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19學年生物濟南版七年級下冊6.1人體的免疫功能 同步訓練一、練基礎1.下列屬于保衛(wèi)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的是( ) A. 皮膚 B. 消化道黏膜
2、0; C. 溶菌酶
3、; D. 胸腺2.下列屬于人體第三道免疫防線的是() A. 皮膚、黏膜、纖毛 B. 胸腺、脾臟、淋巴結 C. 溶菌酶、吞噬細胞
4、0;D. 乳酸、胃酸、脂肪酸3.下列各項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A. 患過腮腺炎的人一般不會再得此病 B. 接種卡介苗能預防肺結核C. 特定的抗體抵抗相應的病原體
5、; D. 淚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4.如圖表示人體某種免疫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 &
6、#160; B. 該防線能抵御多種病原體C. 圖中細胞A表示淋巴細胞
7、; D. 該過程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5.下列各項物質(zhì)或結構中,屬于抗原的是( )輸入到A 型血患者體內(nèi)的B型血細胞接種到健康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疫苗自身免疫器官產(chǎn)生的免疫細胞移植到燒傷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膚 A. &
8、#160; B.
9、; C. D. 6.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某人與麻疹患者接觸
10、過,而沒有患麻疹,說明他的免疫是生來就有的B.不是所有的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C.只有在病原體的刺激下,淋巴細胞才能產(chǎn)生抗體D.抗原與抗體的結合不一定是特異性的7.近年來,疫苗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下列對疫苗敘述錯誤的是() A. 接種疫苗的目的是控制傳染源 &
11、#160; B.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C. 接種疫苗可以提高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力 D. 疫苗是一種用于人體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8.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毒疫苗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7N9禽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H7N9禽流感病毒是病原體C.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相當于抗原D.H7N9禽流感病毒是噬
12、菌體二、練提能9.下列免疫方式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溶菌酶溶解病毒兒童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吞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消化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會發(fā)生過敏反應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細菌并排出體外 A.
13、0; B. C.
14、 D. 10.下列實例中,屬于人體特異性免疫的是() A. 皮膚的屏障作用
15、160; B. 淚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細菌C. 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
16、0; D. 抗體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11.據(jù)自然雜志刊登的文章稱,肺具有造血功能。這給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帶來了福音。從免疫的角度來看,移植的肺屬于() A. 病原體
17、; B. 抗原 C.
18、;抗體 D. 免疫器官12.下列有關抗原、抗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抗體是在抗原的刺激之下產(chǎn)生的
19、 B. 一種抗體只能結合一種抗原物質(zhì)C. 抗原消失后,抗體便不再存在了
20、0; D. 抗體是一種蛋白質(zhì)13.某人與手足口病患者接觸過,卻沒有患病,可能的原因是他的體內(nèi)有( ) A. 抗原 &
21、#160; B. 抗體 C. 病毒
22、; D. 病原體三、練中考14.如圖是有關免疫的漫畫,能形象表示人體第三道防線的是() A. B.
23、160; C. D. 15.衛(wèi)生部公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顯示,人得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被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傷。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狂犬病病毒屬于單細胞生物
24、160; B. 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屬于病原體C. 人接種狂犬病疫苗后,淋巴細胞會產(chǎn)生抗體 D. 接種狂犬病疫苗的免疫類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16.計劃免疫是預防人類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當人體注射疫苗后,體內(nèi)抗原、抗體含量會發(fā)生相應變化
25、,下列圖示中能正確表示這種變化的是() A. B. C.
26、0; D. 17.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時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學中分別屬于() A. 抗原、抗原 B. 抗體、抗體&
27、#160; C. 抗體、抗原 D. 抗原、抗
28、體四、練素養(yǎng)18.水痘和甲型H1N1流感分別是由水痘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分析回答問題。 (1)水痘的傳染源是_。 (2)某中學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對教室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并要求學生戴口罩,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這些措施屬于_。 (3)某同學沒有患過H1N1流感。他說自己接種過水痘疫苗,體內(nèi)具有抵抗病毒的抗體,所以不會感染甲型H1N1流感。你認為他的說法對嗎?_。你作出判斷的理由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練基礎 1.【答案】C 【解析】【解答】AB、“皮膚”、“消化道黏膜”,都屬于第一道防線,不符合題意;C、“溶菌酶”屬于第二
29、道防線,符合題意;D、“胸腺”,屬于免疫器官,屬于第三道防線,不符合題意所以,屬于保衛(wèi)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的是溶菌酶故答案為:C【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防線構成功能類別第一道皮膚和黏膜阻止或殺死病菌,消除異物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吞噬、溶解病菌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特異性免疫2.【答案】B 【解析】【解答】A、皮膚、黏膜、纖毛屬于第一道防線,A不符合題意。B、胸腺、脾臟、淋巴結都屬于免疫器官,為第三道防線,B符合題意。C、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zhì)組成第二道防線,C不符合題意。D、乳酸是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胃酸是胃中的液體,脂肪酸是脂肪的消化產(chǎn)物,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30、【分析】本題考查人體內(nèi)的三道防線,需要熟記:皮膚和黏膜構成第一道防線;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zhì)組成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和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結、胸腺等)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3.【答案】D 【解析】【解答】A、患過腮腺炎的人體內(nèi)有抵抗該病原體的抗體,這屬于后天獲得的免疫,是特異性免疫,A不符合題意。B、接種的卡介苗作為抗原刺激人體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屬于計劃免疫,為后天獲得的免疫,為特異性免疫,B不符合題意。C、抗體是抗原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抵抗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zhì),是后天獲得的免疫,為特異性免疫。C不符合題意。D、淚液中的溶菌酶屬于殺菌物質(zhì),為第二道防線,能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屬于
31、非特異性免疫,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考查人體內(nèi)的三道防線,需要熟記:皮膚和黏膜構成第一道防線;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zhì)組成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和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結、胸腺等)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4.【答案】B 【解析】【解答】由圖可以看出,這表示的是血液中的吞噬細胞做變形運動,離開血管,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這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與生俱來的,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可見B說法正確,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本題考查人體內(nèi)的三道防線,需要熟記:皮膚和黏膜構成第一道防線;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zhì)組成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和免疫器官(脾臟
32、、淋巴結、胸腺等)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5.【答案】A 【解析】【解答】輸入到A型血患者體內(nèi)的B型血細胞、接種到健康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疫苗,都是非己成分,都屬于抗原會引起免疫反應;自身免疫器官產(chǎn)生的免疫細胞、移植到燒傷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膚。都是自身的成分,不會引起免疫反應,不屬于抗原。故答案為:A【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體產(chǎn)生抗體的物質(zhì)(如: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異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類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屬于抗原.6.【答案】B 【解析】【解答】A、與麻疹患者接觸沒有換麻疹,是該人體內(nèi)有抵抗病原體的抗體,但這種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
33、得的,A說法錯誤,A不符合題意。B、有的傳染病已經(jīng)研制出了相應的疫苗,但是有的傳染病卻沒有疫苗,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B說法正確,B符合題意。C、抗原清除后,人體在一定時間內(nèi)仍然保持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C說法錯誤,C不符合題意。D、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抗體只與刺激它產(chǎn)生的那種抗原起作用,即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可見D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本題考查抗體和抗原的特點,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抗體只與刺激它產(chǎn)生的那種抗原起作用,抗體具有特異性。7.【答案】A 【解析】【解答】A、在傳染病高發(fā)季,給人體注射疫苗后,疫苗進入人體后能刺激免疫細胞
34、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避免相應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疫苗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易感人群,A說法錯誤,A符合題意。B、在傳染病高發(fā)季,給人體注射疫苗后,疫苗進入人體后能刺激免疫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避免相應傳染病的感染,是易感人群得到了保護,降低了傳染病的發(fā)病率,所以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B說法正確,B不符合題意。C、給人體注射疫苗后,疫苗進入人體后能刺激免疫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提高了免疫力,避免相應傳染病的感染,C說法正確,C不符合題意。D、疫苗往往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毒制成的一種生物制劑,D說法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本題考查疫苗的特點和作用,熟記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
35、毒的病原體制成的,作為抗原侵入人體,使人體在不發(fā)病的情況下產(chǎn)生抗體,獲得免疫功能。8.【答案】D 【解析】【解答】A、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結構簡單,只有蛋白質(zhì)和遺傳物質(zhì)構成,A說法正確,A不符合題意。B、病原體是指能使人或動物患病的細菌、病毒等,可見H7N9禽流感病毒是屬于病原體,B說法正確,B不符合題意。C、引起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的物質(zhì)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可見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相當于抗原,C說法正確,C不符合題意。D、噬菌體是指專門侵染細菌的病毒,而H7N9是寄生在家禽體內(nèi)的,所以屬于動物病毒,D說法錯誤,D符合題意。
36、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考查H7N9病毒的特點,H7N9病毒屬于動物病毒,在免疫學角度屬于抗原,在傳染病學角度屬于病原體。二、練提能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溶菌酶溶解病毒,屬于第一道防線、吞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消化,屬于第二道防線、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細菌并排出體外,屬于第一道防線,因此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兒童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會發(fā)生過敏反應,都屬于第三道防線,因此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所以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故選:B【分析】(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表:組成功能免疫類型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擋
37、殺死病原體,清除異物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溶解、吞噬和消滅病菌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特異性免疫(2)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10.【答案】D 【解析】【解答】皮膚和黏膜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構成了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組成,前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屬于特異性免疫。根據(jù)以上敘述:皮膚的屏障作用屬于第一
38、道防線、溶菌酶溶解細菌屬于第二道防線、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是第一道防線,這兩道防線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贵w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作為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zhì),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是后天獲得的,屬于人體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梢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考查人體的三道防線,為基礎題熟記即可,皮膚和黏膜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構成了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組成,前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屬于特異性免疫。11.【答案】B 【解析】【解答】引起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的物質(zhì)就是抗原,抗原包括
39、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梢?,移植時的移植的肺,能引起免疫反應,因此屬于抗原,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分析】此題考查抗原的含義,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抗原、抗體的概念和特點。引起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的抗原物質(zhì)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抗體是指抗原物質(zhì)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zhì)的特殊蛋白質(zhì)。12.【答案】C 【解析】【解答】A、抗體是抗原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zhì),A說法正確,A不符合題意。B、抗體只與刺激它產(chǎn)生的那種抗原結合,即抗體只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B說法正確,
40、B符合題意。C、抗原被清除后,人體在一定時間內(nèi)仍然保持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時,人體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相應的抗體,C說法錯誤,C符合題意。D、抗體是抗原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zhì),D說法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考查抗原和抗體的關系,熟知:抗體是指抗原物質(zhì)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zhì)的特殊蛋白質(zhì),抗體消滅抗原后,抗體仍然存留,若再有該病原體入侵,抗體還能將抗原(或病原體)消滅,而且一種抗體只能消滅一種抗原物質(zhì)。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某人與手足口病患者接觸過,卻沒有患病,可能的原因是他的體內(nèi)有抵抗手足口病
41、的抗體,因此他與手足口病患者接觸過不會被感染故選:B【分析】人之所以能夠在具有許多病原體的環(huán)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為人體具有保衛(wèi)自身的三道防線;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zhì),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體;當疾病痊愈后,抗體仍存留在人體內(nèi),據(jù)此答題三、練中考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圖示御敵于國門之外,是表示了皮膚的阻擋作用,皮膚和黏膜構成了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它們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不符合題意。B、圖示的定點清除,是表示了吞噬細胞在抗
42、體的協(xié)助下消滅病菌,抗體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作為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zhì),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是后天獲得的,屬于人體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可見B符合題意。C、圖示的掃地出門,是表示了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是非特異性免疫,C不符合題意。D、圖示城市巷戰(zhàn),是表示了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殺菌作用,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非特異性免疫,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本題考查人體的三道防線,為基礎題熟記即可,皮膚和黏膜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構成了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組成,前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屬于特異性免疫。15.【答案】C 【解析】【解答】A、狂犬病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結構簡單,只有蛋白質(zhì)和遺傳物質(zhì)構成,A說法錯誤,A不符合題意。B、病原體是指能使人或動物患病的細菌、病毒等,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可見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屬于傳染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設備質(zhì)量控制體系與認證考核試卷
- 疫苗冷鏈管理與優(yōu)化考核試卷
- 冷凍飲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節(jié)能減排考核試卷
- 搪瓷表面裝飾工藝與設備考核試卷
- 生物制藥用儀器儀表制造技術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的生產(chǎn)過程與質(zhì)量控制考核試卷
- 兒童游樂設備教育意義探討考核試卷
- 礦石提取與回收利用技術考核試卷
-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2025年數(shù)學四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濟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高效節(jié)水灌溉技術與灌溉排水工程設計及案例分析
- 《將軍胡同》閱讀試題及答案
- 2022年常德市漢壽縣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試題
- 小學畢業(yè)班數(shù)學老師家長會完美版資料
- 福建土樓介紹
-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風格
- 中華茶文化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 《愛麗絲漫游奇境》閱讀指導
-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申報書
- VBOXTools軟件操作手冊
- GB/T 15706.2-2007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第2部分:技術原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