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11 月醫院污水排放標準學習資料現有標準:現在執行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將醫院污水按其受納水體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規定了相應的糞大腸桿菌群數和余氯標準,對COD、 SS等理化指標無特別要求,只需達到要求相對較低的其他排污單位標準,且只給出余氯下限而無上限。根據現行標準,現有醫院污水處理工藝級別低,主要存在(1) 懸浮物濃度高,影響消毒效果;(2) 水質波動大,消毒劑投加量難以控制;(3) 消毒副產物產生量大,影響生態環境的安全;(4 )余氯標準無上限,過多余氯危害生態安全等問題。新標準:為了加強對醫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實施新的環境標準體系,國家已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編制醫
2、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1、新標準對醫院產生的污水、廢氣和污泥進行了全面控制,在強調對含病原體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安全。2、在生物指標上,新標準對排入下水道與排入水體的醫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標準嚴格區分醫院性質,同時根據污水去向分為兩個等級,并在原有標準基礎上提出嚴格的控制各級指標。3、新標準考慮了消毒效果和生態安全性問題,針對不同性質醫院及污水去向對消毒時間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確規定,嚴格了余氯標準的上限。4、在理化指標方面,對排入地表水體的醫院污水和傳染病醫院污水的COD、 BOD5、 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指標都在原有標準基礎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以增強污水
3、處理系統的抗風險性。考慮氨氮也消耗消毒劑,對氨氮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醫院污水常用消毒技術:醫院污水消毒是醫院污水處理的重要工藝過程,其目的是殺滅污水中的各種致病菌。醫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藝有氯消毒( 如氯氣、 二氧化氯、次氯酸鈉) 、氧化劑消毒( 如臭氧、過氧乙酸) 、輻射消毒( 如紫外線、 射線 )。液氯消毒系統:液氯消毒是醫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Cl2) 是一種強氧化劑和廣譜殺菌劑,能有效殺死污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并具有持續消毒作用。氯消毒具有藥劑易得,成本較低;工藝簡單,技術成熟;操作簡單,投量準確;不需要龐大的設備等優點。但氯氣有毒,腐蝕性強,運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險性。氯氣
4、為受壓的液化氣體,一般用罐瓶、槽車、罐車、駁船等壓力容器裝運。液氯消毒系統主要是由貯氯鋼瓶、加氯機、水射器、電磁閥、加氯管道及加氯間和液氯貯藏室等組成。1 氯瓶(1) 一般情況下,宜采用小容量的氯瓶。氯瓶一次使用周期應不大于3個月。(2) 單位時間內每個氯瓶的氯氣最大排出量應符合下述規定:容積為 40 升的氯瓶:750g/h ; 500kg 的氯瓶:3000g/h 。(3) 加氯機醫院污水采用液氯消毒時,必須采用真空加氯機,并將投氯管出口淹沒在污水中。氯氣向污水中投加是經過加氯機水射器完成,水射器要求自來水有0.2MPa壓力,在水射器內形成負壓,將氯氣吸入并混合,然后將氯水投加至加氯點。典型的
5、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加氯方式有兩種:虹吸式定比加氯和提升式自動定比加氯。(1) 當醫院污水站內集水管道高于站外公共污水管或水體水位時(通常需要有600mm的高差),可采用虹吸式定比加氯消毒系統。(2) 當污水需要提升才能排出站外,采用提升式自動定比加氯,消毒投加設備與提升泵同步運行,由集水池的水位控制污水泵自動啟動,同時控制投藥 系統同步運行。(3) 加氯系統管材(1) 輸送氯氣的管道應使用紫銅管;輸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閥門采用塑料隔膜閥。(2) 加氯系統的管路 應設耐腐蝕的壓力表,水射器的給水管上應設普通壓力表。(3) 加氯系統的管道應明裝,埋地管道應設在管溝內,管道應有一定的支撐
6、和坡度。(4) 加氯間和液氯貯藏室使用液氯消毒時應設液氯貯藏室和加氯間。(1) 加氯間醫院污水加氯間位置的選擇應根據醫院總體規劃、排出口位置、環境衛生要求、風向及維護管理和運輸等因素來確定。加氯間主要放置加氯機等除氯瓶以外的加氯設備。加氯間內應有必要的計量、安全及報警等裝置。加氯間門向外開,使用防爆燈照明和其他防爆電機電器,設排風扇,換氣次數按12 次 / 小時設計。排風扇設在加氯間低處,并考慮室外環境,要遠離人員活動場所。加氯間室內電氣、管道、地面等應考慮防止氯氣腐蝕。(2) 液氯貯藏室液氯貯藏室應盡量靠近投加地點。液氯貯藏室必須有吊裝設備(使用40kg 小瓶可不安裝吊裝設備)和磅秤。液氯貯
7、藏室應設可容納氯瓶的水池,水池應保持一定水位,一旦氯瓶泄漏,應迅速將氯瓶推到水池中。液氯貯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門要向外開,應設排風設備,通風口設在房間離地400mm處。照明使用防爆燈具,設置安全和氯氣報警裝置。5 適用范圍1、液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區內醫院及小規模醫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遠離人口聚居區的規模較大(1000 床 ) 且管理水平較高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2、氯消毒由于余氯過高會造成地表水體內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當醫院污水排至地表水體時應采取脫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6 運行管理1、嚴禁無加氯機直接向污水中投加氯氣。2、液氯用槽車和鋼瓶包裝。氯包裝量:瓶裝充裝重量不得大于1.25kg/L ,
8、槽車裝充裝重量不得大于1.20kg/L 。3、在操作間或加氯間進口處應放置方便使用并有明顯標志的工具箱 、維修工具、藥品及防毒面具等。4、氯瓶放置在磅秤或氯量顯示儀上,小瓶應該豎放、大鋼瓶則是臥放并固定,不得使其滾動。5、并聯的氯瓶應設置備用瓶,通過自動或手動切換裝置更換新氯瓶。6、氯瓶和加氯機要避開暖氣、陽光和明火。為保證正常供氯,氯瓶間的室內溫度應保持中溫(15)。7、液氯運輸、貯存等按GB11984執行。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劑、消毒劑以及漂白劑的功能。作為強化氧化劑,它所氧化的產物中無有機氯化物;作為消毒劑,它具有廣譜性的消毒效果。二氧化氯必須現場制備。現場制備二氧化氯的方
9、法主要為化學法和電解法。1、化學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是以氯酸鈉、亞氯酸鈉、次氯酸鈉和鹽酸等為原料,經反應器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再經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進入消毒接觸池消毒。2、電解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是以飽和食鹽水為原料通過電解產生二氧化氯、氯氣、過氧化氫、臭氧的混合氣體,用于消毒。混合氣體的協同作用,具有廣譜的殺菌能力,其消毒效果遠強于任何單一的消毒劑。5.3.1 工程設計1、化學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1) 二氧化氯消毒系統設計和發生器選型應根據醫院污水的水質水量和處理要求確定,并考慮備用。(2) 因原料為強氧化性或強酸化學品,儲存間必須考慮分
10、開安全儲放;儲存量為10 30 天的用量。(3) 二氧化氯溶液濃度應小于0.4%, 其投加量應與污水定比或用余氯量自動控制。(4) 應設計二氧化氯監測報警和通風設備。2、電解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1) 電解法制備二氧化氯設備主要由電解槽、電源、 水泵和水射器組成。電解槽使用6V或 12V兩種直流電源。(2) 電解法制備二氧化氯設備的溶鹽裝置一般與發生器一體化,但因二氧花氯為混合消毒氣體,為了能定比投氯,必須設置溶液箱。(3) 二氧化氯是由水射器帶出并溶于水的,所以設備間必須有足夠的壓力自來水,如水壓不夠0.2MPa,需加設管道泵。(4) 應注意設備排氫管的設計,及時排除在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
11、可爆炸氣體。4.3.2 適用范圍1、二氧化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區及大規模醫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遠離人口聚居區、規模較小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2、由于二氧化氯在空氣中和水中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爆炸,因此該法適用于管理水平較高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3、化學法適用于規模>500 床的醫院污水處理消毒系統。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過高會造成地表水體內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當醫院污水排至地表水體時應采取脫氯措施或慎用二氧化氯消毒。4.3.3 運行管理1、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穩定,應現配現用。2、配制溶液時,忌與堿或有機物相混合。3、投加量根據實際水質水量實驗確定。次氯酸鈉消毒次氯酸鈉消毒是利用商品次氯酸
12、鈉溶液或現場制備的次氯酸鈉溶液作為消毒劑,利用其溶解后產生的次氯酸對水中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對污水進行消毒。1、 次氯酸鈉發生器利用電解食鹽水( 或海水 ) 制取次氯酸鈉水溶液。這種發生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電耗低、耗鹽量小,生產的次氯酸鈉可達1012% ( 有效氯含量) 。其缺點是在電極表面易形成鈣鎂等沉積物,需要經常清洗電極。商品次氯酸鈉溶液有效氯含量為10% 12%,次氯酸鈉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具有與氯氣相同的特殊氣味。2、漂白粉及漂粉精消毒漂白粉(Ca(OCL)2)為白色粉末狀,具有強烈氣味,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分解而失效,能使大部分有機色彩氧化褪色或漂白。漂粉精是較純
13、的次氯酸鈣,有效氯含量為65% 70%,是一種較穩定的氯化劑,密封良好時能長期保存(1 年左右 ) 。 漂粉精用于醫院污水消毒可以直接使用粉劑投加到醫院污水中,既可用于干式投加法,也可以將漂粉精溶解在水里,制成溶液投加到污水中,稱濕式投加。還有一種方法是漂粉精制成片劑用消毒機投加。1.1.1 工程設計1、配套建筑物及設備采用次氯酸鈉發生器消毒的污水處理站應根據次氯酸鈉發生器的型號及其附屬設備要求進行布置。一般要求需要有專用的鹽液制備間和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間。鹽液制備間與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間宜分為兩個房間。2、主要工藝參數(1) 根據污水的水質水量、處理級別計算投氯量,按投氯量選擇次氯酸鈉發生器
14、型號及臺數,然后計算用鹽量、貯鹽量。(2) 污水量按最高日污水量計算,鹽水池按12 24h 設計。(3) 次氯酸鈉溶液貯槽按8 16h 設計。3、次氯酸鈉的投配次氯酸鈉發生器所產生的次氯酸鈉溶液貯存在貯槽內,可采用虹吸式自動投加或與污水泵連動投加,將溶液通過投加管、電磁閥、流量計將溶液投加到污水池或污水管中。4、漂精粉的投加(1) 漂精粉的濕式投加系統需設置溶藥槽和投配槽。(2) 溶藥槽和投配槽一般用塑料制成,溶藥槽需設有攪拌器,一般設置2 個,投配槽可設1 個,沉渣排入下水道,溶藥槽和投配槽大小按處理污水量和投藥量計算確定。5.4.2 適用范圍1、次氯酸鈉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區內及大規模醫院
15、的污水消毒。可用于遠離人口聚居區、規模較小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2、漂粉精、漂白粉適用于規模<300 床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醫院污水處理 消毒系統。3、 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適用于管理水平較高的醫院污水處理消毒系統。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過高會造成地表水體內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當醫院污水排至地表水體時應采取脫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5.4.3 運行管理1、次氯酸鈉溶液貯槽應防腐蝕,可用聚氯乙烯板或玻璃鋼制作。2、在使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時,必須注意保存條件,經常分析化驗其有效氯含量,以便掌握有效氯的衰減情況,確定每次的最佳送貨量和送貨周期,減少氯的損失。3、商品次氯酸鈉應在21左右避光貯存。4、漂
16、白粉應貯存于干燥、陰涼通風的倉庫中,防止日曬雨淋,應遠離火種和熱源,不可與有機物、酸類及還原劑共存。5、漂粉精放入溶藥槽,加水配制成有效氯含量為1% 5%的溶液,靜止澄清,使用上清液投加。每日配制1 2 次。氯消毒接觸池1 、醫院污水消毒按運行方式可分為連續消毒和間歇消毒兩種方式。2、接觸消毒池的容積應滿足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的要求。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 小時,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 小時。3、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4、間歇式消毒時,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 。5、接觸消毒池一般分
17、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池內應設導流墻( 板 ) ,避免短流。導流墻( 板 ) 的凈距應根據水量和維修空間要求確定,一般為600 700mm。接觸池的長度和寬度比不宜小于20:1 。接觸池出口處應設取樣口。6、設計時應按設計選定的處理工藝流程的實際運行情況,按最不利情況進行組合,校核實際接觸時間,以滿足設計要求。氯消毒設計要點當污水采用氯消毒工藝時,其設計加氯量可按下列數據確定:1、液氯消毒系統參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有關章節進行設計。2、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出水的設計加氯量以有效氯計,一般為30-50mg/L 。3、二級處理出水的設計參考加氯量一般為10-15 mg
18、(有效氯)/L 。4、當污水采用其他方法消毒時,其設計投加量應根據具體水質確定。5、加藥設備至少為2 套, 1 用 1 備。6、氯投加量為參考值,運行中應根據余氯量和實際水質水量實驗確定投加量。臭氧消毒臭氧,分子式為O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是國際公認的綠色環保型殺菌消毒劑。臭氧在水中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單原子氧( O) 和羥基 ( OH) ,羥基(OH)對各種致病微生物有極強的殺滅作用,單原子氧(O)具有強氧化能力,對各種病毒、細菌均有很強的殺滅能力。臭氧消毒具有反應快、投量少;適應能力強,在pH5.6 9.8 、水溫037范圍內,臭氧消毒性能穩定;無二次污染;能改善水的物理和感官性質,有脫
19、色和去嗅去味作用。但缺點是無持續消毒功能、只能現場生產使用、臭氧消毒法設備費用較高、耗電較大。臭氧制備法有電暈放電法、紫外線法、化學法和輻射法等,工程一般采用電暈放電法。5.7.1 工程設計1 、 醫院污水臭氧處理站應設置空壓機房、臭氧發生器設備間和操作間。空壓機房安放空壓機,空壓機應防震和防止噪聲。臭氧發生器間應留有設備檢修空間。臭氧接觸塔在寒冷地區應設在室內,尾氣處理后設排氣管排出室外。2、醫院污水消毒的主要工藝參數如表5-2 所示。表 5-2 醫院污水臭氧消毒的主要工藝參數3、 在選擇臭氧發生器時,要根據污水水質及處理工藝確定臭氧投加量,再根據臭氧投加量和單位時間處理水量確定臭氧使用量,
20、按每小時使用臭氧量選擇臭氧發生器臺數及型號。4、臭氧與污水接觸方式一般采用鼓泡法,氣泡分散越小,臭氧利用率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因此要選擇氣水混合效果好的臭氧進氣裝置。3.1.1 臭氧系統設備管道應做防腐處理與密封。6、臭氧設備間應設置通風設備,通風機應安裝在靠近地面處。7、在工藝末端必須設置尾氣處理或尾氣回收裝置,反應后排出的臭氧尾氣必須經過分解破壞或回收利用,達到排放標準。3.1.2 適用范圍1、采用二級處理的醫院污水最好采用臭氧消毒,這樣可以減少臭氧的投加量,降低設備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2、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適用于管理水平較高的傳染病醫院及綜合醫院污水處理。3.1.3 運行管理1、臭氧對
21、人有毒,國家規定大氣中允許濃度為0.2mg/m3。2、臭氧為強氧化劑,濃度越高對接觸物品損害越重,使用時應注意。3、在使用時應控制影響臭氧殺菌作用的因素,包括溫度、相對濕度、有機物、pH、水的渾濁度、水的色度等。4、在產臭氧過程中,避免放電電極潮濕而造成斷路。5、臭氧的產量受電壓、進氣量和進氣壓力的影響。6、臭氧的投加量和剩余臭氧量在消毒中起著重要作用,使用時應注意控制。紫外線消毒消毒使用的紫外線是C波紫外線,其波長范圍是200 275nm,殺菌作用最強的波段是250 270nm。紫外線消毒技術是利用特殊設計的高功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C波段紫外光發生裝置產生的強紫外光照射流水,使水中的各種細菌
22、、病毒、寄生蟲、水藻以及其他病原體受到一定劑量的紫外C光輻射后,其細胞組織中的DNA結構受到破壞而失去活性,從而殺滅水中的細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體,達到消毒殺菌和凈化的目的。紫外線殺菌速度快,效果好,不產生任何二次污染,屬于國際上新一代的消毒技術。但要求水中懸浮物濃度較低,以保證良好的透光性。3.8.1 工程設計1、采用紫外線消毒時要求被處理的水中懸浮物濃度<10mg/L,在此條件下推薦的照射強度為25-30 W/cm2,照射時間>10s。2、紫外線消毒系統可采用明渠型或封閉型。相對而言,明渠型比封閉型更容易監測和維護,對水流阻力也小。3、 紫外系統內還應包括清洗設施。醫院污水應采
23、用設置自動清洗裝置。4、紫外系統用于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排放的氣體消毒時,采用循環式紫外空氣消毒裝置。5、紫外燈管應專業回收。3.8.2 適用范圍1 、出水懸浮物濃度小于10mg/L 的污水處理系統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2、在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如排入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水域時,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3.8.3 運行管理1、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并注意眼睛的防護,以免引起損傷。2、在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紫外線燈管輻照度值進行測定。3、使用的紫外線燈,新燈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紫外線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70 uw/cm2 ,凡低于70 uw/cm2 者應及時更換燈管。4、紫外線消毒的最適宜溫度范圍是20 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5、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的清潔,一般每兩周用酒其中專業理論知識內容包精棉球擦拭一次,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括:保安理論知識、消防業務知識、職業道德、法律常識、保安禮儀、救護知識。作技能訓練內容包括:崗位操作指引、勤務技能、消防技能、軍事技能。二培訓的及要求培訓目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為了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地理下冊 11《中國在世界中》教學設計1 魯教版五四制
- 發展對象培訓班開班儀式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集體備課教案
- 凍干粉燈檢培訓
- 工程部培訓先進經驗分享
- 九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部門人品培訓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
- 財稅銷售培訓
- 寫作:學寫故事(教學設計)八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結膜炎診斷與治療》課件
- 2025東風汽車校招人才測評題庫
- 云南黔滇行2024-2025學年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吉林2025年03月長春新區面向社會公開選聘8名各產業招商辦公室負責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微風發電項目可行報告
- 醫院防雷電安全應急預案
- 2025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押題及答案
- 2025【英文合同】授權代理合同英文范本
- 北師大版2025二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綜合檢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