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曹劌論戰》同步練習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曹劌論戰》同步練習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3 課曹劌論戰同步練習、選擇題1選出對“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翻譯正確的一句()A.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實情處理。B.大大小小的監獄,即使沒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實情處理。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憑感情辦理。D.大大小小的監獄,即使沒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憑感情辦理。答案:A解析:分析:“獄”指“案件”,“必以情”指“一定按實情處理。”故選A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翻譯。2解說有誤的一項是()A.“小惠未彳扁 ”的“彳扁”同“遍”。B “神弗福也”的“福”是動詞。C.“公與之乘”的“之”指代曹劌。D“齊人三鼓”的“三鼓”指擊鼓進

2、軍。答案:D解析:分析:D項“三鼓”指的是“三次擊鼓”。其余正確。故選D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翻譯。3下面句子在語序上跟現代漢語習慣一致的一項是()A.何以戰?B.雖不能察,必以情。C.可以一戰。D微斯人,吾誰與歸?答案:A解析:分析:何以戰翻譯應是“以何戰”B.與現代漢語習慣一樣。C.可以一戰翻譯順序應為“可以憑借一戰”D.微斯人,吾誰與歸翻譯順序應為“微斯人,吾與誰歸? ”故答案選B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翻譯。4.對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師敗績(齊軍大敗)B.公將馳之(魯莊公要下令驅車追趕齊軍)2C.夫戰,勇氣也(作戰,是靠勇氣的)D.夫大國,難測也(大

3、國兵多將廣,難以測量) 答案:D解析:分析:D項應為“齊國是大國,是很難估計的”。故選D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又何間焉立有間B.公問其故.并驅如故C.肉食者鄙.顧不如蜀鄙.之僧哉D.何以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答案:D解析:分析:A.間:參與;一會兒。B故:原因;原來。C鄙:目光短淺;邊境。D以:憑借。故 選D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一詞多義現象。6“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A.破爛B.發霉C.倒下D.傾斜答案:C解析:分析:“靡”的意思是“倒下”。故選C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7. 對“夫戰,勇氣也”理解正確的項()

4、A.戰爭,是要勇敢的。B作戰, 是靠勇氣的C.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氣的。D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答案:A解析:分析:“夫”是語氣詞,“戰”指“作戰”。故選B。點評: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克之”的直接原因是:()A.鼓作氣。C.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D.夫戰,勇氣也。答案:.彼竭我盈。3解析:分析:作戰取勝的直接原因是“一鼓作氣”;所以應該選A。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9魯國戰勝齊軍的原因有()A.戰前對作戰部署謀劃得周密。B.戰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C.軍事上采用了后發制人的戰略。 |D.詳察敵情以后才下令追擊。答案:BCD解析:分析:以上BCD三項都是魯國戰勝齊軍的原因。故選

5、BCD點評:主要考查對文意的理解分析。10.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衣食所安.安,有“養”的意思B.小信來孚.孚,信服C.公將馳之馳,(驅車)追趕D.遂逐齊師遂,于是,就答案:B解析:分析:孚,為人所信服。故選Bo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翻譯。11.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弗敢加也而山不加增B.弗敢專也專其利三世矣C.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D.必以信愿陛下親之信.之答案:C解析:分析:A加:以少報多;增加。B專:獨自享有;專門。C鄙:目光短淺;見識短淺。D信:實情;信任。故選Co點評:考查學生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1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4

6、A.成,將以攻宋 問:“何以戰?”B.愿借子殺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C.義不殺少而 殺眾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 不知人之樂。D.吾義固不殺人 舍生而取義.者也答案:B解析:分析:A以:用來;憑借。B之:他;的。C而:去卩;去卩。D義:講道義;道義。故選Co點評:考查一詞多義現象。13.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與“忠之屬也”中的“屬”意義相同的一項()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B.神情與蘇、黃不屬C.在骨髓,司命之所屬D.屬予作文以記之答案:A解析:分析:A屬的意思是類,類別。B屬的意思是類似。C屬的意思是主管。D屬的意思是囑咐。 故選Ao點評:考查學生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14.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7、()A.曹劌論戰一文選自史記?莊公十年。B.曹劌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C.曹劌論戰一文的作者是曹劌。D.曹劌論戰一文中所記敘的戰爭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答案:D解析:分析:A選自左傳;B曹劌從文中“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看出曹劌是一般百姓;C作者是左丘明。故答案選Do點評:考查作家作品。15.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曹劌論戰中的“論”字,指的是曹劌與魯莊公討論問題。B.曹劌論戰有的選本題作齊魯長勺之戰。5C.用對話的方式記載歷史事件,叫做“記言”。D.“長勺之戰”的特點是以劣勝優,以弱勝強,常被歷代軍事家所引用。答案:A解析:分析:“論”應是分析、討論的意思。在

8、文中指曹劌跟魯莊公分析戰況。點評: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二、填空題16.本文選自 ,相傳是_ 時期的_ 所作,是根據 _史編寫的 _ (體)史書。答案:左傳|春秋|左丘明|魯|編年體解析:分析:背誦默寫一定的作家作品。點評:主要考查對作家作品等考點的掌握。17.齊魯長勺之戰是歷史上的著名戰例。本文通過對比塑造了曹劌和兩個人物形象。答案:以少勝多|魯莊公解析:分析:熟讀課文,掌握相關歷史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對文史知識的積累。18._本文中出現的一個成語是: _ 。答案:一鼓作氣解析:分析:熟讀理解課文,找出成語。點評:學生要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19._文中“忠之屬也”

9、具體指的是 _ ,。答案: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解析:分析:熟記、理解課文內容。6點評: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分析。20.曹劌主動求見魯莊公的原因是 答案: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解析:分析:戰爭一觸即發,曹劌為了國家利益挺身而出。點評: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21._“夫戰”中的“夫”讀作 _ ,講作:答案:fu|句首語氣詞解析:分析:根據文意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翻譯。22.翻譯句子:1故克之。2望其旗靡,故逐之。答案:所以戰勝了他們;看到他們的戰旗倒下了,所以才追趕。解析:分析:分句句中每個詞的意思,翻譯全句。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語

10、句的翻譯。三、閱讀理解23閱讀課文,回答問題。鼻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 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 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

11、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文章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答案:政治上遠見卓識,靜熱睿智,善于把握戰機,計謀出眾,做事謹慎,對戰場形勢的判斷洞 若觀火,7是一個極為不凡的指揮家形象。解析: 分析:曹劌知己知彼,有勇有謀,善于把握戰機,膽大心細,具有的指揮才能。點評:考查學生對人物的分析。24.閱讀文段,回答下面的問題。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 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24.曹劌認為可以追擊齊師的原因是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