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地理選修二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_第1頁
2018人教版地理選修二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_第2頁
2018人教版地理選修二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_第3頁
2018人教版地理選修二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_第4頁
2018人教版地理選修二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19學年人教版地理選修二 第六章 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 單元測試一、單選題1.下列對油污的處理方案中,對海洋環境影響較小的是() A. 噴灑強效洗滌劑,使油污迅速分散                      B. 播撒粉狀石灰,使油污分散C. 直接用燃燒法清除      &#

2、160;                                       D. 利用麥稈、泥炭等物質吸收,集中處理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海洋農牧化、海洋油氣開發和深海采礦已形成規模,海洋

3、將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間。下列行為不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是() A. 大面積的海水養殖             B. 大量捕殺餌料生物             C. 漁業過度捕撈         &#

4、160;   D. 定期海上休漁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兩萬多千米B. 我國海洋環境問題已得到有效遏制C. 我國陸域面積廣大,無需爭取更多海洋權益D. 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海洋合作,為國際海洋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4.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點是() A. 海上石油泄漏     B. 沿海工程建設產生的垃圾     C. 排入海洋的工業廢水  &#

5、160;  D. 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5.海洋污染物危害出現全球化趨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大氣環流                             B. 水循環   &

6、#160;                         C. 大洋環流                      &

7、#160;      D. 生物循環6.澳門圍海造陸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 A. 人多地少,經濟實力雄厚         B. 沿海有許多淤積的淺灘         C. 圍海造陸歷史悠久         

8、D. 風浪小7.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的專屬經濟區的范圍為(    ) A. 12海里                              B. 26海里      &

9、#160;                       C. 200海里                        

10、      D. 300海里8.材料:在舊金山和夏威夷之間的廣闊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大小與中歐相近!科學家認為,人們隨手丟棄的廢舊塑料袋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不斷運動的洋流將它們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這座龐大的“垃圾島”。這座垃圾島一直在“茁壯成長”。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這座“島嶼”面積每10年就增長10倍。要徹底清除這些垃圾,可能要耗費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閱讀材料,完成下題。大洋上的“垃圾島”對海洋環境帶來的影響最有可能是(   ) A. 海洋動物吞

11、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 改變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環境C. 嚴重阻礙海上船只航行                          

12、60;            D. 增加海洋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9.自2019年6月1日起,我國每年在南海海域實施為期60天的伏季休漁制度,休漁期間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漁船作業。選擇在6、7月兩個月休漁的原因是() A. 這一時段多發臺風,確保漁民安全B. 這一時段海水溫度高,蒸發強,海水鹽度大,魚類少C. 這一時段南海幼魚比例最大,為了保護漁業資源D. 這一時段多有赤潮發生,影響漁業生產10.21世紀,人類會加大對海洋開發利用

13、。 (1)海洋環境問題包括() A. 漁業生產和石油開采                                           B. 圍

14、海造田和海洋權益C. 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態破壞                                    D. 油輪泄露和海底礦產枯竭(2)下列做法中能夠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制定漁業法,實行休漁制度&

15、#160;     停止海洋礦產的開發通過養殖,實現海洋農牧化      大力發展遠洋漁業 A.                                 

16、;     B.                                      C.      &

17、#160;                               D. 11.在日本硫球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域,有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沖之鳥島。由于海水的長期侵蝕,露出海面的巖礁逐步縮小,漲潮時只有兩塊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不久將會被海水徹底淹沒,日本政府不惜斥巨資300億日元

18、,從1987年起用3年時間加固該島。日本政府這樣做的原因是() A. 日本人多地少,圍島移民B. 該島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可用C. 該島周圍200海里的領海,12海里的專屬經濟區為日本使用D. 不僅保護了該島作為領土的法律地位,而且有據此劃定專屬經濟區的漁利籌碼和隨之帶來的豐富資源12.隨著開發建設大潮,沿海而建的一處處旅游、房地產項目開始不同程度地“蠶食”著海岸帶,下列不屬于海岸帶開發帶來的問題的是() A. 破壞海防林,加劇臺風、海嘯、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危害     B. 毀壞灘涂C.

19、 大量廢棄物直接排入海灣,加劇海水污染和生態破壞            D. 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后退13.關于專屬經濟區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區域范圍小于領海                       &#

20、160;                   B. 該區域范圍應從領海基線起算C. 其他國家不得在其上空自由飛越                       &

21、#160; D. 所屬國對該區域享有領海所包括的所有主權14. 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607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8屆“航海日”。我國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國家設立“航海日”,對于我國開發海洋,維護海權,加強海防,實現建設航海強國和海洋強國的目標,有著十分深遠的戰略意義。我國擁有的3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是根據_計算出來的() A. 內水                  &

22、#160;             B. 領海                                C. 專屬經濟區&#

23、160;                               D. 毗連區二、雙選題15.我國在南極建立了兩個科學考察站,并加入了南極條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雙選)(    ) A. 南極條約規定了可以開發南極的主要國家B.

24、60;南極條約規定南極的開發利用必須以和平為目的C. 南極考察的目的是為了考察南極原始的自然環境D. 南極考察的目的是為了擴大空間,存放放射性廢物等16.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點是(雙選) (    ) A. 擴大了沿海國家的海域管轄面積和管轄權力B. 對于領海的劃分,各國有了一個明確的依據C. 各國之間不再存在海洋權益爭端D. 各國之間的海洋權益爭端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確定三、綜合題17.環境保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海洋與大氣之間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海洋石油污染對其交

25、換過程具有破壞作用。下圖為世界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圖。指出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分布特點,分析海面油膜對污染海域氣候和海洋生物的危害。 18.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一油輪在處擱淺,造成7 000噸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導致大量魚類死亡。材料二南非兩個島的近20萬只非洲企鵝因沾上被油輪泄漏的石油而面臨生命危險。(1)材料中所說的石油泄漏事故發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應地駛向主要消費地的兩條石油運輸線上,這個石油供應地是_ 。 (2)由石油供應地A向東經過處附近的_ 海峽,運送的石油主要供應_ 和_ 。 (3)如果石

26、油泄漏事故1月發生在印度半島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將向偏_ 方向漂流。在泄油區魚類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 。(4)從圖中可知,石油污染區域主要集中在_ 和_ 。其主要原因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D 【解析】【分析】A強效洗滌劑也存在一定污染;B播灑粉妝石灰會使污染物沉積到海底;C直接燃燒污染大氣;故選D。【點評】考查海洋環境保護;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油污除理方法是先利用麥稈、泥炭等物質吸收,再集中處理。2.【答案】D 【解析】【分析】A大面積的海水養殖是會破壞海洋原有的生態系統的;B大量捕殺餌料生物,會影響海洋

27、漁業的發展;C漁業過度捕撈會使海洋漁業資源減少;故選D。【點評】考查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帶來的影響;定期海上休漁,有利于漁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更有利于海洋生態環境建設。3.【答案】D 【解析】【分析】A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 000多千米;B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海洋環境質量惡化總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C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不僅要積極維護應有的海洋權益,還要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海洋事務,推動海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故選D。【點評】考查我國海洋權益的內容;海洋權益屬于國家的主權范疇,它是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權利。4.【答案】A 【解析】【分析】B沿海工程建設產生的垃圾、C排入海洋的工業廢水、D排

28、入海洋的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污染范圍較小;故選A。【點評】考查海洋污染治理的內容;石油污染是世界性的海洋污染,是入海各種污染物中數量最多的一種。5.【答案】C 【解析】【分析】污染物進入海洋,沿海局部地區會形成富營養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暖流地區氣候更高,對沿海地區的增溫作用更加明顯。6.【答案】D 【解析】【分析】澳門位于亞歐大陸的大陸架上,地形平坦,而且沿海地區以淺灘為主,有利于填海造陸;故選B。【點評】考查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因為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面積不斷增加,由于澳門只是一個小島,沒有過多的土地,因此必須填海造陸。7.【答案】C 【解析】【分析】“專屬經濟區”的范圍為200

29、海里。12海里為“領海”主權。【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能掌握聯合國海洋公約的基本內容,注意“領海主權”和“專屬經濟區”的差異。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海洋環境污染。垃圾島的形成是因為人類大量排放污染物形成。屬于海洋環境污染,海洋環境污染能形成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如海洋動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9.【答案】C 【解析】【分析】伏季休漁可保持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態勢;故選C。【點評】考查海洋漁業資源的內容;伏季休漁是為了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10.【答案】(1)C(2)C 【解析】【分析】【小題1】本題考查海洋環境問題。海洋環境問題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態破

30、壞與海洋災害。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小題2】本題考查海洋資源的持續利用。制定漁業法,實行休漁制度;通過養殖,實現海洋農牧化可以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本政府不惜斥巨資300億日元,從1987年起用3年時間加固該島。日本政府這樣做的原因是不僅保護了該島作為領土的法律地位,而且有據此劃定專屬經濟區的漁利籌碼和隨之帶來的豐富資源。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12.【答案】D 【解析】【分析】海岸帶的開發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后退,它們是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故選D。【點評】考查海岸帶開發的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13.【答案】B 【解析】【分析】A該區域范圍是200海里,領海是12海里;C、D所屬國對專屬經濟區具有管轄權,具有部分主權;故選B。【點評】考查專屬經濟區的概念;領海與專屬經濟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我國的專屬經濟區,為從領海基線量起二百海里的范圍。14.【答案】B 【解析】【分析】A內水是指沿岸領海基線向陸地一面至海岸線的水域;C專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