作為沖洗壓力, 約 5min 左右,將孔口壓力在幾秒鐘內突然降到零,形成反向脈沖 流,將裂隙 內雜物帶出, 如此反復,直至回水清潔,持續 10-20min3揚水沖洗:在地下水豐富的鉆孔中,將鐵管下入孔底, 通入壓 縮空氣一般為 5 個大氣壓,水氣混合攜帶雜物一起噴出 孔外。特別適 用于穿過斷層破碎帶的鉆孔。2群孔沖洗1方法:以一孔或數孔為進水孔, 向其中壓水或壓氣, 或 水中摻氣, 以另一孔或多孔為排污水孔,直至出水清潔為止。為 提高沖洗質量,可改 變進出水口方向2適用:用于巖層破碎、斷層裂隙相互串通的地質條件。 注:為提 高沖洗效果,可在沖洗液中參加適

9、量的碳酸鈉、氫 氧化鈉、碳酸氫鈉等,以促進泥質充填物的溶解。三壓水試驗1 . 概念在一定壓力一般為同段灌壓的 70-80%之下,通過鉆孔將 水壓入 到孔壁四周的縫隙中,根據壓入的水量和壓水的時間一 般每隔 5min 或 10min, 記錄一次壓入流量,計算出代表巖層滲透 性的技術參數。我國一 般用單位吸水率代表巖層的滲透性。注:壓水試驗應自上而下進行,分段長度一般為 5m但不宜 超過10m, 這樣獲得的質料更具有代表性。2 . 壓水試驗的作用1灌漿前進行壓水試驗,可了解巖層的滲透性能,為巖基 灌漿提供 依據。2灌漿后通過壓水試驗,可以檢查灌漿的質量和效果,判 斷是否需 要后序灌漿。3 . 帷幕

10、灌漿壓水試驗結束標準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 1當流量大于 5L/min 時,連續 4 次讀數的最大值與最小 值之差小于最終流量的 10%。(2) 當流量小于 5L/mi n 時,連續 4 次讀數的最大值與最小 值之差小于最終流量值的 20%。(3) 連續 4 次讀數流量均小于 0.5L/min 。注:壓水試驗以最終壓入流量讀數作為計算流量。( 四) 灌漿1 . 灌漿設備(1) 灌漿機:多為活塞式灌漿泵。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 立式一般 為單缸,臥式有單缸和雙缸兩類。雙缸出漿均衡,效率 高,質量好。目前 多采用隔膜泵,可減少活塞和缸壁磨損。(2) 輸漿管:一般采用膠管,灌壓很大時也可用鋼管。(3)

11、 灌漿塞(灌漿阻塞器 ) :堵塞灌漿段與上部的聯系,避 免漿液沿孔壁冒出。多為膠球式,串裝在一起,可擴張。2 . 鉆灌次序固結灌漿與帷幕灌漿其鉆孔灌漿都遵循分序加密的原那么。(1) 帷幕灌漿:一般第一序孔間距 8-12m, 然后內插加密二、三、四序孔(2) 固結灌漿:一般至少布置兩序孔,第一序孔為正方形布點,后序孔均按梅花形內插。最后一序孔間距為 3-6m3 . 灌漿方法(1) 按照漿液是否返回地面重復使用分:1) 純壓式:采用單根灌漿管,漿液不返回循環。一般采用 濃漿灌注。a. 優點:設備簡單,操作方便。b. 缺點:漿液流速小,易沉淀并堵塞裂隙和管道影響灌漿質 量。c. 適用:吸漿量大,裂隙

12、大,孔深不超 10-2m。化學材料灌漿都采用 純壓法 (漿液稀,沒有中途沉淀問題 ) 。2) 循環式:漿液壓入鉆孔后,一局部進入巖層裂隙,另一部 分由回 漿管返回拌漿筒中攪拌后再用。一般內管進漿,內外管之 間的空隙回漿。a. 優點:漿液始終保持流動狀態, ,不沉淀,灌漿效果好;還 可根 據進漿與回漿漿液的比重差值,判斷巖層吸漿情況。b. 適用:水泥、粘土材料灌漿,應用廣泛。(2) 按照灌漿順序分:1)全孔一次灌漿法:灌漿孔一次鉆到全深,灌漿塞置于孔 口,全孔一次灌漿適用:巖層裂隙少,透水性不大,鉆孔深不超10m。2) 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上而下,鉆一段( 3-5m), 灌一 段,待前一段凝固

13、后( 36h 以后),再鉆灌下一段。a. 優點:可逐段加大灌漿壓力,提高灌漿質量;地面不會冒 漿,巖層 不會被抬動;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利于判斷各段灌漿質 量。b. 缺點:須屢次移動鉆孔、灌漿設備,工效低,工期長。c. 適用:巖層破碎,豎向節理裂隙發育,灌漿質量要求高。3) 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一次將灌漿孔鉆至全深,然后自下 而上孔 塞逐段灌漿。a. 優點:鉆孔工作量小,可連續灌漿,工效高。b. 缺點:灌漿質量難以保證。如上部地層易松動,易冒漿, 不能提高 灌漿壓力。c. 適用:巖層傾角不大,裂隙少,巖層較完整地區。4) 綜合法:通常巖層上部裂隙多, 而下部較完整。 所以深 孔灌漿時, 上部采用

14、自上而下,下部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漿方法, 稱為綜合灌漿法。4 . 灌漿壓力(1) 灌漿壓力:指灌漿段中心處漿液承受的實際壓力。(2) 灌漿壓力的作用:一般壓力越大,灌漿效果越好。1) 將漿液壓入細小的裂縫,析出多余的水分。2) 增大漿液的擴散半徑。3) 提高灌漿結石的密實度,利于提高防滲和固結質量。注:灌漿壓力過大,可擴大裂隙,抬動上部巖層或壩體;漿 液流出應 灌范圍,造成浪費。(3) 灌漿允許壓力:一般以不松動地層為原那么。與孔深、 巖層情況 和有無壓重等有關。1) 壓力計算p p0 m T k ghP:灌漿段中心處允許的最高灌漿壓力P :孔口處巖層的允許灌漿壓力m灌漿段以上巖層每增加1m增加

15、的壓力T: 灌漿段以上巖層的厚度K:系數,壓重層松散時取小值,反之,取大值h: 灌漿孔以上壓重厚度2) 經驗值:帷幕灌漿,在表層段不應小于1-1.5 倍帷幕最大工作水頭,在底部,不宜小于 2-3 倍帷幕工作水頭。對固結灌 漿,一般 多為淺孔,壩體澆筑前灌漿,灌漿壓力采用 02-0.5Mpa , 在壩體澆筑后灌 漿,灌漿壓力采用 0.3-0.7Mpa 。(4) 灌漿壓力控制1) 一次升壓法:在灌漿開始后,盡快一次升到規定壓力, 當累計吸漿量到達一定限度后,改變漿液濃度,直至到達灌漿結 束標準為 止。適用:透水性不大,裂隙不太發育的較堅硬、完整的巖層。2) 分段升壓法:在灌漿過程中,將壓力分為幾個

16、階段,逐 級升到規定的壓力值。在某一級壓力下,單位吸漿量超過下限值( 30-40L/min ) ,升壓一級; 超過上限 ( 80-100L/min ) ,降壓一級。 壓力變化一般為 2-3 級,如 3級為 0.4p 、0.7p 、1.0p 。適用:巖層透水性強、吸漿量大。5 . 漿液濃度控制灌漿過程中,必須根據吸漿量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漿液的濃 度。漿液 變換應按照由稀到濃的原那么,這樣灌漿的整體質量最好。(1) 漿液濃度:以水和干料的重量比表示 (水灰比 ) ,分為 九級, 為 8、 5、 3、 2、 1.5、 1.0、 0.8 、 0.6、 0.5 。(2) 漿液比重與水灰比的關系 變漿時,

17、增加水泥或水, 一般可查表。 漿液比重與水灰比的關系如下 :(3) 漿液稠度變換方法1)限量法:某一級水灰比漿液的灌入量超過規定值,而灌 漿壓力及吸漿量均無改變或改變不明顯,應變濃一級水灰比。注: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吸漿率均勻減少時,或吸漿率不 變,壓力 均勻深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6 . 封孔(1)灌漿結束標準: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時,在設計規定的 壓力下,吸漿率小于 0.08L/min.m.m , 持續 60min 即可結束;采用 全孔一 次灌漿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吸漿率小于 6L/min.m.m , 持續 30min 即可 結束。注:在灌漿過程中發生回漿失水變濃時,結束時吸漿率可根 據具體

18、情況放寬到 ,但持續時間不得小于 2h。(2)封孔:多采用灌漿法封填。封孔應及時,否那么,不易 封堵密實。7 . 灌漿質量檢查(1)檢查原始記錄( 2)鉆設檢查孔:鉆取巖心,觀察膠結情況,所有檢查孔必須作壓水試驗。 帷幕孔按灌漿孔的 10%布置,固結孔按灌漿孔的 5%布置。第三節 地基高壓噴射灌漿 七十年代中期由日本傳入我國,它以高壓射流沖切破壞地層 結構,利用 水泥漿或粘土漿 與被灌地 層土、石摻混,形成具有近 于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強度 的凝結體,到達加 固地基或形成用以 防滲的地下連續板、墻的目的。近年,在水利工程中得 到了廣泛 應用。一、分類 按射流介質不同,高壓噴射灌漿可分為以下幾類:1. 單介質噴射單管噴射:直接將漿液通過水平噴嘴噴射 灌入地 層。2 . 雙介質噴射雙管噴射 :在一根較大的鋼管中并列安裝 漿、 氣兩管,至管底后經水平噴嘴將漿液與壓縮空氣同軸噴射 壓 縮空氣在外, 形成氣幕保護漿流,減少土壤對漿液的摩阻,可使 漿液噴射的更遠,摻攪 作用更為強烈 。3 . 三介質噴射三管噴射:水、氣、漿三管并列,至管底 后,水、氣沿水平向同軸噴射,沖切摻攪地層,同時將漿液從管 底向下低壓壓出 目前趨向于高壓噴射 ,漿液受水氣射流的卷吸 作用,沿 噴射方向被挾帶灌入沖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