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我教言講記(三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今天我們繼續學修自我教言,今天學修第六頌:恒需隱秘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作為修行人,作為佛門弟子,時時刻刻要隱藏、保密這三種;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能宣說、泄露這三種。第一個,“隱秘自己之功德”。功德毀壞的原因有幾種,其中一個就是宣揚自己的功德。一定要隱秘、隱藏、保密自己的功德、福德和善根。我們這些凡夫,本來就沒有什么功德,我們所認為的功德并不是什么功德;就算稍微有一些所謂的功德,但是與佛菩薩、上師的功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說沒有什么可宣揚的。
2、其實我們凡夫的一些行為,包括每一個言談舉止、起心動念都是罪業,不是什么功德;所以要看就看自己的過失,不能看自己的功德。這樣我們才能進步,才會有變化。很多教言里也是這樣講的,看他人就要看功德,看自己就要看過失,這樣,我們能夠慢慢學到他人的功德,能將他人的功德納入到自己的相續中,最后,我們自己所有的過失都能消失殆盡。所以,作為修行人,要多看自己的過失,多看他人的功德。然后自己有些所謂的功德、福德與善根,在沒有什么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一定要保密,一定要隱藏起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功德。如果自己有一點點的功德,就到處宣揚,到處宣說,這本身就是一種過失,別人也能看出來你內心的一些雜念,這都是不如法的。“隱秘他
3、人之過失”。如果你是善意的,為了讓他人改變,而說一些他人過失,這樣沒有什么罪過;若不是這樣的情況,然后去說別人的過失,這是一種很大的罪過。這樣容易造很多、很嚴重的惡業,就像前幾天給大家講的一樣,佛菩薩無處不在,我們不知道佛菩薩在何處,會以什么樣的面目出現,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說別人的過失。若是我們輕易宣說、宣揚別人的過失,也許會遇到一些佛菩薩,這樣會造很多的惡業。一般的凡夫,若是對那些佛、菩薩、成就者進行了誹謗,這個罪過遠遠超過了殺害三界一切眾生的罪過。我們殺害了一些眾生,甚至殺害了一千頭牦牛,也是造業,別人也肯定會說這個人太兇惡,他的罪業非常深重。但是對佛,對菩薩,對那些大德進行誹謗的這個罪
4、過,要遠遠超過這些,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一般的情況下,要不贊不謗一切眾生。沒有必要說一些是非與長短。如果不是善意,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更不要說別人的過患與過失。現在很多人不管去哪里,經常在背后,在暗中說這些。這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也是一種造業。所以,不說他人的過失,要隱藏、保密他人的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未來的一些計劃也是要隱藏、保密的。未來一些好的計劃、規劃,如果跟別人說了,很容易出現一些障礙與違緣。另外,若是所有的計劃都跟別人宣說,也屬于是發愿。若是做不到,實現不了,完成不了,是一種妄語、欺騙,也是一種罪業。凡夫的思想復雜,起心動念,起伏波動非常大,肯定有好
5、多計劃;但是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不一定都能實現,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所以,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最好不輕易宣講一些未來的弘法利生的計劃,有佛就有魔,那些惡魔能聽到,能知道,就會來干擾你,會給你造成違緣,這樣的話很難成功。第七頌:不可宣說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不宣自己狡詐行,不宣自己之善行。不可以宣說的有三種,其一是偶爾出離心。人的心態,尤其是我們這些凡夫的心態,非常不穩定,偶爾也會生起一些厭煩心、出離心,但是這些一點點都不穩定。所以這個也不可以宣說,也不可以輕信,這種狀況很普遍。很多居士皈依佛門了,懂得了一些道理,就開始離家出走。家、工作都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然后到廟里做義工,做一些善事。沒
6、有幾天又動心了,想家、想孩子,又回去了,回去以后又開始造業了。這叫什么?這叫業際顛倒。這種人沒有暇滿的人身,所以沒有解脫的機會,千萬不能變成這樣的人。自己一定要考慮成熟,然后才可以下決心。供養布施也是,開始對輪回生起一些厭煩心、對上師生起信心的時候,就去布施供養;但是這個厭煩心、信心也都不穩定,自己也不仔細考慮,然后就把所有的東西、錢拿來供養布施,過后又后悔了。為什么說不可以宣說偶爾出離心?因為很容易造業。你拿所有的東西來上供下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你心態不穩定,過后想來想去又后悔了,這樣就把所有的功德都摧毀了,甚至還造業了。所以,心態一定要穩定,思維一定要成熟,然后才可以做這些功德。現在還有人
7、,在家里和愛人吵架了,或者孩子不聽話了,就開始想出家了。“人間太苦了,太煩了,我一定要出家。”這都是偶爾的出離心。過幾天,孩子乖了、聽話了,夫妻也和好了,對自己百依百順了,各方面都比較好的時候,哪有想出家的心啊!這種心態一點點都不穩定。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一定要深思熟慮,不要在沖動、激動的狀態下下決心,做決定,這都是不穩定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現在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非常多。很多人剛開始很好,后來又造業了;剛開始有點信心,后來又灰心退步了,不要這樣。所以我經常強調,一定要打好、打牢基礎,然后做什么都會穩定,特別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更不能輕舉妄動,一定要思維成熟,讓自己的相續成熟,最后再做決定。其二,
8、“不宣自己狡詐行”。自己一些狡詐的行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能宣說。自己偶爾有了一些狡詐、欺騙的行為,若是為了懺悔,或者為了改過還可以說,不是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宣說。發露懺悔可以,但應該在上師三寶面前,不應該在大眾面前宣說自己狡詐的行為。現在也有這樣的,把這些惡業當作成就與功德到處宣說。比如自己通過一些欺騙的手段,做了一些喝酒、吃肉等惡事,這些并沒有什么功德,但是自己不知道,自認為是功德。這些坑蒙拐騙、明爭暗斗等狡詐的行為,并不是什么本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凡夫愚癡顛倒,不明白這個道理,還到處宣說。這樣惡業、罪業就會增長,將來要感受果報,那時痛苦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沒有把握好,或者沒有控
9、制住,造了一些惡業,要在上師三寶面前發露懺悔,或者自己默默地懺悔,然后默默地發心發愿,不要去宣揚、宣講這些,不要有夾雜心。其三,“不宣自己之善行”。不能宣說自己做的一些善事,積的一些福德;若是宣說了,這些善事、福德很容易被毀壞、摧毀,所以沒有意義的情況下不要說這些,自己有一些善行、功德、福德的時候,一定要隱藏起來。有的人有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功德、福德,積了一點點善根,就到處宣說:我供養了上師,供養了多少;我布施眾生了,布施多少;我做了何種善事實際上這都是毀壞、摧毀自己的善根與功德。其實不可宣說的不僅僅是這三種,還有好多種,但這三個是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修行人必須要做到的。第八頌:不可去處有三種
10、:怨仇爭處不可去,眾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我們作為修行人,這三個地方是不可以去的:怨仇爭斗的地方不能去,眾人聚積的地方不能去,玩樂的地方不能去。作為修行人,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去這些地方。也許是個騙局,也許是個危險的場所,沒有什么可看的。但是人就這樣,有什么熱鬧都愛去看,這樣很容易造業。容易造業、容易起煩惱的地方玩樂處,比如娛樂場所、歌舞廳、網吧、夜總會,沒有意義的情況下,作為一個修行人,是不可以去的。若是有意義,為了弘法利生,為了自己的修行,或者對修行有幫助的情況下可以;否則你經常到這些地方,心中很容易生起貪嗔癡慢疑等等煩惱,自己經常和這些人接觸,經常去這些場所,很容易造殺
11、盜淫妄酒這些惡業。所以,如果自己的修行沒有到一定的層次,特別是初學者,更不可以去這三個地方;尤其是在內地,有很多這樣的場所,這樣的環境,大家一定要注意。第九頌:不宜言說有三種:無信者前不說法,未問不說自經歷,不說不符實際語。作為修行人,不能輕易宣說的有三種。第一個,“無信者前不說法”。佛法是饒益眾生的方法,我們應該宣說佛法;但是,如果對方實在不是法器,沒有一點一滴的善根與信心也有這樣的人,我們也能經常遇到這樣的人就不能輕易給這樣的人講說佛法,弄清楚以后才可以跟他說法。否則,不但對他沒有好處,反而還有壞處;不但不能饒益他,反而還會傷害他。如果他沒有善根,沒有信心,你卻給他講這些;他也許會生起一些邪見,或者會進行一些毀謗。這樣,相當于你毀壞了他的相續,這個也是要注意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第二個,“未問不說自經歷”,他人不問,不要說自己的一些經歷。有的人特別愛說閑話,別人根本沒有問這些,根本不想知道這些;但是自己滔滔不絕地說自己做過什么,如何如何若是他人問到了,你感覺對他人有一些利益,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否則說這些也是不如法的,也是一種過失,所以也要注意。第三個,“不說不符實際語”。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總是東說西說:有時候說高,有時候說低;有時候說長,有時候說短;一會兒說他人,一會兒說自己。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眾籌投資服務合同范本
- 2《以禮待人》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7
- 幼兒音樂游戲《坐板凳》
- 2025年度刑事訴訟法知識競賽試卷及答案
-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 項目一任務一思考與練習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別墅買賣合同
- 鐵路運輸合同安全管理協議
- 2025沿街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智能客服系統技術支持服務協議合同
- 2025智能家居系統安裝合同書
- 2020年度大型標準化體育場館弱電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
-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企業運輸員培訓
- 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 文言文閱讀(原卷版)
- 外賣站承攬合同范例
- 2024年工程預決算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 臨床常見刺激性藥物的簡介
- 2022mysql運維操作手冊
- 2022電渦流位移傳感器技術規范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無創血糖監測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共建協議書
- 中國園林鑒賞-個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