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TE-FDD常見告警處理指導 1.1 SCTP偶聯斷1.1.1 告警原因1.本端或對端偶聯參數配置錯誤;2.傳輸鏈路故障。1.1.2 處理措施1.在告警管理系統中,檢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查看SCTP偶聯號; 2.在動態管理系統中,運行“查詢SCTP”命令,根據SCTP偶聯號查詢對應偶聯的運行狀態,確認SCTP偶聯已斷;3.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檢查SCTP偶聯參數配置,確保SCTP偶聯的遠端地址、遠端端口號與對端的本端地址、本端端口號一致;4.在診斷測試系統中,進入IP通道測試界面,然后在目的IP中輸入對端IP地址(即eNodeB的遠端地址),進行ping測試,判斷本端(eNodeB
2、)到對端(MME/SGW/鄰接eNodeB)的傳輸地址是否可達; 5.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排查基站至對端的靜態路由是否配置正確,包括:目的IP地址、下一跳IP地址等;6.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排查SCTP鏈路所在的IP層參數是否配置正確,包括:VLAN ID、IP地址、網關IP等參數; 7.如果上述配置數據不正確,修改參數,同步配置數據到基站。檢查告警是否清除,如果告警仍未消除,聯系傳輸人員排查傳輸鏈路問題; 1.2 S1斷鏈告警1.2.1 告警原因1.SCTP偶聯斷。2.S1AP建立失敗(協商失敗或基站無小區)。1.2.2 處理措施1.檢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SCTP偶聯斷,如果是,
3、參照“SCTP偶聯斷”告警的處理措施進行排查;2.檢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S1AP建立失敗。如果是,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檢查基站是否配置小區,S1配置參數是否有效;(1)檢查MCC、MNC是否配置正確,必須按照運營商提供的數據規劃來配置MCC、MNC,由于EPC可能同時和不同E-UTRAN系統對接,因此eNodeB側配置的MCC、MNC必須在EPC側也配置了,否則會導致S1AP層信令交互失敗、S1斷鏈(此時SCTP鏈路是通的);(2)檢查TAC是否配置正確;并與核心網側人員確認EPC是否已相應配置了基站的TAC參數。若eNodeB側和EPC側配置的TAC參數不一致,則會導致S1斷鏈;
4、(3)檢查eNodeB標識(eNBID)是否配置正確,若整網存在eNodeB標識(eNBID)沖突的情況,則會導致S1鏈路閃斷;(4)聯系核心網側人員檢查EPC是否對接入的最大eNodeB數量做了限制。EPC側有個參數全局最大動態eNodeB數,它為EPC側規劃參數,默認值不同版本而不同,需要根據網絡規模合理規劃和配置。該參數控制能夠和其對接的最大eNodeB的數量;如果當前和EPC對接成功的(S1鏈路正常)的eNodeB數量已經達到該參數設置值,那么新增eNodeB是不能和EPC建立SCTP鏈路并成功對接的。3.如果上述配置數據不正確,修改參數,同步配置數據到基站。1.3 X2斷鏈告警1.3
5、.1 告警原因1.SCTP偶聯斷。2.X2 AP建立失敗(協商失敗或基站無小區)。1.3.2 處理措施1.檢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SCTP偶聯斷,如果是,參照“SCTP偶聯斷”告警的處理措施進行排查。2.檢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X2 AP建立失敗。如果是,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檢查基站是否配置小區,X2配置參數是否有效。(1)對于我司基站,可直接在統一網管中檢查鄰接eNodeB是否配置了至本端的X2 SCTP;(2)對于異廠家基站,需要聯系異廠家人員檢查是否配置了至我司基站的X2 SCTP。3.如果配置數據不正確,修改參數,同步配置數據到基站。1.4 小區退出服務1.4.
6、1 告警原因1.小區被關斷。2.S1鏈路故障。3.小區所使用的主控板、基帶板或RRU故障。4.小區配置失敗。5.時鐘失鎖。 1.4.2 處理措施1.進入動態管理,查詢小區狀態。2.查詢運行版本是否正確,必要情況下和其他運行正常的基站進行版本對比。3.查告警詳細信息中的附加文本字段是否為“小區關斷”。4.查詢S1鏈路狀態,如果S1鏈路斷,先根據S1鏈路斷故障排查指導進行排查,解決S1鏈路斷的問題。5.查看告警管理中告警監控是否有時鐘失鎖相關告警。6.在告警管理中告警監控中檢查小區所使用的主控板、基帶板、RRU是否有告警。7.在配置管理中檢查小區參數配置。確保小區參數配置正確,并同步配置數據到eN
7、odeB。1.5 基站退出服務1.5.1 告警原因基站無可用LTE小區。LTE小區發生故障或被關斷。1.5.2 處理措施1.在動態管理中檢查是否有小區被關斷。如果有,在動態管理中手動解除小區關斷,觀察是否有小區能恢復為可用小區,如果有,檢查告警是否消除。2.排查故障小區。參考“小區退出服務”的處理建議進行處理,觀察小區是否能恢復為可用小區,檢查告警是否清除。網元斷鏈告警1.6 網元斷鏈告警1.6.1 告警原因1.網元到網管的通信鏈路斷2.配置數據錯誤3.網管自身故障4.基站自身狀態不正常1.6.2 處理措施1.首先檢查和網管斷鏈基站的范圍,是個別基站還是大量基站。如果是大量基站,則重點檢查網管
8、自身運行情況,包括排查網管常見功能模塊是否運行正常(告警界面能否打開、配置管理界面能否打開和查看配置數據、版本管理界面是否正常等),檢查CPU/內存/硬盤等使用情況,使用Ping檢查網管到網關通信是否正常。2.檢查OMC服務器與網元連接是否正常。在配置管理界面中查到對應的網元地址,從OMC服務器檢查是否能ping通該網元如果能ping通,需要檢查網管運行情況;如果不能ping通,逐級ping 基站的網關、網管的網關等中間節點的設備,如果能ping通中間節點的設備,則說明基站到相應設備傳輸有問題,或者網元自身運行有問題。3.檢查配置等相關數據。(1)在配置界面上查看該網元的相關狀態;如果運維狀態
9、處于"未開通",請改為"開通"狀態;如果割接狀態處于"割接中",請改為"正常"狀態;如果該步驟無效,則進行第二步(2)進入動態管理界面,進行"查詢鏈路狀態"或"查詢人工斷鏈狀態"操作;如果鏈路處于人工斷鏈狀態,請進行"人工斷鏈恢復"。(3)檢查網元管理IP、基站IP層數據、OMC通道數據等數據是否正確。4.到站點用LMT檢查基站的運行情況,包括版本是否正確、傳輸配置是否正確。在LMT上使用Ping命令檢查到網關/網管的通信情況。1.7 軟件運行異常1.7.
10、1 告警原因1.單板軟件運行異常:單板軟件未正常運行,無法正常上報心跳到主控主板。2.產品進程運行異常:產品進程得不到及時調度,或單板產品進程未正常運行,無法正常上報心跳到管理進程。3.子單元軟件運行異常:單板子單元和主控單元之間通訊鏈路斷,或單板子單元軟件未正常運行,無法正常上報心跳到主控單元。1.7.2 處理措施1.查看告警附加文本,確認故障詳細信息及位置,根據具體描述進行處理。2.單板軟件運行異常:(1) 查看基站告警,檢查單板是否存在硬件類型和配置不一致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2) 查看基站告警,檢查單板是否存在參數配置錯誤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 復位
11、單板,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4) 硬復位單板,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5) 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3.產品進程運行異常:復位對應產品進程4.子單元軟件運行異常:復位告警對應單板單板。5.查看告警是否消除,如果告警消除,結束告警處理,否則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1.8 單板電源關斷1.8.1 告警原因1.單板過溫;2.單板過流;3.OMC發起關斷;4.軟件異常關電。1.8.2 處理措施1.查看告警附加文本,確定單板電源關斷原因,根據關斷原因分別處理。2.管理電源過流、業務電源過流:(1)插拔單板,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2)將單板
12、改配到其它槽位,等待5分鐘,若不再上報告警,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更換單板,若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3.過溫關斷:(1)檢查是否存在風扇故障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2)檢查外圍環境,如空調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大功率發熱設備等,外圍環境恢復后,等待10分鐘,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檢查設備的進風口以及防塵網是否被堵,去除堵塞物或者清洗防塵網,等待10分鐘,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4.人工關斷:在動態管理中打開對應單板電源。5.智能下電:節能下電,無需處理。6.其它:插拔單板。1.9 單板
13、通訊鏈路斷1.9.1 告警原因單板與主控板之間的鏈路連接故障。1.9.2 處理措施1.拔插單板,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2.更換槽位(需要在對應槽位做好該單板配置數據),如果恢復則原槽位有故障;3.更換單板。1.10 單板溫度異常告警1.10.1 告警原因單板溫度過高或過低,超過告警門限。1.10.2 處理措施1.檢查插箱風扇是否正常工作;2.檢查防塵網是否堵塞;3.檢查環境溫度是否正常。1.11 進風口溫度異常1.11.1 告警原因1.過高:(1)進風口或者防塵網堵塞;(2)外圍環境溫度過高;(3)溫度告警門限設置不合理。2.過低:(1)外圍環境溫度過低;(2)溫度告警門限設
14、置不合理。1.11.2 處理措施1.在配置管理中將溫度告警門限恢復為默認值,并同步配置數據到網元,等待5分鐘,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查看告警附加文本,如果是溫度過高,轉步驟2,如果溫度過低,轉步驟42.檢查外圍環境,如空調是否正常工作、熱交換器是否故障、是否有大功率發熱設備等,外圍環境恢復后,等待10分鐘,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檢查設備的進風口以及防塵網是否堵塞,去除堵塞物或者清洗防塵網,等待10分鐘,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請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4.檢查外圍環境,如空調是否正常工作,加熱器是否故障等,外圍環境恢復后,等待10分鐘,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
15、則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1.12 RRU鏈路斷1.12.1 告警原因1. RRU運行異常;2. RRU與主控板之間的通訊鏈路故障。1.12.2 處理措施1.檢查是否存在“光口未接收到光信號”、“光模塊接收功率異常”、“光口接收幀失鎖”告警,如有則依據對應處理指導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2.檢查是否存在“版本包故障”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進入“軟件版本管理”,查詢對應站點運行版本,判斷運行不正確的版本包。(2)在“升級任務管理”中新建升級任務,對運行異常的版本進行以下單個或組合處理:下載:備用包無或者不正確。預激活:目標版本非激活狀態。激活生效:通過復位單板將激活狀態的版
16、本轉化成運行版本。3.檢查RRU是否存在“硬件類型和配置不一致”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若不符刪除重新添加正確的類型,查看實物的銘牌識別(4)修改正確后,在配置管理中進行數據同步。4.檢查RRU是否存在“參數配置錯誤”告警,如有則先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配置管理中重點檢查“光口速率”和“光模塊協議類型”,“光口速率”同RRU的硬件類型、實際使用光模塊支持的速率、MIMO模式相關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正確數值;對于FDD LTE,光模塊協議類型使用“PHY CPRI”,對于TDD LTE,光模塊協議類型使用“PHY LTE IR”。5.復位RRU,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
17、,否則執行下一步;(1)打開動態管理,選擇對應站點。(1)對相應RRU進行復位。6.硬復位RRU,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7.復位與該RRU連接的上級單板或RRU,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8.尋求更高一級的設備維護支持。1.13 光口未接收到光信號1.13.1 告警原因1.光纖/電纜損壞;2.本端或對端光/電模塊或光纖/電纜沒插好;3.本端或對端設備的光/電模塊損壞。1.13.2 處理措施1.確保對端設備工作正常,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確保RRU已正常上電。(2)BPL/FS至RRU的光纖收發連接正確。(3)對于RRU拉遠場景,首先要在R
18、RU側用光功率計測試BPL/FS至RRU的發射光通道的光信號強度,若強度在-2dBm-10dBm之間,連接到RRU后,再在BBU側測試RRU至BPL/FS的發射光通道的光信號強度是否正常。2.確保光纖長度沒有超過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在診斷測試中診斷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右鍵打開診斷測試,點擊組合測試按鈕,在相應BPL/FS中勾選光/點模塊診斷。(2)在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BPL/FS對應光模塊支持的最大傳輸距離以及光模塊接受和發射的光功率強度,強度的正常范圍一般為-2-10dBm。(3)了解工程上實際的光纖長度,若超過光模塊支持的傳輸距離,要求3
19、.確保光纖/電纜插好;檢查光纖/電纜插頭端面是否有污染,若有則清潔光纖/電纜插頭。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4.排查光纖故障,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根據診斷測試中的發送和接收功率,對可能的物理故障點進行光纖插拔。例如BPL1 0端口的TX發射功率為-4dBm,RX接收功率均為-15dBm左右,可能是RRU的光模塊TX處或者BPL10端口的RX處光纖未插好。(2)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纖問題,若故障隨光纖變動,則是光纖問題,更換問題光纖。5.拔插相應光/電模塊,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根據告警管理中判斷故障的BPL/FS端口所在,
20、物理單板最右側的端口為0。(2)插拔對應BPL/FS端口的光模塊(3)插拔對應RRU的光模塊6.更換相應光/電模塊。(1)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模塊問題,若故障隨光模塊變動,則是光模塊問題,更換對應的光模塊。1.14 光模塊接收光功率異常1.14.1 告警原因1.光纖損壞;2.光模塊老化;3.光纖實際長度大于光模塊支持的長度。1.14.2 處理措施1.確保光纖長度沒有超過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在診斷測試中診斷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 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右鍵打開診斷測試,點擊組合測試按鈕,在相應BPL/FS中勾選光/電模塊診斷。(2)在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B
21、PL/FS對應光模塊支持的最大傳輸距離以及光模塊接受和發射的光功率強度,強度的正常范圍一般為-2-10dBm。(3)對RRU進行光/電模塊診斷,在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BPL/FS對應光模塊支持的最大傳輸距離以及光模塊接受和發射的光功率強度,強度的正常范圍一般為-2-10dBm。(4)了解工程上實際的光纖長度,若超過光模塊支持的傳輸距離,要求工程隊進行BPL/FS和RRU上光模塊的更換。2.拔插光纖或光模塊,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根據診斷測試中的發送和接收功率,對可能的物理故障點進行光纖或光模塊插拔。例如BPL10端口的TX發射功率和RX接收功率均為-4dBm左右;RRU側
22、TX發射功率為-4dBm,RX接收功率為-11dBm,則可能是BPL1向RRU的發射信號光纖兩端接頭未插緊導致。(2)重新進行診斷測試,查看發送和接收功率是否正常。3.更換光纖或光模塊。(1)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纖問題,若故障隨光纖變動,則是光纖問題,更換問題光纖。(2)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模塊問題,若故障隨光模塊變動,則是光模塊問題,更換對應的光模塊。1.15 光口接收幀失鎖1.15.1 告警原因1.光纖/電纜端面污染;2.光纖/電纜鏈路異常;3.對端設備工作異常。1.15.2 處理措施1.確保對端設備工作正常,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確保R
23、RU已正常上電。(2)BPL/FS至RRU的光纖收發連接正確。(3)對于RRU拉遠場景,首先要在RRU側用光功率計測試BPL/FS至RRU的發射光通道的光信號強度,若強度在-2dBm-10dBm之間,連接到RRU后,再在BBU側測試RRU至BPL/FS的發射光通道的光信號強度是否正常。(4)注:為了保護人眼,RRU只有在接收到BBU的發光,并且BBU存在RRU和小區配置數據、BBU存儲正確版本的情況下才會發光。(5)配置管理中重點檢查“光口速率”和“光模塊協議類型”,“光口速率”同RRU的硬件類型、實際使用光模塊支持的速率、MIMO模式相關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正確數值;對于FDD LTE,
24、光模塊協議類型使用“PHY CPRI”,對于TDD LTE,光模塊協議類型使用“PHY LTE IR”。2.確保光纖長度沒有超過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在診斷測試中診斷光模塊支持的最大距離),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右鍵打開診斷測試,點擊組合測試按鈕,在相應BPL/FS中勾選光/點模塊診斷。1) 在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BPL/FS對應光模塊支持的最大傳輸距離以及光模塊接受和發射的光功率強度,強度的正常范圍一般為-2-10dBm。(2)了解工程上實際的光纖長度,若超過光模塊支持的傳輸距離,要求工程隊進行BPL/FS和RRU上光模塊的更換。3.確保光纖/電纜插好;檢查光纖/電纜插
25、頭端面是否有污染,若有則清潔光纖/電纜插頭。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4.排查光纖故障,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根據診斷測試中的發送和接收功率,對可能的物理故障點進行光纖插拔。例如BPL1 0端口的TX發射功率為-4dBm,RX接收功率均為-15dBm左右,可能是RRU的光模塊TX處或者BPL10端口的RX處光纖未插好。(2)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纖問題,若故障隨光纖變動,則是光纖問題,更換問題光纖。5.拔插相應光/電模塊,如果告警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1)根據告警管理中判斷故障的BPL/FS端口所在,物理單板最右側的端口為0。圖 Erro
26、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判斷故障的BPL/FS端口所在(1)插拔對應BPL/FS端口的光模塊(2)插拔對應RRU的光模塊6.更換相應光/電模塊。(1)采用交叉替換檢測的方法確定是否為光模塊問題,若故障隨光模塊變動,則是光模塊問題,更換對應的光模塊。1.16 天饋駐波比異常(1.5之內)1.16.1 告警原因1.天饋線纜連接故障;2.存在同頻干擾信號;3.RRU故障。1.16.2 處理措施1.通過網管查詢站點駐波比(1)打開“診斷測試”,雙擊待測試網元,在彈出測試界面中,點擊“組合測試”按鈕。(1)選擇待測試RRU(可同時選擇多個)
27、,勾選“RRU駐波比測試”、“RRU功率檢測”,點確認進行測試,在結果中可以查看對應射頻接口的駐波比。2.后臺判斷是否存在同頻干擾(1)分析:對于復雜的天饋系統,特別是室分系統,因為射頻器件多,比較容易引入同頻干擾,例如合路器的頻寬、隔離度等指標不達標,設計不合理等。導致出現駐波比告警,一般此類問題的現場有別于物理上引入的駐波比問題,并非連接就出現,而且降低天線發射功率駐波比會降低。(2)診斷駐波比,并在配置管理中記錄此時的發射功率設置以及前向帶寬值。(1)適當減小“CP修改信號功率”和“小區下行系統頻域帶寬”值,同步數據。(2)系統穩定運行一段時間(之前重啟至出現駐波比告警的時間),再診斷駐
28、波比,是否存在明顯的降低,若存在,可能是自發射信號經過天饋系統引入同頻干擾,重點排查天饋系統各器件技術指標以及天饋系統設計是否合理;若駐波比明顯變大(前向合載功率變小、反射合載功率功率基本不變),可能存在外部的同頻干擾,重點排查天饋系統中的其他信源。3.前臺檢查RRU、天線、饋線是否正確連接;4.前臺檢查各接頭是否擰緊;5.采用交叉檢測的方法確定是RRU故障還是天饋系統故障。如果是RRU故障,更換RRU,如果是天饋系統故障執行下一步;(1)對于多發的RRU,診斷并記錄各ANT口的駐波比,對調ANT口的跳線,然后診斷駐波比,若隨天饋系統變化,則是天饋系統故障。(2)對于單發的RRU,可以在后臺更
29、改其發射的ANT口,并調整對應的跳線,若駐波比無變化,則是天饋系統故障。6.逐級檢查天線、合路器、饋線的駐波比,確定出現故障的部件,更換或維修該部件。(1)若前臺使用sitemaster進行檢測,可直接定位天饋系統的故障點,直接進行對應接頭連接整改即可。(2)否則,根據后臺定位的駐波天饋通道ANT n,進行所有接頭的連接整改,器件的交叉檢測和替換。(3)完成整改后,后臺再次進行駐波比檢測,直至駐波比告警消除。1.17 GNSS天饋鏈路故障1.17.1 告警原因1.GNSS天饋線纜連接異常或損壞。2.GPS蘑菇頭天線損壞。3.若有使用GPS防雷器或功分器等連接設備,則可能因連接設備內部通路異常。
30、1.17.2 處理措施1.點擊工具欄上的告警按鈕,進入告警管理界面,在告警管理界面左側網元拓撲樹上,找到故障站點,在故障站點上點擊右鍵選擇“當前告警”,如下圖:在打開的站點告警列表中,雙擊站點的對應告警信息“GNSS天饋鏈路故障”條目,在打開的告警信息窗口中,可以查看告警的詳細信息以及簡明“處理建議”,請先參考處理建議進行問題排查,如下圖:2.根據EMS告警處理建議,對天饋線纜各個接頭處進行檢查,看是否有松動或未擰緊的情況,若存在問題則予以重做連接;同時查看GPS饋線是否有彎折或破損的情況,若有則替換線纜。處理后,若故障消除則結束處理,否則進入下一步:3.檢測CC單板GPS出口電壓是否正常(4
31、.6V5V),不正常則更換CC單板再做檢測,更換CC后告警得以消除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4.如果測量工具等條件允許,可過電壓測量法、電流測量法或電阻測量法等來進行天饋鏈路故障定位:a.電壓測量法:通過萬用表測量機頂饋線出口至GPS接收機各接線頭出的電壓是否正常。一般情況下,在機頂GPS天饋接頭處、在分路器的GPS天饋接頭處、在避雷器的接頭處和GPS天線的饋頭處,線芯和屏蔽套間的電壓都應保持在4.6V5V之間。若這些接頭處電壓測量值不正常,則重點檢查是否因為饋線連接等不符合規范導致,比如:目測查看1/4”饋線長度是否明顯大于100m,減少接入的功分器數量后各接頭處電壓是否明顯趨于正常等。b
32、電流測量法:找一個具有電流指示的直流電源,調整電壓輸出為5V,將5V端接GPS天線的N頭的芯線,將地接GPS天線N頭的屏蔽地。GPS天線的工作電流正常范圍在 3040mA之間。如果電流小于5mA或大于45mA,GPS天線肯定不正常。但如果測量的GPS天線的工作電流范圍在3040mA之間,也不能說明GPS天線沒問題,要進一步確認沒問題還需要通過電壓測量法進一步定位。c電阻測量法: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試GPS天線的等效電阻。由于不同的萬用表有不同的精度誤差,用比對法測試出GPS天線的等效電阻。將萬用表電阻的量程調到20K電阻檔測試(注意由于GPS天線是有極性的,所以萬用表的表筆的紅(正)筆和黑(負
33、)筆測試的方向不同,數值也就不同)。將紅(正)筆接GPS天線的N頭的芯線,黑(負)筆接GPS天線的N頭的屏蔽地,記下幾個GPS天線的等效電阻值R1。將黑(負)筆接GPS天線的N頭的芯線,紅(正)筆接GPS天線的N頭的屏蔽地,記下幾個GPS天線的等效電阻值R2。正常情況下,同一品牌的不同GPS天線的R1或R2的電阻值,應該都是在很小的范圍內變化,如果明顯某個同一品牌的不同GPS天線和同一品牌的其他GPS天線的R1或R2的電阻值有明顯不同,那該GPS天線肯定有問題。比如R1和R2的電阻值為0或無窮大,說明GPS天線短路或斷路,已經損壞。通過上述方法若可以判斷出故障所在,則進行相應的整改處理,整改后
34、如果告警消除,則結束處理,否則可將問題升級請求更高一級支持。5.在GNSS告警消除之后,可以進入診斷測試界面查看鎖定衛星的個數,具體操作如下:a進入網元管理界面,在EMS網元代理上點擊右鍵選擇“診斷測試”,進入診斷測試功能界面:b在診斷測試界面,雙擊對應網元NE,將會在右側顯示對應的硬件板位圖,在板位圖上面,點擊按鈕(組合測試):c在打開的組合測試界面,選擇CCC選項卡下的“內置GNSS信息查詢”,然后點擊“確定”,如下圖:d在測試完成之后,測試結果界面將會顯示鎖定和可見的每一顆衛星方位信息,最下面一行顯示鎖定的衛星顆數,如下圖:1.18 GNSS接收機搜星故障1.18.1 告警原因GNSS接
35、收機搜星失敗或者搜到衛星個數不滿足門限時上報該告警,常見的觸發原因有:1. GNSS天饋連接線纜異常;2. GPS天饋方向有建筑物阻擋;3. 周邊環境存在干擾。1.18.2 處理措施1.點擊工具欄上的告警按鈕,進入告警管理界面,在告警管理界面左側網元拓撲樹上,找到故障站點,在故障站點上點擊右鍵選擇“當前告警”,如下圖:在打開的站點告警列表中,雙擊站點的對應告警信息“接收機搜星故障”2 進入診斷測試界面(具體操作入口及操作方法請參考章節“GNSS天饋鏈路故障”的步驟5),查看GPS配置是否生效、天饋狀態是否正常。檢查GNSS天饋線纜連接,確保連接正常,且GPS天線安裝符合工程規范(GPS天線豎直
36、方向±60°范圍內無遮擋物),確保良好的衛星視通條件,排查整改后如果告警恢復則結束處理,否則執行下一步;3. 通過掃頻儀查看周邊是否存在GNSS干擾源(比如:GPS天線是否安裝在微波天線和高壓線及電視發射塔的下方,是否受到移動基站天線的主瓣輻射等)。也可以通過屏蔽天線的方法來檢查是否有外界干擾:即用一個圓柱型上下通口的金屬罩罩住GPS天線,查看EMS告警信息,若罩住GPS天線后該告警消除,說明存在干擾,則需要排除或避開干擾源。4. 若上述方法都無法解決故障,請進行CC單板復位,以及用功能正常的GPS天線進行替換法檢查,若告警消除,則結束處理,若告警依然存在,可將問題升級,聯
37、系相關專家處理。6. 在完成故障排查后,可以進入診斷測試界面(查看GPS配置是否生效、天饋狀態是否正常。1.19 沒有可用的空口時鐘源1.19.1 告警原因1. 未配置空口時鐘源;或空口時鐘源配置不當。2. 空口時鐘源均鎖不定(時鐘源干擾嚴重,超出晶振調節限值;或晶振故障)。1.19.2 處理措施1.點擊工具欄上的告警按鈕,進入告警管理界面,在告警管理界面左側網元拓撲樹上,找到故障站點,在故障站點上點擊右鍵選擇“當前告警”; 2. 進入告警管理界面,雙擊站點的對應告警信息,查看告警信息并參考處理建議;此外,還可以進入告警菜單中的“處理建議設置”頁面,輸入相應的關鍵詞搜索,參考網管中的相關處理建議,進行相應的排查處理,下圖為該功能的操作入口:比如可以在打開的處理建議頁面輸入“空口”并敲回車,將搜索出典型的與空口相關的故障處理建議:3. 根據系統建議,檢查是否配置了空口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中醫經典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重點名校2025屆初三第二學期化學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天門職業學院《分子生物學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化工廠外來人員安全培訓
- 2025蚌埠市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勞務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履行合同簽訂流程
- 2025新版購房合同
- 2025年餐飲業商鋪租賃合同
- 2025年公寓租賃合同書
-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銀灘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信息技術在商業中的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初級)技能鑒定精練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模擬卷05
-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
- 2025年中國儲能檢測認證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暨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診斷與評估課件 第十二節 資賦優異兒童特征及學習資料
- 襄陽市樊城區城市更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2智能變電站網絡記錄及分析裝置測試規范
- 2025年湖南省中考數學模擬試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